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飞 冯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EVD、ESV以及LVEF以及NT-proBNP、NO以及vWF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VD、ESV指标都有所下降,观察组[(98.12±10.56)ml、(31.48±5.80)ml]低于对照组[(106.38±10.89)ml、(36.45±8.02)m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指标都有所上升,观察组[(62.12±7.45)%]高于对照组[(56.29±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NO以及vWF等指标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58.56±22.80)pg/ml、(42.56±6.29)μmol/L、(90.12±10.58)%]低于对照组[(176.90±25.89)pg/ml、(50.23±8.02)μmol/L、)(95.68±1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NT-proBNP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 替罗非班/治疗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利耐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喜 李银萍 王涵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4期3360-33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靖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5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且术后均进行随访,依据患...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靖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5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且术后均进行随访,依据患者术后12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再狭窄组(41例)和非再狭窄组(217例)。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对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数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狭窄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Angptl4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5);低Angptl4、高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ngptl4预测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 1.106~2.149,P<0.05),诊断最佳临界值为21.38 ng/mL,约登指数为0.730,灵敏度为89.71%,特异度为83.29%。结论Angptl4在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水平降低,其低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对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粘度、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白承父 《四川中医》 2017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对2型糖尿病(DM)伴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粘度、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98例DM伴CHD患者,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生...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对2型糖尿病(DM)伴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粘度、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98例DM伴CHD患者,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常规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粘度、血管内皮功能及冠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75.5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FⅦ:C、GMP-140、SFMC和F1+2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NO水平显著上升,ET水平显著下降,LVEF、E/A值及LAD血流量均显著上升,且治疗组下降或上升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血小板粘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升冠脉血流量,临床治疗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生脉散合丹参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效果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卓 王倩梅 +3 位作者 雒番阳 龚晓亮 王彦军 尹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同时行CT灌注成像(CTPI)检查,检测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测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CBF、MTT、GO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具有良好疗效,能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颅脑损伤 休克 创伤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20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宁 刘海荣 +2 位作者 王丽先 王丽君 周丽珍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包积液 临床资料 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I联合ARB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青 刘文莉 +1 位作者 杜丽丽 帖丽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ACEI、ARB和联合使用2种药物3种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ACEI、ARB和联合使用2种药物3种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服用药物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血压变化和不良发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前一般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服用药物前后3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提升,ACEI组和ARB组改善程度接近,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比ACEI组和ARB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血压都明显下降,前2组血压下降程度相似,血压接近正常高值,联合组血压下降到正常值范围。3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基本相似,联合组并未产生更加严重或频繁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证明,服用ACEI联合ARB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周璇 李青 郝晓勇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用于鉴别与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119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于术前进行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同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良性结...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用于鉴别与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119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于术前进行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同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良性结节进入速度快于恶性结节,消退速度慢于恶性结节,达峰时间早于恶性结节(P<0.05);良性结节在进入方式中向心性占比低于恶性结节,在均匀度中,均匀占比高于恶性结节,造影边界清晰占比高于恶性结节(P<0.05);6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中,有62例超声弹性成像为Ⅰ或Ⅱ级,51例恶性甲状腺结节中,有46例超声弹性成像为Ⅲ或Ⅳ级;联合检查的符合率高于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检查P<0.05);不同检查方式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经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以及准确性,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增强时相 造影剂分布特征 成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心理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应激反应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彩虹 白小清 王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3期3551-355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进行正念心理训练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住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5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进行正念心理训练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住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5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试验组进行正念心理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压力感知量表(PSS)评分及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后SAS评分、PSS评分、SDS评分、LVESD及LVEDD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LVEF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心理训练结合常规治疗可有效减轻AMI患者PCI术后不良情绪及压力感,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正念心理训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结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青 刘文莉 +1 位作者 杜丽丽 帖丽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0期2976-2977,2985,共3页
