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教融汇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彭磊 何文敏 +1 位作者 赵丽萍 张新锦 《质量与市场》 2024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本文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教融汇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基于科教融汇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打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壁垒,实现科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交汇,增强育... 本文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教融汇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基于科教融汇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打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壁垒,实现科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交汇,增强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既有轨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瑞鹏 吴梦瑶 陈若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5期189-192,共4页
在既有轨道检测中,传统接触式测量的检测方法存在速度慢、影响列车运营、威胁测量人员人身安全等缺陷。该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万能道尺、RTK技术、水准仪和全站仪等仪器对测区内长480 m轨道进行接触... 在既有轨道检测中,传统接触式测量的检测方法存在速度慢、影响列车运营、威胁测量人员人身安全等缺陷。该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万能道尺、RTK技术、水准仪和全站仪等仪器对测区内长480 m轨道进行接触式测量;同时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全景扫描,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目标线路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处理,对线路进行封装并提取目标线路特征值。经对所有现场采集的数据做后期处理及比对发现,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经切片可以得到的轨道特征值均与传统勘测方法获取的数值相差,而且勘测速度、质量都有所提高,降低劳动强度和周期,完全可以满足现代既有轨道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既有轨道 检测 点云处理 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多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并行系统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艋 柳新强 刘松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2期91-96,103,共7页
为使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影像残差值得到有效控制,提升多源遥感影像变化特征的检测精度水平,设计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多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并行系统;在C/S框架体系中,设置并行运作电路、像素点检测主机、HBase存储结构与遥感影像显示... 为使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影像残差值得到有效控制,提升多源遥感影像变化特征的检测精度水平,设计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多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并行系统;在C/S框架体系中,设置并行运作电路、像素点检测主机、HBase存储结构与遥感影像显示器,完成对多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并行系统的硬件设计;根据联合平差指标的数值水平,计算密集度指标,联合已知影像数据,求解无人机倾斜摄影过程中的纹理映射条件,实现对多源遥感影像的建模处理;按照影像特征提取结果,完善影像检测金字塔的构型模式,将无人机数字影像与并行检测节点匹配起来,再结合各级硬件应用结构,完成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多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并行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作用下,遥感图像在x轴方向的影像残差指标平均值较低,在y轴和z轴方向上的影像残差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证明设计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多源遥感影像变化特征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倾斜摄影 多源遥感影像 联合平差 纹理映射 金字塔构型 影像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隧道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教学探索
4
作者 燕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95-98,共4页
随着新工科视域下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隧道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三方面探索工匠精神在课... 随着新工科视域下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隧道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三方面探索工匠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适应隧道工程建设技术人才的需求,以期为类似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隧道工程试验与检测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GP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8-19,共2页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将北斗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从专业知识的内涵哲理、技术强国的爱国热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与...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将北斗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从专业知识的内涵哲理、技术强国的爱国热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得益彰,提高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 改革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研究
6
作者 程羲 郑孝波 +1 位作者 任英桥 岳军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获得的多视点图像具有高重叠、多角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人机多片前方交会倾斜立体测绘方案。自动选择多幅底高较好的图像对,在多幅图像中找到具有相同像点的同一地物进行立体测绘,从而提高整体测绘精度...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获得的多视点图像具有高重叠、多角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人机多片前方交会倾斜立体测绘方案。自动选择多幅底高较好的图像对,在多幅图像中找到具有相同像点的同一地物进行立体测绘,从而提高整体测绘精度。以某区域247幅无人机倾斜摄影图像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达标率为55.39%,平均精度为0.0436 m。与传统方法相比,达标率提高了18.1%,平均精度提高了0.077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 立体测绘 多片前方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抬升修复研究
