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籍人员开放型门诊导诊的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嘉英 范蕾 裴珍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7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门诊导诊 外籍人员 开放型 外籍人士 改革开放 救治效果 分诊技术 门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 135例次涉外门诊病人疾病谱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燕 邓立华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9期65-67,共3页
目的了解涉外门诊病人的疾病构成及其特点,为医院涉外门诊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37 135例次涉外门诊病人就诊资料,疾病诊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涉外门诊病人的疾病按系统分类位于... 目的了解涉外门诊病人的疾病构成及其特点,为医院涉外门诊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37 135例次涉外门诊病人就诊资料,疾病诊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涉外门诊病人的疾病按系统分类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5.778%)、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8.262%)、损伤和中毒(6.269%);按疾病病种分类前3位序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0.785%)、外伤(6.188%)、支气管炎(2.416%)。结论通过对涉外门诊病人疾病谱的分析,了解涉外门诊病人的疾病分类和特点,规范护理服务沟通语言,加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普及等,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医院的涉外服务建设和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门诊 疾病分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
3
作者 花胤 王晓燕 +2 位作者 王振 辛永宁 刘守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 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 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SMR)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HT)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UC与HT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 目的 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 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SMR)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HT)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UC与HT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数据分别来自芬兰生物银行和IEU数据库,提取出与UC强相关的独立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Egger回归法(MR-Egger)、中位数加权法(weighted median)评估UC与HT之间的因果关联,同时采用MR-PRESSO评估水平多效性及离群的SNP,Cochran′s Q检测及漏斗图(funnel test)评估SNPs中的异质性,留一法分析(leave one out)是否存在单个SNP能够影响因果评估的结果。结果 筛选出4个与UC强相关关联的工具变量,IVW法提示UC和HT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0.975,95%CI:0.924~0.990,P=0.011),Cochran Q检验Q=2.566,P=0.463,提示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法(P=0.523)和MR-PRESSO法(P=0.548)均提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反向TSMR的结果不支持反向因果关系。结论 TSMR发现UC与HT之间存在负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α在癌症中的发展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常思远 王晓燕 +1 位作者 熊涛 史光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746-755,共10页
Hsp90 (Heat Shock Protein 90)是一种在细胞应激条件下诱导表达的分子伴侣蛋白,在发现其可以作为癌症的诊断手段及治疗靶点后,其研究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Hsp90α不仅与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有关,还参与了肿瘤微环... Hsp90 (Heat Shock Protein 90)是一种在细胞应激条件下诱导表达的分子伴侣蛋白,在发现其可以作为癌症的诊断手段及治疗靶点后,其研究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Hsp90α不仅与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有关,还参与了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其高表达与多种癌症类型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p53也与Hsp90α拥有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综述中,我们将探讨Hsp90α在癌症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关注其与p53这一关键肿瘤抑制蛋白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Α 癌症 癌症治疗 肿瘤代谢 P5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数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程玮媛 王晓燕 唐华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813-1823,共11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79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共病组)和150例COPD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79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共病组)和150例COPD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指数、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等;使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通过R软件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及评价。结果:该数学模型由三项危险因素组成,分别为血沉(ESR)、NLR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碱性磷酸酶(ALP)。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 (95% CI, 0.844~0.982, P < 0.05),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抽样次数设置为1000次,在内部验证集,本模型的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861,C指数为0.913 (95%置信区间0.839~0.971),此外校准曲线代表了该模型良好的性能,临床决策曲线(DCA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可以做出有价值的判断。结论: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的3项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70岁以下男性COPD患者中肺癌的高危人群筛查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 临床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护理服务艺术培训模式与启迪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燕 王玉玲 范蕾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5期58-58,60,共2页