目的探寻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同时伴室性期前收缩96例患者,随机划分成治疗组、模拟剂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干预治疗,模拟剂组服用同规格模拟剂... 目的探寻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同时伴室性期前收缩96例患者,随机划分成治疗组、模拟剂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干预治疗,模拟剂组服用同规格模拟剂进行对比,对照组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给药前后患者在心电图、临床症状、心功能等指标上整体有效率有何差别。结果 3组的24h动态心电图(ECG)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中显效和有效例数所占百分比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症状比较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功能改善比较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模拟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参松养心胶囊 室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香香 王梅芳 +2 位作者 王相茹 郑文凯 王媛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生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和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高校医学生450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对43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生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和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高校医学生450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对43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医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为36.57%,与学习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生源地(t=-2.03,P=0.043)和志愿选择(F=7.12,P=0.001)。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呈负相关。医学生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0.14),占总效应86.59%。结论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积极情绪和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密切相关,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心理弹性作为医学生角色内在特征短时间难以改变,但通过干预学生积极情绪水平,可以改善学习倦怠问题,提高医学生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心理弹性 积极情绪 学习倦怠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强化理论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彩虹 范惠 +1 位作者 刘冠芝 常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正强化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方法后心理状态变化、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坚韧控制、力量和乐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均高于干预前(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的16.00%(12/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给予正强化理论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在心房颤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宁 杨丽艳 +2 位作者 刘文莉 张清 李成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3年第8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心房颤动 预防 治疗 心律失常 心室起搏 心房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承父 刘文莉 +1 位作者 帖丽丽 李青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221-2225,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将1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有无听力损害分为T2DM-HI组和T2DM-NonHI组,每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高于6.5%,分为HbA1c&l...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将1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有无听力损害分为T2DM-HI组和T2DM-NonHI组,每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高于6.5%,分为HbA1c<6.5%亚组和HbA1c≥6.5%亚组。比较HbA1c<6.5%亚组与HbA1c≥6.5%亚组以及T2DM-HI组与T2DM-NonHI组的听力功能检查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并统计分析NO、AGEs与T2DM-HI的关系。结果 T2DM-HI组(HbA1c≥6.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1)及AGEs显著高于T2DM-NonHI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显著高于T2DM-HI组(HbA1c≥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检测显示,T2DM-HI组各频率点均显著高于T2DM-Non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变产物诱发电位检测显示,T2DM-HI组(HbA1c≥6.5%)各频率点显著低于T2DM-NonHI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T2DM-HI组(HbA1c≥6.5%)在波V、Ⅰ~Ⅱ间期显著高于T2DM-NonH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O与LDL-C、ET-1及AGE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AGEs与LDL-C、NO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HDL-C为T2DM-HI血糖控制满意的保护因素,而AGEs、ET-1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O、AGEs与T2DM-HI显著相关,其中NO为其保护因素,而AGEs为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听力损害 一氧化氮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雒番阳 姚瑶 +1 位作者 刘文莉 郭亚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6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也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减轻心肌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阿司匹林 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亚妮 张斌斌 杜玲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加速度指数、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均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和收缩时间比率、胸液水平降低(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雒番阳 郝瑞军 郭亚妮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双号设为观察组,单号设为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双号设为观察组,单号设为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测量两种患者的体质量、血清钾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血清NT-proBNP水平并行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行LVDS、LVEDD、LVEF检测及6 MWT评估,并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治疗和比较。收集两种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衰再住院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及血清NT-proBN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VDS、LVED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及6MWT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一般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住院治疗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可短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较心衰标准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沙库巴曲缬沙坦片 射血分数 左心尺寸 药物不良反应率 住院治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亚军 王桂侠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循环及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循环及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对照A组予以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B组予以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统计对比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A、B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A、B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A、B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Vm水平高于对照A、B组,PI、RI、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率低于对照A、B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A、B组,SOD水平高于对照A、B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TLR4、NF-κB蛋白表达低于对照A、B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胞二磷胆碱 灯盏细辛注射液 脑血循环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亚军 王桂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艾司唑仑组(n=48)和联合组(n=48)。艾司唑仑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艾司唑仑组(n=48)和联合组(n=48)。艾司唑仑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予以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睡眠多导图参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比较联合组治疗前、后的额肌肌电均值(AEMG)。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睡眠效率、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均优于艾司唑仑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PSQI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艾司唑仑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额肌AEMG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联合艾司唑仑应用于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放松肌肉,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血清5-HT、BDNF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放松疗法 艾司唑仑 卒中后睡眠障碍 额肌肌电均值 5-羟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瑞军 雒番阳 张学峰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648-649,652,共3页
目的探究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对对照组患者在发病6 ... 目的探究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自溶现象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对对照组患者在发病6 h内进行瑞替普酶溶治疗方法,而对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4 h后进行瑞替普酶溶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发生心脏常见风险(心源性休克、死亡、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进行冠脉造影后,研究组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以及双支冠脉血管堵塞的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研究组患者发生自溶血管的情况要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上,超过溶栓时间窗的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存在血栓自溶的现象,溶栓治疗能够对患者血管再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过溶栓时间窗 心肌梗死患者 血栓自溶现象 最佳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桂侠 赵亚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 目的探究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尿微量白蛋白胆固醇(UMA)、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C、LDL-C、TG、hs-CRP、TNF-α、IL-6、MMP-9、UMA、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MACE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AC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依折麦布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