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整车持续制动散热性能研究
- 1
-
-
作者
王科燕
马豪
赵旭
井思源
胡鑫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59-0163,共5页
-
文摘
根据整车转毂试验研究,整车匹配缓速器后持续制动时整车散热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整车风扇尺寸、水流量、散热器尺寸及环境温度等。本文进行整车转毂实验测试整车散热功率,并采集相关数据。根据测试得到的试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编写计算程序,输入整车风扇直径、水流量、散热器面积及环境温度四个变量,输出为预测的整车的散热能力,当误差达到允许范围±10%时,进而确定训练的计算程序可用于对未进行试验的整车进行散热能力的预测,从而指导试验进行,缩短试验时间,甚至可以减少重复的试验,降低试验成本。
-
关键词
缓速器
整车散热能力
BP神经网络算法
持续制动
-
分类号
U463.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并联缓速器齿轮增速比对制动扭矩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
-
作者
王科燕
孙彤波
柴亚军
马豪
胡鑫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5期112-116,共5页
-
文摘
基于现有并联液力缓速器,分别设计2.0、2.03、2.138三种不同齿轮增速比的缓速器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并装配样箱进行缓速器外特性实验,研究齿轮增速比对缓速器制动扭矩性能的影响。根据现有缓速器实验数据,通过理论计算,设计满足整车匹配缓速器所需的缓速器齿轮增速比及对应缓速器制动扭矩曲线。实验表明,可通过增大缓速器齿轮增速比来解决缓速器低转速区间段制动扭矩较小问题,进而满足市场上大马力小后桥车型匹配缓速器的需求,并可通过限制扭矩控制方法实现高转速区域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平稳输出。
-
关键词
并联液力缓速器
齿轮增速比
制动扭矩
扭矩性能
-
Keywords
Parallel hydraulic retarder
Gear growth ratio
Brake torque
Torque performance
-
分类号
U463.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渗碳齿轮端面凹坑缺陷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胡星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4-245,共2页
-
文摘
通过材质检测、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齿轮端面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凹坑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凹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齿轮端面S、Si、Al、Ca等元素局部偏析,在炉内不可完全避免有氧环境条件下,成分偏析部位严重氧化形成氧化皮经喷丸处理后表层的氧化皮又被清理掉。
-
关键词
渗碳齿轮
凹坑缺陷
杂质偏析
氧化
-
Keywords
carburized gears
pit defects
impurity segregation
oxidation
-
分类号
TG174.4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重卡变速器整体防腐工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古婷
孙建明
李晨浩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3-539,共7页
-
文摘
介绍了重卡变速器的整体防腐工艺,主要包括壳体喷漆,外围零部件氧化、磷化、电镀、达克罗、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以及裸露区域的防护。
-
关键词
重卡
变速器
防腐
喷漆
表面处理
防护
-
Keywords
heavy-duty truck
transmission
anticorrosion
painting
surface treatment
protection
-
分类号
U445.58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变速装箱配过程中螺栓扭矩的控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赵建林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工艺研究所
-
出处
《机械工程师》
2012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
文摘
针对变速装箱配过程中螺栓扭矩的控制介绍了常用定扭工具,通过试验研究了在软连接和硬连接工况下动态扭矩与静态扭矩间的差别,并分析了造成扭矩衰减的原因,结合实例对定扭工具的选择提出建议。
-
关键词
定扭工具
动态扭矩
静态扭矩
软连接
硬连接
-
分类号
TH13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利用Pro/ENGINEER求解变速器注油量
- 6
-
-
作者
方伟
平永灵
杨乐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
文摘
一、变速器的注油量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的一个核心部件,在工作时内部需要润滑,而润滑油的多少不是随意确定的。如果润滑油太少,变速器内油面位置低,则有些零件和部位会润滑不足:如果润滑油太多,又会导致变速器工作时产生过多的热量,可能造成温升异常,同时变速器的搅油损失亦会增加。
-
关键词
变速器
注油量
求解
利用
汽车传动系
润滑油
核心部件
工作时
-
分类号
U463.2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铝合金后盖壳体配后取力器螺栓分析、试验及改进
- 7
-
-
作者
张建刚
杨溢
朱维帅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维修》
2021年第3期23-25,共3页
-
文摘
后盖作为变速箱上的重要壳体,在具有后副箱结构的箱型中,后盖为副箱主轴和中间轴轴承提供了支撑,扭矩从一轴输入,经主箱中间轴齿轮、二轴齿轮、副箱驱动齿轮、副箱中间轴齿轮最终传递到副箱主轴输出,除了超速挡和直接挡外,变速箱输入到输出是一个减速增扭[1]的过程,因此,副箱比主箱承受的载荷更大,是所有壳体中最容易破坏的。
-
关键词
驱动齿轮
中间轴轴承
副箱
取力器
主箱
变速箱
超速挡
箱型
-
