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快速识别苯硫酚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细胞和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芹 刘智峰 +4 位作者 李利华 黄佩 赵佐平 卢久富 张晟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75-2683,共9页
由于苯硫酚(thiophenol,PhSH)在环境及生物体系中的剧毒性,开发可特异性识别PhSH的探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香豆素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磺酰胺为识别单元,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探针CPH,实现PhSH... 由于苯硫酚(thiophenol,PhSH)在环境及生物体系中的剧毒性,开发可特异性识别PhSH的探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香豆素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磺酰胺为识别单元,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探针CPH,实现PhSH的检测.该探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区分生物硫醇和PhSH,具有细胞渗透性好、毒性低、响应快的特点.值得注意地是,探针CPH可对不同浓度的PhSH迅速做出反应,具有良好的定量检测PhSH的能力,线性响应范围为0—16μmol·L^(-1),检出限为0.13μmol·L^(-1).此外,新型探针可成功检测HeLa细胞中的PhSH,且可定量测定水样中PhSH的含量,回收率可达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探针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苯硫酚 高选择性 细胞成像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应用于镍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庞海霞 熊纳纳 +4 位作者 史娟 姜敏 葛红光 刘存芳 田光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5-627,共3页
利用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的强配位性研究了其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处理作用,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残留镍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Ni(II)500 mg/L的模拟废水,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存在下,酰基硫脲可在pH 7~... 利用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的强配位性研究了其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处理作用,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残留镍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Ni(II)500 mg/L的模拟废水,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存在下,酰基硫脲可在pH 7~8范围内将Ni(II)离子沉淀,且残留镍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可将镍离子沉淀完全,处理后的废液可不经调节pH直接排放,沉淀下来的酰基硫脲与Ni(II)离子络合物残渣经过酸处理,可重新释放出镍离子和硫脲沉淀,沉淀剂的回收率达72.1%,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 镍离子 废水处理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果糖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嘉梁 段克立 +6 位作者 杨嘉轩 李朋飞 邢婷婷 王伟 李志洲 邵先钊 季晓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73,共5页
以果糖为原料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考察了磷钨酸、硅钨酸、磷钨酸铬、磷钼酸和氧化铌催化剂对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 以果糖为原料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考察了磷钨酸、硅钨酸、磷钨酸铬、磷钼酸和氧化铌催化剂对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0.5500 g果糖、0.0500 g磷钨酸、5 m L二甲基亚砜、110℃反应3 h,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达9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杂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水样中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艳丽 王芹 +5 位作者 郝亮 李利华 黄佩 孙志锋 郭强 张晟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56-3765,共10页
汞离子(Hg^(2+))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对Hg^(2+)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MC-Hg,该探针以半花菁席夫碱类染料为荧光团,硫代碳酸酯为识别基团,可实现水溶液中的Hg^(2+)的测定.含有硫代碳酸酯基团的MC-H... 汞离子(Hg^(2+))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对Hg^(2+)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MC-Hg,该探针以半花菁席夫碱类染料为荧光团,硫代碳酸酯为识别基团,可实现水溶液中的Hg^(2+)的测定.含有硫代碳酸酯基团的MC-Hg具有较低的pK_(a)值,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主要以席夫碱(SB)形式存在,没有荧光.然而,当与Hg^(2+)反应后,硫代碳酸酯离去后,释放出半花菁荧光团,pK_(a)值升高,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主要以质子化席夫碱(PSB)形式存在,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Hg^(2+)的检测.实验研究了探针对Hg^(2+)的响应性能,考察了pH和干扰离子对探针MC-Hg与Hg^(2+)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探针MC-Hg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对Hg^(2+)的检测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的特点.在pH值为6.4时,荧光探针MC-Hg对Hg^(2+)的响应效果最佳.随着Hg^(2+)的加入,检测体系在645 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0×10^(−6)mol·L^(−1),且检测体系在612 nm处形成新的吸收峰,并逐渐增强.此外,探针MC-Hg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Hg^(2+)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荧光探针 半花菁 高选择性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静 苏虹霞 姜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8期6-10,共5页
