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孟利芳 何令敏 《河北中医》 2014年第4期602-603,共2页
脑梗死是以神经功能缺损至少持续24 h为特征的综合征,系因脑循环障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受累引起缺血、缺氧,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灶,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大约占全部卒中的70%[1]。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梗... 脑梗死是以神经功能缺损至少持续24 h为特征的综合征,系因脑循环障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受累引起缺血、缺氧,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灶,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大约占全部卒中的70%[1]。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梗死大小、部位。其中梗死部位影响到双侧大脑皮质或脑干束产生假性延髓性麻痹,可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患者不同程度上存在食物误吸或饮水呛咳,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2]。近年来,护理学得到了很好发展,其中心理护理逐渐为广大医护人员所重视。若在脑梗死恢复期采取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可降低致残率,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009-05-2013-06,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65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并与常规护理6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 脑梗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硫辛酸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寒凝血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非亚 张立辰 +4 位作者 曹永革 刘占国 雷香娟 李雪岩 王兰 《河北中医》 2020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硫辛酸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PN)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DPN寒凝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采用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硫辛酸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PN)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DPN寒凝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采用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硫辛酸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54/56),对照组总有效率83.9%(47/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联合依帕司他胶囊、硫辛酸片治疗DPN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活血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会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期90-90,共1页
目的探讨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7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宁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7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宁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衰弱 百合宁神汤 阿普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补救性治疗方法——股-颈动脉转流术报道
4
作者 闫喜格 王国玲 +7 位作者 张博刚 彭敏 董中君 申晓平 陈秀晓 贾倩 董会格 程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血管再闭塞,如不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可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本文报道了1例股-颈动脉转流术补救性治疗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快速解决这种不常见却又非常棘手的临床情况提供思路,该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再闭塞 股-颈动脉转流术 补救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朝阳 程莉 +2 位作者 董会格 李亚红 张哲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93-0097,共5页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经颅磁刺激联用对急性脑梗死后脑缺血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14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同时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经颅磁刺激,共2周。...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经颅磁刺激联用对急性脑梗死后脑缺血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14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同时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经颅磁刺激,共2周。检测ET-1, NO,丙二醛,H2O2, SOD, CAT等检测指标,以评估其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四肢麻木、头晕、苔白腻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 NIHSS、 FMMS、 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 NIHSS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治疗完成后,血清 VEGF、 Hcy及 NSE含量显著增高,尤以 Hcy、 NSE含量显著下降, VEGF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为64.00%(x2=8.157,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的血管性认知损害,提高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经颅磁刺激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及对炎性因子MCPVEcadherin的影响
6
作者 程莉 张朝阳 +2 位作者 董会格 贾荣 张超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72-0175,共4页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患者炎症因子、趋化因子(MCP)、钙粘蛋白(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患者炎症因子、趋化因子(MCP)、钙粘蛋白(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观察其疗效。结果 1)用药14天,2周后,对2型糖尿病大鼠进行2周、3次、4次,3次3次随访,3次随访3次,4次随访,4次3次,1次3次。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NIHSS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并且在治疗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肢体麻木、苔白腻、滑脉、头昏等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0.00%(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IL-6、MCP、VE-cadherin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半夏白术天麻汤 风痰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
7
作者 王宁 张朝阳 +2 位作者 韩叙 宋学琴 季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73-777,共5页
目的研究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type1,DM1)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分析2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DM1患者的肌电图、头颅MRI、MMSE量表、MOCA量表、基因检测结果等。结果2例患者均中... 目的研究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type1,DM1)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分析2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DM1患者的肌电图、头颅MRI、MMSE量表、MOCA量表、基因检测结果等。结果2例患者均中年起病,缓慢进展,临床均有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肌电图均显示被测上下肢肌肉可见大量肌强直样放电,有窄小电位。头颅MRI均显示双侧额顶岛叶、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异常信号,例1头颅MRI还显示双侧颞部及双侧外侧裂内侧异常信号。例1MMSE量表评分5分,MOCA量表评分8分,患者认知域异常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和记忆力下降。例2MMSE量表评分24分,MOCA量表评分14分,患者认知域异常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降低。基因检测证实为2例均为DM1。结论DM1患者除神经肌肉病变外可伴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 认知障碍 白质病变 颞部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和汤应用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秋华 孟利芳 杜红方 《河北中医》 2009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阳和汤 慢性病 胃溃疡 支气管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