分类号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液力缓速器转子端面制动力矩传递方案优化分析
- 8
-
-
作者
王菲
王凯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19期52-56,共5页
-
文摘
为解决缓速器转子与空心轴不能一体化铸造时的连接问题,文章讨论了液力缓速器转子和空心轴不同端面制动力矩传递方案的可行性,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优化分析,针对仿真最优结果进行零部件试制,并开展缓速器疲劳试验验证。分析表明,液力缓速器转子和空心轴之间存在较大的制动力矩传递现象,并非单纯机械部件连接问题。在装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为保证连接可靠,端面齿、圆柱销和螺栓配合的方案可作为一种端面制动力矩传递方式进行使用。增加端面齿数、增大齿根和齿顶倒圆角可显著提高配合结构传递制动力矩的能力,降低零部件应力,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
-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转子
空心轴
端面制动力矩
传递方案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
Keywords
Hydraulic retarder rotor
Hollow shaft
Endface braking torque
Transmission schem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
-
分类号
U462.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一种电磁液冷缓速器的试验分析
- 9
-
-
作者
李沙龙
段兴乐
毛远志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7期88-91,共4页
-
文摘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兼具电涡流缓速器响应时间快、低转速扭矩大和液力缓速器表面温度低、无热衰退的优点。文章对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的效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最大制动扭矩、响应时间、热衰退和低转速区域制动扭矩四个方面,并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进行比较。试验测试得到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在最高制动挡位时最大扭矩为1880Nm,各制动挡位平均响应时间均小于0.6 s,平均热衰退率低于11%,传动轴转速400 r/min时制动扭矩即可达到最大制动扭矩的95%,为电磁液冷缓速器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
关键词
缓速器
电磁液冷
持续制动
热衰退
响应时间
-
Keywords
Retarder
Electromagnetic liquid cooling
Continuous braking
Thermal decay
Respo-nse time
-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重型车扭转减振器匹配分析及试验验证
- 10
-
-
作者
王凯峰
马星宇
朱佳兴
徐向阳
冯浩成
雷雨龙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1,共16页
-
基金
陕西省“两链”融合企业(院所)联合重点项目(2022LL-JB-21)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支撑项目(2022KXJ-029)。
-
文摘
为研究集成于液力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减振器在大吨位重型车辆上的匹配应用特性,以空载、半载、满载3种吨位的重型车辆及适配发动机参数为输入,建立了基于AMESim仿真平台的整车传动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固定油门开度、不同变速器挡位下的不同减振器扭转特性参数对整车传动系统匹配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扭振试验台对仿真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车重对减振器与整车的匹配特性有显著影响,不同车重对应的减振器等效刚度安全域值不同;不同挡位下减振器的作用效果有显著差异,减振器在高挡区时更容易放大输入转速的共振振幅;二级刚度扭转减振器可改善恶劣工况下的挡位变速器输入端转速波动,第1级扭转刚度相较于第2级扭转刚度对扭振的有益影响更大,通过分析不同阻尼力矩下的扭振结果确定了最小阻尼力矩。
-
关键词
扭转减振器
等效刚度
扭转特性
共振
扭振匹配
-
Keywords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equivalent stiffness
torsional characteristic
resonance
torsional vibration matching
-
分类号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液力缓速器热交换器水侧压降影响因素分析
- 11
-
-
作者
王菲
毛远志
庞超群
-
机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第12期53-55,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一款液力缓速器热交换器为研究对象,对热交换器水侧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探讨了不同水管形式下热交换器水侧压降的占比分布,获得了热交换器内部水侧流道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云图,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热交换器水管形式与水管内径对水侧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直管形式,弯管形式下热交换器内部水侧流场平均压力较高,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区域压力梯度明显。热交换器的水侧压降主要集中在热交换器芯子区域,直管形式和弯管形式下热交换器芯子压降的占比分别约为70%和60%,将热交换器水管由直管形式更换为弯管形式之后,热交换器总压降增大16%左右。将弯管水管内径由50mm增加至55mm,热交换器水侧压降显著降低。
-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压降
水管
CFD
-
分类号
U46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