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恶液质及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的生物标记物
1
作者 刘金鹏 鲁晓岚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肿瘤恶液质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因素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正在丢失骨骼肌质量,而传统营养治疗不能完全逆转,继而引起功能损伤的持续恶化,最终导致体重、免疫功能及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 肿瘤恶液质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因素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正在丢失骨骼肌质量,而传统营养治疗不能完全逆转,继而引起功能损伤的持续恶化,最终导致体重、免疫功能及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当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等积极治疗时,因其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所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很高,常常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更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由此可见,恶液质及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是目前困扰肿瘤治疗的两大难题,如何尽早诊断恶液质、监测恶液质的进程以及预测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生物标记物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其以准确、敏感以及低水平的损害等特点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针对肿瘤恶液质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生物标记物已得到人们的初步认识,这将有助于有效的防止肿瘤恶液质的发生及调整肿瘤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恶液质 并发症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7c通过阻断雌激素激活的Wnt信号通路活性而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被引量:4
2
作者 魏辉 张勇 +4 位作者 江静 贾奇 罗璐 侯俊明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349-3355,共7页
目的:探究Let-7c是否能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方法:分析乳腺癌临床样本中Let-7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检测Let-7与ERα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Let-7c与Wnt通路活性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在细胞试验中,通过ALDH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究Let-7c是否能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方法:分析乳腺癌临床样本中Let-7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检测Let-7与ERα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Let-7c与Wnt通路活性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在细胞试验中,通过ALDH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及微成球实验分选乳腺癌干细胞;采用免疫印迹、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及免疫荧光实验,验证Let-7c与ERα-3'UTR是否能直接结合。结果:Let-7家族成员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Let-7b和Let-7c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显著相关;Let-7c表达与ERα表达呈负相关,Let-7c表达与Wnt信号通路活性分子呈负相关;Let-7c能够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Let-7c能够直接结合到ERα-3'UTR上,进而抑制ERα的表达和雌激素激活的Wnt信号通路。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证实了Let-7c通过抑制雌激素激活的Wnt通路活性,而对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t-7miRNAs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雌激素受体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门冬汤联合左金丸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勇 周勇锋 罗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6期1096-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合左金丸加减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食管癌术后R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麦门冬汤合...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合左金丸加减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食管癌术后R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麦门冬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临床症状(胸骨后不适、食物反流、烧心及反酸)积分,食管24 h pH(pH<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百分时间)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状况(MCS)和躯体健康(PCS)]。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术后RE患者总有效率为94.4%,与对照组的7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胸骨后不适、食物反流、烧心及反酸评分及pH<4反流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百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S评分、P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门冬汤合左金丸加减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RE,能够改善患者食管pH,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合左金丸加减 食管癌术后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PH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抑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而增敏奥沙利铂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辉 张勇 +3 位作者 江静 贾奇 罗璐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3517-3523,共7页
目的:研究p53通过增加肿瘤干细胞不等向分裂的比例而增敏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探索影响肺癌化疗效果的因素。方法:用Nutlin-3(N-3)调控肺癌细胞野生型p53的表达,研究p53对L-OHP诱导细胞凋亡及对肺... 目的:研究p53通过增加肿瘤干细胞不等向分裂的比例而增敏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探索影响肺癌化疗效果的因素。方法:用Nutlin-3(N-3)调控肺癌细胞野生型p53的表达,研究p53对L-OHP诱导细胞凋亡及对肺癌干细胞不同分裂模式的影响;使用Akt激活剂及shRNA-GSK3β调控表达的肺癌细胞系,研究p53通过Akt调控奥沙利铂诱导的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在肺癌标本中检测GSK3β与磷酸化Akt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utlin-3上调了A549及H460细胞中野生型p53的表达,有效抑制了细胞增殖,增强L-OHP诱导细胞凋亡效果。Nutlin-3抑制磷酸化Akt1,促进肺癌干细胞不等向分裂,进而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比例,增敏L-OHP诱导肺癌细胞凋亡。Akt1磷酸化活性在p53介导的下游GSK3β表达增加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50nmol/L的L-OHP通过抑制Akt1活性促进凋亡,10μmol/L的Nutlin-3对L-OHP诱导的肺癌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是通过共同调控Akt1/GSK3β通路的活性实现,Akt1的激活与GSK3β的抑制均显著地抵消了p53对L-OHP诱导的肺癌干细胞比例降低。结论:p53通过抑制磷酸化Akt1的水平调控GSK3β表达,促肺癌干细胞不均等分裂,增敏L-OHP诱导凋亡。肺癌中GSK3β的高表达与磷酸化Akt1的低表达预示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53 AKT1 GSK3β 奥沙利铂 肺癌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辉 徐鹏飞 +1 位作者 魏鹏飞 魏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放疗与中药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评价中药在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急性放射性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全面检索2015-12-31之前的有关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放疗与中药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评价中药在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急性放射性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全面检索2015-12-31之前的有关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即单纯放疗对照中药加放疗的RCT,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评价,评价指标包含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急性放射性骨髓抑制。结果共纳入15篇RCT,参与对照试验研究的患者达1474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95.00%CI值为0.63,P<0.0001,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95.00%CI值为0.42,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期间配合使用中药可以有效降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中药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急性放射性骨髓抑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姑息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魏辉 刘金鹏 +1 位作者 江静 黄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7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姑息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肿瘤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姑息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肿瘤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姑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经早期姑息治疗后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早期姑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姑息治疗 晚期胃癌 抑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发生手足综合征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金鹏 魏辉 +3 位作者 江静 贾奇 罗璐 魏丹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治疗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locally recurrent/metastatic breast cancer,LR/mBC)时,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出现与患者治...