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密度与分布初步研究
1
作者 吴必锋 李登江 +2 位作者 唐秀俊 张夏军 古定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075-0078,共4页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种群的密度与分布范围,通过布设2×2km公里网格,再利用Arc GIS对海拔、植被类型等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后进行系统抽样,抽样选择10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对白鹇的数量及分布进行监...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种群的密度与分布范围,通过布设2×2km公里网格,再利用Arc GIS对海拔、植被类型等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后进行系统抽样,抽样选择10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对白鹇的数量及分布进行监测调查。在布设的100台红外相机监测点位中,监测到白鹇的红外相机点位共计37个。利用捕获率模型和因子选择率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密度大约为0.01-0.015只/hm2,数量大约为473-710只;喜好分布在1000至1800m的海拔范围内中高郁闭度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白鹇 种群密度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镇海林蛙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继军 李仕泽 +3 位作者 吕敬才 李灿 魏刚 徐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797-9797,9820,共2页
2014年6月16日~6月22日,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1个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 Ye,Fei et Matsui,1995).标本现保存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 2014年6月16日~6月22日,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1个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 Ye,Fei et Matsui,1995).标本现保存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图谱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交密站闽楠适生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必锋 张前江 +1 位作者 邰正光 李忠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3期15-17,共3页
闽楠适生区的研究是保护野生闽楠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为闽楠的管理繁育提供借鉴。利用GIS对影响闽楠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闽楠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和不适生区分布图,各适生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89%... 闽楠适生区的研究是保护野生闽楠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为闽楠的管理繁育提供借鉴。利用GIS对影响闽楠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闽楠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和不适生区分布图,各适生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89%、17.90%、46.54%和27.67%。将分级图与现存闽楠分布叠加分析,在高度适生区有72.76%的闽楠分布,不适生区没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GIS图谱法 适生区 叠加分析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必锋 古定豪 +3 位作者 余德会 李萍 唐秀俊 王泽文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类调查 相对多度 网格占有率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有毒菌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镇国 李萍 +2 位作者 余德会 廖佳 李兴春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第6期99-100,共2页
近年来,在雷公山地区时有村民食用野生菌类中毒事件的发生,本文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大型毒菌有3目11科13属24种及其生境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减少食用野生菌物中毒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雷公山 毒菌 多样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生境选择研究
6
作者 古定豪 吴必锋 +2 位作者 余德会 李登江 李扬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9-82,共4页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对生境选择特征,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10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活动的白鹇进行监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到100台红外相机在野外工作监测调查18074个相机日,共...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对生境选择特征,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10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活动的白鹇进行监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到100台红外相机在野外工作监测调查18074个相机日,共获得41739份视频和照片,其中监测到白鹇的视频或照片有1325份,通过分析统计白鹇独立有效照片(视频)有731份,监测到白鹇的点位共计37个。对监测样地白鹇的RAI统计分析得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相对多度指数为RAI=4.044,其网格占有率为42.05%。在统计分析白鹇生境选择的生态因素后,发现白鹇选择的生境主要是靠近水源、食物资源丰富、地势适中及Ⅲ~Ⅳ级海拔梯度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活动区域内灌木较少(<2株/m^(2)),草本适量(2~50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白鹇 生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绍琼 吴群芳 《花卉》 2017年第20期174-175,共2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林业资源以秃衫等珍稀濒危物种和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是研究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秃杉天然群落等的理想基地。