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郝定均 温世明 窦榆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10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固定组(A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组(B组),椎间融合器组(C组),3组均行椎间及后外侧...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10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固定组(A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组(B组),椎间融合器组(C组),3组均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对3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滑脱率、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组术后较术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随访发现:B组、C组的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丢失程度较A组明显(P<0.05);B组、C组植骨融合失败率高(P<0.05);JOA评分A组优良率为93%,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椎间融合器 固定治疗 椎弓根钉固定 JOA评分 椎间隙高度 椎间孔高度 椎弓根钉系统 应用治疗 单独应用 治疗方法 对比研究 植骨融合 临床疗效 并发症 B组 C组 后外侧 失败率 优良率 术前 随访 术后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结合TSP治疗EvansⅢB、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阳 周伟 +1 位作者 李家庚 王效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 骨折 动力髋螺钉 大粗隆支持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隆柄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阳 周伟 +3 位作者 黄小强 王效东 武亮 李家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对比带粗隆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自2004年2月~2006年2月所实施的43例带大粗隆柄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内实施DHS内固定治疗的70岁... 目的对比带粗隆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自2004年2月~2006年2月所实施的43例带大粗隆柄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内实施DHS内固定治疗的70岁以上患者68例(不包括EvansⅠ、Ⅱ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关节置换对于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阳 周伟 +3 位作者 王效东 黎一兵 李家庚 武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关键词 髂前上棘 钢丝 张力带 力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性病灶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 被引量:15
5
作者 郝定均 温世明 窦榆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6月收治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 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6月收治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25°及19°,随访时矫正度丢失<10°。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达到E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畸形矫正效果好,骨性融合时间短,减压彻底,结核病灶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内固定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折110例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伟 刘阳 +1 位作者 王效东 李家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2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内固定术 改良张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汪兵 苗武胜 +2 位作者 张亮 吴永涛 张博浩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98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按Jakob分型,JakobⅡ型37例,JakobⅢ型6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目的初步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98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按Jakob分型,JakobⅡ型37例,JakobⅢ型6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观察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型有无相关。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4.2年,术后6~8周骨折临床愈合。根据Hardacre标准判断疗效,Ⅱ、Ⅲ型骨折优良率分别为95%(35/37)、85%(52/61),总优良率为89%(87/9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5%(24/98),Ⅱ型为10.8%(4/37),Ⅲ型为32.8%(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能有效重建肘关节的外观和功能,治疗JakobⅡ、JakobⅢ型骨折能取得满意效果。Ⅲ型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型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外科学 治疗结果 JL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软骨细胞表型的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同志超 王坤正 +3 位作者 陈君长 郭雄 李毅 杨团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0期832-834,共3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诱导下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能力,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抽取兔髂骨骨髓液3~4ml,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后实验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特定培养液诱导,培...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诱导下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能力,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抽取兔髂骨骨髓液3~4ml,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后实验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特定培养液诱导,培养液含TGF-β210ng/ml、地塞米松10-7mol/L、维生素C50μmol/L;对照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梭形向多角形、多边形或类圆形转变,诱导21d后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显著,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深而均匀。结论TGF-β2可有效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分泌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2 诱导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锁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窦榆生 廖永华 +2 位作者 师建军 孙银娣 康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9期734-734,共1页
关键词 双侧锁骨骨折 治疗 损伤特点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应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与加用椎间自体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窦榆生 郝定均 温世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讨论后路椎间融合(PLIF)应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A组)后有无必要加用椎间自体植骨(B组)治疗腰椎滑脱。方法回顾性研究27例资料,随访时间最少不短于24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失血量、住院日、疼痛度及缓解程度、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术... 目的讨论后路椎间融合(PLIF)应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A组)后有无必要加用椎间自体植骨(B组)治疗腰椎滑脱。