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
1
作者 李腾 孙永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的两批鼻腔鼻窦内翻... 目的研究并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的两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各33例,将两批患者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并在两组手术前后对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3天,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在生活质量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而言,相比于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减少术中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等优势,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薛令军 张晓锋 +3 位作者 刘卫海 邓金虎 刘丽丽 张恩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其中46例同时合并有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应用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术,同时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其中46例同时合并有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应用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术,同时行下鼻甲成形术;对4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经随访1年有效率100%,2年有效率95%,3年有效率88.75%,患者术后1、2、3年VAS总评分均比术前明显好转,3年内随着年限延长,治疗有效率逐年下降,VAS总评分逐年上升(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联合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成形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长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后神经切断术 鼻甲成形术 鼻中隔矫正术 等离子止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窦还纳及窦壁重建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孙瑜宁 孙茂钢 张恩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治疗乙状窦憩室及骨壁缺损引起的血管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例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当天、1个月、6个月... 目的观察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治疗乙状窦憩室及骨壁缺损引起的血管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例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当天、1个月、6个月、1年耳鸣变化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为女性,右侧发病6例,左侧发病1例。根据临床表现及颞骨薄层CT及颅脑MRA、MRV检查确诊为乙状窦源性血管搏动性耳鸣,耳鸣致残量化表(THI)评分分级,均为3级以上,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其中6例乙状窦憩室伴发乙状窦骨质缺损患者接受乙状窦憩室回纳及窦壁重建术治疗,1例合并横窦憩室患者接受乙状窦、横窦憩室回纳+窦壁重建术治疗。术后1年随访,痊愈5例、显效1例、有效1例。结论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进行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还纳 窦壁重建 乙状窦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 EB 病毒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在 EB 病毒相关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瑜宁 李迎喜 张恩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 EB 病毒抗衣壳抗原 VCA-IgA 抗体、抗早期抗原 EA-IgA 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Rta-IgG 抗体联合检测在 EB 病毒相关鼻咽癌(N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7例未接受治疗的 NPC患者(NPC 组)、45例良性鼻炎患者(鼻炎组)... 目的:探讨 EB 病毒抗衣壳抗原 VCA-IgA 抗体、抗早期抗原 EA-IgA 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Rta-IgG 抗体联合检测在 EB 病毒相关鼻咽癌(N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7例未接受治疗的 NPC患者(NPC 组)、45例良性鼻炎患者(鼻炎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 VCA-IgA、EA-IgA 和 Rta-IgG 抗体的水平,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鼻炎组血清 VCA-IgA、EA-IgA、Rta-IgG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25)、(0.74±0.13)、(0.89±0.27),NPC 组分别为(2.16±0.39)、(1.26±0.24)、(3.95±0.76),健康组分别为(0.65±0.14)、(0.51±0.11)、(0.41±0.16),鼻炎组和 NPC 组患者血清 VCA-IgA、EA-IgA、Rta-IgG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其中 NPC 组表现尤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0.065、232.803、740.215,P =0.000、0.000、0.000)。不同 TNM分期 NPC 患者的 VCA-IgA、EA-IgA、Rta-IgG 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95.679、30.878、38.561,P =0.000、0.000、0.000),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呈升高趋势。VCA-IgA的敏感度最高(85.11%),EA-IgA 的特异度最高(95.56%);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有所提高,其中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95.74%)高于其他组合。结论VCA-IgA、EA-IgA 和 Rta-IgG 联合检测能够更大程度反映 EB 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在 EB 相关 NPC 的诊断中优于单项或两项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 病毒 抗体 诊断
原文传递
第二鳃裂不完全性瘘管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一例
5
作者 孙瑜宁 王玉振 张恩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741-1742,共2页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咽痛半年”于2017年3月18日入院.每次发作抗感染治疗有效.入院诊断:慢性扁桃体炎.查体:双侧扁桃体Ⅱ度大,黏膜慢性充血,左侧上隐窝口处见白色颗粒物.全麻下给予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双侧扁桃体慢性炎.患者...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咽痛半年”于2017年3月18日入院.每次发作抗感染治疗有效.入院诊断:慢性扁桃体炎.查体:双侧扁桃体Ⅱ度大,黏膜慢性充血,左侧上隐窝口处见白色颗粒物.全麻下给予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双侧扁桃体慢性炎.患者出院后46 d出现左侧颈部红肿、疼痛,自行口服“头孢呋辛酯”治疗,左侧颈部红肿减轻.后症状时轻时重,并于2017年6月3日再次入住本科,诊断为“颈部肿物伴感染(左)”.查体:甲状腺区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1/3处可触及长条状囊性肿物,下缘达锁骨处,表面红肿,压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区 感染 扁桃体炎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颞面部巨大缺损伴颅骨外露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孙瑜宁 王辉 +2 位作者 孙茂钢 张中华 张恩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耳廓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后颞面部组织巨大缺损的手术修复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接受耳廓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联合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颞面部软组织及耳廓缺失并...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耳廓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后颞面部组织巨大缺损的手术修复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接受耳廓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联合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颞面部软组织及耳廓缺失并颅骨外露的局部晚期耳廓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采用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缺损后,皮瓣愈合良好,1年后随访皮瓣愈合较好,肿瘤无复发。结论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术可用于因切除范围过大而无法采用常规皮瓣修复的局部晚期耳廓鳞状细胞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耳廓 组织缺损 下斜方肌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