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权Fisher模糊判别准则的真彩色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佳祥 桂丹萍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针对Fisher判别分类中,选取样本不平衡导致Fisher线性判别性能下降,提出了加权Fisher判别对类内散布矩阵进行修正的方法.同时,针对Fisher判别准则为阈值分类器,引入了一种新的Fisher模糊判别准则.该方法应用于无人机真彩色影像的道路、... 针对Fisher判别分类中,选取样本不平衡导致Fisher线性判别性能下降,提出了加权Fisher判别对类内散布矩阵进行修正的方法.同时,针对Fisher判别准则为阈值分类器,引入了一种新的Fisher模糊判别准则.该方法应用于无人机真彩色影像的道路、植被、裸土地分类,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并与传统Fisher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加权Fisher模糊判别方法比传统Fisher方法的分类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Fisher模糊判别准则 高斯隶属函数 最大隶属原则 无人机真彩色影像 真彩色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福建海域近10年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施益强 温宥越 +2 位作者 肖钟湧 陈本清 刘金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8,共8页
利用GIS与RS软件技术,以垂向归纳模型(Vertically Generalized Production model,VGPM)反演的2003—2012年的120幅MODIS数据的月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a福建海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GIS与RS软件技术,以垂向归纳模型(Vertically Generalized Production model,VGPM)反演的2003—2012年的120幅MODIS数据的月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a福建海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NPP空间分布呈闽北>闽中>闽南的高纬海区向低纬海区递减、近岸海域向较远海域递减趋势;闽南和闽中交界海域、闽北中部较远海域等出现明显低值区;NNP时序变化具有明显区域性:近、远岸NPP月均值变化在闽北、闽中海域差异明显,在闽南海域则较为一致。NPP月均值变化率呈现离岸线越远变化率越小,并随纬度降低而降低的态势,且其最大值落在I和II区;NPP季均值在近岸与远岸分别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特征;NPP年均值变化总体上表现出高低值年份交替的周期性特征。开展NPP研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渔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报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福建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子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4
3
作者 施益强 朱晓铃 蔺方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利用面向对象思想,综合应用光谱值、光滑度、紧凑度及长宽比等因子,分割道路对象,构建规则知识库,探讨一种基于多因子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并以厦门市局部区域的QuickBird影像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影像分割尺度为7... 利用面向对象思想,综合应用光谱值、光滑度、紧凑度及长宽比等因子,分割道路对象,构建规则知识库,探讨一种基于多因子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并以厦门市局部区域的QuickBird影像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影像分割尺度为75时,道路对象被较完整分割;与传统基于单个像元光谱信息的监督分类法相比,该方法的提取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 遥感影像 多因子对象 道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支持向量机建筑物边缘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4
作者 安文 吴云东 +1 位作者 张强 耿利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9-652,共4页
为解决边缘点与非边缘点过渡的模糊边缘,提出了一种模糊支持向量机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选用图像3 3窗口4个方向的灰度梯度、梯度幅值和梯度方向组成6维特征向量,同时选用径向机核函数对样本特征向量升维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空间中构造... 为解决边缘点与非边缘点过渡的模糊边缘,提出了一种模糊支持向量机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选用图像3 3窗口4个方向的灰度梯度、梯度幅值和梯度方向组成6维特征向量,同时选用径向机核函数对样本特征向量升维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空间中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同时,根据归一化后的梯度幅值来确定每个样本的隶属度,最后利用模糊支持向量机实现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了模糊支持向量机边缘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模糊支持向量机 隶属度函数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ayes-Gauss判别法的遥感影像的聚类
5
作者 颜军 陈水利 吴云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针对Fisher线性判别法和传统的Bayes判别方法在遥感影像聚类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以隶属度代替先验概率的模糊Bayes-Gauss聚类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真彩色(RGB)图像中的草地、道路、裸土地和建筑物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算... 针对Fisher线性判别法和传统的Bayes判别方法在遥感影像聚类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以隶属度代替先验概率的模糊Bayes-Gauss聚类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真彩色(RGB)图像中的草地、道路、裸土地和建筑物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聚类中与Fisher线性判别法和传统Bayes判别法相比,具有精确度较高、误识率和拒识率较低、适用性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加权Fisher判别法 Bayes判别法 模糊Bayes-Gauss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局部信息和Gath-Geva模糊聚类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6
作者 程平 陈水利 吴云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Gath-Geva模糊聚类算法对初始给定的聚类中心等先验信息较敏感,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局部信息的模糊Gath-Geva聚类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彩色图像分割方面,与传统模糊C-Means算法相比,具有较强的分割精度.
