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及pH值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辉 张和平 +3 位作者 陈凯 蔡宇星 张春峰 徐金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31-173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多发、常见等特点,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当病情进展为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其病情会变得更加凶险,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多发、常见等特点,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当病情进展为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其病情会变得更加凶险,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死亡。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被广泛应用,使得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1]。但当呼吸衰竭的病情愈发严重时,使用NPPV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受到质疑,并且患者的选择对于治疗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本研究,是了解分析NPPV对于治疗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并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加重期 动脉血氧分压 pH值 AE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敏 陈芳 王小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05-907,共3页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均可能导致该病发病风险升高[1]。患者发病后多具有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随...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均可能导致该病发病风险升高[1]。患者发病后多具有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随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最终威胁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该治疗模式通常可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其呼吸功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患者 慢性肝病 机械通气治疗 不同体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病理检测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凯 徐辉 +5 位作者 李志强 张和平 蔡宇星 李蔚 张红娟 杨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病理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96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病理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96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术前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法检测结合TBNA在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96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258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519针(96.29%,519/539)。LCT法阳性的219组(84.88%,219/258)高于CS法阳性的141组(54.65%,141/258),P<0.01。LCT法与CS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及76.92%,和61.84%、100%、66.28%、100%及25.64%,CS法、LCT法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7和0.867,LCT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及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0.01。结论 LCT法结合TBNA能有效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技术 肺肿瘤 细胞病理学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玮 张春峰 +3 位作者 徐辉 徐金枝 宣向飞 郭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pH值、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H、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和血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并发症 心力衰竭/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尧 闫晓红 +4 位作者 杨乔 侯杰 周海平 王宝锋 耿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1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评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年内收治的60例采用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远期预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检测分析治疗前后... 目的评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年内收治的60例采用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远期预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检测分析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卡氏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EGFR-TKI靶向治疗NSCLC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者1例(1.67%),部分缓解者19例(31.67%),疾病稳定者25例(41.67%),疾病进展者15例(25.00%),治疗的缓解率为33.33%(20/6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45/60)。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10.773,P=0.000<0.001)。60例患者在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中,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1.36±2.4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24.88±11.37个月。毒副作用分级主要集中在Ⅰ度、Ⅱ度,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毒副作用。结论 EGFR-TKI靶向治疗NSCLC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酪氨酸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利迭治疗老年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学玲 张春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24-12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利迭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重度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舒利迭5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利迭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重度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舒利迭50/250μg、50/500μg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WD、临床症状评分、PCO_2和P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2组最优(P<0.05)。结论:舒利迭对改善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等疗效确切,而大剂量改善幅度更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支气管扩张药/治疗应用 老年人 @舒利迭 @中-重度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和平 王鹏 +2 位作者 赵君智 蔡宇星 吴正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43-1544,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方法将133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63例)、无肺动脉高压组(70例),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气、肺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方法将133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63例)、无肺动脉高压组(70例),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气、肺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经对数转换后与SPAP呈正相关(r=0.405,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无相关性,与FEV1/预计值%水平呈负相关(r=-0.713,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一定程度反映COPD患者稳定期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糖皮质治疗后短期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谭楠 赵宁 +1 位作者 赵昆 陈凯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短期转归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患者入院时采集血样检测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短期转归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患者入院时采集血样检测血清s TREM-1以及免疫球蛋白A(lg A)、免疫球蛋白M(lg M)、免疫球蛋白G(lg G)水平。根据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将其分成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 TREM-1联合免疫检测对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明确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92例患者中,转归良好占70.65%,转归不良占29.35%;转归良好组的血清sTREM-1水平低于转归不良组,血清lgA、lgM、lgG水平高于转归不良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REM-1血清lgA、血清lgM、血清lgG及四者联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93、0787、0.852、0.869。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血清sTREM-1>74.225pg/mL、血清lgA<0.674g/L、血清lgM<0.947g/L、血清lgG<5.755g/L为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TREM-1联合免疫检测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短期转归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果:在92例患者中,转归良好占70.65%,转归不良占29.35%;转归良好组的血清sT REM-1水平低于转归不良组,血清lg A、lg M、lg G水平高于转归不良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 REM-1、血清lg A、血清lg M、血清lg G及四者联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93、0.787、0.852、0.869。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血清sT REM-1>74.225pg/mL、血清lg A<0.674g/L、血清lg M<0.947g/L、血清lg G<5.755g/L为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T REM-1联合免疫检测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短期转归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免疫检测 STRE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鹏 徐金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43-1745,共3页
为分析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菌耐药性,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入我院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患者1027例,行痰标本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行药敏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部感染患者 病原菌分布 老年患者 痰培养 耐药情况 药敏性试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在重症监护室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压力和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全宏 蔡宇星 徐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血管压力及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ICU内疑似存在右心功能障碍31例并发PAH(观察组)患者和35例非PAH(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血管压力及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ICU内疑似存在右心功能障碍31例并发PAH(观察组)患者和35例非PAH(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胸骨旁大动脉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做重点观察。对比两组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收缩压(PAPS)、肺动脉舒张压(RADP)、肺动脉平均值(PAPm)、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右心室心肌功能Tei指数(RVTei)及E/A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亚组患者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EF、RVFAC、RVTei指数及E/A值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KN-q检验显示,观察组轻度亚组患者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Tei指数及E/A值大于对照组,中度亚组显著大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显著高于中度亚组(P<0.05);而观察组RVEF、RVFAC超声诊断值小于对照组,中度亚组显著小于轻度亚组,重度亚组显著小于中度亚组(P<0.05)。