7
作者 刘望明 贺国伟 郭剑 《内江科技》 2023年第7期65-66,共2页
现如今,我国的高铁技术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源源不断向国外输出这中国高铁技术,高速铁路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长时间的暴雨会影响铁路线路的路基,导致高速铁路发生沉降,往往这种类型沉降量比较大... 现如今,我国的高铁技术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源源不断向国外输出这中国高铁技术,高速铁路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长时间的暴雨会影响铁路线路的路基,导致高速铁路发生沉降,往往这种类型沉降量比较大,已经超出了扣件调整高度的范围,需要对沉降严重的线路进行抬升修复,否则将会给列成行驶带了巨大的隐患。本文主要研究无砟轨道抬升修复的的工艺流程。1引言随着我国高铁的高速发展,在铁路的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出现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铁路路基沉降,会严重影响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本文以国内某在建高铁线抬升修复为案例,详细论述无砟轨道抬升修复的工艺流程和路由于长期降雨引起的路基沉降,该铁路在修建过程中,由于长期的降雨,导致部分铁路线路沉降严重,已经超出了扣件调节高度的范围,必须采用抬升修复的方法,使得轨道板达到设计要求,否则就要拆除现有沉降段的轨道板,重新浇筑轨道板和铺设钢轨,带来的代价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铁路线路 高速铁路 轨道板 高速列车 修建过程 沉降段 路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养护对大体积混凝土不同活性矿物掺合料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夏雨 高妮 +2 位作者 王永维 刘竞怡 何文敏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中粉煤灰和矿粉在热养护条件下对水泥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XRD以及TGA等技术手段阐述了水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常温时,粉煤灰和矿粉加入均会大幅度降低早期强度;热养护时,粉煤灰-水泥体系的早期强度仍... 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中粉煤灰和矿粉在热养护条件下对水泥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XRD以及TGA等技术手段阐述了水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常温时,粉煤灰和矿粉加入均会大幅度降低早期强度;热养护时,粉煤灰-水泥体系的早期强度仍远低于空白组;但随着矿粉用量的增加和热养护温度的升高,体系早期强度与空白组的差距逐渐减小;50℃养护时,矿粉-水泥体系的早期强度高于空白组。这说明在热激发条件下,粉煤灰的早期火山灰反应仍然有限,但矿粉的早期水化活性显著提高,通过火山灰反应和自水化反应完成水化产物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矿粉 热养护 水化过程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带加固震后受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婷 杨勇 张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1-76,共6页
首先以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一榀单跨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CF。对试件CF进行拟静力加载,以模拟水平地震作用。待加载结束后,先对试件CF中受损处混凝土进行修复,再采用预应力钢带在其梁端、柱端以及节点处进行加固,形成震后加... 首先以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一榀单跨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CF。对试件CF进行拟静力加载,以模拟水平地震作用。待加载结束后,先对试件CF中受损处混凝土进行修复,再采用预应力钢带在其梁端、柱端以及节点处进行加固,形成震后加固试件SCF,最后对试件SCF再次进行拟静力加载。通过观察两个试件的裂缝发展,对比分析2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刚度及耗能性能,研究了预应力钢带对震后框架结构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试件CF相比,震后加固试件SCF的承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承载力退化和刚度退化均有所减慢。试件SCF、CF在极限点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是1/23、1/41,说明采用钢带加固可以提高结构的延性和变形能力。试件SCF在3个特征点(屈服点、峰值点、极限点)处的累积耗能量分别达到试件CF相应累积耗能量的7.1、3.1、2.5倍,体现了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拟静力加载 预应力钢带 震后加固试件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卫颖颖 刘超群 罗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准确掌握多尺度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以碳酸钙晶须(calcium carbonate whisker,CW)纤维、钢纤维及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为基础,构建多尺度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在不同配合比条件下,通过流动性试验、... 为准确掌握多尺度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以碳酸钙晶须(calcium carbonate whisker,CW)纤维、钢纤维及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为基础,构建多尺度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在不同配合比条件下,通过流动性试验、单轴受压试验、三点弯曲缺口试验和叠加试验(overlay test,OT),研究多尺度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断裂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尺度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均具显著影响,在力学性能方面,多尺度纤维能较大程度上减弱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动扩展度,并提高轴心抗压强度和弯曲抗拉强度;在断裂性能研究方面,单掺纤维组和混杂纤维组均能不同程度上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性能.其中,对失稳断裂韧度和黏聚韧度的提升规律较为一致,在断裂性能指标的提升幅度上,黏聚韧度>失稳断裂韧度>起裂断裂韧度;CW纤维、钢纤维及PVA纤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0%、0.75%和0.25%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相对最优.研究成果可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尺度纤维 试验设计 力学性能 断裂性能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监测矿区道路沉降的像控点布设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鹏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高效监测因采动导致的矿区道路沉降,本文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了在50 m作业高度下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对该技术监测道路沉降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模拟实验与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种不同的像控点布设间距对沉降监测精... 