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特的存在——论李世南的画
1
作者 贾平凹 《人民周刊》 2025年第2期81-82,共2页
上世纪80年代初,李世南还住在西安的马军寨,我去拜访他,写了篇粗浅文字。那是我第一次采写画家,也可能是李世南第一次被采写。30多年过去了,李世南的大名一直在画坛高隆,他再一次回到西安,两人相见,我已老了,他更老了,而那准备出版的画... 上世纪80年代初,李世南还住在西安的马军寨,我去拜访他,写了篇粗浅文字。那是我第一次采写画家,也可能是李世南第一次被采写。30多年过去了,李世南的大名一直在画坛高隆,他再一次回到西安,两人相见,我已老了,他更老了,而那准备出版的画集样稿放在身旁,厚厚的四大册,就想,在这个时代,上天要成就一个大画家,也是必将让他在生活上、身体上、精神上经历巨大的折磨和痛苦,而不正是在这种折磨和痛苦中,他才能深悟天地之广大、造化之神奇、人生之沧桑、生命之无常,又将此全部倾注于他的作品中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南 无常 相见 采写 沧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作家要能表达边缘的东西”——冯积岐访谈录 被引量:6
2
作者 邰科祥 冯积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3-47,56,共6页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和见解,很值得文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积岐 文革情结 精神苦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纵横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智奇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陕西是中国诗歌的高地,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的创作水平,代表了中国当代农民诗歌创作的水平。从王老九、李有源、韩起祥到李强华、蒿文杰、章立,等,经几代人的努力,陕西出现了一个农民诗歌创作的高潮。这类诗歌简捷、明快、自然、朴素,通俗... 陕西是中国诗歌的高地,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的创作水平,代表了中国当代农民诗歌创作的水平。从王老九、李有源、韩起祥到李强华、蒿文杰、章立,等,经几代人的努力,陕西出现了一个农民诗歌创作的高潮。这类诗歌简捷、明快、自然、朴素,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情感真挚,深得社会各界喜爱,它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不容忽视。农民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之根,是中国农耕文明之花。它体现着田园牧歌式的审美理想,同时,它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面临着重构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农民诗歌 时代精神 田园牧歌 工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后记
4
作者 贾平凹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
西安城里,凡是住了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垄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红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 西安城里,凡是住了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垄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红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层高六米。南墙原本是整块玻璃的,我嫌望下去眩晕,把它用木板封了,仅留着最上边的一小部分,认作见天窗。三面墙都安装了格架,书桌我摆在南边,每日一点,太阳会从天窗进来,走到书桌上,再走在书桌前那个方几上,方几上卧着黑猫,差不多到三点,太阳便退回去了,屋子里幽暗,那就开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树 天窗 黑猫 书房 太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千磨万击还坚劲
5
作者 加路 祁小军(图) 《城市观察》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立;延河、南川河,两河交汇。延安就处在这三山夹两河之地,偪仄的地理条件,从未能桎梏延安千磨万击的坚劲和光辉。溯时光之流而上,穿行到4000多年前,延安芦山峁烧制陶器的烈焰点亮了龙山文明之光。先民披...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立;延河、南川河,两河交汇。延安就处在这三山夹两河之地,偪仄的地理条件,从未能桎梏延安千磨万击的坚劲和光辉。溯时光之流而上,穿行到4000多年前,延安芦山峁烧制陶器的烈焰点亮了龙山文明之光。先民披荆斩棘,与狼虫虎豹、风霜雨雪不屈抗争,烧制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建筑材料筒瓦、板瓦,住进了保暖坚固的瓦房,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最早的“宫城”式建筑,打磨出了各种精美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建筑材料 宝塔山 文明之光 南川河 清凉山 板瓦 凤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白鹿原》——与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西北大学文学博士刘睿对话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忠实 刘睿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8期69-71,84,共4页
刘睿(以下简称刘):任何一部作品的诞生离不开文学的传统,这部小说数十万字,波澜壮阔,在创作中,对前人著作,借鉴最多的是哪些?
