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直器角度对肺癌SBRT-VMAT治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学敏 毛惠会 +4 位作者 常晓斌 屈喜梅 赵强 杨迪 吴湘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研究准直器角度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0名中央型NSCLC患者进行VMAT计划设计。使用Varian Eclipse系统,6 MV FFF X射线,最大剂量率1400 MU/min... 目的:研究准直器角度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0名中央型NSCLC患者进行VMAT计划设计。使用Varian Eclipse系统,6 MV FFF X射线,最大剂量率1400 MU/min。机架角度:CCW 179°~181°、CW 181°~179°,双弧准直器角度互组,0°~90°每间隔10°设置准直器角度,即为(0°,0°)、(10°,350°)、(20°,340°)、(30°,330°)、(40°,320°)、(50°,310°)、(60°,300°)、(70°,290°)、(80°,280°)和(90°,270°)制定十个计划。在处方剂量相同并且处方剂量线包绕相同靶区体积的前提下(归一至80%),比较计划靶区参数:D 95%、V 90%、适形度指数(CI)、梯度指数(GI)、D 2 cm以及机器跳数(MU),危及器官参数:双肺(D 1500 cm^(3)、D 1000 cm^(3))、心脏(D 15 cm^(3))、脊髓(D 1.2 cm^(3)、D 0.35 cm^(3))。用SPSS软件对每个分析指标做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10组计划中,准直器角度为60°时(P<0.05),靶区D 95%剂量最高,准直器角度为50°时(P<0.05),靶区V 90%最高。CI和GI在0°最佳。危及器官双肺(D 1500 cm^(3)、D 1000 cm^(3))、心脏(D 15 cm^(3))、脊髓(D 1.2 cm^(3))受照剂量均在0°最低,脊髓D 0.35 cm^(3)在整个角度范围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所有计划中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远远低于计划规定值,其中双肺(D 1500 cm^(3))在50°的剂量与最低值仅相差4.1%(P<0.05),心脏(D 15 cm^(3))在60°的剂量与最低值仅相差3.4%(P<0.05)。结论:改变准直器角度对肺癌SBRT-VMAT计划剂量有明显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准直器角度,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远远低于计划限量时,靶区体积剂量明显提高,但计划复杂度也略有提升。在临床计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准直器角度的影响,制定更合适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角度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直线加速器质控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QAManager的功能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敏 吴湘阳 +5 位作者 常晓斌 冯涛 屈喜梅 赵强 杨迪 邓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基于Python Django框架的加速器质控自动化分析网页系统(QAManager)的开发和测试。方法:利用Python Django和MySQL数据库开发系统QAManager,实现加速器质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OBI系统影像自动分析功能。使用QAManager对TrueBeam加速... 目的:基于Python Django框架的加速器质控自动化分析网页系统(QAManager)的开发和测试。方法:利用Python Django和MySQL数据库开发系统QAManager,实现加速器质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OBI系统影像自动分析功能。使用QAManager对TrueBeam加速器为期半年的质控结果统计分析并进行功能性测试,包括:①利用QAManager分析各项质控数据分布和变化趋势,对该段时间内TrueBeam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估;②选取一年内TrueBeam OBI系统扫描Catphan504所得影像,分别使用人工、QAManager分析,并比较两者结果,分析QAManager图像自动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③将模体分别向前、后、左、右4个方向移动1 cm,采用QAManager自动检测,分析算法的鲁棒性。结果:QAManager界面简洁紧凑,用户能够使用QAManager自由选择需要展示的质控项目绘制曲线图,清晰显示各项目整体的分布趋势以及出现偏差最大的时间;QAManager能够准确识别到Catphan504 CBCT影像检测中各模块,除层厚(P=0.05)外,人工分析和自动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AManager系统准确可靠,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加速器OBI影像系统参数,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科室实现网络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质量控制 自动影像分析 网页数据统计 网络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建立医用直线加速器晨检工具的临床测试 被引量:8