方法回顾性研究27例资料,随访时间最少不短于24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失血量、住院日、疼痛度及缓解程度、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术后滑脱率及融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度及缓解程度、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在术后椎间隙高度、滑脱率上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PLIF手术应用椎间植自体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腰骶椎生理曲度,防止后期的椎间隙高度丢失及滑脱率的增加,可能有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前移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gman骨折前后手术入路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华 郝定均 +4 位作者 贺宝荣 吴起宁 方向义 王晓东 陈海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植骨融合术 内固定融合术 上颈椎损伤 固定术治疗 前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温世明 郝定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手术疗效 并发症 矫形外科手术 放射诊断学 椎体间 连接异常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温世明 郝定均 窦榆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分析腰椎滑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 16例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手术失败的患者 ,采用钛合金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 (Cage)联合TSRH/RF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进行再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再手术后、随访时的JOA... 目的 分析腰椎滑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 16例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手术失败的患者 ,采用钛合金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 (Cage)联合TSRH/RF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进行再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再手术后、随访时的JOA评分、滑脱率、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融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平均随访 2 2个月 (12~5 2个月 ) ,术后较术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术后JOA评分优良率为 93%。融合率达到 10 0 % ,滑脱无复发。结论 手术失败原因包括 :减压不够彻底、植骨块吸收、假关节形成 ,内固定松动、断裂造成复位丢失和滑脱复发。翻修的适应证为 :内固定失败致滑脱复发、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翻修时彻底减压 ,椎间及后外侧植骨附加内固定是预防手术失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内固定 手术原因 手术方法 椎间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伟 刘阳 +2 位作者 王效东 朱玉杰 闫宇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7期535-536,共2页
目的总结使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6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 目的总结使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6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根据HSS髋关节评分法评定功能,优47例,良17例。结论动力髁螺钉特别适用于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髁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娟 闫燕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595-3596,共2页
目的:总结13岁以上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方法:患儿均采用内移股骨粗隆下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个体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精... 目的:总结13岁以上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方法:患儿均采用内移股骨粗隆下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个体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良好的心理沟通及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发育性髋关节患儿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个体化护理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晓军 姜海 马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应用于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关节囊,找到真臼,去除真臼内填充物和粘连带,复位股骨头;以髂前下棘上缘和坐骨大切迹为标志,作前1/2髂骨全板截骨,将髂骨外侧皮质沿髋臼弧上方1cm向内... 目的探讨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应用于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关节囊,找到真臼,去除真臼内填充物和粘连带,复位股骨头;以髂前下棘上缘和坐骨大切迹为标志,作前1/2髂骨全板截骨,将髂骨外侧皮质沿髋臼弧上方1cm向内向后作半板截骨,然后向下向外下压旋转髋臼,嵌入植骨块,增加股骨头包容。结果本组共16例22髋,经2~4年的随访,按照周永德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优15髋,良6髋,可1髋,术后优良率为90%。结论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脱位 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治疗孟氏骨折175例
17
作者 师建军 王玉梅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6-807,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新法治疗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整复挠骨小头后 ,屈肘 1 1 0°前臂旋前 60°以上位整复尺骨骨折 1 75例。结果 :全组 1 75例中优 1 4 0例 ,良 3 5例。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新法治疗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整复挠骨小头后 ,屈肘 1 1 0°前臂旋前 60°以上位整复尺骨骨折 1 75例。结果 :全组 1 75例中优 1 4 0例 ,良 3 5例。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屈伸牵引 ,旋前旋后复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法治疗 复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
18
作者 江仁奇 刘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理。方法:38例Hangman骨折伴C_(2、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_(2、3)椎间隙植骨融合,Zephir颈前路钛板固定术,8例植入SynCage。结果:35例颈痛症状消失,3例残留轻度颈痛症状,未... 目的: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理。方法:38例Hangman骨折伴C_(2、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_(2、3)椎间隙植骨融合,Zephir颈前路钛板固定术,8例植入SynCage。结果:35例颈痛症状消失,3例残留轻度颈痛症状,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C_(2、3)获得骨性融合。随访2~6年,平均3年7个月,均不影响工作。结论: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C_(2、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符合其病理生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枢椎 椎间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皮瓣移植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19
作者 张晓莆 蔺萍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0期55-56,共2页
总结了98例腹部皮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对手部皮肤缺损行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28
20
作者 潘文杰 刑科 +3 位作者 贺艳 姚建锋 刘林 雷金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5月,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49例(57膝)施行TKA的资料。行单膝TKA术41例,行双膝TKA 8例。术前平均膝关节内翻角、屈曲挛缩度数、膝...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5月,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49例(57膝)施行TKA的资料。行单膝TKA术41例,行双膝TKA 8例。术前平均膝关节内翻角、屈曲挛缩度数、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13.1±1.5)°、(18.55±0.6)°、(37.9±3.4)分。结果患者获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平均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数分别为(174.2±1.9)°、(0.3±0.15)°。膝关节HSS评分术后为(88.3±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切口、深部感染及再翻修者。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临床疗效较好。术中准确切骨、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畸形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