关键词 广播电视台 西北大学 文学 主持人 陕西 对话 博士 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为本刊题词
7
作者 陈忠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家之脉》《原下的日子》《白墙无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文学 获得者 题词 短篇小说 陕西省 代表作 副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为本刊题字
8
作者 陈忠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陈忠实 文学奖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首届“世强杯”鲁迅杂文征文大赛启事
9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95,共1页
为了弘扬鲁迅杂文精神,促进陕西杂文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加强杂文的创作与交流,发现和培养杂文新秀,在陕西世强集团的鼎力支持下,陕西省杂文学会和陕西省作家协会杂文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特举办陕西首届“世强杯”鲁迅杂文征文大赛... 为了弘扬鲁迅杂文精神,促进陕西杂文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加强杂文的创作与交流,发现和培养杂文新秀,在陕西世强集团的鼎力支持下,陕西省杂文学会和陕西省作家协会杂文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特举办陕西首届“世强杯”鲁迅杂文征文大赛,即日起,面向社会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征文大赛 陕西省 启事 专业委员会 作家协会 面向社会 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 艺术 思想——富平籍作家几部长篇小说印象谈
10
作者 邢小利 《新西部》 2018年第11期40-40,共1页
富平籍作家的长篇小说研讨会,我收到了八部九册作品.一个县有这么丰硕的创作成果,让人吃惊.富平是一个文气很盛的地方,中国人“耕读传家”的传统,在富平作家和文学创作上,得到了时代的体现.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作家 生活 艺术 印象 文学创作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似寻常最奇崛——喜读王芙蓉新著《阳新布贴服饰数字化图谱》
11
作者 张志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当带着墨香的新著《阳新布贴服饰数字化图谱》送到手中的时候,倍感欣慰,并觉如此这般顺理成章,而且是作者学术活动的一个新起点。大家知道,王芙蓉副教授曾在我门下攻读服饰文化硕士学位。我了解她寒窗苦读的辛劳,也知道她的文字有中国... 当带着墨香的新著《阳新布贴服饰数字化图谱》送到手中的时候,倍感欣慰,并觉如此这般顺理成章,而且是作者学术活动的一个新起点。大家知道,王芙蓉副教授曾在我门下攻读服饰文化硕士学位。我了解她寒窗苦读的辛劳,也知道她的文字有中国服饰文化的厚重积淀。拙著《中国服饰文化》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高等院校教材时,请她署名拟定了每章的思考题;她就业时虽说形势严峻,但她以发表9篇有份量的论文而获得三四所高校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服饰文化 阳新布贴 寒窗苦读 学术活动 硕士学位 高等院校教材 数字化 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生生不息的大地,记录永不再来的时光——周瑄璞访谈录
12
作者 李勇 周瑄璞 《南腔北调》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周瑄璞长篇小说《多湾》插画/袁小真。西芳被石灰味呛得走出了陵园,来到颍河故道边,站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下,隔着一条干河,看对面的麦田绿油油的,无边无际。麦田上,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消散,缓缓地,丝丝缕缕地漂浮着,轻柔地抚摸着麦田。这... 周瑄璞长篇小说《多湾》插画/袁小真。西芳被石灰味呛得走出了陵园,来到颍河故道边,站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下,隔着一条干河,看对面的麦田绿油油的,无边无际。麦田上,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消散,缓缓地,丝丝缕缕地漂浮着,轻柔地抚摸着麦田。这麦田,这雾气,千百年来就这样生长,飘荡,见惯了人间种种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丝缕缕 周瑄璞 白杨树下 雾气 《多湾》 生生不息 麦田 访谈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读柳青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洁 邢小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在旷野里》是柳青1953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写完。此作是1952年柳青回到陕西,参与了一段实际工作以后有感而发写的。该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一些严肃的问题。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共产党干部(包括解放区和... 《在旷野里》是柳青1953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写完。此作是1952年柳青回到陕西,参与了一段实际工作以后有感而发写的。该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一些严肃的问题。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共产党干部(包括解放区和原国统区)走向全国,全面接管各级政权后面临的新形势和面对的新问题,特别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诸种矛盾。