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海水养殖的养殖容量 被引量:113
1
作者 董双林 李德尚 潘克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53-258,共6页
养殖容量应是一个包含环境、生态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概念。养殖容量可定义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合理地利用养殖容量就是要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和功能高效的... 养殖容量应是一个包含环境、生态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概念。养殖容量可定义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合理地利用养殖容量就是要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和功能高效的养殖生态系统,使所投入的物质得到反复循环、初级生产力得到多途径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养殖效益,避免物质的浪费及自身和环境的污染。从养殖生态系统运转的驱动因素来分析,主要靠太阳辐射直接提供能源的系统,如海带养殖系统、扇贝筏式养殖系统等,可称为自养型或自然营养型养殖系统;主要靠人工投饲来提供能源的系统,如对虾池塘养殖系统、吃食性鱼类网箱养殖系统等,可称为异养型或人工营养型养殖系统。这两类养殖系统在生态学上有很多互补性,它们的复合可提高养殖水体的养殖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养殖容量 养殖生态系统 鱼类 虾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德尚 杨红生 +3 位作者 王吉桥 卢敬让 田相利 刘国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幔),将其包围并固定在支架上。因围隔内受风力影响较小,为了模拟池塘水的混合状况,围隔中设1台90W的微型电动搅水机。4年(1994~1997)的使用结果表明围隔效果良好,其中的生态系发育与运行正常,放养的养殖生物生长良好。专门的观测证明空白围隔与设置围隔的空白池塘理化条件的数值和变动都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证明,此种围隔完全可以替代池塘用于养殖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而方便的科学研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陆基实验围隔 结构 操作 效果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基础研究 发展扇贝养殖业
3
作者 赵锡光 王如才 《国际学术动态》 1998年第3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扇贝养殖业 发展 基础研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锐 喻子牛 +2 位作者 陈再忠 孔晓瑜 戴继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和 0 .195± 0 .0 42。结果表明 ,LZ和QD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LD和TP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 .0 5 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 0 .0 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牡蛎 太平洋牡蛎 等位基因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呼吸和排泄的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硕 潘克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和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的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海湾扇贝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 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和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的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海湾扇贝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和湿重(W,g)存在下列关系:QO=0.046W-0.2721.08T,QN=6.79W-0.3271.03T;太平洋牡蛎的耗氧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列关系:QO=0.085W-0.1301.06T,QN=2.66W-0.2361.0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太平洋 牡蛎 呼吸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饵料对中国对虾碳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通过室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 31海水中摄食日本刺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 ,盐度 5~ 35范围内 ,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 13时达到最大为 61.64 (mg·g- 1... 通过室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 31海水中摄食日本刺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 ,盐度 5~ 35范围内 ,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 13时达到最大为 61.64 (mg·g- 1·d- 1) ;而最适生长的盐度条件为 2 0 ,此时的碳利用效率最高为 2 5 .84% ,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 3.89%。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碳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碳的转换效率。中国对虾摄食沙蚕的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 ,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转换效率分别为摄食碳的 2 6.80 %和 13.78%。饵料对碳生长的影响机制是由碳同化率和转换效率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盐度 日本刺沙蚕 配合饲料 碳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1 位作者 范瑞青 高澜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鳃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鳃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鳃丝的侧纤毛不如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的发达,太平洋牡蛎鳃丝内侧纤毛很发达;3、4种贝类鳃丝之间的距离都大于20μm,鳃丝间距排序为菲律宾蛤仔<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从电镜观察的结果看,贝类的取食与鳃的结构及鳃丝上纤毛的运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贝类 扫描电子显微镜 滤食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生物能量学研究Ⅰ——温度、体重、盐度和摄食状态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实验于1996年5月~9月对3种规格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有显著影响。耗氧率(QO)和排氨率(QN)与温度正相关,lnQO=0.058T-2.... 实验于1996年5月~9月对3种规格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有显著影响。耗氧率(QO)和排氨率(QN)与温度正相关,lnQO=0.058T-2.894;lnQN=0.076T+1.116;而与体重呈负相关,QO=0.515W-0.126;QN=25.05W-0.199。在盐度5~35范围内,中国对虾(3.025g±0.088g)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在盐度28时最小。中国对虾(3.13g±0.072g)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在饱食状态下耗氧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83.9%和29.3%,排泄率增加了113.8%和93.6%,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生物能量学 耗氧学温度 体重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标记在大连湾牡蛎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刘必谦 戴继勋 喻子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82-88,共7页