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治疗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locally recurrent/metastatic breast cancer,LR/mBC)时,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出现与患者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给予来自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100例HER2阴性LR/mBC患者行CAP-BEV一线全身化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HFS将其分为HFS组和非HFS组,利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PFS和OS生存曲线。结果 HFS组患者的PFS为10.7个月,而非HFS组仅5.8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PFS生存曲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3,P=0.000);HFS组因OS最小生存率〉0.50,未得出具体数值,而非HFS组的OS为14.9个月,其生存曲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4.04,P=0.000)。针对不同程度HFS进行进一步分析,可见Ⅱ级HFS患者的PFS和OS生存曲线最高。结论 CAP-BEV治疗HER2阴性LR/mBC患者时,如果患者出现HFS,尤其是Ⅱ级HFS时,其预后将显著优于未出现HF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贝伐珠单抗 HER2 转移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金鹏 江静 +2 位作者 魏辉 贾奇 罗璐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1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时,同时口服华蟾素胶囊,对照组则单用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有效率、生活质量变化及不...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时,同时口服华蟾素胶囊,对照组则单用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有效率、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1.7%)与对照组(6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7.5%)高于对照组(68.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结肠癌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XELOX 晚期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周铖 孙鹏飞 +2 位作者 尹继瑶 王阳阳 肖海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病情的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常规内科抗炎治疗容易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该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f...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病情的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常规内科抗炎治疗容易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该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IBD的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5年来FMT的方法学改进、肠功能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对FMT研究中的难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息性手术与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辉 江静 +1 位作者 刘金鹏 黄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与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姑息性手术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与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姑息性手术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结果入选的8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3个月,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9.07%,3年生存率为48.84%,5年生存率为25.58%,平均生存期为31.28个月。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86.05%,3年生存率为60.47%,5年生存率为39.53%,平均生存期为40.1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姑息性治疗相较于单一介入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性手术 介入治疗 肝癌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综合征在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金鹏 贾奇 +3 位作者 罗璐 江静 魏丹 魏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locally recurrent/metastatic breast cancer,LR/mBC)时,...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locally recurrent/metastatic breast cancer,LR/mBC)时,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出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HER2阴性LR/mBC患者接受CAP-BEV一线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HFS分为HFS组和非HFS组,分析HFS与患者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因素。结果:绝经状态和转移器官数目在HFS组和非HF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FS组中位PFS(10.7个月)明显长于非HFS组(5.8个月,P=0.007),HFS组中位OS(22.8个月)明显长于非HFS组(14.9个月,P<0.00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活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激素受体状态、首诊转移情况、转移部位、转移器官数目和HFS与PFS有关(P值均<0.05)。ECOG PS评分、激素受体状态、首诊转移情况、转移部位和HFS均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绝经状态、ECOG PS评分、激素受体状态、首诊转移情况、转移器官数目和HFS与OS有关(P值均<0.05)。绝经状态、激素受体状态、首诊转移情况和HFS均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CAP-BEV治疗HER2阴性LR/mBC患者时,出现HFS的患者预后优于非HFS患者,HFS可以作为该治疗的一项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治疗方案 手足综合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国栋 全建峰 +2 位作者 魏辉 贾勇 江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229-4233,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株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分别转染200 ng/mL shRNA-HIF-1α、200 ng/mL shRNA-NC与等体积的磷酸盐...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株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分别转染200 ng/mL shRNA-HIF-1α、200 ng/mL shRNA-NC与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CCK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细胞转染后24 h与48 h,实验组的HIF-1α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与侵袭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细胞转染后48 h,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HIF-1α表达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微血管生成和VEGF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转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胃癌 微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沉默
原文传递
基于术前CT征象构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列线图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佳丽 韩冬 +2 位作者 陈英 张亚敏 艾美梅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80-486,共7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术前CT征象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术前行CT扫描并最终经病理学证实的ccRCC患者238例。由两名影像科医生对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术前CT征象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术前行CT扫描并最终经病理学证实的ccRCC患者238例。由两名影像科医生对每例患者的CT征象进行评价,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肾功能检查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协会(WHO/ISUP)分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并根据多变量分析结果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 1000法内部验证后计算C-指数。结果238例患者经3~74个月随访后,死亡组32例,截尾组206例。死亡组患者的肿瘤直径为(65.70±27.29)mm,大于截尾组的(46.25±26.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01)。死亡组患者肿瘤坏死(χ2=45.716,P<0.001)、区域淋巴结肿大(χ2=43.342,P<0.001)、肾周脂肪侵犯(χ2=19.324,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截尾组患者。不同肿瘤直径的ccRCC患者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8,P<0.001)。肿瘤组织出现坏死患者的生存率较无坏死患者低(χ2=48.195,P<0.001);区域淋巴结肿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无区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χ2=47.232,P<0.001);出现肾周脂肪侵犯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未侵犯的患者(χ2=19.964,P<0.001)。不同WHO/ISUP分级ccRCC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65,P<0.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征象中的肿瘤直径(HR=2.90,95%CI为1.37~6.14,P=0.006)、坏死(HR=8.88,95%CI为3.33~23.69,P<0.001)及区域淋巴结肿大(HR=4.48,95%CI为2.04~9.86,P<0.001)是ccR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的C-指数为0.870。结论术前CT征象与ccRCC患者的生存率存在相关性,其中肿瘤直径、肿瘤出现坏死以及区域淋巴结肿大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腺癌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列线图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