作者通过一个县委书记,塑造了他心目中党的领导应有的处世态度、思想方法与工作作风,同时非常敏锐也很尖锐地塑造了一个县长的形象,这个人物贪图享乐,对群众的态度有违共产党初衷,思想浮夸,工作不切实际,对手中权力认识有谬。柳青以他文学家的敏感和思想家的敏锐,通过《在旷野里》,写出了他对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青 《在旷野里》 新中国 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想把故乡告诉世界,把秦岭告诉世界——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摘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平凹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共2页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年轻的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写着商洛写着秦岭,也想着以此出人头地、成名成家。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岭,知道了秦岭中的商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商洛 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人头地 秦岭 故乡 开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峁最近中国的城
15
作者 朱鸿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由衰感谢,我得以身临石遗址的考古工地,目赌一个雄奇之城如何在手铲和刷子下,继续谨慎地浮出大地,且深长地呼吸了一口史前文明的空气。仲夏之季,下午3时,榆林的天空无限开阔,黄土高原的天空和毛乌素沙漠的天空完全一样,都是白云。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史前文明 石峁 黄土高原 考古 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给中亚大地的赞美诗
16
作者 高建群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6期150-153,共4页
中亚大地由险峻的高山,急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草原和干草原,戈壁滩与大沙漠组成。这些景物将大地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地理板块。它的西南,自里海东岸出发,沿图兰低地,沿喀拉库姆沙漠,沿兴都库什山,沿费尔干纳盆地,像一个大括号一样,一直... 中亚大地由险峻的高山,急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草原和干草原,戈壁滩与大沙漠组成。这些景物将大地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地理板块。它的西南,自里海东岸出发,沿图兰低地,沿喀拉库姆沙漠,沿兴都库什山,沿费尔干纳盆地,像一个大括号一样,一直延伸一千六百公里,它的南端在阿姆河上游,在阿富汗的喀布尔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 干草原 费尔干纳盆地 兴都库什山 大括号 赞美诗 戈壁滩 阿富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能力是一种沟通能力——评《写作与沟通》
17
作者 梁向阳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张晓倩的《写作与沟通》(天津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是一部由线上同名开放课程整理而成的写作教材。欣闻教材出版,回想起与编者一道编写基础写作教材的情景,当时我作为主编,真切感受到其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文字的认真与严谨。这本书... 张晓倩的《写作与沟通》(天津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是一部由线上同名开放课程整理而成的写作教材。欣闻教材出版,回想起与编者一道编写基础写作教材的情景,当时我作为主编,真切感受到其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文字的认真与严谨。这本书是编者多年从事写作教学实践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材 教材出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 沟通能力 写作教学实践 写作能力 课程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与古城
18
作者 曹洁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8期154-156,共3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榆林有水,名日帝原。《汉书·地理志》记:“上郡肤施县有帝原水。”帝原水亦名清水河,乃今榆溪河,宋代称明堂川,明代称榆溪。
关键词 明堂 清水河 原水 肤施县 榆林 古城 榆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峁到杨家城
19
作者 张凌云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7期150-151,共2页
石峁和杨家城是榆林的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也是榆林的两大文化地标。我有幸曾在这两个地方工作多年。来石峁的人很多,从学者、教授到普通工人、农民、市民。遗址发掘的早期,许多人曾经疑问、担心,到底是谁的石峁?
关键词 遗址发掘 石峁 国家级文物 文化地标 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黄河晋陕大峡谷
20
作者 贾平凹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3期4-9,共6页
大峡谷从府谷县的河口镇起,到河津的龙门,其实还可以延长,到秦岭的潼关吧,全长1000多千米,岸深100米甚或200米。世上的路首先是水走出来的。黄河深刻出了大峡谷,大峡谷又将它束缚其中。越是束缚越使最柔软的水坚硬如铁。
关键词 大峡谷 府谷县 河口镇 黄河 束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