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程管理模式在综合介入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军桦 徐美玲 +1 位作者 李海玲 徐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2期2069-2070,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综合性介入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综合性介入手术室手术数量、手术种类、不良事件发生数、设备故障数及手术效率资料,设为实施前;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后...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综合性介入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综合性介入手术室手术数量、手术种类、不良事件发生数、设备故障数及手术效率资料,设为实施前;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后的各项数据,并设为实施后。比较流程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我院综合性介入手术室在手术数量、手术种类、不良事件发生数、设备故障数及手术效率的差异。结果综合性介入手术室(平台)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后,手术数量、手术种类显著增加;设备故障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降低。手术预约率、手术准时开台率和手术衔接到位率等手术效率指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性介入手术室实施科学合理的流程化管理,可促进学科的发展、整合医疗资源,提升手术效率、保障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管理 综合性介入手术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护理理念对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启示
2
作者 管春阳 付军桦 +2 位作者 杨红 徐美玲 于笑笑 《国际护理医学》 2019年第2期168-168,共1页
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介入手术室较其他学科的发展较晚,相关护理体系的构建也正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充分吸收和应用先进的护理理念,有助于介入手术室护理体系的构建及学科的发展。借鉴磁性护... 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介入手术室较其他学科的发展较晚,相关护理体系的构建也正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充分吸收和应用先进的护理理念,有助于介入手术室护理体系的构建及学科的发展。借鉴磁性护理理念,促进介入手术室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护理理念 手术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军桦 时淑娟 +3 位作者 高美玲 孙月荣 徐美玲 徐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65-5166,共2页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并进行评价,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SAS、SDS和SCL-90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均升高,但干预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不良情绪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付军桦 时淑娟 +2 位作者 谢红卫 徐美玲 赵凯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接受PCI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94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成对照组(血糖水平<7.0 mmol/L)136例及血糖上升组(血...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接受PCI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94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成对照组(血糖水平<7.0 mmol/L)136例及血糖上升组(血糖水平7.0~11.1 mmol/L)148例、高血糖组(血糖水平>11.1 mmol/L)110例。对比各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指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血糖上升组与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ST段回落较好及心肌灌注的血流分级(TMPG)2~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糖组CK-MB峰值明显高于血糖上升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血糖上升组(均P<0.05)。394例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62例(15.74%)。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存在应激性高血糖(SHG)、TMPG 0~1级、吸烟及泵衰竭≥Ⅱ级的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均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4个指标均是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PC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心肌灌注以及不良心脏事件之间均存在紧密联系,存在SHG、TMPG 0~1级、吸烟以及泵衰竭≥Ⅱ级会增加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糖水平 心肌灌注 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门诊投诉服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姚珊珊 赵宝春 +2 位作者 朱瑞刚 魏华 秦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4期452-454,45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存在投诉的服务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投诉管理中心2019年上半年(1月—6月)门诊916件患者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举措,改善服务质量。结果:2019年下半年(7月—1...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存在投诉的服务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投诉管理中心2019年上半年(1月—6月)门诊916件患者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举措,改善服务质量。结果:2019年下半年(7月—12月)门诊投诉服务问题640件,与上半年相比投诉问题例数与投诉比例均显著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服务问题被投诉产生原因多样化,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直观感受。因此,要正确认识并认真解决患者的投诉,分析原因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防范与督察措施,减少医患纠纷,营造和谐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门诊 服务问题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后多发性瓣周漏介入封堵治疗1例
6
