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脾综合征合并右位心和脑梗塞1例
1
作者 李占魁 柯华 +3 位作者 李静 刘海燕 李小鹏 李润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无脾综合征 内脏转位综合征 脑梗塞 右位心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脾缺如 发育不全 大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败血症婴儿血培养结果290例分析
2
作者 李武军 甄栓平 戴英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血培养 敏感抗菌素 先锋必 先锋Ⅴ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风侠 唐挺 +2 位作者 王宇娜 张勤 戴英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 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 ,分析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符合观察条件的早产儿 5 9例 ,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分层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按早产儿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 ,... 【目的】 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 ,分析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符合观察条件的早产儿 5 9例 ,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分层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按早产儿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 ,沐舒坦仅在观察组中应用。 【结果】 观察组患儿应用沐舒坦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病死率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较好 ,可明显改善临床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沐舒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萧群 雷玲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8%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明确,常见病因依次为:感染435例(占20.59%)、ABO溶血症223例(占10.55%)、Rh溶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8%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明确,常见病因依次为:感染435例(占20.59%)、ABO溶血症223例(占10.55%)、Rh溶血症6例(占2.8%)、母乳性黄疸230例(占10.88%)、头颅血肿123例(占5.8%)、多种病因272例(占12.87%)、G-6-PD缺乏症2例(占0.09%)等。结论: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原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肝炎综合征、败血症最常见,目前感染还是新生儿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容忽视。ABO溶血症是第2位常见病因。Rh溶血症、G-6-PD缺乏症在西安市很少见,G-6-PD缺乏症新生儿期发病的均为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胆 新生儿 病因学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35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鸿丽 张学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38-738,740,共2页
关键词 贫血 婴幼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萧群 雷玲霞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童RRTI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方案为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48例RRTI患儿和296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父母情况,出生时情况,生活环境,喂养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童RRTI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方案为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48例RRTI患儿和296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父母情况,出生时情况,生活环境,喂养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找出导致RRTI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显示人均居住面积<13m2(OR=3.620;95CI:0.348-12.256);同住人吸烟(OR=3.159;95CI:0.368-9.450);未进行母乳喂养(OR=3.237;95CI:0.394-11.432)是RRTI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为了减少RRTI的发病率,应提倡母乳喂养,减少被动吸烟,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儿的凝血功能监测 被引量:6
7
作者 武万良 李风侠 向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5,33,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凝血功能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2006年6月—2008年8月收住的脓毒血症患儿6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追踪其预后情况,判断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凝血功能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2006年6月—2008年8月收住的脓毒血症患儿6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追踪其预后情况,判断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危重症组患儿的PT、TT较非危重症组明显延长,PLT明显降低,DD明显升高(P<0.01)。PT异常组、PT和TT均异常组、PLT异常组、DD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P<0.05);而TT异常组与其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监测PT、PLT、DD等重要凝血因子,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并有针对地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血小板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风侠 刘鸿丽 温卓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时间与疗效之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化学荧光法,测定56例患儿血苯丙氨酸(Phe)浓度,血Phe浓度持续>120μmol/L(2mg/dl)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同时作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尿喋呤谱... 目的探讨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时间与疗效之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化学荧光法,测定56例患儿血苯丙氨酸(Phe)浓度,血Phe浓度持续>120μmol/L(2mg/dl)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同时作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尿喋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喋定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进行进一步确诊和苯丙酮尿症(PKU)、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一经确诊立即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结果出生筛查阳性患儿立即治疗及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意义重大,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酮尿症 四氢生物喋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早期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10
9
