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激光辐射影响草履虫生长和繁殖效果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娟
周选围
潘宏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3-195,共3页
-
文摘
本文报告了He-Ne激光辐射对草履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剂量激光辐射,能使草履虫的数量减少,小剂量辐射则能使其繁殖总数增多。
-
关键词
草履虫
生长
繁殖
激光
辐射
-
分类号
Q959.117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四个灵芝菌株的品比实验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林娟
周选围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资源生物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9年第2期6-8,共3页
-
基金
陕西省教委科研基金
-
文摘
品比实验表明:灵芝四个菌株在优选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平均为938mm/d,子实体原基形成天数平均为307d,子实体原基形成率平均为7785%,子实体成熟天数平均为3245d,四个菌株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四个菌株的鲜芝产量川引1号最高,南韩灵芝最低,两者差异显著;各潮芝之间第1潮芝产量最高,第3潮芝产量最低,两者差异也显著。
-
关键词
灵芝
菌株
生物学转化率
品比实验
-
分类号
S646.0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人的本质研究要点概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83-87,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与主体性研究热相一致,各报刊杂志相继发表了不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文章,对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摘其要者作一概述。 一、如何理解经典作家的论断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两个重要的论断,一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看法:“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二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的看法:“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争论主要表现在这二者的关系上。达两个定义是什么关系,学者们的看法不尽一致。人们普遍认为《手稿》的论述揭示了人的实践括动本性,《提纲》的论述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或社会属性,只有个别人认为《手稿》说的是人的自然本质或天性。朱宝信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两个定义,是针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规定而提出的,含有对他们二者的继承、纠正和改造。
-
关键词
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本质研究
人的实践本质
社会关系总和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自然本质
研究方法
人的本质的实现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 4
-
-
作者
程琳杰
刘广珠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青岛化工学院经贸学院
-
出处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01-402,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个性的调查 ,揭示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个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提示要保持心理健康 。
-
关键词
大学生
个性
心理健康
-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云芝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周选围
林娟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资源生物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9年第4期23-24,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委重点资助
-
文摘
对云芝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营养、温度、水分、酸碱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以木屑、麦麸、米糠等为原料进行了代料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培养料合适的C/N比,适宜的环境条件,能满足云芝生长的需要,人工代科栽培是完全可能的。
-
关键词
云芝
生物学特性
袋栽技术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7.390.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主体·主体性·主体性原则之研究近况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孔雀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
文摘
目前,学术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的争论正在热烈进行,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归纳概括,把这一领域的最新信息提供给关注这一问题的同仁们. 一、关于主体概念的规定性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为,主体是人,但主体和人二者绝非等同概念,而是相关概念。怎样的人才是主体?仍存在若干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揭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就要进一步说明构成主体的要素及其存在方式。作为主体的人,首先.是自然的感性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还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依据主体的存在形态,主体可分为个体、群体、社会整体和人类全体几种形式。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把主体理解为现实的人,需作如下补正。其一,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
-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
研究近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客观性原则
对象性活动
主体范畴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客观规律
社会存在物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生物矿化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唐志华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7,4,共4页
-
文摘
生物矿化及其形成机制唐志华(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化学系)生物体利用一些无机材料以获得机械强度。譬如骨骼和牙齿,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磷酸钙矿,且由碳酸钙组成的钙化层。一种被称为硅藻的海生水藻利用硅作为其构架。本文拟探讨钙和硅化合物被生物体作为骨骼等材料的原因...
