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和Zeste同源物增强子-2表达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晨曦 白如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与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2例AIS患者为脑卒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与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2例AIS患者为脑卒中组,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NIHSS评分将脑卒中组患者分为致残性损伤组19例,非致残性损伤组7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清lncRNAMEG3、EZH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AIS患者血清lncRNAMEG3、EZH2表达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合并神经功能致残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MEG3、EZH2水平对AIS患者合并神经功能致残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卒中组患者血清lncRNA MEG3、EZH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1.817、11.54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IS患者血清lncRNA MEG3、EZH2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0、0.603,P<0.01)。致残性损伤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占比、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发病-到院时间(ODT)、lncRNAMEG3、EZH2水平均高于非致残性损伤组(t/χ2=2.103、5.050、9.121、5.585、2.276、5.448、4.638、4.68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ncRNA MEG3、EZH2以及ODT均是AIS患者合并神经功能致残性损伤的影响因素(OR=4.853、4.277、2.674、3.052、3.901,P<0.05)。lncRNA MEG3、EZH2联合诊断AIS患者合并神经功能致残性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lncRNAMEG3以及EZH2单独诊断的AUC(Z=2.626、2.954,P<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82.15%。结论AIS患者血清lncRNA MEG3、EZH2水平均上升,与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均正相关,可用作AIS患者合并神经功能致残性损伤的诊断指标,且联合诊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心益智胶囊联合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康静 郝美美 +1 位作者 刘新峰 范百亚 《陕西中医》 2017年第10期1384-1385,共2页
目的:探讨宁心益智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生活功能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发作后认知功能、生活功能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利培酮)和联合组(口服宁心益智胶囊和... 目的:探讨宁心益智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生活功能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发作后认知功能、生活功能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利培酮)和联合组(口服宁心益智胶囊和利培酮)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NCSE评分和MoCA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和ADL评分和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SE评分和MoCA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和AD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的增长幅度更大(P<0.01),而两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心益智胶囊联合利培酮有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 @宁心益智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例症状性癫痫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美美 秦娜 +1 位作者 张彦 邓艳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后发作控制情况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症状性癫痫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0岁以下起病者162例(7... 目的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后发作控制情况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症状性癫痫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0岁以下起病者162例(75.0%),部分性发作152例(70.4%);病因中以脑发育异常(23.6%)、脑外伤(15.7%)、围产期损伤(12.0%)、颅内感染(11.6%)、海马硬化(9.3%)居多;并且脑发育异常、围产期损伤、颅内感染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的患者,脑血管病和脑外伤则为30岁以上患者的主要病因;与基础期相比69,O%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良好,其中28.2%患者6个月以上无发作,23.6%患者发作减少≥75%,17.1%患者发作减少50%~75%;剩余31.0%患者则发作减少〈50%或是无明显改善。患病时间、口服抗癫痫药种类、服药依从性在有效组与无效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时间长可能为西北地区症状性癫痫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48,95%置信区间:1.009~1.091)。结论我国西北地区症状性癫痫患者发病年龄小,脑发育异常为主,患病时间长为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癫痫 西北地区 原发病因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俊 高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梗死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梗死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PAF、炎症反应指标、脂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PAF、HMGB1、FKN、CD40L、IL-18、HCY、DKK1、LDL-C、Vaspin、Resistin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Visfatin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高PAF含量患者血清中HMGB1、FKN、CD40L、IL-18、HCY、DKK1、LDL-C、Vaspin、Resistin的含量显著高于低PAF含量患者,Visfatin的含量显著低于低PAF含量患者。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AF含量升高与炎症反应激活、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炎症反应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PLA2、sdLDL-C水平及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贺亚龙 李晨曦 康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918-920,9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3项指标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3项指标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脑侧支循环分级情况分为一级33例、二级48例,三级19例。同期收集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分析不同分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项指标对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侧支循环分级患者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分级升高,3项指标逐渐升高。IMA、Lp-PLA2、sdLDL-C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PLA2、sdLDL-C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侧支循环分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缺血修饰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脑侧支循环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佐匹克隆片6个月骤停致癫痫发作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晓贤 于生元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1例25岁男性患者因失眠连续6个月口服佐匹克隆片15~37.5mg不等,最大量达180mg,突然停药2d后出现癫痫发作,考虑为佐匹克隆戒断症状。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天2次,未再出现肢体抽搐发作。停用佐匹克隆片,出院后3个月回访未再有肢体... 1例25岁男性患者因失眠连续6个月口服佐匹克隆片15~37.5mg不等,最大量达180mg,突然停药2d后出现癫痫发作,考虑为佐匹克隆戒断症状。