作者 刘伟丽 李大成 +4 位作者 刘松 屈占军 李燕超 唐国璋 江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患者2年前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中度瓣周漏(PVL),后进展为重度PVL、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成功封堵多漏口,PVL改善为轻-中度。半年后复查,NYH... 患者2年前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中度瓣周漏(PVL),后进展为重度PVL、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成功封堵多漏口,PVL改善为轻-中度。半年后复查,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PVL改善为轻度,治疗效果满意。本例提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影像评估应对PVL进行可能性分析,预计发生概率较大时,可针对性选择瓣膜以预防或改善PVL,并做好同期PVL封堵术准备;充分利用CT 3D重建、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多隧道PVL直观、立体和精准显示,对于合理选择封堵器和导丝,指导封堵策略,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瓣周漏 介入封堵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 计算机辅助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忠军 姜文彬 +5 位作者 陈浩 于水 杨斐 潘月帅 魏丽丽 刘飞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12-119,138,共9页
目的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建立原始指标池,经研究小组对初始指标整理讨论后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遴选的40名医用设备管理相关领域专家... 目的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建立原始指标池,经研究小组对初始指标整理讨论后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遴选的40名医用设备管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设备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构建了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117个三级指标。根据此评价体系,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设备展开评价,其采购配置阶段评分为47.1分,运行管理阶段评分为37.9分,根据评价标准该CT机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均符合标准,构建的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医用设备 指标体系 德尔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及再置管的意义
8
作者 卜泉东 栾弘 +3 位作者 牛立园 徐岩 张岩 王曰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TCC留置相关中心静脉病变患者13例。TCC留置中位时间35.2个月(6~70个月)。在加硬导丝支撑下拔除失功导管并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PTA开通中心静脉并原位或异位置入新TCC。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原TCC顺利拔除,1例因导管粘连严重,拔除失败。中心静脉狭窄包括右颈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和右髂静脉,行PTA后均成功置入新TCC,未行支架植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6~48个月),通路功能正常。结论 DSA下PTA开通TCC相关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置入新TCC导管,能够为TCC后失功患者重新建立透析通路,延长通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中心静脉狭窄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9
作者 李彦江 刘彤晖 +2 位作者 田惠 孙岩 张勇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CB组和普通球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终点,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结局和影像随访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DCB组30例,普通球囊组19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再发卒中率、再狭窄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DCB组狭窄程度为14.50%(9.55%~23.42%),低于普通球囊组的30.00%(15.42%~3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与普通球囊相比,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安全的,可以有效降低目标血管再狭窄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成形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高政 屈占军 +3 位作者 国鹏飞 刘伟丽 赵庆哲 江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099-1109,共11页
目的: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经导管主... 目的: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术前用药、术前和术后NLR、PLR化验检查、术中相关资料、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再入院、死亡等数据并使用ROC曲线、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Cox回归、生存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随访满1年。根据不同时间NLR、PLR等对1年预后的预测作用使用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分组,通过Cox回归模型和生存曲线继续进行预后分析,以风险比(Hazard Ratio, HR)表示死亡风险及再入院风险大小;以Log-Rank p表示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的差异,p < 0.05时考虑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本研究中共入选103例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年永久起搏器植入率21.4%,1年再入院率14.6%,1年死亡率5.8%。ROC曲线:1年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前NLR (AUC:0.755,最佳截断值:2.98,p < 0.0001)、术后NLR (AUC:0.732,最佳截断值:6.82,p = 0.001)。术前PLR (AUC:0.650,最佳截断值:112.45,p = 0.031)、术后PLR (AUC:0.663,最佳截断值:179.66,p = 0.020)。1年再入院术前NLR (AUC:0.759,最佳截断值:2.35,p = 0.001)、术后NLR (AUC:0.594,最佳截断值:10.37,p = 0.246)。术前PLR (AUC:0.663,最佳截断值:116.97,p = 0.044)、术后PLR (AUC:0.479,最佳截断值:495.52,p = 0.793)。术前NLR (AUC: 0.848, p < 0.0001)。1年死亡:术前NLR (AUC:0.790,最佳截断值:2.75,p = 0.017)、术后NLR (AUC:0.840,最佳截断值:9.22,p = 0.005)。术前PLR (AUC:0.675,最佳截断值:181.27,p = 0.151)、术后PLR (AUC:0.409,最佳截断值:659.25,p = 0.456)。Cox回归:高术前NLR组术后1年再入院风险增加(HR: 9.56, p = 0.003),高术前NLR组术后1年再入院率29.3%,低术前NLR组术后1年再入院率3.6% (Log-Rank p = 0.0003)。高术前NLR组术后1年死亡风险增加(HR: 11.68, p = 0.025),高术前NLR组1年生存率84.4%,低术前NLR组1年生存率98.6% (Log-Rank p = 0.0044)。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前NLR可以较好的预测TAVR术后1年植入起搏器、再入院及死亡,术后NLR预测能力次之,术前PLR和术后PLR的预测能力较差。高术前NLR显著增加1年再入院的风险以及死亡的风险,高NLR组具有更高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小肠造影诊断放射性肠炎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真 谭好飞 +4 位作者 刘伟丽 王俊超 丁伟 李镇江 周锐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小肠造影诊断放射性肠炎(RE)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行妇科盆腔肿瘤放疗后疑似的RE患者108例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资料,以患者肠镜病理检查结果以及随访资料作为RE的诊断参考,总结RE在磁共振... 