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观察组总体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PAPs、RADP、PAPm、RVTei指数及E/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EF、RVF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TAPSE超声测定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心脏超声检查可实时客观的反应PAH患者肺血管压及右心功能状态,为临床PAH的临床筛查及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超声检查 心脏 便携式 肺血管压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白细胞介素Ⅱ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宇星 郝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3期1537-1538,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白细胞介素Ⅱ联合顺铂(PPD)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5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白细胞介素Ⅱ联合顺铂(PPD)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5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液,充分引流后给予胸腔内注药。观察组(n=25例)胸腔灌注顺铂(PPD)联合白细胞介素Ⅱ;对照组1(n=20例)胸腔灌注单用顺铂(PPD);对照组2(n=20例)胸腔灌注单用白细胞介素Ⅱ。顺铂每次注入40-60mg,白细胞介素Ⅱ每次注入40-60万U,1-2次/周,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白细胞介素Ⅱ联合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4.0%,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60.0%及单用白细胞介素Ⅱ组50.0%(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白细胞介素Ⅱ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闭式引流 白细胞介素Ⅱ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呼吸训练器对肺癌化疗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席宝宇 张红娟 +1 位作者 张妮 高胜男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深呼吸训练器对肺癌化疗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护理,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深呼吸训练器对肺癌化疗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最大通气量和一氧化碳弥散系数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呼吸训练器能明显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血气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呼吸训练器 肺肿瘤 药物疗法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蓉 蔡宇星 +3 位作者 李蔚 郭亚梅 卢梅 吕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3期975-979,共5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88例COPD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4例。对照组给予COPD相关的健康宣... 目的研究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88例COPD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4例。对照组给予COPD相关的健康宣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于护理干预后1年比较2组急性加重次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呼吸困难分级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1年6MWD、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450.32±67.21)m、(0.37±0.28)次,对照组分别为(394.12±63.17)m、(2.08±1.65)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2.029,P〈0.05)。研究组干预后1年呼吸困难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48,P〈0.05)。研究组干预后1年精神状态得分、功能得分、症状得分分别为(1.76±1.02)分、(1.69±1.01)分、(1.61±0.79)分,对照组分别为(2.10±1.08)分、(2.08±2.03)分、(1.79±0.8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2.017、2.103,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干预后COPD患者不仅肺功能改善明显,而且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生命质量提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主要特征 发病机制 氧气治疗 多学科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加重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莉红 白璐 王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7年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IP患者159例,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IIP分期标准分为A组(临床稳定期,n=77)和B组(急...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7年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IP患者159例,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IIP分期标准分为A组(临床稳定期,n=77)和B组(急性加重期,n=82),并根据随访3个月预后将B组患者分为B1组(生存,n=46)和B2组(死亡,n=36)。比较A组与B组、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A组与B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年龄大于A组,WBC、LDH、KL-6、SP-A、SP-D、CRP高于A组,ESR快于A组,SaO_2及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A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r=0.066)、SP-D(r=0.129)呈正相关,与ESR(r=-0.173)、SaO_2(r=-0.076)呈负相关(P<0.05)。(3)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WBC、LDH、KL-6、SP-A、SP-D、CRP、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年龄大于B1组,ESR快于B1组,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B1组(P<0.05)。(4)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HR=3.404,95%CI(1.390,8.337),P<0.05]。结论与临床稳定期IIP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降低,且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SP-D、ESR、SaO_2有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可作为判断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多配体蛋白聚糖4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凯 李亚洁 +3 位作者 张和平 张春峰 王玮 蔡宇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变迁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无菌管留取肺深部晨痰涂片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6年1月~2005年12月,自831例肺部感染患者肺深部晨...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变迁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无菌管留取肺深部晨痰涂片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6年1月~2005年12月,自831例肺部感染患者肺深部晨痰分离致病菌共539株,有以下特点:(1)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显著增长(2000年前后比较),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2)出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白杆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34%。(4)自1996年以来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过去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结论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耐药性,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最新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耐药性 细菌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宝锋 关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PE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PE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降纤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脑钠肽(BNP)、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及右心功能指标(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TnI、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BNP、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P(A-a)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右房室瓣反流差压低于对照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ASPE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患者右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注射用降纤酶 银杏达莫注射液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对策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小梅 张红娟 +2 位作者 杨蓉 李蔚 杨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肺癌化疗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者纳...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肺癌化疗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肺癌患者化疗中及化疗间歇期的整体疲乏及各项疲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化疗中疲乏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存在负相关关系,化疗间歇期疲乏与情感职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给予癌因性疲乏肺癌患者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疲乏问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和谐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素文 陈凯 +1 位作者 张成 马银军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和谐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PBS评分、SCCS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性心... 目的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和谐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PBS评分、SCCS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心理干预 肺癌 自我感受负担 心理和谐
原文传递
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席宝宇 张红娟 +1 位作者 张妮 高胜男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针对性提升免疫... 目的探讨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针对性提升免疫功能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另选取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细胞免疫功能,并对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健康人群相比,前者外周血CD4^+T细胞低于后者,CD8^+T细胞高于后者,CD4^+/CD8^+T细胞比值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化疗前比较,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化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的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的IL-4、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相关因子IFN-γ、TNF-α、IL-2、IL-4、IL-6和IL-1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姑息化疗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但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不明显,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化疗 肺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薛肖雷 王小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和EGF水平均较术前改善(均P <0. 05);两组患者CEA、CA125和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和EGF阳性率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CEA、CA125和CY21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GF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EA、CA125、CY211、EGF及肺功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肿瘤 肺癌根治术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