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1
作者 纪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050-0054,共5页
高校女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聚焦“高校青年女教师”这一群体,系统剖析其职业地位、角色特征、发展路径与成就等,以及面临的制度环境制约、个体现实阻碍和社会文化影响等多维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性... 高校女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聚焦“高校青年女教师”这一群体,系统剖析其职业地位、角色特征、发展路径与成就等,以及面临的制度环境制约、个体现实阻碍和社会文化影响等多维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性别敏感制度设计到公平公正评价体系构建、职业规划指导与工作生活平衡深度融合、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并构建全方位支持平台等策略创新。旨在为其创造更为广阔、公正、包容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释放高校青年女教师的职业潜能,助推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发展 女教师 青年教师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对S高校14名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
2
作者 纪燕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文章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通过对S高校的14名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存在职业压力较大、自我效能感不高、人际互动较弱等现实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文章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通过对S高校的14名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存在职业压力较大、自我效能感不高、人际互动较弱等现实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优化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旨在厘清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受阻困境及原因,以便对症施策,构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师职业发展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
作者 刘克川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8期219-221,共3页
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陕西省中考体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对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制定、执... 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陕西省中考体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对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制定、执行和绩效3个层面进行评价,是推进陕西省中考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检验、完善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的有效途径;经过信、效度检验后,本文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以及36个四级指标的陕西省中考体育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中考体育 政策工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森 郑伟民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兼具理论逻辑与现实观照,多年来聚焦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法治育人效果,呈现出教育目标从“法制”到“法治”转变、教育内容从“德育为先”到“德法相济”转型、教育范式从“单向... 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兼具理论逻辑与现实观照,多年来聚焦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法治育人效果,呈现出教育目标从“法制”到“法治”转变、教育内容从“德育为先”到“德法相济”转型、教育范式从“单向”到“系统”转向的基本特征。但是,囿于政策保障与实际执行偏离、职权分工与责任边界不明、教育目标与具体操作脱节,青少年法治教育还面临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开发不足、教育效果评价缺失等困境。为此,需要立足现实基础,遵循“大教育观”,做到:精准施策,充实专兼结合的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统筹协同,聚合分工协作的法治教育资源开发;守正创新,构建科学完备的法治教育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法治教育 高质量发展 大教育观 课程资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堵点与路向 被引量:7
5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新质生产力布局前沿、着力未来,并以新技术注力、新产业变革和新人才提质,为国家科技、教育及经济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为职业教育的... 新质生产力布局前沿、着力未来,并以新技术注力、新产业变革和新人才提质,为国家科技、教育及经济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新质生产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时代发展的吁求。基于协同理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摒弃传统观念、培育工匠精神及对接现代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文章认为,为消解职业教育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梗阻,应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功能,即形成创新理念、加快新型数据融合与渗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等3个维度出发,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赋能 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
6
作者 韩飞 胡宇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新质生产力描述的是一种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途径推动的新型生产方式。它专注于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产业的融合与发展。首先从内涵、现状、挑战和原因四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进... 新质生产力描述的是一种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途径推动的新型生产方式。它专注于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产业的融合与发展。首先从内涵、现状、挑战和原因四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技支撑、产业载体和人才保障三个关键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流程,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才培育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通过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可以实现持续增长;产业载体则通过促进跨界合作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模式 新技术 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工精神引领下的机械类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学院为例
7
作者 董皓 郭俊德 呼延晓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1期096-099,共4页
以西安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对兵工特色高校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构筑献身国防兵工的文化理念、优化机械类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建立本硕博培养模式的弹性动态调整机制、打造兵工项目驱动的本硕博各层次实践... 以西安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对兵工特色高校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构筑献身国防兵工的文化理念、优化机械类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建立本硕博培养模式的弹性动态调整机制、打造兵工项目驱动的本硕博各层次实践示范平台。阐明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导向,促进机械学科与其他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弹性“录入-退出”机制,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工 本硕博贯通 机械类 人才培养 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飞 孙国伟 肖淑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期183-185,189,共4页
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对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为依托,明晰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民族地区高校经... 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对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为依托,明晰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新路径,为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管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劳动力重塑: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路径
9
作者 韩飞 韩迪 张源源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正引领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这一进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也对劳动力技能、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重塑面临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教育与培训滞后、社会保... 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正引领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这一进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也对劳动力技能、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重塑面临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教育与培训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存在数据泄露与安全风险、与伦理和法律的冲突和全球竞争与合作关系挑战等现实堵点。文章针对上述堵点,提出了推行技能再培训与终身学习、推进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推动社会保障的适应性、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建立伦理规范与法律框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等措施,以期促进劳动力市场的顺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数字时代 劳动力市场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10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逻辑、价值与路径
11
作者 韩飞 李源源 郭广帅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且高质量的生产力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由科技创新驱动,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分析世界变局中的各种矛盾基础上,提出的极富创造性的伟大命题。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且高质量的生产力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由科技创新驱动,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分析世界变局中的各种矛盾基础上,提出的极富创造性的伟大命题。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源于新技术的更迭、尖端人才的推动以及政策环境的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体现于教育行业变革、教育价值创造和教育公平实现。要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须做好以下几点: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加快资源流动,提高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应用效能;实施渐进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教育变革 价值创造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堵点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64