目的分析磁共振小肠造影诊断放射性肠炎(RE)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行妇科盆腔肿瘤放疗后疑似的RE患者108例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资料,以患者肠镜病理检查结果以及随访资料作为RE的诊断参考,总结RE在磁共振小肠造影中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磁共振小肠造影在诊断RE中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后期均行肠镜检查,且接受随访复诊,根据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确诊108例患者中共81例为RE,其27例排除RE。以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小肠造影在诊断RE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7.65%与74.07%。RE在磁共振小肠造影增强扫描及DWI扫描图像中有“同心圆”分层状高信号表现,肠壁呈强化信号,同时存在肠管周围改变以及肠壁增厚表现。结论RE在磁共振小肠造影中具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磁共振小肠造影可用于临床R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小肠造影 放射性肠炎 影像学特征 T2WI D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ilips Digital Diagnost VS故障维修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梅 刘士龙 赵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0引言飞利浦公司的Digital Diagnost VS系统取消了暗盒技术,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器,其高速的光量子转换效率、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查患者的速度,实现了患者胸部、骨骼等全身多部位的数字化检查。现将该设备... 0引言飞利浦公司的Digital Diagnost VS系统取消了暗盒技术,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器,其高速的光量子转换效率、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查患者的速度,实现了患者胸部、骨骼等全身多部位的数字化检查。现将该设备使用期间的一些故障现象与分析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IPS DIGITAL Diagnost VS 平板探测器 故障分析 故障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精显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伟丽 廉哲勋 +8 位作者 李大成 张岩 徐美玲 孟真 綦俊辉 杨红 谭好飞 李燕超 付军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支架精显(StentViz)和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评价支架可视性和膨胀性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同时接受StentViz和IVUS检查的PCI患者30例。分别在QCA、StentViz...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支架精显(StentViz)和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评价支架可视性和膨胀性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同时接受StentViz和IVUS检查的PCI患者30例。分别在QCA、StentViz和IVUS图像中对植入的33枚支架最小直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计算支架偏心指数,并进行不同方法间比较分析。对33枚支架共143幅StentViz影像作支架可视性分级评价。结果QCA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均显著大于StentViz、IVUS测量(P<0.05),支架偏心指数均显著低于StentViz、IVUS测量(P<0.05);StentViz测量的上述指标与IVUS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ntViz与IVUS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相关性(r=0.956)优于QCA与IVUS测量的相关性(r=0.776)。StentViz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与QCA测量相比,同IVUS测量具有更好的一致性。143幅StentViz图像中支架可视性评价显示,支架显示优82.1%(评分4分),良15.3%(2~3分),差2.6%(0~1分)。结论StentViz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可视性,与QCA相比在测量支架直径方面同IVU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支架精显技术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极高危主动脉瓣重度返流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伟丽 付军桦 +2 位作者 江磊 孟真 李燕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3-825,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主因劳累后胸闷、憋气不适5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收缩压最高达190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史;肝炎病史30年。入院查体:体温36.5 ℃,血压180/92mmHg,心率60/min,心率齐,心音正常,主动脉瓣听...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主因劳累后胸闷、憋气不适5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收缩压最高达190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史;肝炎病史30年。入院查体:体温36.5 ℃,血压180/92mmHg,心率60/min,心率齐,心音正常,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P2稍亢,伴分裂,股动脉枪击音(-)。实验室检查:血糖14.08mmol/L,肌酐272μmol∕L。心脏彩超:退行性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重度返流,左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47%,主动脉根部内径39mm,主动脉瓣叶见钙化灶,舒张期见重度返流,二尖瓣轻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室间隔基底段心肌肥厚,肺动脉压力测定(PASP)54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瓣膜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植入 人工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倩 孟祥君 +2 位作者 孙硕 刘广义 徐琦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9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51例,不进行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1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51例,不进行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1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3.73%,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和预防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效果显著,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外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单纯性四叶式主动脉瓣重度反流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伟丽 张岩 +7 位作者 江磊 王吴刚 徐美玲 谭好飞 綦俊辉 李燕超 管春阳 李大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9期535-53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胸痛20年,进行性加重1周”,于2019年10月10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现病史:患者近20年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胸痛,夜间平卧入睡无憋醒,2016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给予前降支置入支架一枚,病情仍未缓解。既...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胸痛20年,进行性加重1周”,于2019年10月10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现病史:患者近20年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胸痛,夜间平卧入睡无憋醒,2016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给予前降支置入支架一枚,病情仍未缓解。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20年;冠心病史6年,4年前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支架置入术。入院查体: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P2稍亢,伴分裂,股动脉枪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叶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骑跨栓合并多内脏动脉栓塞1例
