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秦吉 孙要文 +2 位作者 杨旅军 刘晓军 周治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寻缩短小面积深度烧伤病程及减少局部后遗疤痕的方法。 方法 :采用创面切除、直接缝合或整形外科的各种皮瓣修复缺损。 结果 :对 6 8例 74处创面临床治疗后 ,创面均一期愈合 ,术后愈合时间平均 9天 ,经 46例随访远期效果满意 ... 目的 :探寻缩短小面积深度烧伤病程及减少局部后遗疤痕的方法。 方法 :采用创面切除、直接缝合或整形外科的各种皮瓣修复缺损。 结果 :对 6 8例 74处创面临床治疗后 ,创面均一期愈合 ,术后愈合时间平均 9天 ,经 46例随访远期效果满意 ,取得了预期效果。 结论 :应用整形外科方法处理早期、中晚期小面积深度烧伤 ,可以缩短疗程、降低费用、改善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面积深度烧伤 整形外科手术 美容 疤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电火灾致成批烧伤病员多学科分阶段救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吴小花 李兴珍 +3 位作者 黄亚川 闫倚天 吴红娟 张玉莲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第5期277-280,共4页
日益增加的家电火灾事件已成为当今灾害事件的重要类别之一。家电火灾所致烧伤具有突发性强、病死率、致残率高且并发症多、预后不佳、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显著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减轻后期康复治疗费用负担... 日益增加的家电火灾事件已成为当今灾害事件的重要类别之一。家电火灾所致烧伤具有突发性强、病死率、致残率高且并发症多、预后不佳、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显著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减轻后期康复治疗费用负担。因此,本研究创新构建了多学科分阶段快速反应救治模式,对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救治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及效果分析,以期为应对此类灾害问题提供可行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救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火灾 救治效果 快速反应团队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治疗(附85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要文 张振信 +1 位作者 杨旅军 陈秦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高压电 烧伤 修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形美容手术后腹部供皮区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红娟 张维利 +2 位作者 刘晓梅 王询莉 黄亚川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整形美容术 腹部供皮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深度烧伤的美容整复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振信 刘晓军 +1 位作者 孙要文 杨旅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66例107只手,分别于伤后1天~3天、4天~7天切削痂植皮,及自然脱痂后肉芽创面值皮的病例。结果:术后6个月~2年随访观察,伤后1天~3天切削痂植皮者,手...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66例107只手,分别于伤后1天~3天、4天~7天切削痂植皮,及自然脱痂后肉芽创面值皮的病例。结果:术后6个月~2年随访观察,伤后1天~3天切削痂植皮者,手部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伤后4天~7天施术者,功能形态恢复欠佳;自然脱痂植皮者后遗畸形严重。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后尽早行切削痂植皮术,可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烧伤 切削痂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皮瓣及筋膜瓣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振信 周治理 +1 位作者 孙要文 刘晓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筋膜皮瓣、筋膜瓣修复头面及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瘢痕孪缩、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越性。 方法 :在烧伤早期、急诊外伤、瘢痕孪缩畸形等整复治疗中应用筋膜皮瓣及筋膜瓣 5 4例。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 ,评... 目的 :探讨筋膜皮瓣、筋膜瓣修复头面及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瘢痕孪缩、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越性。 方法 :在烧伤早期、急诊外伤、瘢痕孪缩畸形等整复治疗中应用筋膜皮瓣及筋膜瓣 5 4例。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 ,评定临床疗效 ,与其它修复方法比较 ,总结其优缺点。 结果 :5 4例病人经术后 1年~ 3年随访观察 ,皮瓣色泽正常 ,柔韧性、延展性好 ,功能恢复满意 ,外形美观。 结论 :筋膜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组织柔顺性好等优点 ,在创面感染 ,局部血供不良 ,血管、神经、肌腱暴露的情况下尤为适用。筋膜瓣翻转加植皮是修复头面、耳部深度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皮瓣 筋膜瓣 瘢痕 修复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要文 杨旅军 +2 位作者 张振信 陈秦吉 张维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484-485,共2页
目的:研究烧伤病房广泛应用第3代广谱头孢菌素的条件下细菌耐药性。方法:统计分析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获得各类菌株数量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179株肠杆菌科、121株假单胞菌属菌株及162株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 目的:研究烧伤病房广泛应用第3代广谱头孢菌素的条件下细菌耐药性。方法:统计分析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获得各类菌株数量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179株肠杆菌科、121株假单胞菌属菌株及162株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0%及50%左右。第3代头孢菌素加舒巴坦能使部分耐药菌株恢复每感性,使耐药率下降至20.3%以下。伊米配能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万古霉素未发现革兰阳性球菌耐药菌株。结论:烧伤病房流行着耐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菌株。