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雷公...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林业资源以秃衫等珍稀濒危物种和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是研究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秃杉天然群落等的理想基地。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了其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群芳 杨绍琼 《花卉》 2017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是关键问题,实现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和谐发展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论述了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实现和谐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最后提出了林业系统...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是关键问题,实现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和谐发展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论述了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实现和谐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最后提出了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 社区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东南部玉山竹属一新种及空竹一新异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成华 杨林 +2 位作者 李鹤 李扬 易同培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3-15,共3页
贵州雷公山顶产有玉山竹属1新种,现定名为雷公山玉山竹.这个种近似于盈江玉山竹Yushnia glandulosaHsueh etYi,不同在于秆挺直;小棱具叶(2)3 ~5,叶片长达12 cm,宽达1.9 cn,次脉(3)5对~6对,边缘近于平滑或上部具小锯齿.近期发表的... 贵州雷公山顶产有玉山竹属1新种,现定名为雷公山玉山竹.这个种近似于盈江玉山竹Yushnia glandulosaHsueh etYi,不同在于秆挺直;小棱具叶(2)3 ~5,叶片长达12 cm,宽达1.9 cn,次脉(3)5对~6对,边缘近于平滑或上部具小锯齿.近期发表的毒空竹,经研究,它就是空竹的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山竹属 雷公山玉山竹 新种 贵州 空竹新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青钱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丛军 刘娜 +5 位作者 谢涛 丁访军 吴运辉 杨瑞 余德会 雷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138,共8页
为探明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典型青钱柳群落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分析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类型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根据各样地优势物种是否相同,划分为8种青钱柳群落类型(群落Ⅰ... 为探明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典型青钱柳群落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分析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类型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根据各样地优势物种是否相同,划分为8种青钱柳群落类型(群落Ⅰ至群落Ⅷ),其中群落Ⅰ为青钱柳伴生群落,群落Ⅳ和Ⅶ为青钱柳纯林,其余5种为青钱柳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2)8种群落物种数范围为12~92个,属数范围为11~73个,科数范围为11~53个,表现为群落Ⅴ(92种73属53科)>Ⅱ(85种72属51科)>Ⅵ(65种63属47科)>Ⅳ(46种44属32科)>Ⅰ(45种42属34科)≥Ⅲ(45种39属30科)>Ⅷ(28种26属23科)>Ⅶ(12种11属11科);(3)不同群落生长型和生活型组成分别为乔木18.82%~50.00%、灌木10.87%~35.56%、草本20.00%~54.35%、藤本0~18.46%,高位芽39.13%~66.67%、地上芽0~22.35%、地面芽14.13%~46.15%、地下芽0~9.23%,其中以乔木、草本和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种子植物组成区系复杂,以北温带、泛热带及东亚为主要类型;(5)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群落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s指数范围分别为0.95~6.07、0.99~2.99、0.55~0.95、0.67~0.90,群落Ⅴ的4个多样性指数都为最高,群落Ⅶ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皆为最低,Pielous指数则以群落Ⅳ最低。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省青钱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产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变异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柏文恋 袁丛军 +4 位作者 谢涛 黄安香 丁访军 吴运辉 余德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5,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黔产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状况,明确黔产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探讨不同采摘部位、不同种源及不同采样时间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异规律。【方法】在贵州省17个县(市、区)选择33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点采集叶... 【目的】通过研究黔产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状况,明确黔产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探讨不同采摘部位、不同种源及不同采样时间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异规律。