12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殷实基础和深刻动因。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 新质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殷实基础和深刻动因。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工匠精神层面的新质人才培养,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因此,改革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新质职教人才,成为推动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变量。然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传统理念的革新、新质人才的培养及产业体系的升级。遵循职业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义,以及职业教育强国的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从新理念、新智能、新业态三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一是新理念赋能,确立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二是新智能赋能,产教融合认证培育新质职教人才;三是新业态赋能,职业教育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赋能理论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双向赋能 被引量:25
13
作者 韩飞 金琴花 郭广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不断激发其创新活力并推进其持续进步。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重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强化新质生产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期实现二者双向循环赋能。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应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将培育职教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的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子女认知能力——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教育水平 阶层流动 社会地位 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新质生产力:内涵解构、生成逻辑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飞 胡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随着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质生产力随之涌现。现代社会经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一进程为新质生产力的诞生创造了契机,不仅优化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激发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新技术、新模式... 随着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质生产力随之涌现。现代社会经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一进程为新质生产力的诞生创造了契机,不仅优化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激发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新技术、新模式、新制度的融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因素,构成了当前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现状,并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及国际竞争三个维度揭示其生成逻辑。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构建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加大法律监管力度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措施,旨在明确新质生产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技术 新模式 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的双层逻辑
16
作者 韩飞 廖思月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4,共8页
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新质人才的培养。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新时代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需依循“外在-内在”双向路径培育“新阶人才-新智人才”。为实现育人目标,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既要基于企业层面的科创性需求、产... 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新质人才的培养。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新时代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需依循“外在-内在”双向路径培育“新阶人才-新智人才”。为实现育人目标,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既要基于企业层面的科创性需求、产业层面的实践性需求、国际层面的跨文化需求,形成高等教育育人精准的时代定位;也要基于准备阶段的资源配置、执行阶段的能力锻炼以及反馈阶段的评价控制,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A-FM-MEM磨粒分析的缸套-活塞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17
作者 丁乐天 曹蔚 +4 位作者 吴佳军 严阳 吴剑锋 苏睿 孙靓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以内燃机典型摩擦副缸套-活塞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和搭建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状态监测试验台。针对传统最大熵方法分析润滑油中磨粒监测数据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的分数矩最大熵方法(Fractional Moment Maximum Entropy Method, FM-MEM)... 以内燃机典型摩擦副缸套-活塞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和搭建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状态监测试验台。针对传统最大熵方法分析润滑油中磨粒监测数据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的分数矩最大熵方法(Fractional Moment Maximum Entropy Method, FM-MEM),并结合食肉植物优化算法(Carnivorous Plant Algorithm, CPA)对关键参数进行寻优求解。对润滑油中磨粒监测数据进行阈值划分,实现内燃机健康状态评估,然后将理论与试验相结合,以在线磨粒监测为主,从润滑油磨粒、理化指标以及表面形貌3个方面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低速工况下缸套-活塞系统各个时间段的磨损健康状态及磨粒含量变化趋势,通过内燃机整机的在线磨粒监测试验,证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的实时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内燃机 缸套-活塞系统 分数矩最大熵 食肉植物优化算法 健康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系统剥落故障动力学建模及状态监测
18
作者 王一凡 曹蔚 +3 位作者 郭雅泓 丁乐天 孙靓 苟臻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31,共10页
针对行星轮系中剥落故障对啮合刚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能量法分析健康与剥落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可知:随着剥落长度的增大,刚度显著下降。通过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不同剥落故障程度齿轮的动力学振动响应,发现:剥落故障导致... 针对行星轮系中剥落故障对啮合刚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能量法分析健康与剥落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可知:随着剥落长度的增大,刚度显著下降。通过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不同剥落故障程度齿轮的动力学振动响应,发现:剥落故障导致周期性冲击,幅值随剥落程度增大;在频谱中,故障频率及其倍频与边频成分明显。引入改进的时变滤波EEMD方法,有效识别故障特征频率,通过对比试验信号与仿真信号,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与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剥落故障 时变啮合刚度 动力学模型 表面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实施的困境与突破
19
作者 刘波 李永团 刘文成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9-62,共4页
在基础生物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是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向标,而对于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认识的浅表化,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离散化、实验教学评价的错位化、数字化实验教学培训的同质化等现象,都与实现高质量生物学数字化实验... 在基础生物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是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向标,而对于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认识的浅表化,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离散化、实验教学评价的错位化、数字化实验教学培训的同质化等现象,都与实现高质量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旨趣相背离。为突破困境,应当以单元实验教学为统领,正确处理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的关系,构建“备·教·学·评·研”一体化数字化实验教学支撑体系,以“数字化实验+”和“跨学科数字化实验”为核心,利用数字化实验操作系统,实施循证化教学测评与反馈,重构理论与实践双向融合的生物学数字化培训范式,从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和科学思维品性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数字化实验 数字化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问题解决的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20
作者 李红艳 董勇 《甘肃教育》 2024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文章以高中生在力学、电学学习中提出的几个物理问题为背景,鼓励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创设实验情境,创新实验设计,充分借助DIS实验,经历生疑、论疑、证疑、释疑的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例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质疑能力培养的探索... 文章以高中生在力学、电学学习中提出的几个物理问题为背景,鼓励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创设实验情境,创新实验设计,充分借助DIS实验,经历生疑、论疑、证疑、释疑的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例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质疑能力培养的探索。提出注重学生自主实践,激发物理问题解决中质疑能力培养的源动力;创新物理实验情境,提供物理问题解决中质疑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借助经典物理学中问题解决实例,创建物理问题解决中质疑能力培养的模范场,为教学提供参考,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问题解决 质疑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