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多光谱和高光谱的茶树越冬期REC、SPAD和MDA预测模型 |
徐阳
毛艺霖
李赫
王玉
王双双
钱文俊
丁兆堂
范凯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控释肥与尿素配施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
付乃峰
洪永聪
丁兆堂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3
|
大孔吸附树脂对茶多酚和咖啡碱吸附及洗脱性能的研究 |
纪小燕
王玉
丁兆堂
曲宝涵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4
|
茶苗叶片低温诱导蛋白提取分离研究 |
张楠
洪永聪
丁兆堂
王玉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5
|
崂山茶园土壤养分水平与年变化动态研究 |
李倩
丁兆堂
王玉
张新富
洪永聪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微喷灌施用专用水溶肥在幼龄茶树上的试验研究 |
李树亮
梁斌
丁兆堂
王玉
李俊良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14 |
6
|
|
7
|
不同采摘期野生菊花主要功效成分的研究 |
纪小燕
王玉
丁兆堂
张新富
袁从波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叶片解剖结构变异特性研究 |
王玉
张金霞
丁兆堂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12 |
6
|
|
9
|
不同采摘期崂山绿茶主要品质化学因子构成及变化研究 |
王玉
李倩
丁兆堂
张云伟
王漪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
10
|
|
10
|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研究 |
王玉
王会
丁兆堂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2 |
4
|
|
11
|
武夷名丛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石玉涛
郑超
黄华娟
吴玲凤
谢燕云
严玉琢
郑淑琳
罗盛财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14 |
4
|
|
12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
余素红
洪永聪
曾明森
王定峰
|
《茶叶科学技术》
|
2009 |
1
|
|
13
|
茶梗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
吴颖
张婉婷
丁兆堂
张凌云
|
《中国茶叶》
|
2010 |
10
|
|
14
|
基于深度学习、小波变换和可见光谱的茶树冻害程度评估 |
李赫
王玉
范凯
毛艺霖
丁仕波
宋大鹏
王梦琪
丁兆堂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崂山茶区茶树根围AM真菌多样性 |
吴丽莎
王玉
李敏
丁兆堂
刘润进
|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6
|
茶树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分析 |
郭秀丽
王玉
杨路成
丁兆堂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8
|
|
17
|
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儿茶素组分的变异特性 |
张金霞
丁兆堂
洪永聪
王玉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18
|
利用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预测茶树种质材料的抗寒性 |
王玉
洪永聪
丁兆堂
张新富
王漪
范凯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19
|
崂山绿茶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化分析 |
李倩
王玉
丁兆堂
张新富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20
|
越冬期茶树叶片生理指数分析及抗寒种质材料的筛选 |
洪永聪
王玉
丁兆堂
张新富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