耐药机理除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外,部分菌株可能产生染色体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病房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头孢菌素 细菌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期切痂对烧伤并发症防治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要文 张振信 +2 位作者 杨旅军 陈秦吉 刘晓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可行性及对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 3 7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及 42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患者 ,在脓毒症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及愈合时间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可行性及对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 3 7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及 42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患者 ,在脓毒症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及愈合时间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7例休克期切痂植皮患者术后病情均稳定 ,脓毒症发生率、内脏并发症、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低于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 ;休克期切痂植皮组较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期切痂 烧伤 并发症 防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益民 张振信 孙要文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 b FGF)的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和开放临床试验 ,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的烧伤创面、肉芽创面进行随机自身对照试验 ,部分患者采用开放试验。结果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 b FGF)的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和开放临床试验 ,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的烧伤创面、肉芽创面进行随机自身对照试验 ,部分患者采用开放试验。结果 对于浅 度、深 度及慢性肉芽创面 ,较对照组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rh- b FGF能有效促进浅 度、深 度烧伤创面及慢性肉芽创面的愈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 烧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治理 陈秦吉 刘景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1期688-689,共2页
通过21例烧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烧伤患者的红细胞_3b受体花环率为13.85±2.37,与正常对照组(18.5±2.6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9.58±1.83,与正... 通过21例烧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烧伤患者的红细胞_3b受体花环率为13.85±2.37,与正常对照组(18.5±2.6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9.58±1.83,与正常对照组(6.84±1,55)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烧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为继发性缺陷。同时结合临床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体皮自体皮混合移植救治小儿严重烧伤
11
作者 张振信 孙要文 +1 位作者 李会萍 康淑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皮瓣移植 自体皮瓣 烧伤 儿童 父(母)体皮瓣 父(母)体皮自体皮混合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治疗烧伤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4例报告
12
作者 孙要文 陈秦吉 +3 位作者 张振信 鲁铁利 乔新安 刘建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742-743,共2页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岁。烧伤面积58%~83%,平均面积73%,Ⅲ度面积24%~70%,平均面积47%。入院时间,伤后4~72h。出血时间,伤后8~20d,平均14d。4例均并发烧伤休克,3例出现败血症,1例...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岁。烧伤面积58%~83%,平均面积73%,Ⅲ度面积24%~70%,平均面积47%。入院时间,伤后4~72h。出血时间,伤后8~20d,平均14d。4例均并发烧伤休克,3例出现败血症,1例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药物疗法 烧伤 胃镜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批烧伤救治体会——(附51例分析)
13
作者 张振信 杨旅军 +1 位作者 孙要文 康淑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9-240,共2页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3~1998年收治12批烧伤病人,共51例,每批2~15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3~13岁15例,15岁以上36例。烧伤总面积平均45.75±28.79%,Ⅲ°烧伤面积平均28.51±26.31%。致伤原因:火药、汽油、液化气爆炸烧...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3~1998年收治12批烧伤病人,共51例,每批2~15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3~13岁15例,15岁以上36例。烧伤总面积平均45.75±28.79%,Ⅲ°烧伤面积平均28.51±26.31%。致伤原因:火药、汽油、液化气爆炸烧伤17例,火焰烧伤28例,热水泥烧伤6例。吸入性损伤21例,烧冲复合伤9例。并发症:中重度烧伤休克20例,败血症11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肺炎6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例。 2 治疗效果 本组51例,治愈42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5例,死亡4例。 3 讨论 3.1 烧伤早期的救治 因基层地区医疗、交通条件较差,大部分伤员在伤后2~6h未给补液,加之长途颠簸,来院时已发生不同程度休克。对于中重度休克病员,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急救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1例分析
14
作者 周治理 陈秦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50-351,共2页
通过21例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的分析,对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发原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烧伤严重程度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关系密切。肺、肾和胃肠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易发器官。休克和败血症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通过21例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的分析,对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发原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烧伤严重程度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关系密切。肺、肾和胃肠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易发器官。休克和败血症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并发症 病因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期切削痂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
15
