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睑板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牛蔓 赵荧 +3 位作者 蔡凤梅 李元朋 钱薇 王卉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癌(MG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IHC)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5-01-01/2020-12-31术后病理确诊MGC患者,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癌组织进行IHC染色。IHC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DAB显色,苏木精复染。结果:共收... 目的:探讨睑板腺癌(MG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IHC)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5-01-01/2020-12-31术后病理确诊MGC患者,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癌组织进行IHC染色。IHC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DAB显色,苏木精复染。结果:共收集50例患者,年龄26-80(中位60)岁,男21例,女29例,男女性别比例1∶1.38。发病部位以上眼睑占66%(33/50);组织病理学上,中-低分化者占70%(35/50)。MGC患者IHC指标表达率:GATA-3占98%(49/50)、EMA占98%(49/50)、CAM5.2占84%(42/50)、AR占82%(41/50)、MSH2占100%(50/50)、MSH6占100%(50/50)、MLH1占100%(50/50)、PMS2占100%(50/50)、Ki67占50%-90%。本组病例随访12-72 mo,复发5例,死亡0例。结论:MGC组织病理学诊断应着重观察癌细胞胞浆,以寻找皮质腺分化的相关线索。使用IHC辅助诊断时,需要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大多数MGC癌细胞呈GATA-3、EMA、AR、CAM5.2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另外,诊断MGC时,需同时进行Muir-Torre综合征相关IHC指标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IgG4相关性眼病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辉 杨菁茹 +4 位作者 任雨洁 李元朋 夏益敏 王卉芳 蒋婉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泪腺IgG4相关眼病(IgG4-related ophthalmic disease,IgG4-RO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2010年12月~2020年12月确诊的19例IgG4-ROD,并收集10例泪腺炎性假瘤和10例泪腺Mikuliczs病作为非Ig... 目的探讨泪腺IgG4相关眼病(IgG4-related ophthalmic disease,IgG4-RO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2010年12月~2020年12月确诊的19例IgG4-ROD,并收集10例泪腺炎性假瘤和10例泪腺Mikuliczs病作为非IgG4-ROD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IgG4和IgG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9例泪腺IgG4-ROD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57.4岁,男女比为12∶7,病变位于双眼13例,单眼6例,临床多表现为泪腺无痛性肿大,部分患者伴有眼球突出或运动受限,其中14例患者血清IgG4升高(3.33~21.7 g/L)。影像学多表现为双眼泪腺肿大,部分患者出现眼外肌肿大或眶下神经增粗。镜下表现为显著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伴有显著的纤维化,并可见席纹状纤维化。免疫组化可见大量IgG和IgG4阳性浆细胞,且均满足IgG4/IgG细胞>40%及IgG4阳性浆细胞>50个/HPF。结论泪腺IgG4-ROD需与眼部炎性假瘤、Mikuliczs病及其他非特异性炎症相鉴别,最终诊断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及病理特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眼病 炎性假瘤 Mikuliczs病 IGG 泪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PRAME和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辉 杨菁茹 +5 位作者 李元朋 蔡凤梅 任雨洁 侯梦晨 夏益敏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PRAME)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0例乳...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PRAME)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0例乳腺癌切除标本(TNBC 46例、非TNBC 214例)及正常乳腺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RAME和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RAME在TNBC及非TNB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8%和41.3%,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9.2%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PRAM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D-L1在TNBC及非TNB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0%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3%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PRAME和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TNBC中PD-L1阳性率高,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PRAME和PD-L1可作为TNBC免疫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TNB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PRAME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腺样囊性癌中MYB蛋白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辉 任雨洁 +4 位作者 杨菁茹 李元朋 蔡凤梅 夏益敏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MYB蛋白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泪腺ACC、20例泪腺非ACC,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检测泪腺ACC中MYB蛋白表达和MYB基因易位,分析泪腺ACC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目的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MYB蛋白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泪腺ACC、20例泪腺非ACC,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检测泪腺ACC中MYB蛋白表达和MYB基因易位,分析泪腺ACC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泪腺ACC患者年龄为19~74岁,平均49岁,男女比为5∶11,肿瘤最大径0.8~4.5 cm,平均2.6 cm。肿瘤组织主要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形成管状、筛状和实性结构,筛孔内可见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并可见神经侵犯。病理学分级Ⅰ级5例,以管状或筛状结构为主,无实性成分;Ⅱ级9例,管状、筛状和实性成分均有,且实性成分≤30%;Ⅲ级2例,管状、筛状和实性成分均有,且实性成分>30%。免疫组化法检测MYB蛋白的阳性率为100%(16/16),其中强阳性5例,中等阳性11例。FISH检测MYB基因易位的阳性率为87.5%(14/16),其中2例FISH检测阴性者免疫组化均为中等阳性。结论泪腺ACC易在眼部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MYB蛋白在泪腺ACC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MYB有助于泪腺ACC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MYB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郅玲然 任雨洁 +5 位作者 李元朋 蔡凤梅 牛蔓 刘辉 王佳 赵荧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13-1015,共3页
小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侵袭性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肺,罕见原发于女性生殖道,通常累及子宫颈和卵巢,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2%,子宫内膜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更为罕见,仅占子宫内膜癌的0.8%^([1])。国外文献报道约100例,国内50余... 小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侵袭性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肺,罕见原发于女性生殖道,通常累及子宫颈和卵巢,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2%,子宫内膜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更为罕见,仅占子宫内膜癌的0.8%^([1])。国外文献报道约100例,国内50余例^([2])。本研究报道1例子宫内膜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分子改变及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