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磁刺激内关、三阴交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功能影像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华峰 陈杰 +1 位作者 袁捷 丁晓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磁刺激内关、三阴交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伴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功能影像学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IS伴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rTMS组和联合...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磁刺激内关、三阴交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伴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功能影像学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IS伴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rTMS组和联合组,各49例。rTMS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的基础上使用磁刺激患侧内关穴和三阴交穴。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功能独立性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征。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总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价量表(NHI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双侧脑功能激活区体积大于治疗前,双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M1)区功能连接值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磁刺激内关、三阴交穴治疗IS伴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功能独立性,这可能与其能够显著提高脑功能激活区体积和M1区功能连接值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闫龙 王保奇 +2 位作者 兰雪琴 张瑞雪 刘国庆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96例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其中进展期胃癌80例,早期胃癌16例,患者均行MSCT与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比较进展期和早期胃癌患者的MSCT扫描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96例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其中进展期胃癌80例,早期胃癌16例,患者均行MSCT与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比较进展期和早期胃癌患者的MSCT扫描和三维成像技术扫描表现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果显示: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有71例胃壁增厚、病灶的异常强化、胃腔狭窄、病灶表面可见不规则凹陷、环形隆起,9例病灶强化不明显。16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14例动脉期检出病灶,2例未出现强化。三维成像技术扫描结果显示,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管腔狭窄更直观,增强后病灶中等至明显强化;16例早期胃癌患者中10例动脉期检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慢进慢出型模式,6例未出现明显强化。MSCT诊断中,进展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25%(57/80),早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0.00%(8/16),总符合率为67.71%(65/96)。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中,进展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8.75%(71/80),早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25%(9/16),总符合率为83.33%(80/96)。MSCT联合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6.88%(93/96),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MSCT、三维成像技术均可用于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患者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田宝 冯小倩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86例胆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与转移情况。结果核磁共振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86例胆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与转移情况。结果核磁共振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P<0.05);联合诊断准确率与核磁共振技术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核磁共振技术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均有差异(P<0.05);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均可诊断胆管癌患者,其中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联合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与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闫龙 郭巍 +4 位作者 刘瑞 兰雪琴 沙菲菲 张瑞雪 刘国庆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患者,为其开展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检查,并依据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患者,为其开展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检查,并依据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CT平扫,42例肾癌患者病灶主要为类圆形或圆形,病灶直径1.5~18.0 cm之间。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40例患者可见明显病灶实质强化,CT值超过40 HU。实质期肿瘤密度降低,低于正常肾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相对于实质期也有所下降。结论 肾癌诊断应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可全面、直观、准确地对病变进行评估,有效地提高肾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以对周围血管解剖及受累情况进行精确评价,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肾癌 多期增强扫描 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宋鹏 刘国庆 +3 位作者 吴鹏 陈海海 白荣 阿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4期148-149,164,共3页
目的分析CT与MR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小肠造影法、MR小肠口服造影法及病理检查。比较CT、MR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以... 目的分析CT与MR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小肠造影法、MR小肠口服造影法及病理检查。比较CT、MR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分析CT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0%、95.92%、97.06%,而MR检查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0%、97.96%、98.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小肠造影、MR小肠口服造影检查均是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有效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其中MR小肠口服造影检查更适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小肠造影 MR 小肠口服造影 小肠肿瘤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胸部螺旋CT对肺癌的检出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闫龙 吴鹏 +4 位作者 陈海海 刘涛 徐科超 张熙尧 刘国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胸部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98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及胸部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 目的探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胸部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98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及胸部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198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阳性检出率为60.61%,低于胸部螺旋CT的95.45%(P<0.05);经病理检查,198例肺癌患者中,中央型93例,周围型105例。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对中央型、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均低于胸部螺旋CT(P<0.05);胸部螺旋CT检出的不同大小结节数多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结论针对肺癌患者,采用胸部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螺旋CT 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郭华峰 王晓男 杨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8-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观察和综合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的检出率,并计算CT与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金标准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观察和综合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的检出率,并计算CT与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金标准确诊脑梗死合并脑出血68例,单纯脑出血8例,单纯脑梗死7例。