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临床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赵飞 宁方娇 李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66例产妇作为瘢痕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行阴道试产的66例产妇作为非瘢痕组。比较两组阴道试产结果,阴道试产成功产妇产程...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66例产妇作为瘢痕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行阴道试产的66例产妇作为非瘢痕组。比较两组阴道试产结果,阴道试产成功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后胎盘残留发生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瘢痕组与非瘢痕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78.79%VS 84.85%)、转剖宫产率(21.21%VS 15.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阴道试产成功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与非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产后出血量(210.28±56.36)ml、住院时间(3.69±1.62)d和产后胎盘残留发生率12.12%与非瘢痕组的(205.17±49.69)ml、(3.71±1.59)d、7.58%(5/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3.64%)与非瘢痕组(1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出生后1、5、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预后良好,无转入新生儿科记录。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与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基本一致,且未增加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升高,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证实该类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较强,对提升阴道分娩率及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再次妊娠 产后出血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敏 景卫 李红岩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采用环泊酚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成丙泊酚组(n=52)和...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采用环泊酚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成丙泊酚组(n=52)和环泊酚组(n=52),对比两组麻醉指标(诱导、插镜、检查、清醒、定向力恢复、离室时间以及药物使用剂量)、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_(2))]、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诱导时间、插镜时间、检查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较丙泊酚组,环泊酚组清醒时间(2.68±0.57)min、离室时间(6.37±0.87)min均较短,药物使用剂量(45.85±3.67)mg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9、6.769、56.047,P均<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在检查前(T1)检查结束即刻(T2)均有所下降,清醒时(T3)有所上升,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环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泊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与环泊酚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满意度较高,而环泊酚在检查过程中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较少,与丙泊酚相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丙泊酚 环泊酚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麻醉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估
3
作者 石敏 韩鹏 袁洪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5 mg/kg,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dex,BIS)降至目标范围时间、术后认知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29.26±3.28)s、BIS降至目标范围时间(52.65±2.39)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12±1.67)、(79.24±2.5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6、37.803,P均<0.05)。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采用瑞马唑仑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BIS降至目标范围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老年 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指标 术后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BDNF/NLRP3通路减轻氧糖剥夺诱导的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焦亡
4
作者 郭慕真 李红 +2 位作者 王慧玲 张发展 宋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体外氧糖剥夺(OGD)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缺血性脑卒中(IS)对人脑星形胶质细胞(HA)中的作用,并揭示其潜在机制。方法以HA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每组3孔):对照组(Control组),OGD组,分别使用0.5、1.0、... 目的本研究采用体外氧糖剥夺(OGD)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缺血性脑卒中(IS)对人脑星形胶质细胞(HA)中的作用,并揭示其潜在机制。方法以HA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每组3孔):对照组(Control组),OGD组,分别使用0.5、1.0、2.0μmol/L Dex处理OGD模型组(0.5μmol/L Dex+OGD组、1.0μmol/L Dex+OGD组、2.0μmol/L Dex+OGD组),在OGD模型细胞中添加200 nmol/L K⁃252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抑制剂]组(OGD+K⁃252a组),在OGD模型细胞中添加1.0μmol/L Dex组(OGD+Dex组),在OGD模型细胞中联合使用1.0μmol/L的Dex和200 nmol/L K⁃252a组(OGD+Dex+K⁃252a组),在正常细胞中添加200 nmol/L K⁃252a组(K⁃252a组),正常细胞中联合使用200 nmol/L K⁃252a和5μmol/L的BAY11⁃7082[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抑制剂]组(K⁃252a+BAY11⁃7082组)。以上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DNF、NLRP3、活性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蛋白N端(GSDMD⁃N)的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F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焦亡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组IL⁃1β、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0.05),BDNF蛋白水平降低(P<0.05);0.5μmol/L Dex+OGD组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均升高(均P<0.05);1.0μmol/L Dex+OGD组和2.0μmol/L Dex+OGD组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均升高(均P<0.05);K⁃252a组IL⁃1β、IL⁃18含量,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OGD组比较:0.5μmol/L Dex+OGD组、1.0μmol/L Dex+OGD组、2.0μmol/L Dex+OGD组IL⁃1β、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均降低(均P<0.05);1.0μmol/L Dex+OGD组、2.0μmol/L Dex+OGD组BDNF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0.5μmol/L Dex+OGD组、1.0μmol/L Dex+OGD组NLRP3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1.0μmol/L Dex+OGD组、2.0μmol/L Dex+OGD组活性caspase⁃1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0.5μmol/L Dex+OGD组、1.0μmol/L Dex+OGD组、2.0μmol/L Dex+OGD组GSDMD⁃N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OGD+K⁃252a组IL⁃1β、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0.05),BDNF蛋白水平降低(P<0.05);OGD+Dex组IL⁃1β、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降低(均P<0.05),BDNF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GD+Dex组比较,OGD+Dex+K⁃252a组IL⁃1β、IL⁃18含量,ROS荧光强度,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0.05),BDNF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K⁃252a组比较,K⁃252a+BAY11⁃7082组IL⁃1β、IL⁃18含量,细胞焦亡率,NLRP3、活性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Dex通过诱导BDNF的释放,阻断NLRP3通路的过度活化从而减轻由OGD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 细胞焦亡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口服右美托咪定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 魏丕红 +2 位作者 任伟 王公明 杨在启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右美托咪定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3 d至术后3 d,将右美托咪定2.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右美托咪定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3 d至术后3 d,将右美托咪定2.5μ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0 m L,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10%葡萄糖溶液10 m L口服。分别于入院时(T_(0))、麻醉诱导前(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第3天(T_(3))、术后第7天(T_(4))取外周静脉血5 m L,采用细胞流式术动态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6 h和24 h VAS低于对照组,术后6、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_(2)和T_(3)时的CD3^(+)、CD4^(+)、CD4^(+)/CD8^(+)比值较T_(0)和T_(1)均有降低,CD8^(+)较T_(0)和T_(1)升高(P<0.05);观察组在T_(2)时CD3^(+)较T_(0)和T_(1)降低(P<0.01),在T_(4)时CD3^(+)、CD4^(+)/CD8^(+)比值较T_(0)和T_(1)均升高,CD8^(+)较T_(0)和T_(1)降低(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的CD3^(+)、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同时点升高(P<0.05),CD8^(+)较对照组同时点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口服右美托咪定可增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水平,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