以3,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为主配体,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金属有机配合物(M=铜、钴、锰),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选取罗丹明B和甲基橙作为目标物,探究了不同的配合物对目标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该系列配... 以3,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为主配体,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金属有机配合物(M=铜、钴、锰),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选取罗丹明B和甲基橙作为目标物,探究了不同的配合物对目标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可以高效地降解甲基橙,对罗丹明B则没有催化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3 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 一锅法合成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酢浆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提取工艺
6
作者 朱斌 郑锦丽 +2 位作者 梁犇 史娟 郭少波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对酢浆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定最佳提取溶剂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4种提取因素对降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预处理时间>提取时间>液料比>温度。最佳... 本文对酢浆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定最佳提取溶剂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4种提取因素对降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预处理时间>提取时间>液料比>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30 mL∶1g、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70℃、超声波预处理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酢浆草的有效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取代苯酰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7
作者 李倩 刘焰其 +4 位作者 李雨菲 王月瑶 童翔 杨雨茹 姜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8-13,共6页
绿色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是目前农药学的热点工作。本研究将间硝基苯甲酰氯、硫氰酸铵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一锅法合成了N-(3-硝基苯甲酰基)-N'-(3-羧基苯基)硫脲(记为Th1),并与稀土盐SmCl_(3)·6H_(2)O进行配位,合成了... 绿色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是目前农药学的热点工作。本研究将间硝基苯甲酰氯、硫氰酸铵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一锅法合成了N-(3-硝基苯甲酰基)-N'-(3-羧基苯基)硫脲(记为Th1),并与稀土盐SmCl_(3)·6H_(2)O进行配位,合成了相应的Sm配合物。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分析等手段,对Th1及其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采用平皿法探究了其生长调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荧光源自配位后Sm原子的激发;测试浓度范围内的硫脲体系,对小麦的生长调控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态势;转光膜条件下,配合物和Th1均能促进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对小麦的根活力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衍生物 稀土配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柑橘果皮精油关键香气物质筛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丽 蒋景龙 +3 位作者 胡佳乐 师一璇 黄佩 丁德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9-269,共11页
分析6个不同香气型柑橘的果皮香气组分及关键香气物质成分,为柑橘果皮精油品质评价与发掘特殊香气柑橘精油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柑橘果皮精油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 分析6个不同香气型柑橘的果皮香气组分及关键香气物质成分,为柑橘果皮精油品质评价与发掘特殊香气柑橘精油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柑橘果皮精油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计算其关键香气物质构成。结果表明,从6个不同品种柑橘果皮精油中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单萜烯(73.82%~91.19%)含量最高,其次是醇类(4.32%~12.63%)和倍半萜烯(1.51%~10.20%),它们共同作用形成柑橘果皮独特的香气。有23种化合物为6种柑橘果皮精油中共有,其含量达80.33%~94.59%。根据其化合物组成,可将6种柑橘果皮精油分为柠檬烯型、柠檬烯/γ-萜品烯型和柠檬烯/3-蒈烯型3个化学类型。ROAV法分析表明,芳樟醇是6种柑橘果皮精油风味贡献最大的物质。此外,衢州香橙、资阳香橙、青皮、南丰蜜橘、金秋砂糖橘和红美人果皮精油的关键香气物质种类存在明显不同,分别为8、14、11、8、13和18种,这些关键香气物质在柑橘果皮精油的独特香气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皮 精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西洋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筛选及化感效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丽 蒋景龙 +1 位作者 董艳鑫 舒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46-1057,共12页
为了筛选西洋参连作过程中的化感物质,采用基于液质联用(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蒸馏水(CK)、4 a生西洋参水提液(GT)及其根际土壤浸提液(ST)浇灌的西洋参幼苗栽培土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4种差异代谢物被质谱鉴定,其中22种差异... 为了筛选西洋参连作过程中的化感物质,采用基于液质联用(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蒸馏水(CK)、4 a生西洋参水提液(GT)及其根际土壤浸提液(ST)浇灌的西洋参幼苗栽培土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4种差异代谢物被质谱鉴定,其中22种差异代谢物VIP>1.4且P<0.001。这些差异代谢物包括皂苷、生物碱、酮及黄酮、有机酸、萜、醇和香豆素等。进一步采用HPLC对差异代谢物Ginsenoside Rg3、Ginsenoside Rg2、Indole-3-acetic acid、Methyl indole-3-acetate、Marmesin、Cytisine和Senecionine进行验证,发现这7种代谢物含量变化与代谢组学检测的结果一致。与CK相比,GT组Ginsenoside Rg3、Ginsenoside Rg2和Methyl indole-3-acetate含量显著增加;ST组Indole-3-acetic acid、Methyl indole-3-acetate、Marmesin、和Senecionine含量显著增加,Cytisine含量显著下降。化感作用分析发现,这7种代谢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白菜根和茎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西洋参在重茬过程中分泌到土壤的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可能是导致西洋参连作障碍发生的潜在化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代谢组学 化感作用 根际土壤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军海 李志洲 王俊宏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3,共5页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单体,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了改性淀粉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淀粉)=20%(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m(BA)∶m(VAc)=3...