CT检查确诊脑梗死合并脑出血49例,单纯脑梗死或脑出血11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06%、73.33%、72.29%。MRI检查确诊脑梗死合并脑出血53例,确诊单纯脑梗死或脑出血12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94%、80.00%、78.31%。CT联合MR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91.57%,均高于单独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特异度为80.00%,与单独CT、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象 脑梗死 脑出血 特异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国庆 高任 宋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7例,共126处病灶,所有患者均行1.5T磁共振检查(MR),给予增强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qu...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7例,共126处病灶,所有患者均行1.5T磁共振检查(MR),给予增强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观察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MR增强扫描表现,比较增强扫描及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临床效果及良性与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ADC值。结果:(1)126处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变72处,良性病变54处;原发性肝癌低b值ADC值低于血管瘤、肝脓肿,中b值、高b值ADC值低于血管瘤、肝脓肿及转移瘤;转移瘤低b值、中b值、高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低b值、中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及肝脓肿,高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WI序列扫描联合强化扫描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22%、100.00%、98.41%,单纯DWI序列扫描分别为70.83%、77.78%、73.81%,强化扫描分别为77.78%、85.19%、80.95%;DWI序列扫描联合强化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分别高于单纯DWI序列扫描及强化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DWI序列有助于提高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 良恶性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晓男 郭华峰 杨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疑似肺癌患者均行CT检查,观察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CT征象,同时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疑似肺癌患者均行CT检查,观察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CT征象,同时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金标准确诊肺癌79例,肺结核3例,肺纤维瘤4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49例,小细胞肺癌30例。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肺癌75例,确诊72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14%、57.14%、88.37%。2种类型肺癌的CT征象中类圆形、中央型、支气管闭塞、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融合及纵隔血管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具有一定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CT征象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国庆 闫龙 高任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56-458,462,共4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1.5T磁共振腹部检查的95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观察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1.5T磁共振腹部检查的95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观察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MR表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淋巴结长径、短径及ADC值诊断效能。结果:①95例患者共检出肿大淋巴结146枚,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分别为81枚、65枚。在MR信号是否均匀及是否成簇分布方面,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移淋巴结长径、短径均大于非转移淋巴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ADC值小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分析:长径、短径、ADC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4、0.505、0.866,阈值分别为1.915 mm、1.200 mm、0.750×10~3mm^2/s;AD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9%、71.1%,显著高于长径(56.1%、47.4%)及短径(61.0%、53.3%)。结论:1.5T磁共振DWI序列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特征曲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伴会阴下降928例排粪造影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安军 蔡关科 王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伴会阴下降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928例,进行排粪造影,统计其造影表现,并按年龄及性别对照比较。结果:会阴下降在功能性便秘继发盆底解剖结构异常中居首位,女性(600例)明...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伴会阴下降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928例,进行排粪造影,统计其造影表现,并按年龄及性别对照比较。结果:会阴下降在功能性便秘继发盆底解剖结构异常中居首位,女性(600例)明显多于男性(82例)。男女发病高峰期为40-49岁。结论:严重会阴下降是中老年肛门控便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功能性便秘伴盆底解剖结构异常,尤其在盆底松弛性病变之会阴下降诊断中,排粪造影目前仍为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诊断 @排粪造影 会阴 灌肠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泊 王晓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疾病状况,分为急性脑梗死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比较2组患者斑块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疾病状况,分为急性脑梗死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比较2组患者斑块分布情况、血管重构方式,对各项检验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腹侧壁、上侧壁斑块分布人数比例显著高于TIA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背侧壁、下侧壁斑块分布人数比例显著低于TIA组患者(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管正性重构比例显著高于TIA组患者(P<0.05),负性重构及无重构比例显著低于TIA组(P<0.05).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方面,斑块负荷百分比、狭窄率、斑块面积(PA)、管腔最窄处血管面积(WAMLN)及管腔最窄处管腔面积(LAMLN)均有一定准确性与敏感性,其中WAMLN有着最优的诊断能力,最优截止数值为9.50 mm^2,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为63.00%与86.70%.结论高分辨率MRI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 管壁成像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平扫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国庆 刘耀 +1 位作者 高任 杨全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7期153-154,共2页
目的讨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MRI平扫联合DWI在判断直肠癌肿瘤形态位置、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中的应... 目的讨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MRI平扫联合DWI在判断直肠癌肿瘤形态位置、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平扫联合DWI能准确地显示直肠癌的肿瘤位置及形态,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77.91%,与T分期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643,P<0.05);对环周切缘状态的准确度为86.04%,与病理评估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717,P<0.05)。