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的建构与文学的真实--丁玲延安时期的形象塑造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18,共9页
作为活跃于20世纪文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丁玲”形象是逐渐被建构的,从最初“一出台就挂头牌”的青年女作家,到延安时期知名的女作家和女“英雄”形象,丁玲已经从一个女性作家转变为一个符号的存在,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建构起一个被人推... 作为活跃于20世纪文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丁玲”形象是逐渐被建构的,从最初“一出台就挂头牌”的青年女作家,到延安时期知名的女作家和女“英雄”形象,丁玲已经从一个女性作家转变为一个符号的存在,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建构起一个被人推崇、敬仰甚至神话了的文学“丁玲”,而这一形象再造的背后是文学传播地理的权衡与重构。从自我真实的丁玲到符号的丁玲之间,实则是被合规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的丁玲,而这一时期的丁玲作为一个“符号”实则是一个自我重塑和再造的过程。在延安时期,丁玲完成了自我形象的转变,并最终实现了本我的丁玲——文学的丁玲——符号的丁玲的形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符号 延安 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撷英播芳 滋兰树蕙──评《中国古典文学少年启蒙丛书》
2
作者 王友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少年读者 古典文学作品 启蒙 编撰者 《天问》 中国古代文学 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汉魏六朝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唐诗坛巨擘郑谷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3
3
作者 霍有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郑谷是晚唐诗坛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与当今文学史所列举的几位晚唐名家相比,他或许只能算作一位二流诗人。但是,在晚唐诗歌史上,他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如纪昀所言:“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足为晚唐之巨擘矣。”对郑谷的诗歌... 郑谷是晚唐诗坛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与当今文学史所列举的几位晚唐名家相比,他或许只能算作一位二流诗人。但是,在晚唐诗歌史上,他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如纪昀所言:“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足为晚唐之巨擘矣。”对郑谷的诗歌深入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晚唐诗歌,而且也会加强对晚唐一些一流作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谷 晚唐诗坛 诗歌创作 晚唐诗歌 唐末 衰飒 封建统治者 纪昀 王世贞 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基础看黑格尔美学定义的真实涵义
4
作者 杨立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1“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出处)黑格尔这一美学定义已为人所熟知,其真实涵义何在? 对此,近些年来的黑格尔美学研究已经作出了许多阐释。其中绝大多数都停留在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中提... 1“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出处)黑格尔这一美学定义已为人所熟知,其真实涵义何在? 对此,近些年来的黑格尔美学研究已经作出了许多阐释。其中绝大多数都停留在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中提出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框架中,认为是一系列二元对立项的统一。朱光潜先生的解释有其合理之处,功不可没。但许多论者却是将他们从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理解的“理性”概念来简单地等同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哲学 感性显现 涵义 感性与理性 美的理念 哲学基础 审美主体 美学定义 感性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和中国书法文化
5
作者 武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4,34,共4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不过他毕生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个人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诗词和书法仅是万机之暇的“余事”而已。毛岸青、邵华曾说:“爸爸一生除了勤奋读书之外,还十分喜欢书法...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不过他毕生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个人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诗词和书法仅是万机之暇的“余事”而已。毛岸青、邵华曾说:“爸爸一生除了勤奋读书之外,还十分喜欢书法。练毛笔字,是他的一种特殊爱好。”但伟人的余事毕竟和常人的余事不同,它往往产生非凡的价值和影响。郭沫若曾用词句”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颂扬毛泽东诗词,我们不妨改“诗词”二字为“书法”用以颂扬毛泽东的书法成就,同样是恰当不过的。在中国书法艺术殿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书艺术 毛泽东 中国书法艺术 怀素 书道 书法家 于右任 碑学 兵法 田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末季“书法热”的政治诠释
6
作者 武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1-94,共4页
东汉末季,书法艺术长足发展,尽管遭到朝野方面一些人士的反对和阻挠,但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情有独钟,他们综合适用法制权、奖惩权和影响权对书法文化进行干预,终于形成了汹涌壮观的书法势潮。
关键词 书法文化 权力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从《辩骚》篇看刘勰的骚论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14-118,125,共6页
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骚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派别,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历代文论家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尽管对屈原及其《离骚》的评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我国古代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辨骚》篇中的观点却仍为其中... 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骚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派别,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历代文论家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尽管对屈原及其《离骚》的评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我国古代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辨骚》篇中的观点却仍为其中最精辟的见解之一。那么,刘勰在这篇文章中到底是怎样地评论屈原及其为代表的骚体文学呢? “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首先,作为文艺理论家的刘勰,热情地赞扬了屈原及其作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地肯定了骚体诗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骚体文学 《离骚》 楚辞 “奇” 论骚 屈赋 《辨骚》 屈原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文艺上的主要表现及实质