通过介绍韩国医院护理服务递进式培训的特色,提出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递进式服务行为教育,以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考核方法,循序渐进地改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韩国 护理服务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国慧 姜慧景 李嘉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及团体心理干预在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2016年2—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治疗方法均衡,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心理评估后实施团体心理干... 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及团体心理干预在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2016年2—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治疗方法均衡,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心理评估后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9,-9.453;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7.733,11.530;P<0.05)。结论:心理评估及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评估 团体心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后复发的成人Still病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燕 侯喜民 林作伦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成人STILL病 发热期 复发 体温 肝肿大 查体 咽痛 正常 辅助检查 皮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静 王晓燕 +1 位作者 崔艳欣 姜相君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2期728-731,共4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肠化生、异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Toll样受体1(TLR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但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2月...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肠化生、异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Toll样受体1(TLR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但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4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432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包括上皮内瘤变84例、肠化生348例),同时以5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DNA测序法检测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基因型,评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LR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6,P=0.000),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6%对8.9%;χ^2=16.33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者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1.329,95%CI:1.002-1.762)。与GG+GA基因型且未感染Hp的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并感染Hp者发生胃癌癌前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OR=3.617,95%CI:2.147-6.092)。结论:TLR1 rs4833095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1 基因多态性 胃肿瘤 癌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遭受患访暴力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晓燕 叶百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839-843,共5页
医院环境下患访暴力已经成为当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原因复杂,形式多样,需要长时间的应对。本文对患访暴力的定义、类型和现状,以及国内外护士遭受患访暴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为护士能够有效应对患... 医院环境下患访暴力已经成为当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原因复杂,形式多样,需要长时间的应对。本文对患访暴力的定义、类型和现状,以及国内外护士遭受患访暴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为护士能够有效应对患访暴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患访暴力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吸痰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侠 范海静 国慧 《中华护理教育》 2013年第7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吸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0名新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54名,应用情境化培训模式;对照组46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吸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0名新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54名,应用情境化培训模式;对照组46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对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护士应用情境模拟方法进行吸痰培训,可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培训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新护士的发散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拟 培训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群在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海燕 王丽 +2 位作者 王晓燕 迟琨 刘越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建立科室护士微信群,以对护士进行理论培训为目的,由群主按时上传专科理论知识。以2014年1—6月作对比,比较应用微信群后护士满意度及月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结果应用微信群...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建立科室护士微信群,以对护士进行理论培训为目的,由群主按时上传专科理论知识。以2014年1—6月作对比,比较应用微信群后护士满意度及月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结果应用微信群后,护士满意度及月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考核评分(72.1±7.8)分、护理质量评分(92.1±7.3)分与培训前的护理考核评分(45.4±11.1)分、护理质量评分(64.8±15.2)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作为护士理论培训的一种形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群 理论学习 护士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喉炎并发急性小儿良性肌炎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燕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0期56-57,共2页