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天2次,未再出现肢体抽搐发作。停用佐匹克隆片,出院后3个月回访未再有肢体抽搐发生。建议应用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时宜小剂量、短期、间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匹克隆 癫痫 不良反应 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美丽 李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降低其残疾率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前后简式Fu...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降低其残疾率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好转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效降低残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CT和单一CT相比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真 李郭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15-17,39,共4页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和单一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46例,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 3...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和单一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46例,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 3例。实验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的诊断方法,对照组应用单一CT的诊断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T图像、磁共振成像图像等。结果实验组诊断检查发现有20例脑梗死疾病患者,42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86.96%(20/23),对照组诊断检查发现有15例脑梗死疾病患者,31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65.22%(15/23),实验组的正确诊断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2.3%,对照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3%、75.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诊断中,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的诊断效果远远优于单一CT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脑梗死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观察患者在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观察患者在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指数[(3.40±0.68)mPa·s、(1.65±0.20)、(1.31±0.18)mPa·s、(4.61±0.36)、(40.6±7.3)%、(21.00±2.42)mm/h、(4.46±0.38)]较治疗前[(4.35±0.92)mPa·s、(3.01±0.26)、(1.54±0.20)mPa·s、(5.68±1.58)、(50.8±8.7)%、(38.00±3.24)mm/h、(5.77±0.28)1得到明显改善;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觉异常、复视、眩晕等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66例患者中治愈40例,基本治愈21例,总有效率为92.42%,恶化5例;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动态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类联合干预Hhcy逆转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叶酸、维生素B_6、甲钴胺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住的82例伴Hhcy和颈动脉粥... 目的前瞻性观察叶酸、维生素B_6、甲钴胺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住的82例伴Hhcy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1))]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类(给予叶酸5mg+维生素B_610mg+甲钴胺0.5mg,3次·d^(-1))联合干预,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两组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基线及入组后3、6、9、12个月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6、9、1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IMT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3、6、9、12个月血浆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6、9、12个月IM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BI(Barthel Index)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前、3和6个月NIHSS和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12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类联合干预可减少伴Hhcy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能进一步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维生素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球囊扩张联合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亚龙 范百亚 康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球囊扩张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所用球囊直径分为4 mm球囊组与5 mm球囊...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球囊扩张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所用球囊直径分为4 mm球囊组与5 mm球囊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4 mm与5 mm球囊扩张联合CAS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段及C1段远端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1 d,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5 mm球囊组低于4 mm球囊组(P<0.05);两组狭窄段PSV及EDV均明显降低(P<0.05),C1段远端PSV及EDV均明显增高(P<0.05),5 mm球囊组的狭窄段PSV及EDV低于4 mm球囊组(P<0.05),C1段远端PSV及EDV高于4 mm球囊组(P<0.05);两组血清γ-GT及IL-6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球囊均安全有效,与4 mm球囊相比,5 mm球囊在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玮 闫瑞云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饮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级,根据程度采用相应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促进功能康复,评定效果。结果:经过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显效14...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饮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级,根据程度采用相应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促进功能康复,评定效果。结果:经过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显效14例(70%),有效4例(20%),无效2例(10%)总效率为90%。结论: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经过系统康复饮食训练后吞咽功能明显恢复,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假性球麻痹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任务训练联合认知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红 李志婷 闫瑞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2695-2696,共2页