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单体,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了改性淀粉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淀粉)=20%(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m(BA)∶m(VAc)=3∶1、m(引发剂)=0.32 g、V(氧化剂)=0.8 m L和m(PVA)=3.5 g时,改性淀粉木材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其各项性能均达到HG/T 2727—2010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木材胶粘剂 接枝共聚 丙烯酸丁酯 乙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车前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DPPH·抗氧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虹霞 高静 姜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7期14-17,28,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秦巴车前草中的黄酮有效组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微波提取的工艺条件,并确定了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车前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溶剂、料液比1∶25、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秦巴车前草中的黄酮有效组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微波提取的工艺条件,并确定了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车前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溶剂、料液比1∶25、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水浴浸提时间2.5 h。抗氧化实验表明,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黄酮 超声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羧酸稀土配合物(La,Ce,Nd) 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艳 贾尧 姜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以3,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3,5-bis(2-carboxyphenoxy)benzoicacid]为主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稀土配合物M(C_(21)H_(11)O_(8))(C_(3)H_(7)NO)_(2)(M=镧、铈、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重、XRD粉末衍射等方法,对产... 以3,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3,5-bis(2-carboxyphenoxy)benzoicacid]为主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稀土配合物M(C_(21)H_(11)O_(8))(C_(3)H_(7)NO)_(2)(M=镧、铈、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重、XRD粉末衍射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对其可能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亚硝酸根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13
作者 葛举 安志昊 +4 位作者 王丹妮 李贇贇 黄佩 王芹 张晟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47-2052,共6页
亚硝酸根(NO_(2)^(-))浓度的失控对公共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有效地检测微量NO_(2)^(-)的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双氰基异膦酮衍生物为荧光团,仲胺为识别单元,合成了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DIO),并将其用于NO... 亚硝酸根(NO_(2)^(-))浓度的失控对公共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有效地检测微量NO_(2)^(-)的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双氰基异膦酮衍生物为荧光团,仲胺为识别单元,合成了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DIO),并将其用于NO_(2)^(-)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在乙酸中具有强红色荧光(λ_(em)=670 nm),加入NO_(2)^(-)后,荧光强度大幅降低,在210 s内完成反应。探针可对不同浓度的NO_(2)^(-)进行定量检测,在0-1μmol·L^(-1)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较低的检出限(17 nmol·L^(-1))。值得注意地是,当向红色的探针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O_(2)^(-)时,溶液颜色由橘红色逐渐变为黄色,使得该探针还可用于目视检测NO_(2)^(-)。此外,该方法对NO_(2)^(-)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受其他常见分析物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近红外荧光探针 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水中苯硫酚的荧光探针
14
作者 王丹妮 张荣荣 +6 位作者 安志昊 姬焕焕 李杭 支春燕 王芹 尚永辉 张晟瑞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3-1228,共6页
以噻唑半花菁为荧光团(HD),2,4-二硝基苯磺酸酯为识别基团,合成了一种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的“off-on”型荧光探针HD-B。探针HD-B溶液本身荧光较弱且无色,加入苯硫酚(PhSH)后,探针HD-B与其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可迅速达... 以噻唑半花菁为荧光团(HD),2,4-二硝基苯磺酸酯为识别基团,合成了一种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的“off-on”型荧光探针HD-B。探针HD-B溶液本身荧光较弱且无色,加入苯硫酚(PhSH)后,探针HD-B与其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可迅速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苯磺酸酯键断裂,释放出荧光团,使得570 nm处的荧光强度增加,溶液也由无色变为橙色。探针HD-B对PhSH有良好的定量检测能力,线性响应范围为0~10μmol/L,检出限为0.06μmol/L,对环境水样中PhSH检测的回收率为94.3%~105.4%。该探针可用于环境水样中PhSH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苯硫酚 半花菁 环境样品 可视化
原文传递
曲面多环芳烃合成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宝军 张宁琪 +1 位作者 马楠 张强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1期94-95,共2页