总结1例急性喉炎并发急性小儿良性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护士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告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劝阻患儿大声喊叫行为,以保证声带休息,同时密切观察... 总结1例急性喉炎并发急性小儿良性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护士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告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劝阻患儿大声喊叫行为,以保证声带休息,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缺氧;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注重患儿饮食的合理调配,并协助患儿做被动运动,以促进肌力恢复。患儿3 d后痊愈出院,血清磷酸肌酸激酶降至正常,出院后3个月随访,无复发及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肌炎 急性 喉炎 急性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殷珍珍 王晓燕 姜相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因rs2275913、rs763780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地区355例汉族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0名正常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因rs2275913、rs763780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地区355例汉族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0名正常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IL-17基因rs2275913、rs763780位点基因型,分析其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胃癌组与对照组IL-17基因rs2275913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92,P<0.001)。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9,P<0.05;OR=2.891,95%CI=1.721~4.857);携带GA基因型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8,P>0.05)。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7基因rs763780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1,P>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 A等位基因的携带会增加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IL-17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白介素-17(IL-17)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肝豆状核变性家庭的ATP7B基因突变研究
15
作者 赵龙 国慧 +1 位作者 刘世国 宋卫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检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患儿及其父母的ATP7B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及其父母ATP7B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患儿母亲ATP7B-exon8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2 333G>T),导致p.R7... 目的检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患儿及其父母的ATP7B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及其父母ATP7B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患儿母亲ATP7B-exon8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2 333G>T),导致p.R778L;患儿父亲ATP7B-exon11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2621C>T),导致p.A874V。结论患儿父母均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突变 测序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籍患者门诊急诊创伤救治的护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燕 王婧 李嘉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 探讨涉外门诊急性外伤外籍患者的护理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涉外医疗服务水平.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涉外门诊外籍患者的就诊资料,对1 624例急性外伤外籍患者实施多元、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1 624例... 目的 探讨涉外门诊急性外伤外籍患者的护理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涉外医疗服务水平.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涉外门诊外籍患者的就诊资料,对1 624例急性外伤外籍患者实施多元、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1 624例急性外伤的外籍患者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护理服务,探索出一套既适合外籍患者需求,又符合我国医疗模式实际情况的应急护理模式,满足了外籍患者的应急护理服务需求.结论 将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融入护理工作中,以全球化的观点提供跨文化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伤 外籍患者 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脐血干细胞表达转基因TNF-α联合溶瘤病毒对小鼠胃癌移植瘤抑制和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新红 马贵亮 +4 位作者 毛伟征 李谦 战淑惠 周少飞 林存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表达转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联合溶瘤病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抑制和杀伤胃癌的作用。方法构建带有...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表达转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联合溶瘤病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抑制和杀伤胃癌的作用。方法构建带有人TNF-α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脐血间质干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的脐血间质干细胞(MSC-TNF-α)。人胃癌细胞SGC-7901注射到裸鼠腹股沟皮下建立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荷瘤裸鼠分为MSC-TNF-α组、MSC-TNF-α联合溶瘤病毒组和生理盐水(NaCl)对照组,每组5只;对3组裸鼠瘤周分别注射MSC-TNF-α、MSC-TNF-α+溶瘤病毒和NaCl,隔日1次,共3次;第4周取材,观察注射前后瘤体生长情况。反转录PCR法测定3组胃癌组织中TNF-αmRNA表达;病理切片观察瘤体坏死面积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SC-TNF-α组裸鼠肿瘤体积为(1.40±0.23)cm3,MSC-TNF-α+溶瘤病毒组为(0.94±0.28)cm3,NaCl组为(2.88±0.28)cm3,MSC-TNF-α+溶瘤病毒组与MSC-TNF-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44;MSC-TNF-α组与NaC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1。MSC-TNF-α组TNF-αmRNA相对表达量为5.96±0.87,NaCl组为1.71±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2,P<0.001;MSC-TNF-α+溶瘤病毒组为5.81±1.11,与NaC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3,P<0.001;MSC-TNF-α组与MSC-TNF-α+溶瘤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P=0.825。病理切片显示,MSC-TNF-α+溶瘤病毒组坏死面积最大。Hoechst凋亡检测示,MSC-TNF-α+溶瘤病毒组细胞凋亡率最高,两治疗组肝脏和肾脏功能检测均正常。结论转基因脐血间质干细胞旁分泌TNF-α联合溶瘤病毒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脐血干细胞 溶瘤病毒 动物模型 裸鼠
