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头痛8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莹 赵联社 +1 位作者 冀秀萍 杨海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2-602,共1页
顽固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中医称之为“头风”、“偏头痛”、“脑风”、“首风”等,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作者以中医药辨证施治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顽固性头痛 疗效观察 中医药辨证施治 紧张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贴敷”及“穴区贴敷”在冬病夏治三伏贴中的应用及医案报道
2
作者 孙景媛 雷宏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2期70-71,共2页
该文分享雷宏斌主任医师的“辨证贴敷”及“穴区贴敷”在冬病夏治三伏贴中的应用及经典医案。
关键词 穴区贴敷 辨证贴敷 冬病夏治 三伏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武宏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7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中风发病1个月以上,下肢功能良好,手肌力二级以下,男女不限。结果:共观察65例,疗程1-3个月,其中临床治愈25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多种中医疗法联合应用...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中风发病1个月以上,下肢功能良好,手肌力二级以下,男女不限。结果:共观察65例,疗程1-3个月,其中临床治愈25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多种中医疗法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辨证施治 针灸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任飞 赵俊锋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以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与对照组(那曲肝素钙)。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00%(1/50),与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以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与对照组(那曲肝素钙)。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00%(1/50),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4.00%(2/50),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未见差异(P>0.05)。观察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术后应用那曲肝素钙及利伐沙班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防止DVT的发生,临床应根据需要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屈肝素钙 利伐沙班 脊柱骨折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俊锋 陈丹祎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6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全款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麻组4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后行全...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全款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麻组4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凝血指标以及术后DVT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低于全麻组(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组患者中DVT发生率为22.50%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的7.50%(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指标,降低患者术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老年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辛银虎 陈小玲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9-9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同温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组52例,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用艾条燃灸针柄。针刺组34例仅施针刺,穴位相同。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2%,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温针... 目的:观察针刺同温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组52例,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用艾条燃灸针柄。针刺组34例仅施针刺,穴位相同。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2%,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温针组、针刺组,胃镜结果显示,胃粘膜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温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P<0.01)。提示:温针具有温阳散寒,补益脾胃,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针灸疗法 脾胃虚寒/针灸疗法 穴足三里 中脘 天枢 @温针 温针治疗 脾胃虚寒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单纯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分段缝扎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高鹏展 谢高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对比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与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高位结扎加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血管经皮缝扎术。对照组23例采用... 目的:对比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与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高位结扎加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血管经皮缝扎术。对照组23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及瘢痕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瘢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外科学 经皮缝扎 对比研究 大隐静脉曲张 传统手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临床比较 分段缝扎 下床活动时间 分段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药煮散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礼之 宋民义 孙华山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制备 中药煮散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30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小玲 郝竹玲 贺冠军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0期1339-1340,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电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30例,并设西医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电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30例,并设西医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对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有确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康复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感冒证治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健康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2-863,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感冒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外感表证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胃苓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康武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1期2542-2542,共1页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腹水 胃苓汤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昌录 刘存彩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选用西药抗感染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原西药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儿平喘散(麻黄、五味子、半夏、桔梗、牛膝、桃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有...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选用西药抗感染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原西药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儿平喘散(麻黄、五味子、半夏、桔梗、牛膝、桃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标本兼治,临床有效率高,可缩短疗程,有利于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止咳平喘剂/治疗应用 补益刑/治疗应用 抗生素/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雪兰 杨振平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原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方法:将2007年~2010年全院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大多数不良反应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现象。结论:应加强《中...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原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方法:将2007年~2010年全院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大多数不良反应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现象。结论:应加强《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落实及监督管理,提高中成药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益气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锦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降脂药、降压药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仅给予自...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降脂药、降压药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仅给予自拟中药益气通络方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评定其安全性。结果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天门冬胺酸转胺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自拟中药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西药综合治疗疗效相当,具有较好疗效,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伤,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气阴两虚型 益气通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锦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130-130,132,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滴眼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滴眼的基础上,予中药内服和外洗,分别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滴眼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滴眼的基础上,予中药内服和外洗,分别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时间短、治疗效果好(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安全可靠,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结膜炎 临床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兵 赵俊锋 吴泽龙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对疗效影响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照是否植骨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不植骨,研究组植骨,...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对疗效影响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照是否植骨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不植骨,研究组植骨,观察两组在并发症、疗效等方面比较。结果(1)两组围手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后2周、手术后6个月跟骨Bolher角、Gissane角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手术后2周差异均不显著(P>0.05);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跟骨Bolher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Gissane角则无显著变化(P>0.05)。(3)两组优良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能降低并发症,恢复跟骨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Ⅳ型 跟骨关节内骨折 植骨 不植骨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配合西药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30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冠军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7-83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西药多虑平口服,同时施以心理治疗。治疗组加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西药多虑平口服,同时施以心理治疗。治疗组加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抑郁症有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并发症 郁症/中医药疗法 柴胡疏肝散/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永祥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0期3272-3272,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内科住院15d以上,年龄40~60岁之间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和适时的心理干预、功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内科住院15d以上,年龄40~60岁之间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和适时的心理干预、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状态。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生活、生命质量,有效且快速恢复上下肢功能,值得临床护理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功能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湿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83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宏斌 王西贤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3-66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湿瘀络脉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湿通络汤(藿香、厚朴、茯苓、滑石、通草、丹参、川芎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83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为85.1%,两组有显著的...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湿瘀络脉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湿通络汤(藿香、厚朴、茯苓、滑石、通草、丹参、川芎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83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为85.1%,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提示:湿瘀络脉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之一,祛湿通络汤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祛湿通络汤 西医常规治疗 总有效率 0.05 病理机制 治疗效果 治疗组 对照组 差异性 络脉 湿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枯外切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嵌顿痔123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会萍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9-,共1页
目的:观察内枯外切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嵌顿痔的疗效。方法:采用内痔黏膜下层注射适量新六号液,外痔皮肤突起梭形切除术,术后配合中药痔瘘外洗通用方(当归、苏木、红花、苦参、大黄、芒硝等)外洗坐浴。结果:治疗123例全部治愈。结论... 目的:观察内枯外切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嵌顿痔的疗效。方法:采用内痔黏膜下层注射适量新六号液,外痔皮肤突起梭形切除术,术后配合中药痔瘘外洗通用方(当归、苏木、红花、苦参、大黄、芒硝等)外洗坐浴。结果:治疗123例全部治愈。结论:此方法既可以解除剧烈疼痛,又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外科学 痔/中医药疗法 熏洗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