曲面多环芳烃凭借其独特的结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主要从在平面多环芳烃骨架中嵌入非六边形,在多环芳烃的边缘引入大的取代基团,迫使原子的过度拥挤变形而形成螺旋烯分子,具有特... 曲面多环芳烃凭借其独特的结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主要从在平面多环芳烃骨架中嵌入非六边形,在多环芳烃的边缘引入大的取代基团,迫使原子的过度拥挤变形而形成螺旋烯分子,具有特殊功能平面分子与曲面分子类化合物杂化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的曲面芳烃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有望为曲面多环芳烃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多环芳烃 平面多环芳烃 非平面多环芳烃 螺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烯的合成研究进展
16
作者 邹肖 张宁琪 +3 位作者 刘萌 安超娜 王宝军 张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8期38-43,共6页
螺烯是一类具有手性螺旋结构的分子。螺烯特殊的螺旋结构使其具有高度的共轭性,同时表现出超强的旋光性,因而在化学传感、超分子材料、分子识别、手性催化和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备受关注。精准合成各种结构的螺烯成为化学和材料学研究领域... 螺烯是一类具有手性螺旋结构的分子。螺烯特殊的螺旋结构使其具有高度的共轭性,同时表现出超强的旋光性,因而在化学传感、超分子材料、分子识别、手性催化和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备受关注。精准合成各种结构的螺烯成为化学和材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碳螺烯、杂螺烯和π-扩展螺烯的几种合成方法,以期为螺烯在不对称催化、纳米技术、液晶材料、非线性光学、生物化学、自组装、光探测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螺烯 杂螺烯 π-扩展螺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杂多环芳烃的合成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宁琪 邹肖 +4 位作者 王宝军 马书婷 王乙颖 彭庆清 张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硫杂多环芳烃具有的稠环芳烃独特的高度离域的π-电子体系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从而可以有效调控有机功能材料的性能,筛选并挖掘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电子传输性质的新型有机功能材料。精准合成具备优异性能... 硫杂多环芳烃具有的稠环芳烃独特的高度离域的π-电子体系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从而可以有效调控有机功能材料的性能,筛选并挖掘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电子传输性质的新型有机功能材料。精准合成具备优异性能的硫杂多环芳烃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硫杂多环芳烃合成的重要进展,以期为硫杂多环芳烃在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下一代分子计算机、有机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低温超导、纳米导线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硫杂多环芳烃 螺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黑米色素提取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18
作者 贾尧 刘艳 姜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9期00232-00234,共3页
天然色素的开发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的需要。为此,本研究以汉中地区黑米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借助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40%的乙醇浓度,1:50的料液比,超声时... 天然色素的开发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的需要。为此,本研究以汉中地区黑米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借助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40%的乙醇浓度,1:50的料液比,超声时间30 min,水浴温度40℃,在此条件下测得最大吸光度为0.6968。同时,对色素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抗氧化性能力较差。其在饮料中的稳定性在添加10 h后趋于稳定。为黑米色素及其他天然色素的开发及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色素 提取 超声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细胞内pH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芹 刘智峰 +4 位作者 黄佩 靳玲侠 季晓晖 刘全 张晟瑞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5-759,共5页
pH异常变化与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等各种疾病相关,监测p H的变化对研究病理状况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 H荧光探针MC-p H。该探针最大发射波长在近红外区,可有效避免生物样品自身荧光。探针MC-p H中亚胺基团的质子化与非质子... pH异常变化与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等各种疾病相关,监测p H的变化对研究病理状况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 H荧光探针MC-p H。该探针最大发射波长在近红外区,可有效避免生物样品自身荧光。探针MC-p H中亚胺基团的质子化与非质子化是荧光开关的关键。在酸性溶液中,MC-p H以亚胺离子形式存在,最大吸收波长为617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63 nm。随着p H逐渐升高,探针MC-p H主要以亚胺形式存在,617 nm处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并在467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且663 nm处的荧光强度急剧降低直至消失。探针MC-p H可以监测溶液中p H的变化,线性范围为p H 3.0~8.0,不受其他常见干扰物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性,可监测He La细胞内p H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花菁 亚胺 荧光探针 pH 近红外 细胞成像
原文传递
黄绿色荧光碳点pH荧光/比色双模式检测纳米探针及在荧光绘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尧 张晟瑞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以黄绿色荧光碳点(Y-G-CDs)作为纳米荧光探针,用于荧光/比色双模式测定溶液pH及荧光绘画。该纳米探针的荧光强度和吸光度显示出很强的pH依赖性,其520 nm处的荧光强度和438 nm及386 nm吸光度的比值与缓冲液的pH呈线性关系,线性响应范围... 以黄绿色荧光碳点(Y-G-CDs)作为纳米荧光探针,用于荧光/比色双模式测定溶液pH及荧光绘画。该纳米探针的荧光强度和吸光度显示出很强的pH依赖性,其520 nm处的荧光强度和438 nm及386 nm吸光度的比值与缓冲液的pH呈线性关系,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pH 5.9~7.7和pH 5.9~8.0。Y-G-CDs的荧光强度在pH 5.9,pH 6.8和pH 8.0时具有较强的光稳定性,在pH 5.9~7.7之间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对溶液pH的检测不受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该Y-G-CDs作为荧光墨水被成功应用于荧光绘画,在365 nm光源照射下,所绘图像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轮廓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色荧光碳点 荧光/比色双模式 PH 荧光绘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