为高效监测因采动导致的矿区道路沉降,本文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了在50 m作业高度下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对该技术监测道路沉降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模拟实验与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种不同的像控点布设间距对沉降监测精度的影响,得到较为合理的像控点布设间距为100 m,此时高程监测精度为1.5 cm。以山东省济宁市南屯煤矿9313工作面采动区域内十字道路为对象验证模拟实验结果,得到沉降监测误差为1.6 cm,该结果可以满足厘米级精度的沉降监测要求,为井下采煤工作和道路修复工作提供指导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控点布设 道路沉陷 DEM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优化方法的分类器设计
12
作者 柳新强 徐欢 王栋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常规分类器如k近邻、支持向量机等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较多的训练量会大幅度降低分类器的训练效率和准确率。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原型优化方法对已有训练数据进行筛选压缩,滤除大量冗余数据,将压缩后的数据集作为原型... 常规分类器如k近邻、支持向量机等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较多的训练量会大幅度降低分类器的训练效率和准确率。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原型优化方法对已有训练数据进行筛选压缩,滤除大量冗余数据,将压缩后的数据集作为原型来训练分类器,提高训练效率和分类准确率。在已有方法基础上做出改进,设计新的基于原型优化方法的分类器,可以大幅度减小训练量,并保证分类准确率,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优化 分类器 K近邻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背景下样板党支部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13
作者 吴梦瑶 孔文琼 柳新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022-02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坚持“三全育人”是新时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应。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坚持“三全育人”是新时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应。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育人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更涉及学生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在高职教育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有效发挥育人功能,通过党建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支部 党建工作 职业教育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古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宁波 刘玉健 王安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再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GM(1,1)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为基础,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以变电站滑坡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0,即处于稳定状态;所得变形预测结果的平均相... 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再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GM(1,1)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为基础,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以变电站滑坡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0,即处于稳定状态;所得变形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外推预测,发现滑坡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尖点突变理论 稳定性评价 支持向量机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水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波 刘苗苗 王文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4,60,共7页
为了得到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水化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实验和混凝土的水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加偏高岭土来代替混凝土水泥掺料,可以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但... 为了得到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水化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实验和混凝土的水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加偏高岭土来代替混凝土水泥掺料,可以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但是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内部的水泥含量会减少以及混凝土内部的化学结合水量减少。使得其水化放热量和放热速率均减小以及水化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含量减少。通过结合偏高岭土水化后XRD图谱分析可知,在偏高岭土掺量为15%时钙矾石XRD图谱峰值最显著。这和前期得到混凝土力学性能达到较佳的偏高岭土掺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结合水量 水化产物 水化放热速率 放热量 XRD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砂混凝土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宁波 闫艳 +1 位作者 左夏伟 梁仁旺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164,175,共7页
