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临床研究
1
作者 周纳纳 雷瑗琳 +1 位作者 陈晋玉 韩茹 《河北中医》 2024年第6期889-89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不同中医证型与脑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F患者24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阳气亏虚血瘀型32例(13.33%),气阴两虚血瘀型34例(14.17%),气虚血瘀型174例(72.50%),兼痰...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不同中医证型与脑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F患者24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阳气亏虚血瘀型32例(13.33%),气阴两虚血瘀型34例(14.17%),气虚血瘀型174例(72.50%),兼痰饮70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BNP和LVEF,并分析各中医证型与BNP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阳气亏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患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患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气亏虚血瘀型患者与气阴两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患者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患者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中医证型与BNP、LVEF有一定相关性。结论CHF早期,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晚期为阳气亏虚血瘀证。在阳气亏虚血瘀证阶段,BNP升高,LVEF值下降,在CHF晚期患者中有着同步性变化,故BNP、LVEF值可作为CHF阳气亏虚血瘀证的客观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脑钠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赪辉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0期1553-1554,共2页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急剧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症候,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疼痛。2008-06—2011-12,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急剧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症候,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疼痛。2008-06—2011-12,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6例,并与常规护理治疗6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医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32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逢春 佟晶洁 +1 位作者 郝伟 马振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9-840,共2页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1.25%,对照组的为56.7%,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35.02±1.55mm),明显小于对照组(36.56±1.42mm)(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补气剂/治疗应用 活血化瘀剂/治疗应用 胺碘酮/治疗应用 @稳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TGF-β/Smads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妍 李苗 +2 位作者 刘婧 雷瑗琳 张立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仍呈增长态势,根据《2019高血压防治指南》报道目前全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至少达到2亿,是引起全球心脏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心脏长期处于超压力负荷的环境中会导致左室心肌细胞过度增殖,胶原比例...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仍呈增长态势,根据《2019高血压防治指南》报道目前全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至少达到2亿,是引起全球心脏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心脏长期处于超压力负荷的环境中会导致左室心肌细胞过度增殖,胶原比例失衡且排列紊乱引发心肌纤维化,具有不可逆性,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所以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应仅关注血压高低,更应考虑后负荷过重导致的心肌纤维化给心脏带来的损伤,这已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SMADS蛋白 心室重构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晓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左西孟旦和传统临床治疗心衰药物的心衰疗效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难治性心衰患者64例,随机分成左西孟旦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左西孟旦和传统临床治疗心衰药物的心衰疗效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难治性心衰患者64例,随机分成左西孟旦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左西孟旦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0.6%比71.9%,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西孟旦组LVEF[(35.5±7.8)%比(39.2±6.9)%]、SV[(72.0±1.8)ml比(77.6±1.2)ml]明显提高(P<0.05),NT-proBNP[(1562±836)μg/L比(865±310)μg/L]水平显著降低(P<0.01)。左西孟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6.3%比25%,P<0.01)。结论:左西孟旦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其对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肌能量消耗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童芬芬 马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98-3101,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同时探讨腹针对血压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肌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观察腹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同时探讨腹针对血压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肌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降压药物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腹针干预,2组均以4周为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以及心脏结构指标(MEE)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e Pressure,DBP)均见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BP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则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SDANN和SDANNIndex均见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MEE评定中MEE/sys、MEE/min和c ESS均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EE评定中的MEE/sys、MEE/min和cESS与心率变异性SDANN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对可理想控制血压昼夜节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自主神经有关,从而降低心肌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自主神经功能 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晓莉 王曼 马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疗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0例)和运动康复组(30例,在常规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观察3月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和再住...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疗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0例)和运动康复组(30例,在常规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观察3月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运动康复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80.0%比93.3%,P<0.05);临床心功能明显改善[NYHA分级:(1.96±0.89)级比(1.48±0.72)级P<0.05],运动能力[(4.01±0.82)METs比(5.24±1.16))METs]、6 min步行距离[(322.5±23.4)m比(413.6±26.5)m]显著增加(P均<0.01),再住院率明显降低(56.7%比30.0%),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康复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季红 范秀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将 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血塞通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3 8例 ,观察 2组临床总有效率 ,ECG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将 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血塞通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3 8例 ,观察 2组临床总有效率 ,ECG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90 .0 %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71 .0 % ,组间比较P <0 .0 5 ;治疗组ECG总有效率 6 2 .5 % ,对照组ECG总有效率3 6 .8% ,组间比较P <0 .0 5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显示 ,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苑树高 郝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8期745-74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稳心颗粒。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稳心颗粒。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佳 郝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733-733,共1页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新冰 郝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356-356,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期151-151,共1页
目的为了了解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00例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原因。结果 300例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87.3%能够按时听从医嘱服药,出院后5.8%能按... 目的为了了解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00例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原因。结果 300例不同人群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87.3%能够按时听从医嘱服药,出院后5.8%能按时遵从医嘱服药,剩下的94.2%普遍存在着用药不及时和执行减少用药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用药依从性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关芳 韩勇 +3 位作者 马振 黄晓莉 郝伟 李逢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NP、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BNP,提高LVEF,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坎地沙坦酯 脑钠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文涛 马静 +3 位作者 康亚宁 许磊 范丽平 张拓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31-36,共6页
背景左房室瓣环钙化属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与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分析EAT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 背景左房室瓣环钙化属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与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分析EAT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左房室瓣环钙化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西安市中医医院的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及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及白细胞计数(WBC)〕、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左房室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比值、E/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流速(e')比值、Tei指数及EAT厚度〕。EAT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患者LDL、FBG、LAD、E/e'比值及Tei指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左房室瓣环钙化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EAT厚度对左房室瓣环钙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及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LDL、FBG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LVEDD、IVST、LVEF、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LAD、EAT厚度大于对照组,E/e'比值、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AT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患者LDL(r=0.40,P<0.01)、FBG(r=0.36,P<0.01)、LAD(r=0.42,P<0.01)、E/e'比值(r=0.43,P<0.01)、Tei指数(r=0.34,P=0.02)均呈正相关。EAT厚度是左房室瓣环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62,95%CI(1.089,2.85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AT厚度诊断左房室瓣环钙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24,0.898)〕,最佳截断值为6.2 mm,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63%。结论EAT厚度与左房室瓣环钙化患者的左心房结构与功能有关,是左房室瓣环钙化的危险因素,且对左房室瓣环钙化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室瓣环钙化 心外膜 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陶涛 王南丁 +2 位作者 李成龙 郝伟 刘婧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77-81,共5页
背景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但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具体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C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西安市... 背景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但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具体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C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对照组患者于PCI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LDL-C、TC、TNF-α、MMP-9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DL-C、TC、TNF-α、MMP-9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LPO、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有效改善行PCI的ACS患者的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增强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易损斑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