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健胃颗粒对脾胃病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
作者 刘晓虹 张宝霞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探究参芪健胃颗粒对脾胃病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胃病虚寒证患者7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39例患者参芪健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参芪健胃颗粒对脾胃病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胃病虚寒证患者7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39例患者参芪健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胃肠激素水平、氧化应激水平、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49%(31/39)(P<0.05);治疗前,两组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O、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的内皮素(ET)、表皮生长因子(E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T、EGF水平均降低,CGRP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Hp清除率92.31%(36/39)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芪健胃颗粒辅助治疗脾胃病虚寒证的效果显著,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水平,提高Hp清除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健胃颗粒 脾胃病 虚寒证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被引量:57
2
作者 冯卫涛 李薇 栾荣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2-84,88,共4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QTc、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QTc和心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实验组QTc和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可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3
作者 冯卫涛 李薇 栾荣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缬沙坦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缬沙坦治疗)与联...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缬沙坦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缬沙坦治疗)与联合治疗组(40例,在缬沙坦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血清hsCRP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缬沙坦组(92.50%比71.05%),P=0.0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率、心胸比率(C/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升高(缬沙坦组的C/T除外),P均<0.01;与缬沙坦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心率[(124.39±10.07)次/min比(101.18±8.72)次/min]、C/T[(0.63±0.15)比(0.53±0.12)]、LVEDd[(43.32±4.02)mm比(40.38±3.76)mm]和血清hsCRP水平[(32.12±3.99)pg/ml比(10.29±2.08)pg/ml]降低更显著,LVEF[(45.59±9.99)%比(59.97±10.02)%]、LVFS[(24.58±5.67)%比(31.89±6.68)%]、情感指数[(70.20±10.02)分比(86.58±12.28)分]、健康指数[(73.36±8.08)分比(85.58±11.01)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分[(74.34±8.39)分比(88.12±13.35)分]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缬沙坦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宝霞 刘晓虹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26-1527,共2页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氧疗、心肌舒张剂、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观...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氧疗、心肌舒张剂、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2b、PAC-1、CD63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有效提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综合疗效率,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更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活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和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卫涛 李垚 李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24-1027,103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踝臂指数(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参加职工体检并完善颈动脉超声及ABI检查的老年人共8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分组,其中A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踝臂指数(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参加职工体检并完善颈动脉超声及ABI检查的老年人共8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分组,其中A组未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B组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C组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并随访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预测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3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比例、SBP、FPG、LDL-C、HDL-C及接受调脂药物治疗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组和C组病人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AMI及脑梗死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A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SBP、FPG、LDL-C、HDL-C及接受调脂药物治疗情况后,B组和C组病人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是A组的4.76倍(HR=4.76,95%CI:1.32~7.07)、8.51倍(HR=8.51,95%CI:1.65~11.80)。结论老年人群如存在颈动脉斑块且ABI水平≤0.9则远期更易出现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颈动脉斑块 踝臂指数 心肌梗死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梅 张宝霞 丁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生化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2014年确诊的200例冠心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14C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合并Hp感染87例患者(Hp感染组)、11...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生化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2014年确诊的200例冠心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14C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合并Hp感染87例患者(Hp感染组)、113例患者未合并Hp感染(非感染组),选取健康体检对象10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痛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不同组别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Hp感染组血清IL-18、TNF-α、hs—CRP、Hcy、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HDL-C水平显著的低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抗Hp组、非感染组治疗前后IL-18、TNF-α、hs-CRP、Hcy、LDL-C、HDL-C差值均显著高于非抗Hp组患者(P〈0.05);抗Hp组、非感染组治疗前后IL-18、TNF-α、hs—CRP、Hcy、LDL-C、HDL-C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促进体内炎症反应,进而可能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关,采取抗Hp治疗联合冠心痛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冠心病 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