17
作者 牛立园 李燕超 +2 位作者 李镇江 张凯 王曰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0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突发腹痛伴双下肢截瘫10 h,来院急诊就诊。既往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病史30年,未抗凝治疗;2 d前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房内血栓,单纯给予口服华法林,未桥接其他抗凝药物治疗。查体: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突发腹痛伴双下肢截瘫10 h,来院急诊就诊。既往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病史30年,未抗凝治疗;2 d前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房内血栓,单纯给予口服华法林,未桥接其他抗凝药物治疗。查体: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叩击痛,双小腿下段以下皮肤散在花斑,压之可褪色,皮肤温度凉,双侧股动脉及以下均未触及搏动,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骑跨栓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肾动脉栓塞 血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术前影响因素
18
作者 屈占军 刘伟丽 +2 位作者 杨宝童 高政 江磊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6期5051-506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描述分析,找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术前影响因素,以期对临床医师决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或永久起搏器植入时机起到参考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4月在青岛大... 目的:本研究通过描述分析,找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术前影响因素,以期对临床医师决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或永久起搏器植入时机起到参考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73名患者,收集其病史资料、术前检验检查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检验各因素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在73例研究人群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起搏器植入率为20.5%;在起搏器植入组和非起搏器植入组两组人群中,术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 < 0.001)、主动脉瓣重度钙化(p = 0.028)、瓣膜过大率(p = 0.002)、后扩张球囊大小(p = 0.037)、年龄(p = 0.037)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 = 0.014)、主动脉瓣重度钙化(p = 0.019)和瓣膜过大率(p = 0.021)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重度钙化和瓣膜过大率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永久起搏器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主动脉瓣钙化 瓣膜过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9
作者 杨宝童 屈占军 +4 位作者 刘伟丽 高政 国鹏飞 傅天瑞 江磊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293-7303,共11页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TAVR手术效果如何,探索TAVR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22年7月因主动...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TAVR手术效果如何,探索TAVR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22年7月因主动脉瓣疾病于心血管外科住院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2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病史及人口学、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资料、影像辅助检查等全部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等使用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49例患者,平均年龄(73.89 ± 6.27)岁,男96例,女53例。术后30天内死亡、新发脑卒中、行开胸手术、术中CRP、体外循环辅助、ECMO辅助、外周血管并发症、瓣中瓣应用情况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永久起搏器置入情况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较狭窄组发生率高(27.03% vs 8.93%, P = 0.01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瓣周漏的发生率则低于狭窄组(27.03% vs 50.00%, P = 0.015)。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术后1月较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改善[59.0 (55, 60) vs 56.0 (45, 60) P 0.05)。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术后1月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60 (4.3, 5.1) vs 4.85 (4.4, 5.5) P < 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患者术后1月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2 (4.6, 5.5) vs 5.5 (5.4, 6.1) P < 0.001]。结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TAVR手术,效果与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大致相似,是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法,可适当扩大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在机械瓣膜功能障碍中的应用1例
20
作者 吴玉辉 江蕊 +2 位作者 刘伟丽 屈占军 江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305-307,共3页
本文报道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诊断1例58岁男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患者,其原因为抗凝不足导致瓣膜周围形成血栓并引起瓣膜功能障碍,成功予以抗凝治疗,避免了外科二次开胸手术。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抗凝治疗 MDCT 二次开胸 瓣膜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