作者 张振信 刘晓军 +1 位作者 孙要文 苏晓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报道手部深度烧伤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结果。方法 对16例25只手采取休克期切削痂、中厚皮移植。结果 休克期切痂植皮减少了感染,皮片成活良好,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手部深度烧伤应尽早切削痂,积极消... 目的 报道手部深度烧伤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结果。方法 对16例25只手采取休克期切削痂、中厚皮移植。结果 休克期切痂植皮减少了感染,皮片成活良好,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手部深度烧伤应尽早切削痂,积极消灭创面,对大面积烧伤,应优先实施手部切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 手部深度烧伤 休克期 植皮 修复 愈合时间 皮片 目的 结论 方法
全文增补中
应用湿润烧伤膏清除创面沥青
16
作者 陈泰吉 孙要文 +1 位作者 刘晓军 杨旅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1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寻求满意的清除创面沥青的方法。方法: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均匀涂布于创面,2小时用棉球轻拭,反复进行。结果:所有患者创面上的粘着沥青均满意清除,创面组织无损伤作用,亦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MEBO清除创面沥... 目的:寻求满意的清除创面沥青的方法。方法: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均匀涂布于创面,2小时用棉球轻拭,反复进行。结果:所有患者创面上的粘着沥青均满意清除,创面组织无损伤作用,亦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MEBO清除创面沥青,具有使用方便、清除效果好、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沥青 清除 烧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人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邢娟丽 张婷 +3 位作者 朱秀梅 李宏慧 李延 姚晚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躯体活动受限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躯体活动障碍部位采用个体化的Epley法、Barbecue法进行手法复位,对11例因拒绝手法复位采取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躯体活动受限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躯体活动障碍部位采用个体化的Epley法、Barbecue法进行手法复位,对11例因拒绝手法复位采取药物治疗+康复练习治疗,随访观察并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法复位组1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康复练习组有效率为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眩晕发作例数,手法复位组2例(11.11%);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9例(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活动受限人群虽不适宜常规的复位手法,但应用个体化Epley法,Barbecue法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治疗 肌肉骨骼手术 @个性化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皮肤组织损伤修复中的表型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亚东 张明君 +2 位作者 孙要文 张振信 杨旅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X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模拟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了解脂肪来源干细胞(adi pose t i ssue deri ved st em,cAeSCl)l的表型改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由手术废弃皮肤和脂肪组织获取实验所需细胞,并培养扩增。对不同传代数的ASC细胞... 目的:通过模拟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了解脂肪来源干细胞(adi pose t i ssue deri ved st em,cAeSCl)l的表型改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由手术废弃皮肤和脂肪组织获取实验所需细胞,并培养扩增。对不同传代数的ASC细胞进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了解细胞的可诱导分化性能;构建ASC细胞-胶原凝胶,贴壁或悬浮培养,对ASC凝胶进行α-SMA免疫组化染色;培养基中添加TGF-β1,观察TGF-β1对ASC细胞表型和可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收集培养上清液,El i sa法测定比较成纤维细胞和ASC细胞的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以及经TGF-β1作用,ASC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后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ASC细胞可以多次传代,仍保持较好的可诱导分化特性;在培养过程中,张力和TGF-β1可以使ASC获得α-SMA阳性表型;ASC细胞相比成纤维细胞,有较高的VEGF和KGF分泌水平,但TGF-β1分泌水平极低(未测到),获得α-SMA阳性表型的ASC细胞的VEGF分泌水平继续大幅上升,而且也分泌了较高水平的TGF-β1。结论:ASC细胞在创伤局部环境的刺激下或经体外人工诱导,可以产生更有利于创伤愈合的表型。对ASC细胞特性的了解和调控,将有利于ASC细胞在组织修复再生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表型 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岛状瓣修复面颈部创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要文 陈秦吉 +3 位作者 张振信 杨旅军 周治理 刘晓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针对面颈部烧伤常系及前胸无法运用局部皮瓣转移术,而另作选择修复创面。方法:依胸三角区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经验,采用胸廓内动脉第二、三前穿支岛状辩转移结合辞下滴注bFGF进行修复治疗21例。结果:18例全部成活,面颈部修复效果良... 目的:针对面颈部烧伤常系及前胸无法运用局部皮瓣转移术,而另作选择修复创面。方法:依胸三角区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经验,采用胸廓内动脉第二、三前穿支岛状辩转移结合辞下滴注bFGF进行修复治疗21例。结果:18例全部成活,面颈部修复效果良好,2例部分坏死,1例全部坏死。结论:采用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岛状辩修复面颈部创伤,减少了前胸部瘢痕对皮瓣选择的限制;bFGF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提高了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瘢痕 胸廓内动脉 面颈部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视下静脉留置针58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维利 吴红娟 +1 位作者 刘小梅 朱秀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439-439,共1页
烧伤后严重休克及大面积烧伤病人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难度很大,我科在1997年6月至1999年7月对58例患者采用直视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热液烫伤27例,火焰烧伤3... 烧伤后严重休克及大面积烧伤病人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难度很大,我科在1997年6月至1999年7月对58例患者采用直视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热液烫伤27例,火焰烧伤31例。烧伤面积最大为92%,最小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注射 烧伤 直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