8
作者 贺志强 吴彩霞 +1 位作者 王友怀 陈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5,52,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呈现了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外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也大量涌了进来,加之我们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呈现了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外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也大量涌了进来,加之我们对这种状况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致使最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文艺领域泛滥成灾,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我们对此必须彻底清算。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事业 资产阶级自由化 创作自由 作家 文艺为人民服务 文艺思想 主要表现 文学艺术事业 为社会主义服务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牛津大学科恩教授到西安讲学──谈苏联解体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9
作者 吴彩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英国牛津大学科恩教授到西安讲学──谈苏联解体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9月24日上午9时,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高校政治理论研究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酉北大学哲学系... 英国牛津大学科恩教授到西安讲学──谈苏联解体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9月24日上午9时,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高校政治理论研究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酉北大学哲学系。西安交大人文学院、酉北政法学院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唯物主义 苏联解体 牛津大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研究 无产阶级 科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的世界与女性镜像书写--阎连科《她们》的女性话语解构
10
作者 杜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男性作家在写作女性题材时,往往从“他者”的世界看到女性的另一面,或者带着自己的某种眼光去叙述、表达,因此所写作品往往比女性本身更冷峻,确切地说是少有女性本身的愤懑、怨怼、哀伤。而女性题材的长盛不衰,实际上是伴随着百年来女... 男性作家在写作女性题材时,往往从“他者”的世界看到女性的另一面,或者带着自己的某种眼光去叙述、表达,因此所写作品往往比女性本身更冷峻,确切地说是少有女性本身的愤懑、怨怼、哀伤。而女性题材的长盛不衰,实际上是伴随着百年来女性的觉醒与女性地位的尬与惑。女性在觉醒后实现了“娜拉出走”的第一步,却在接下来的外面世界中面临着无法言说的困境,这一困境一方面正如西蒙·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另一方面则是因女性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所致。如何在“他者”(即男性)的世界中看待女性,不仅是女性们一直以来想要追逐的答案,也是男性在涉及女性题材写作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女性题材的深度却是一个很难把控的问题,无论作家如何表现,在方寸之间的感悟只能是一个侧面,作为浩瀚世界中孕育生命的性别,终究是难以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题材 男性作家 阎连科 波伏瓦 娜拉出走 女性地位 方寸之间 话语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11
作者 贺志强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中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他把自从马克思以来的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有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作了最准确的概括和最完善的表述...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中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他把自从马克思以来的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有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作了最准确的概括和最完善的表述,深刻而形象地阐明了艺术和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对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艺创作队伍,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祝辞 无产阶级经典作家 人民群众 文艺创作 《讲话》 文艺作品 邓小平同志 毛泽东同志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观叙事审视宏大历史——论方英文《群山绝响》
12
作者 张艳茜 《商洛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4-37,共4页
方英文在新作《群山绝响》中表现出对自我创作的超越。作品基于抒情,表现生活。作家与自己塑造的人物和题材内容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以微观叙事的方式呈现小故事,以有别于“宏大叙事”的历史视角展现出作者思考历史与人性的大格局。
关键词 方英文 《群山绝响》 叙事 抒情 历史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民歌:自由心灵·极限体验·生态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陕北民歌 民族文化 自由精神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1973:作家路遥的高考
14
作者 张艳茜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路遥是新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宝库,感染了无数的读者。从青年农民王卫国到著名作家路遥,路遥走过的是坎坷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1966年初中毕业,本来想考中专的路遥(即当时的王卫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爆... 路遥是新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宝库,感染了无数的读者。从青年农民王卫国到著名作家路遥,路遥走过的是坎坷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1966年初中毕业,本来想考中专的路遥(即当时的王卫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路遥继续读书升学的梦想化为泡影。此时,时代好似为路遥提供了一条比读书升学更加快捷、轻松的道路——只要敢于造反,敢于冲锋陷阵,就可以前途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王卫国 人生之路 造反 升学 文化大革命 读书 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