关键词 模糊C—Means聚类 Gath—Geva模糊聚类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相机检定场测标的自动识别技术
7
作者 蓝闻惊 刘珊红 吴云东 《地理空间信息》 2010年第5期4-6,9,共4页
测标匹配的准确性是利用检定场检定数字相机的前提。针对灰度绝对值和匹配方法存在的问题,选用基于相关系数的匹配方法对测标进行匹配。为了加快匹配速度,提出采用Alpha通道置0的图像预处理办法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该方法克服了... 测标匹配的准确性是利用检定场检定数字相机的前提。针对灰度绝对值和匹配方法存在的问题,选用基于相关系数的匹配方法对测标进行匹配。为了加快匹配速度,提出采用Alpha通道置0的图像预处理办法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灰度绝对值和匹配方法存在的亮度影响,可以快速准确识别测标,并对其算法做了精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机 测标 图像匹配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扩散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施益强 王坚 +2 位作者 曹超 黄厔 李其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466-470,共5页
通过实测,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道路线源污染源强.结合GIS技术,应用HIWAY2、CALINE4模型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NOx、PM10的扩散,并验证与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选取的扩散模型对PM10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低4.03%,对NOx的模拟值... 通过实测,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道路线源污染源强.结合GIS技术,应用HIWAY2、CALINE4模型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NOx、PM10的扩散,并验证与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选取的扩散模型对PM10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低4.03%,对NOx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高1.98%,即所用模型能较准确地定量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机动车尾气 模拟 可视化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自适应迁移能力的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国榕 陈水利 +1 位作者 李绍滋 吴云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7,共6页
基于群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迁移能力的多种群PSO算法.对2个著名的基准函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经典PSO和多种群协同PSO等算法相比,新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粒子群的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收敛精度,改善了算法的优化性能.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迁移算子 种群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施益强 吴志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6-180,186,共6页
基于RS与GIS技术,提取1994,2000,2006和2013年4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模型、概率转移矩阵及马尔可夫模型,研究了近20a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预测其未来10a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a厦... 基于RS与GIS技术,提取1994,2000,2006和2013年4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模型、概率转移矩阵及马尔可夫模型,研究了近20a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预测其未来10a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a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前期较快,后期趋缓,变化面积高达46.75%;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及加强海洋经济的城市发展战略相符;建设用地变化仍为该区域未来10a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需加强对耕地和林地的保护以促进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TM+影像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马尔可夫模型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雷达数据三维可视化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1
作者 施益强 吴丽娜 吴陈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ArcGIS Engine与Microsoft VB.NET技术,设计实现新一代多普勒气象雷达数据三维可视化与预警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雷达数据的坐标转换、统计与动态分析、三维可视化、自动预警、应急通信以及专...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ArcGIS Engine与Microsoft VB.NET技术,设计实现新一代多普勒气象雷达数据三维可视化与预警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雷达数据的坐标转换、统计与动态分析、三维可视化、自动预警、应急通信以及专题制图等主要功能。在多普勒雷达数据应用中首次建立了基于GIS空间分析的自动预警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为精细化短时气象预报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多普勒气象雷达数据 三维可视化 预警模型 应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or小波和局部二值模式结合的一种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培芝 陈水利 陈国龙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针对传统的Gabor小波存在提取特征维数高、识别时间长的缺点,对Gabor小波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利用Gabor小波的幅值直接与人脸图像作乘积得到Gabor图像,接着使用局部二值模式得到纹理图像,然后提取出纹理图像的直方图信息,并作为... 针对传统的Gabor小波存在提取特征维数高、识别时间长的缺点,对Gabor小波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利用Gabor小波的幅值直接与人脸图像作乘积得到Gabor图像,接着使用局部二值模式得到纹理图像,然后提取出纹理图像的直方图信息,并作为人脸图像的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在未经过预处理的ORL人脸数据库中取得95.0%的识别率.平均每张人脸图像识别时间为0.14 s,表明该算法能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小波 局部二值模式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V颜色空间的候选车牌区域筛选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奇 吴云东 陈水利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提出了在HSV颜色空间中,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筛选车牌区域的新算法.该算法根据车牌4种不同底色对应的3个分量,分别统计出底色平均密度的阈值范围,并利用该范围,对候选区域进行筛选,以确定车牌区域.在筛选车牌区域时,重点讨论了车身... 提出了在HSV颜色空间中,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筛选车牌区域的新算法.该算法根据车牌4种不同底色对应的3个分量,分别统计出底色平均密度的阈值范围,并利用该范围,对候选区域进行筛选,以确定车牌区域.在筛选车牌区域时,重点讨论了车身颜色与车牌底色相近或相同、候选车牌区域的纹理和边缘特征及宽高比都接近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对车牌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 定位 HSV颜色空间 平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施益强 王坚 张枝萍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06-5412,共7页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克里格插值与空间相关矩阵,研究厦门市SO2、NO2、PM10和PM2.5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人口密度、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地表温度及植被指数等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生态区、居...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克里格插值与空间相关矩阵,研究厦门市SO2、NO2、PM10和PM2.5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人口密度、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地表温度及植被指数等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生态区、居住区与工业区,定量评价了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并识别出各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染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减的空间特征,其主要受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的影响;SO2与除地表温度外的其他影响因数均有较强空间相关性,PM10和PM2.主要与道路面积比重、建设用地比重具有较强相关性,NO2则与道路面积比重的相关性最强,污染浓度与影响因数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递增趋势;与按照行政区的划分相比,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的划分显得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空气污染 空间分布 影响因数 空间相关性 厦门市
原文传递
厦门市环境空气污染时空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43
15
作者 肖建能 杜国明 +4 位作者 施益强 温宥越 姚杰 高宇婷 林锦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63-3371,共9页
利用2014年3月—2015年2月厦门市18个监测站点实测数据,运用GIS技术、相关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其污染因子的时空分析,结合厦门市土地利用分类专题图和主要重工业企业分布图进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污染... 利用2014年3月—2015年2月厦门市18个监测站点实测数据,运用GIS技术、相关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其污染因子的时空分析,结合厦门市土地利用分类专题图和主要重工业企业分布图进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污染源的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天数占全年的48%,PM2.5紧随其后占到36%;厦门市空气质量较好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中7月份是厦门市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而厦门市秋冬两季的空气质量较差;AQI与温度相关系数达-0.813,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与气压相关系数达0.835,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而与风速和相对湿度气象因素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PM2.5、PM10、SO2、NO2、O3污染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海沧区和集美区南部的空气污染比厦门其他地方明显更为严重;从土地利用图和主要重工业企业的分布图可以看出,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建筑用地,而且这些地区还分布着许多钢铁厂和发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 污染因子 气象因素 相关分析 厦门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