-
关键词
生物
生物矿化
-
分类号
Q591.7
[生物学—生物化学]
-
-
题名论认识客体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57-62,共6页
-
-
关键词
认识客体
认识主体
实践对象
客体能动性
自然客体
实践活动
实践客体
物质世界
认识活动
客体范畴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杂木屑栽培灵芝添加辅料试验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林娟
周选围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
出处
《食用菌》
1998年第6期14-14,共1页
-
文摘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自1969年我国实现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笔者选用木屑为主料,麸皮、玉米粉、米糠、稻草粉为辅料进行栽培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川引1号,引自四川农科院菌种厂。 1.2 试验配方 A.杂木屑95%。B.辅料麦麸:B_1杂木屑85%,麸皮10%;B_2杂木屑80%,麸皮15%;B_3杂木屑75%,麸皮20%。C.辅料玉米粉:C_1杂木屑85%,玉米粉10%;C_2杂木屑80%,玉米粉15%;C_3杂木屑75%,玉米粉20%。D.辅料米糠:D_1杂木屑85%,米糠10%;D_2杂木屑80%,米糠15%;D_3杂木屑75%,米糠20%。E辅料稻草粉:E_1杂木屑85%,稻草粉10%;E_2杂木屑80%,稻草粉15%;E_3杂木屑75%,稻草粉20%。以上配方均另加石膏粉、碳酸钙各2%,蔗糖1%,按常规法制种和栽培。 1.3 观察和统计 接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当菌丝在栽培袋中长至2/3时,定时观察现原基情况,
-
关键词
灵芝
栽培
杂木屑
辅料
培养料
-
分类号
S567.310.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秦巴山区黑木耳香菇生产中常见杂菌及防治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李树森
钱学聪
许家珠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陕西省汉中农校
陕西省留坝县食用菌站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2年第3期25-26,共2页
-
文摘
秦岭巴山地区,为左北界到东洋界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至温带的过渡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黑木耳、香菇生长的良好基地。自八十年代初推广人工段木栽培及代料栽培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该地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杂菌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为害也越来越重。为了有效防治,从1988年到90年。
-
关键词
黑木耳
香菇
栽培
杂菌
防治
-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 11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65-69,共5页
-
-
关键词
客观真理
真理定义
真理的客观性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心主义
客观真理论
真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客观事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物质定义问题的讨论综述
- 12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85-88,共4页
-
文摘
物质定义作为重大的哲学问题之一,一直是近年人们研讨的一个热点,随之形成一场争论,出现一些分歧甚至对立的意见和观点。现将各种主要观点择述如下,或许有助于研讨的深入和问题的澄清。 一、对经典作家论断的不同童见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写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怎样理解这一论断?它是否是一个科学的物质定义?尚有歧义。胡木才认为,仅就这个定义所表述的思想内容——“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以及被反映者是能够被我们反映的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把这些内容纳入物质定义则是不妥的,就是说,“物质是客观实在”作为一般命题是正确的,作为定义则不成立,至少有两处自相矛盾即定义方式与其内容相矛盾、定义与概念矛盾。征汉文认为,把列宁的这段话当作物质定义的观点虽有正确的一面,但并不全面。1、列宁的那段话中对物质的阐释并不是关于物质的本质的定义,而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定义,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论述物质的。所谓的“物质定义”
-
关键词
物质定义
讨论综述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客观实在性
客观性
物质概念
物质观
哲学范畴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橡胶带练习
- 13
-
-
作者
杨亚琴
赵晓静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体育教学》
1995年第3期52-53,共2页
-
文摘
橡胶带练习是发展力量的有效方法,能够发展全身肌肉群。在选择练习时应该知道,力量增长的效果是与肌肉运动状况相关的, 只有在正确分配运动量的状况下,才能收到提高肌肉力量的最佳效果。一。
-
关键词
橡胶带
练习方法
预备姿势
肌肉运动
肌肉群
肌肉力量
运动量
发展力
有效方法
最佳效果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对“真理客观性”观点的几点质疑
- 14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政教系
-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3-15,26,共4页
-
-
关键词
真理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真理的内容
客观真理
真理观
客观事物
实践标准
真理定义
实践唯物主义
范畴论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秦巴山区的黑木耳红虫
- 15
-
-
作者
李树森
钱学聪
许家珠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汉中农业学校
汉中地区植物所
-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在秦岭和巴山地区黑木耳生产中,“红虫”危害十分严重,重者达90%以上,轻者在40%~50%。耳农们称“红线虫”。1988~1990年,我们对其生物学、危害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果蝇(Drosophila sp.)的幼虫。这种果蝇的成虫、卵、幼虫及蛹与国内常见危害食用菌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ster)有所不同。现将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报道如下:
-
关键词
黑木耳
红虫
危害
防治
秦巴山区
-
分类号
S436.4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演播室照明技巧探析
- 16
-
-
作者
黄录良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1,共2页
-
-
关键词
演播室
多重高度照明
天幕照明
-
分类号
TN948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
- 17
-
-
作者
杨耀录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客观现实要求,针对地方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改革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教育质量
办学模式
中国
教育发展
办学质量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四位一体”——建构中小学素质教育网络体系的思考
- 18
-
-
作者
杨耀录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教科所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4-38,共5页
-
文摘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阐述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
关键词
小学
素质教育
中学
家庭教育
社会
中国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人民代表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参与权
- 19
-
-
作者
唐士梅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
2001年第5期33-35,共3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公众参与制度相结合,让人民代表做为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参与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弥补公众参与制度法律规定的不足,促进公众参与制度的深入发展。
-
关键词
公众参与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
-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X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世纪之交的历史巨变及对我们的启示
- 20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1-12,共2页
-
文摘
党在新时期三次重大历史关头和严峻考验面前,所进行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真正思想路线上的三次大较量,大交锋。邓小平同志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92年的南巡讲话,江泽民十五大报告,是这三次思想解放的主题报告和宣言书,使我们党和国家披荆斩棘,过关夺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过程
启示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