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对夏季稻田的生态经济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浩
淡亚彬
+9 位作者
王吕
秦宇航
任琼芝
郝兴顺
吴玉红
廖兴茂
李小刚
黄重
蒙天竣
陈永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81-1990,共10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的稻田生态经济效应,借助汉中盆地稻区施肥和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施量对稻田杂草密度、数量、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方...
【目的】为探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的稻田生态经济效应,借助汉中盆地稻区施肥和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施量对稻田杂草密度、数量、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2种不同轮作模式下各设4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C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还田(CSM)、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还田(CSM_(1))、常规施肥PK,N减量30%(CSM_(2))。在水稻成熟期统计稻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密度。水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施用量与秸秆还田对杂草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数量和种类均不同程度减少,各处理间杂草密度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RCSM、RCSM_(1)和R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27.79%、34.5%和8.06%;稻麦轮作模式下,WCSM、WCSM_(1)和W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14.59%、36.51%和11.7%。与CK相比,其他3个处理的稗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2种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CSM、CSM_(1)、CSM_(2)处理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SM_(1)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和RCSM_(1)、RCSM_(2)处理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14.46%、8.72%、9.41%,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4.05%、31.1%、32.75%。除RCSM_(1)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增加20.35%)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差异。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碳均显著提高,WCSM、WCSM_(1)、WCSM_(2)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1.01%、20.6%、12.63%,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45.89%、24.24%、19.14%,土壤有机碳分别提高16.18%、14.23%、10.86%,其中WCSM处理的增幅最大。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RCSM_(1)处理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水稻产量分别增长5.97%和7.68%,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WCSM_(1)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4.92%。稻油轮作模式下,除有效穗增幅低于RC⁃SM处理外,RCSM_(1)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RCSM_(1)处理的增幅分别8.13%、1.51%、26.3%、2.09%和4.24%。稻麦轮作下,WCSM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和结实率高于其他处理,WCSM_(1)处理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利于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降低农田杂草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杂草群落组成结构,降低草害风险。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达到水稻稳产增产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来抑制优势杂草生长和改善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并合理减少氮肥的施入量,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药害带来潜在的农田环境污染,达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模式
秸秆还田
氮肥施量
杂草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新品种不同海拔种植试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群
谷建华
张洪亮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旨在筛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在本地气候环境条件生长、具有一定推广潜质的彩色花油菜新品种,为留坝县休闲农业增加花样品种提供可靠的品种保证。【方法】本次试验不设重复,单行起垄种植,每穴一苗育苗移栽,按株行...
【目的】旨在筛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在本地气候环境条件生长、具有一定推广潜质的彩色花油菜新品种,为留坝县休闲农业增加花样品种提供可靠的品种保证。【方法】本次试验不设重复,单行起垄种植,每穴一苗育苗移栽,按株行距12cm×58cm,每点各品种均栽植5垄共500株,小区面积为34.8m^(2),亩株数约9579株。【结果】4个不同海拔区域出苗期、移栽期、现蕾期、抽薹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生育期一致,海拔越高各物候期越长,相应生育期加长。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单株产量、单位产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品种在不同海拔区域川彩油2号产量最高,川彩油1号次之,川彩油3号最低。【结论】引进的3个彩色油菜品种,在海拔700—1100m均能正常出苗和成熟,经田间种植表现和测产考种,川彩油1号、川彩油2号、川彩油3号抗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花期较长且与本地油菜花花期一致,花色鲜艳,具有鲜明的观赏价值,同时也为发展中蜂养殖保障丰富的蜜源,宜在全县不同海拔地区示范种植,为今后推广种植观赏油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花观赏油菜
新品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对夏季稻田的生态经济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浩
淡亚彬
王吕
秦宇航
任琼芝
郝兴顺
吴玉红
廖兴茂
李小刚
黄重
蒙天竣
陈永刚
机构
汉中市
农业
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陕西省
水稻研究所
陕西省留坝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81-1990,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DLNY02⁃06)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83)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项目(LM202201)。
文摘
【目的】为探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的稻田生态经济效应,借助汉中盆地稻区施肥和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施量对稻田杂草密度、数量、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2种不同轮作模式下各设4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C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还田(CSM)、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还田(CSM_(1))、常规施肥PK,N减量30%(CSM_(2))。在水稻成熟期统计稻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密度。水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施用量与秸秆还田对杂草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数量和种类均不同程度减少,各处理间杂草密度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RCSM、RCSM_(1)和R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27.79%、34.5%和8.06%;稻麦轮作模式下,WCSM、WCSM_(1)和W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14.59%、36.51%和11.7%。与CK相比,其他3个处理的稗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2种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CSM、CSM_(1)、CSM_(2)处理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SM_(1)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和RCSM_(1)、RCSM_(2)处理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14.46%、8.72%、9.41%,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4.05%、31.1%、32.75%。除RCSM_(1)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增加20.35%)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差异。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碳均显著提高,WCSM、WCSM_(1)、WCSM_(2)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1.01%、20.6%、12.63%,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45.89%、24.24%、19.14%,土壤有机碳分别提高16.18%、14.23%、10.86%,其中WCSM处理的增幅最大。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RCSM_(1)处理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水稻产量分别增长5.97%和7.68%,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WCSM_(1)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4.92%。稻油轮作模式下,除有效穗增幅低于RC⁃SM处理外,RCSM_(1)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RCSM_(1)处理的增幅分别8.13%、1.51%、26.3%、2.09%和4.24%。稻麦轮作下,WCSM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和结实率高于其他处理,WCSM_(1)处理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利于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降低农田杂草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杂草群落组成结构,降低草害风险。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达到水稻稳产增产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来抑制优势杂草生长和改善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并合理减少氮肥的施入量,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药害带来潜在的农田环境污染,达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关键词
轮作模式
秸秆还田
氮肥施量
杂草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Keywords
Rotation pattern
Straw returning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ed
Soil nutrient
Rice yiel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新品种不同海拔种植试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群
谷建华
张洪亮
机构
陕西省
留坝县
农村经济发展与监督服务中心
陕西省留坝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陕西省
留坝县
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文摘
【目的】旨在筛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在本地气候环境条件生长、具有一定推广潜质的彩色花油菜新品种,为留坝县休闲农业增加花样品种提供可靠的品种保证。【方法】本次试验不设重复,单行起垄种植,每穴一苗育苗移栽,按株行距12cm×58cm,每点各品种均栽植5垄共500株,小区面积为34.8m^(2),亩株数约9579株。【结果】4个不同海拔区域出苗期、移栽期、现蕾期、抽薹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生育期一致,海拔越高各物候期越长,相应生育期加长。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单株产量、单位产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品种在不同海拔区域川彩油2号产量最高,川彩油1号次之,川彩油3号最低。【结论】引进的3个彩色油菜品种,在海拔700—1100m均能正常出苗和成熟,经田间种植表现和测产考种,川彩油1号、川彩油2号、川彩油3号抗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花期较长且与本地油菜花花期一致,花色鲜艳,具有鲜明的观赏价值,同时也为发展中蜂养殖保障丰富的蜜源,宜在全县不同海拔地区示范种植,为今后推广种植观赏油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彩色花观赏油菜
新品种
试验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对夏季稻田的生态经济效应
陈浩
淡亚彬
王吕
秦宇航
任琼芝
郝兴顺
吴玉红
廖兴茂
李小刚
黄重
蒙天竣
陈永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个彩色花观赏油菜新品种不同海拔种植试验初步研究
李群
谷建华
张洪亮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