原文传递
海分枝杆菌菌壁蛋白组特性及对Wistar大鼠致病免疫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存智 王芳芳 +4 位作者 曹艺巍 李海健 张华 李金凤 朱新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菌壁蛋白组特性及对Wistar大鼠致病免疫学特征,提高对海分枝杆菌致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1)将临床分离的海分枝杆菌经过培养7∽10 d后,挑取培养的菌落,加入到0.9%氯化钠液体中,离心、PBS冲洗、超声破碎制备菌壁蛋白...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菌壁蛋白组特性及对Wistar大鼠致病免疫学特征,提高对海分枝杆菌致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1)将临床分离的海分枝杆菌经过培养7∽10 d后,挑取培养的菌落,加入到0.9%氯化钠液体中,离心、PBS冲洗、超声破碎制备菌壁蛋白。将制备好的样品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凝胶图像分析。(2)应用McFarland比浊法,制备菌液,估计所配制的细菌剂量浓度。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5只,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实验组A和B、对照组,每组15只。取菌液0.1 ml(浓度:3×108cfu/ml)经尾静脉注射感染A组,腹腔注射感染B组,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0.1 ml液体。感染第4周后抽取尾静脉血液1 ml,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清中sIL-2R、TNF-α和IFN-γ表达。结果 (1)海分枝杆菌菌壁蛋白分子质量处于10∽100 kD,PI值主要分布于4.5∽6.0之间,在pH 4.5∽5.5之间蛋白点分布比较密集,主要集中在偏酸性侧。(2)实验组A和B大鼠血清中sIL-2R、TNF-α和IFN-γ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A和B之间,t=1.39∽1.91,P=0.065∽0.17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与对照组比较,t=5.98∽24.08,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t=3.79∽27.62,P〈0.05)。结论海分枝杆菌菌壁致病性蛋白在10∽100 kD之间,Wistar大鼠全身感染4周后可引起白细胞介素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大鼠 Wistar 白细胞介素类 菌壁蛋白 凝胶图像
原文传递
海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BALB/c小鼠和Wistar大鼠致病毒理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林存智 李金凤 +2 位作者 王芳芳 曹艺巍 朱新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BALB/c小鼠和Wistar大鼠致病毒理性的免疫学特征,提高对海分枝杆菌临床感染的认识。方法将从1例海分枝杆菌手部感染患者脓液中的分离株,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28~32℃恒温环境避光培养7~10 d后,挑...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BALB/c小鼠和Wistar大鼠致病毒理性的免疫学特征,提高对海分枝杆菌临床感染的认识。方法将从1例海分枝杆菌手部感染患者脓液中的分离株,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28~32℃恒温环境避光培养7~10 d后,挑取培养基菌落,应用McFarland比浊法估计所配制的细菌剂量浓度。选择雄性BALB/c小鼠30只,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E组。取0.1 ml菌液(浓度:3×108 cfu/ml)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实验A组,腹腔注射感染实验B组,对照E组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0.1 ml液体。感染4周后处死BALB/c小鼠,留取1 ml血液,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小鼠血清中IL-2、IL-4、IL-10、IL-12。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0只,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C组、实验D组、对照F组。实验C组经尾静脉注射0.1 ml菌液,实验D组将大鼠尾根部皮肤破损,滴入0.1 ml菌液,对照F组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0.1 ml。感染4周后处死,分别留取血液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上述3组血清中C3、C4、CRP及IgA、IgG和IgM。结果实验A组和实验B组小鼠血清中IL-2、IL-10、IL-12无统计学差异(t =0.486~0.978,P =0.341~0.633),而IL-4表达有差异性(t =2.534,P =0.021)。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与对照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763~17.283,P=0.001~0.009);实验C组分别与实验D组、对照F组比较,C3、C4活性及CRP、IgA、IgG和IgM分泌有统计学差异(t =2.206~7.512,P =0.000~0.007),而实验D组与对照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70~1.239,P =0.136~0.576)。结论海分枝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小鼠和大鼠全身感染后可引起白细胞介素及免疫球蛋白表达增加,补体活性增强,而局部感染不会引起补体活性增强及免疫球蛋白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白细胞介素类 补体 免疫球蛋白类
原文传递
应用琼脂糖微包埋方法有氧培养胃黏膜菌群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玉香 李嘉英 +3 位作者 王莉莉 徐晓娜 李敬华 董全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采用琼脂糖微包埋技术分离胃黏膜菌群。方法应用琼脂糖微包埋技术在有氧条件下,通过过滤、荧光计数等方法按1∶10比例包埋单个细菌,在脑心浸液培养基(bria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48h。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BL... 目的采用琼脂糖微包埋技术分离胃黏膜菌群。方法应用琼脂糖微包埋技术在有氧条件下,通过过滤、荧光计数等方法按1∶10比例包埋单个细菌,在脑心浸液培养基(bria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48h。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BLAST比对及构建进化树鉴定菌株。结果从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出37个菌株,分属12个菌种。其中Brevibacillus agri、Bacillus flexus、Micrococcus antarcticus和Microbacterium oleivorans四种细菌首次从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到。结论微包埋技术能够用于胃黏膜菌群培养,为进一步优化标准培养条件、分离出更多菌种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包埋 培养 胃黏膜 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