作者 温卓宇 高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系统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和22例正常儿定期检测其身高、体重及发育商。【结果】替代治疗后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身高、体重及发育商与... 【目的】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系统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和22例正常儿定期检测其身高、体重及发育商。【结果】替代治疗后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身高、体重及发育商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应加大筛查覆盖面,减少残疾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早期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2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鸿丽 李风侠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探讨当地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8—2012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时间分辨免... 目的分析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探讨当地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8—2012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滤纸干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回顾分析PKU及CH检出情况、发病率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2008—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213 392名,每年筛查的新生儿数分别为34 656、47 670、47 485、45 443、38 138名。初筛阳性可疑PKU 1003例,CH 2179例;召回复查,5年间PKU复查率由79.0%上升至96.1%;CH由91.5%上升至99.4%。经筛查共确诊PKU 29例,发病率1∶7358;确诊CH 80例,发病率1∶2667。结论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PKU、CH导致终生残疾,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苯丙酮尿症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喉痉挛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黎明 乔雅娟 戴英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喉痉挛 新生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4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万良 李风侠 《陕西中医》 2010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锌联合蒙脱石制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口服蒙脱石制剂,治疗组加用甘草锌制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 目的:探讨甘草锌联合蒙脱石制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口服蒙脱石制剂,治疗组加用甘草锌制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2%、39.1%和34.8%、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3d后两组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持续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草锌冲剂和口服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够缩短腹泻时间,促进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佐治 @甘草锌 @蒙脱石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神经性特异性蛋白质含量测定与HIE的诊断及预后
13
作者 郭金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为了临床更准确地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动态地观察HIE患儿脑脊液中神经特异性蛋白质的变化 ,早期直接而准确地了解脑组织损伤程度 ,特进行此综述。
关键词 诊断 预后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性特异性蛋白质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液泡沫试验在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赵凤盈 李惠霞 姜智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报告6O例临床高度怀疑肺透明膜病(HMD)的新生儿。探讨其胃液泡沫试验与临床的关系。HMD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肺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胃液泡沫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能普及的预测肺成熟度的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病理学 胃液泡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1例
15
作者 倪黎明 代英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患儿男,生后1d,系1胎1产,孕41^(+2)周,因继发性宫缩乏力剖腹产娩出,无窒息。因生后发现四肢畸形沦为弃婴。母亲23岁,农民,幼年时轻微摔倒后骨折2次。父母为近亲婚配。外祖父身材矮小(约1.45m),家族中无蓝巩膜及耳聋。查体:体重2540g,身... 患儿男,生后1d,系1胎1产,孕41^(+2)周,因继发性宫缩乏力剖腹产娩出,无窒息。因生后发现四肢畸形沦为弃婴。母亲23岁,农民,幼年时轻微摔倒后骨折2次。父母为近亲婚配。外祖父身材矮小(约1.45m),家族中无蓝巩膜及耳聋。查体:体重2540g,身长36cm,头围32cm,胸围28.5cm,发育营养差,身材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成骨发育不全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咽下-倒灌血综合征二例
16
作者 倪黎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4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咽下-倒灌血综合征 窒息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儿科医师参加新生儿出生抢救
17
作者 倪黎明 戴英达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0年第6期268-269,共2页
医学界已经认识到新生儿在生后第一天的第一小时死亡最多。因此,我院从1981年就开始了儿科医生参加产房、手术室的新生儿出生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设施和措施的完善,儿科医生的抢救质量亦在不断提高,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关键词 新生儿科 围产儿 儿科医师 儿科医生 抢救质量 窒息发生率 新生儿期 过期产 心脏按摩 窒息儿
原文传递
心脏钠离子通道病从基础到临床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艳敏 周南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4-877,共4页
心脏电压门控钠通道是位于心肌细胞膜表面的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心肌动作电位0期除极和传导,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兴奋性和传导性的重要离子通道。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通道 离子通道病 心脏 临床 心肌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 跨膜糖蛋白 胞膜表面
原文传递
呼出气冷凝液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风侠 侯伟 +1 位作者 武万良 温卓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呼出气冷凝液(EBC)检测技术是目前诊断、评估肺部疾病新的检测方法。EBC是通过收集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覆盖的液体,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的方法,适合在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病情评估中使用。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或损伤时,EB... 呼出气冷凝液(EBC)检测技术是目前诊断、评估肺部疾病新的检测方法。EBC是通过收集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覆盖的液体,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的方法,适合在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病情评估中使用。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或损伤时,EBC pH值、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炎性标志物变化可作为诊断、评估儿童哮喘的病情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冷凝液 呼吸道炎症 哮喘 儿童
原文传递
100例正常新生儿眼底检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素珍 王敏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正常新生儿 眼底检查 妇幼保健 眼底出血 黄斑部 视神经萎缩 视乳头 托品酸 脉络膜血管 瞳孔扩大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