【方法】在贵州省17个县(市、区)选择33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点采集叶片样品,对青钱柳叶片中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铁(Fe)、全锰(Mn)、全铜(Cu)、全锌(Zn)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青钱柳叶片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N、Mn含量变幅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2.6%和73.4%;大部分地区的青钱柳叶片存在N、P、K、Fe含量不足,其中N含量缺乏最为严重,N、P、K、Fe含量不足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数的100%、66.7%、96.3%和88.9%。青钱柳小叶中N、Fe、Mn含量显著高于叶柄,且分别比叶柄的高251.4%、23.4%、56.3%,青钱柳小叶的P、K、Mn、Fe、Cu含量分别比复叶的高30.5%、43.7%、126.8%、41.6%、153.7%,但Zn含量比复叶的低60.6%。黎平种源青钱柳叶片N、P、K、Mn含量显著高于广西种源和江西种源,广西种源青钱柳Cu、Zn含量显著高于江西种源和黎平种源,江西种源的Fe含量显著高于广西种源和江西种源。同一种源同一种植模式下,青钱柳叶片N、P、K、Fe、Mn、Cu、Zn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4月份采集的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总量相对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大部分产地存在N、P、K、Fe含量不足,生产上要特别注意补充N、P、K肥的施用;青钱柳不同部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叶片对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更高;不同种源及采样时间对青钱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著;青钱柳叶片N、K、Cu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研究可对青钱柳人工培育过程中的施肥量及施肥方式进行优化,同时可为提高青钱柳产量及品质、培育优质青钱柳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叶片 种源地 营养元素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蒜兰分株繁殖增殖系数影响因素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必锋 谢镇国 +1 位作者 余永富 李兴春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105-107,124,共4页
在有50%遮阳率和不遮阳2种不同光照、其他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以"腐殖质+黄棕壤"、"细河沙+黄棕壤"、"黄棕壤"3种不同基质为繁殖基质,进行周期为1年的独蒜兰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周期内50%遮... 在有50%遮阳率和不遮阳2种不同光照、其他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以"腐殖质+黄棕壤"、"细河沙+黄棕壤"、"黄棕壤"3种不同基质为繁殖基质,进行周期为1年的独蒜兰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周期内50%遮阳条件下"腐殖质+黄棕壤"的增殖最为明显,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19,而不遮阳的"腐殖质+黄棕壤"最先出芽开花。因此推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和一定的遮阳处理是独蒜兰分株繁殖获得较高增殖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定的阳光能促进出芽和开花。建议在大量繁殖时,在基质中适当添加腐殖质,春季增加光照和保温,夏季适当减少光照和降温保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分株繁殖 增殖系数 影响因素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青钱柳群落特征及其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光丽 余德会 +2 位作者 袁丛军 谢涛 吴运辉 《贵州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解贵州不同流域分布的青钱柳群落植物区系特征。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种群结构和区系特征。研究表明:(1)贵州分布的青钱柳种群属于衰退型;(2)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0%的有青钱柳、水青冈和白栎,为分布区的优势种;(3... 为了解贵州不同流域分布的青钱柳群落植物区系特征。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种群结构和区系特征。研究表明:(1)贵州分布的青钱柳种群属于衰退型;(2)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0%的有青钱柳、水青冈和白栎,为分布区的优势种;(3)研究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51科467属1039种,其中以乌江流域分布种类最多(133科390属792种),最少是赤綦流域(CQ)有52科76属94种;(4)分布区科属地理区系类型多样,各流域分布的科都是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最多,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为辅,呈现从温带型向热带型过渡的植物类型特点;(5)南北盘江流域(NB)青钱柳群落原生植被人为干扰程度最为严重,受到外来物种的竞争较明显,而沅江流域(YJ)保留的原种比例最大,区系次生度最小,青钱柳群落具有一定的原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种群特征 区系 不同流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独蒜兰球茎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吴必锋 余德会 +3 位作者 李扬 张世玲 张前江 王彪 《农技服务》 2022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雷公山地区独蒜兰规模化栽培提供参考,进行了遮阳率50%、施肥[栽培前施复合肥(N-P-K=15-15-15)100 g/m^(2)作为苗床底肥,花谢后5月初和7月初分别各追施1次复合肥50 g/m^(2)]及5 cm×5 cm、10 cm×5 cm、10 cm×10 cm 3种... 为雷公山地区独蒜兰规模化栽培提供参考,进行了遮阳率50%、施肥[栽培前施复合肥(N-P-K=15-15-15)100 g/m^(2)作为苗床底肥,花谢后5月初和7月初分别各追施1次复合肥50 g/m^(2)]及5 cm×5 cm、10 cm×5 cm、10 cm×10 cm 3种密度对独蒜兰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遮阳处理对独蒜兰球茎产量影响较明显,其次为施肥,密度影响较小;独蒜兰球茎产量在遮阳率50%+施肥下平均球茎重为2255.7 g,平均净增产率高达126%,是不遮阳+不施肥条件的7.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产量 影响因子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