脑卒中为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老年人为该病主要发病群体,也我国目前存在严重老龄化现象,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卒中会影响患者血液循环,起病急,不利于患者正常学习、工作。数据显示,约86.5%脑卒中患者会致残,进而对患者... 脑卒中为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老年人为该病主要发病群体,也我国目前存在严重老龄化现象,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卒中会影响患者血液循环,起病急,不利于患者正常学习、工作。数据显示,约86.5%脑卒中患者会致残,进而对患者感觉、意识及运动功能产生影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老年疾病 认知康复 血液循环 老龄化现象 数据显示 的应用效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郭晓贤 高焱 《中国医药》 2018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与住院部诊治的205例癫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和观察组(103例,法舒地尔静脉滴注联...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与住院部诊治的205例癫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和观察组(103例,法舒地尔静脉滴注联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参照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评定负面情绪,参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标准评定认知功能。比较2组临床疗效、负面情绪、认知功能与药物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94/103)比81.4%(83/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AS、SDS与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1±4)分比(40±5)分、(34±5)分比(41±4)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7±6)分比(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数天后可自行缓解。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满意,有助于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认知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法舒地尔 卡马西平 药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与静脉溶栓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百亚 康静 +1 位作者 贺亚龙 马世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研究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术后即刻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尿激酶行责任血管动脉溶栓的患者39例为动脉溶栓组(IAT组),回顾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rt-PA行静脉溶栓的患者34例为... 目的研究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术后即刻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尿激酶行责任血管动脉溶栓的患者39例为动脉溶栓组(IAT组),回顾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rt-PA行静脉溶栓的患者34例为静脉溶栓组(IVT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以及3 m后NIH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IVT组和IAT组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治疗后即刻比较,两组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IVT组比较,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IAT组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IVT组34例患者中16例(47.1%)于3 m内死亡,IAT组39例患者中7例(17.9%)于3 m内死亡,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8)。IVT组并发出血4例(10.3%),IAT组3例(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6)。结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后病死率、溶栓后即刻及3 m后神经功能评估均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脑梗死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救治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中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强彩芹 贾艳霞 +4 位作者 王志利 周玮 张苗 杨丽华 周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16-17,共2页
总结了绿色通道救治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中的护理,包括掌握溶栓适应证,启动救治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时的护理和静脉溶栓后的护理。认为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启动绿色通道救治联合迅速、准确的护理技术配... 总结了绿色通道救治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中的护理,包括掌握溶栓适应证,启动救治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时的护理和静脉溶栓后的护理。认为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启动绿色通道救治联合迅速、准确的护理技术配合,可最大程度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 静脉溶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学 高炎 魏亚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094-1095,共2页
急性脑梗死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脑梗死,因多数病人在发病12h以后就诊,失去溶栓治疗时机,病情逐渐加重,使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致残率增加。目前治疗这类病人主要是脑细胞保护、改善脑循环治疗。
关键词 脑梗塞/药物疗法 前列地尔/治疗应用 @脂微球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海学 杜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903-904,共2页
脑卒中后抑郁(PSD)可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康复,使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上升。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100例PSD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黛力新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脑卒中后抑郁(PSD)可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康复,使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上升。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100例PSD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黛力新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5月~2010年8月确诊的PSD患者10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62例,脑出血患者3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的纳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抑郁症/药物疗法 抗焦虑药/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海学 杜伟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6期2428-2429,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发病6h以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与血栓通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依...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发病6h以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与血栓通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30d、90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尿激酶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冬霞 路丕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S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皮质前型28例,皮质后型6例,皮质上型6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涉及责任病变血管在颈总动脉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S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皮质前型28例,皮质后型6例,皮质上型6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涉及责任病变血管在颈总动脉12例,在颈动脉窦部(C1)段16例,在颈内动脉(C2)段8例,颈内动脉(C5、C6)段4例,左侧病变24例,右侧病变16例。本组40例患者全部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共涉及责任病变48处,手术成功率为96.6%。术后3~24个月随访无TIA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梗死在CT或MRI上有其特殊表现。如能早期掌握手术适应证行血管内介入术,对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预防和治疗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治疗 脑血管造影术 支架 @脑分水岭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