3
作者 马阳光 王涛 +6 位作者 刘帅蓬 李宏伟 冀传仙 霍佳 王学敏 牛锐 郭跃信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建立加速器快速晨检工具,并进行评估。方法用Synergy加速器EPID测得10 cm×10 cm开野及楔形野图像,由Matlab提取并分析图像参数,实现快速晨检。对EPID剂量-机械重复性、灰度值与MU值线性、输出量及...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建立加速器快速晨检工具,并进行评估。方法用Synergy加速器EPID测得10 cm×10 cm开野及楔形野图像,由Matlab提取并分析图像参数,实现快速晨检。对EPID剂量-机械重复性、灰度值与MU值线性、输出量及射野大小测量准确性测试,用电离室、EPID分别测量Synergy输出量随MU变化情况,用DailyQA3及研究中所开发的工具对Synergy进行2个月的监测。结果EPID剂量重复性测试稳定,射野大小和中心测试精度分别为0.5和1.0 mm,平坦度和对称性测试精度均为0.17%;机械精度测试结果与剂量重复性测试一致。EPID对加速器输出剂量响应线性相关(R2>0.999)。EPID对输出剂量和射野大小的探测灵敏度较高。EPID与DailyQA3所有临床测试结果均在允许限值内,且两种结果一致。结论EPID剂量-机械稳定性及响应线性均良好,输出量及射野大小监测结果均准确,研究中建立的晨检工具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加速器 晨检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高分辨多叶准直器HD-MLC的Edge加速器TPS模型建立及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阳光 王涛 +4 位作者 胡金炎 张征 王芳娜 王学敏 郭跃信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配备HD-MLC的Edge加速器Eclipse模型建立与测试.方法利用Razor、CC13采集小野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曲线、输出因子并与标准数据比对。使用EBT3、EP1D、SRS1000&SRS1500测量MLC半影、穿射漏射、凹凸槽、到位准确性,MLG,并根据... 目的探讨配备HD-MLC的Edge加速器Eclipse模型建立与测试.方法利用Razor、CC13采集小野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曲线、输出因子并与标准数据比对。使用EBT3、EP1D、SRS1000&SRS1500测量MLC半影、穿射漏射、凹凸槽、到位准确性,MLG,并根据测试例γ通过率选出最佳DLG/透射率值利用FC65-G对规则野、IMKT、VMAT病例行点剂量验证。使用Octavius4D及EBT3对测试例行面剂量验证t结果实测PDD与标准数据一致。3、4cm射野半影较标准值小,6 cm的较标准值大。所有方野左右边界、射野大小、射野中心偏差分布为0.009~0.4mm、0.2~1.7mm、-0.3~1.9mm、-0.1~0.8mm。左、右MLC在不同位置处的半影平均值分别为(2.5±0.042)、(2.7±0.005)mm;MLC透射率分布为0.009-0.016:.测得的DLG、透射因子分別为0.1861cm、0.0116,最佳DLG、透射因子分别为0.015cm、0.014除1例位于低剂量区外,其余所有测试点剂量偏差均位于±3%内IMKT面剂14验证局部、全局γ通过率分别为79.81%~100%、96.3%~100%(3%/3mm),VMAT病例上述通过率分别为71.3%~98.9%、94.3%~99.8%。结论本研究方法能准确地实施HDMLC&Kdge系统Eclipse模型建立与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汁划系统模型验收 小野测量 HD-MLC特征参数测试 Edge加速器
原文传递
多种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肺癌VMAT剂量验证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阳光 麦日珍 +4 位作者 裴运通 胡金炎 孔凡洋 王学敏 郭跃信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两种商用及一种自行开发的基于加速器轨迹日志(LFB)的三维剂量重建系统验证肺癌VMAT计划。方法编程实现读取TrueBeam轨迹日志中误差并导入计划系统生成重建剂量。选18例肺癌双弧VMAT计划,用ArcCheck测量并利用3DVH重建,同... 目的联合应用两种商用及一种自行开发的基于加速器轨迹日志(LFB)的三维剂量重建系统验证肺癌VMAT计划。方法编程实现读取TrueBeam轨迹日志中误差并导入计划系统生成重建剂量。选18例肺癌双弧VMAT计划,用ArcCheck测量并利用3DVH重建,同时使用LFB和Compass计算模式重建。其中5例4 h内由ArcCheck测2次,检测加速器重复性。将18例计划移植到建成5 cm、背散4 cm、中心放置有FC65-G电离室的固体水模上计算电离室平均剂量并与实测及3种重建系统重建点剂量比对。结果加速器重复性稳定。LFB、3DVH、Compass及FC-65 G实测与计划点剂量偏差≤2%。ArcCheck曲面二维,3DVH、Compass整体及LBF所有器官三维γ通过率在所有比对标准下均>90%,3DVH及Compass个别器官γ通过率低。重建剂量与原计划相比,LBF差异最小,除肺之外器官Compass差异居中、3DVH最大。结论LBF、3DVH、Compass 3种系统能从不同方面反映肺癌VMAT剂量验证结果,联合应用三者进行剂量验证能更直观的展现出验证结果,便于后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剂量重建 轨迹日志重建 三维γ分析 剂量体积直方图 剂量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