通过对尾矿砂混凝土开展室内力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含水率、颗粒粒径和干密度对尾矿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尾矿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是随着应变的增大... 通过对尾矿砂混凝土开展室内力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含水率、颗粒粒径和干密度对尾矿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尾矿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是随着应变的增大应力逐渐增大,当应变增大一定值时应力逐渐趋于平缓;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尾矿砂混凝土应力峰值点对应的应变值相对滞后。当尾矿砂混凝土的围压一定时,尾矿砂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和峰值应力的数值大致一样,故尾矿砂混凝土变形特性受含水率的影响作用较小,受到围压的影响作用较大;随着尾矿砂粒径的不断增大,尾矿砂混凝土的黏聚力呈现出增大变化规律,而内摩擦角却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由于干密度越大,尾矿砂混凝土内部含有固体颗粒越多,尾矿砂混凝土就越加密实,进而使得颗粒之间的相互咬合力增大,在宏观上呈现出尾矿砂强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混凝土 含水率 粒径 干密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铁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磊 何文敏 李炳梁 《职业技术》 2021年第6期40-44,共5页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铁建类专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铁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创并行+模块互嵌+二课拓展+实习升华"的课程体系,建立"统筹管理、分层落实、持续改进"的双...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铁建类专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铁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创并行+模块互嵌+二课拓展+实习升华"的课程体系,建立"统筹管理、分层落实、持续改进"的双创制度保障体系,创建"过程性考核+过关考核+弹性积分兑换"的考核模式,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和教练型双创教师锻造平台等措施,实现了专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双创能力,为高职铁路建设类专业设置提供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类专业 专创融合 弹性积分兑换 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燕敏 艾孝军 贺凯盈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4-1031,共8页
以GFZ事后精密轨道与钟差产品为参考,评估CNES实时轨道与钟差精度。基于CNES实时轨道和钟差,对18个MGEX地面站进行了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RT PPP)测试,以GPS为参考分别对比分析了BDS3、BDS2+3的RT PP... 以GFZ事后精密轨道与钟差产品为参考,评估CNES实时轨道与钟差精度。基于CNES实时轨道和钟差,对18个MGEX地面站进行了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RT PPP)测试,以GPS为参考分别对比分析了BDS3、BDS2+3的RT PPP的性能。结果表明,GPS实时轨道三维精度优于11 cm,实时钟差精度约为0.02~0.06 ns, BDS非GEO卫星实时轨道三维精度优于33 cm,钟差精度约为0.05~0.29 ns。BDS与GPS三维定位精度基本相当,约为5~6 cm。GPS平均收敛速度约为59 min, BDS平均收敛时间约为124 min。相对于BDS3、BDS2+3在E、N、U三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9.9%、6.7%、2.6%,3D定位精度提升5.8%,收敛速度提升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轨道 实时钟差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断面施工的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燕波 张新锦 +1 位作者 彭磊 宁波 《工程勘察》 2023年第12期26-34,共9页
为掌握机械化施工背景下超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后围岩松动圈的分布特性,服务于隧道工程动态设计与施工,以某双线高铁隧道为依托,从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室内三轴试验获得符合工程实际下的围岩相关参数,之后... 为掌握机械化施工背景下超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后围岩松动圈的分布特性,服务于隧道工程动态设计与施工,以某双线高铁隧道为依托,从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室内三轴试验获得符合工程实际下的围岩相关参数,之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提出以极限剪应变作为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判据,得出超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后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最后通过现场波速测试测得松动圈厚度,分析围岩波速随孔深的变化情况,并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极限剪应变判据模拟得出围岩松动圈范围边墙两侧呈“月牙形”分布,拱顶及仰拱处呈“半圆环形”分布,边墙处松动圈厚度达到最大值1.10m;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边墙处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00~1.10m,拱腰处围岩松动圈厚度为0.50~0.60m,拱肩处围岩松动圈厚度为0.40~0.50m。室内试验为数值模拟提供了合理的围岩参数,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以极限剪应变判据在模拟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中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松动圈 极限剪应变 数值模拟 声波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FLUENT的板式换热器性能仿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瑜都 孔文琼 《工业加热》 CAS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板式换热器作为海水淡化设备的关键部件,换热器的结构对于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以及海水淡化处理的效果都起着关键作用。但长期以来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缺乏可靠的设计分析方法。因此,根据板式换热器的结构... 板式换热器作为海水淡化设备的关键部件,换热器的结构对于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以及海水淡化处理的效果都起着关键作用。但长期以来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缺乏可靠的设计分析方法。因此,根据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通过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以及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换热器的能量传递数学模型,采用湍流(RNG k-ε)模型建立质量传递模型。使用ANSYS FLUENT建立了板式换交换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模拟了不同工况下的热力学性能。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和流动情况。比较分析了换热器在不同流量和冷热流体温差下的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为了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效果可通过增加冷流体的流速和增加冷流体和热流体之间的温差来确保更大的传热系数,从而提升换热器的热交换性能。研究结果为不同工况条件板式换热器使用及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数值模拟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