结论 MRI平扫联合DW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其血清CRP、TBIL、PA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海鹏 贾杉 +2 位作者 王海平 侯翔波 周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前清蛋白(P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就诊的106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前清蛋白(P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就诊的106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急诊胆囊切除术,术后腹腔放置引流管,并观察引流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治疗前、治疗后3d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初始剂量250μg静脉注射,然后以3mg溶入5%葡萄糖溶液注射液500mL,250μg/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咳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腹腔引流量,治疗前后CRP、TBIL和PA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TBIL、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P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胆瘘、胃肠道反应及胆心反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炎性反应,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胆囊炎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平衡功能和磁共振波谱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晓晨 袁婕 +1 位作者 陈杰 郭华峰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步行障碍、平衡功能及磁共振波谱(MRS)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IS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 研究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步行障碍、平衡功能及磁共振波谱(MRS)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IS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小脑r TMS治疗,常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假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步行障碍指标[步幅、步频、步态周期、起立步行测试(TUG)]、平衡功能[患肢负重占比、闭眼稳定性指数(S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MRS指标[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Cr、N-乙酰天冬氨酸(NAA)/Cr]。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步幅、步频、步态周期、TUG分别为(0.48±0.14) m、(1.12±0.30)步/s、(1.27±0.20) s、(23.26±1.83) s,明显优于常规组的(0.41±0.11) m、(0.99±0.20)步/s、(1.40±0.32) s、(24.49±2.7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负重占比、闭眼SI、BBS评分分别为(49.07±6.06)%、27.32±3.48、(45.81±5.0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5.34±6.10)%、32.33±5.46、(40.49±5.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Cho/Cr、Lac/Cr、NAA/Cr分别为1.32±0.32、0.50±0.14、1.62±0.37,明显优于常规组的1.82±0.45、0.75±0.21、1.40±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脑rTMS可明显改善IS患者的步行障碍和平衡功能,这可能是与其能够调节大脑皮层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小脑 重复经颅磁刺激 步行障碍 平衡功能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结合脑脊液对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胜宏 胡泊 +2 位作者 郑传忠 赵保安 李和英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MRI)结合脑脊液对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9)采用MRI结合脑脊液联合检测,对照组(n=58)采用MRI... 目的探索磁共振(MRI)结合脑脊液对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9)采用MRI结合脑脊液联合检测,对照组(n=58)采用MRI检测。对比不同颅内感染分类阳性率,并提取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后检测γ-感染素(IDN-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氧酶(LDH)、肌酸激酶(CK)、乳酸(LA)指标含量水平,并计算MRI和MRI结合脑脊液检测颅内感染患者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检测率,其中观察组中化脓性脑膜炎阳性检测率为100.00%,病毒性脑膜炎阳性检测率为89.29%,结核性脑膜炎阳性检测率为91.67%,两组颅内感染患者阳性检测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N-γ、LDH、LA指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结核性脑膜炎,NSE指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病毒性脑膜炎,CRP、CK指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化脓性脑膜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合脑脊液检测颅内感染患者的准确性为85.32%,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90.24%,均显著高于MRI检测准确性72.22%,敏感性80.33%,特异性65.9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结合脑脊液阳性检测率较MRI阳性检测率高,脑脊液在不同颅内感染类型中具有不同特色,可以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同时MRI结合脑脊液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脑脊液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联合多期相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慧 高任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多期相CT血管造影(MP-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并根据结果分为良好组(n=101,侧支循环良好)和不良组(n=52,侧...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多期相CT血管造影(MP-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并根据结果分为良好组(n=101,侧支循环良好)和不良组(n=52,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均行CTP和MP-CTA检查。比较两组梗死核心区灌注参数及缺血半暗带灌注参数[平均通过时间(rMTT)、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rTTP)、脑血流量(rCBF)],对比CTP联合MP-CTA与DS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一致性。【结果】不良组梗死核心区rMTT、rCBV、rTTP均低于良好组(P<0.05),rCBF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半暗带rMTT、rCBV、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rCBF低于良好组(P<0.05)。CTP联合MP-CTA与DS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P=0.000)。【结论】CTP联合MP-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水平有一定评估作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方法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平片、CT及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耀飞 屈小春 +5 位作者 李超 窦科妮 昝万利 苟程 袁世松 徐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43例发生骶髂关节病变。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P<0.05)。MRI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和CT,其不仅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能对不同分级、不同类型骶髂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X线平片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MRI扫描在手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耀飞 屈小春 +5 位作者 李超 刘国庆 昝万利 苟程 袁世松 徐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在手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3例手部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将其分为活动期组(48例)与非活动期组(45例)。...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在手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3例手部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将其分为活动期组(48例)与非活动期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高场MRI扫描,比较两组的MRI征象、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根据RA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将活动期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MRI征象、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结果活动期组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滑膜炎、腱鞘炎检出率、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滑膜炎、腱鞘炎检出率均高于轻、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滑膜强化率、滑膜厚度均优于轻、中度组,且中度组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MRI扫描可清晰显示手部RA活动期病变特征,并能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诊断RA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成像扫描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活动度 滑膜强化率 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20
作者 杨璐 郭华峰 +1 位作者 李令民 王晓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本研究中,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部位、数目、形态、大小、纵横比、内部及后方...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本研究中,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部位、数目、形态、大小、纵横比、内部及后方回声、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分界、血流、硬度及肿块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均有一定特点。9例肿块均位于乳头旁,均为单发,肿块长径0.9~3.3 cm,形状均不规则,边缘均不光整,边界均不清晰,其中7例纵横比≥1,4例内伴微钙化,6例后方回声衰减,4例血流阻力指数(RI)>0.7,5例肿块质地较硬,UE评分为4分,4例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结论综合分析乳腺肿块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图像中的各个征象及彩色血流情况对男性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乳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