对四个不同地点(莱州,荣成,青岛和日照)的大连湾牡蛎(Crasostreatalienwhanensis)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两地种群的遗传距离不明显。地理相距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莱州种群中具有OPK11... 对四个不同地点(莱州,荣成,青岛和日照)的大连湾牡蛎(Crasostreatalienwhanensis)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两地种群的遗传距离不明显。地理相距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莱州种群中具有OPK11—685标记,日照种群具有OPK11—780标记。上述两地之间的青岛和荣成种群中,62.5%的个体同时具有这两个标记;只有20%的个体为OPK—780标记。莱州和日照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种群 RAPD标记 基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四倍体的研究Ⅰ:细胞松驰素B诱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蕙萍 王如才 +1 位作者 郭希明 喻子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利用细胞松驰素B抑制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受精卵的第一极体的放出和第一次有丝分裂获得四倍体。在20℃条件下,卵子受精后10min,0.5μg/ml的CB持续处理10min、20... 利用细胞松驰素B抑制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受精卵的第一极体的放出和第一次有丝分裂获得四倍体。在20℃条件下,卵子受精后10min,0.5μg/ml的CB持续处理10min、20min抑制第一极体排出,结果三倍体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38.38%、39.75%和28.42%、30.24%;在20℃条件下,卵子受精后1h,0.5μg/ml的CB持续处理10、15、20、25min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果四倍体率分别为21.36%、27.57%、28.41%、29.35%。结合处理后幼虫的D形率,在抑制第一极体放出和第一次卵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 栉孔扇贝 染色体 扇贝 细胞松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的生殖与发育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施心路 史新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对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orodus)的生殖和发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0±1℃换水条件下,喂以斜生栅藻(40万个/ml),此 有4个幼龄、16个成龄,平均... 对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orodus)的生殖和发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0±1℃换水条件下,喂以斜生栅藻(40万个/ml),此 有4个幼龄、16个成龄,平均寿命48.7±8.92天。平均总产仔量361.l±21.5个,最大生殖量在第10龄(第6成龄)。已经证明从冬卵(受精卵)来的孤雌生殖溞在体长和产仔量上都高于其来自孤雌卵的下代孤雌 。两性生殖与降低温度有关,发生在秋季生殖高峰期水温已下降时,与食物的多少无直接关系。本种在自然界属于单周期型,它的交配行为特殊与其仰游习性相适应。文章对冬孵和孤雌卵的发育做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角类 微齿 喜马拉雅 低额Sao 生殖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生物能量学研究 Ⅱ.温度和体重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于1996年5月~9月,以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为饵料,测定3种规格(0.271±0.041g;3.509±0.301g;11.062±1.027g)池塘养殖中国对虾在20℃、25... 于1996年5月~9月,以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为饵料,测定3种规格(0.271±0.041g;3.509±0.301g;11.062±1.027g)池塘养殖中国对虾在20℃、25℃和30℃水温下的能量收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对摄食能有显著影响,不同规格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对摄食能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温度是影响能量分配的主要因素。在3个温度下生长能、排粪能、排泄能、蜕壳能和呼吸耗能的平均能量分配比例分别为:29.01%,4.51%,4.17%,8.05%,55.16%,25.32%,2.72%,8.72%,3.50%,59.85%和15.52%,2.31%,9.52%,2.96%,68.71%。随温度升高呼吸耗能比例增大,生长能的比例减小源于呼吸能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能量收支 温度 体重 生物能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饵料和盐度对中国对虾幼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测定了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与配合饲料的摄食量、生长和能量收支。在盐度 5~ 3 5、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摄食率在盐度 1 3时达到最大 ,摄食能为 2 2 4 4kJ/(g·d) ,而最适生... 测定了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与配合饲料的摄食量、生长和能量收支。在盐度 5~ 3 5、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摄食率在盐度 1 3时达到最大 ,摄食能为 2 2 4 4kJ/(g·d) ,而最适生长盐度为 2 0 ,此时的增重率最大 ,分别为 4 6 %(干重 )和 1 2 5 %(湿重 ) ,能量利用效率最高 (2 7%)。盐度 1 3~ 3 5时对中国对虾蜕壳周期的影响不显著 ,变幅为 4 7~ 4 9d ;盐度 5时中国对虾的蜕壳周期为 6 2d ,显著大于其它各盐度条件下的蜕壳周期。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物质及能量转换效率的变化 ,而蜕壳周期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在盐度 3 1时 ,摄食沙蚕的中国对虾其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 ,摄食沙蚕的增重率为5 88%(湿重 )、 1 1 95 %(干重 ) ,能量利用效率为摄食能的 2 3 2 4 %;摄食配合饲料的增重率为 3 48%(湿重 )、 7 47%(干重 ) ,能量利用效率为摄食能的 1 7 5 5 %。不同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能量学机制是由能量同化率和转化效率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盐度 饵料 能量收支 摄食 生长 蜕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间隙水的几种制备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71,78,共7页
间隙水的制备对研究沉积物中物质的动力学非常重要。间隙水的制备方法有离心法、压榨法、渗析法、吸气引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
关键词 沉积物 间隙水 制备 海洋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对中国对虾能量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硕 王芳 董双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9-51,共3页
于 1996年 5~ 6月在水温 2 5℃时测定了两种规格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后的耗养率和氨排泄率。小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的代谢率略高于摄食沙蚕 ,而大规格组中摄食沙蚕的代谢率大于摄食配饵组。小规格中国对... 于 1996年 5~ 6月在水温 2 5℃时测定了两种规格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后的耗养率和氨排泄率。小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的代谢率略高于摄食沙蚕 ,而大规格组中摄食沙蚕的代谢率大于摄食配饵组。小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和沙蚕的代谢能比未摄食组提高了 33.2 2 %和 2 7.4 0 %;大规格中国对虾摄食配饵和沙蚕的代谢能比未摄食组提高了 34 .78%和 4 0 .0 5%。中国对虾摄食后的氨排泄率明显增加 ,表明蛋白质在摄食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能量代谢 摄食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幼虾饲料中最佳蛋白能量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敏 李爱杰 +1 位作者 董双林 张显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实验对不同规格的中国对虾(0.368~0.699g;1.025~1.525g)投喂饲料的最佳可消化蛋白质与可消化能比值(DP/DE)进行了研究。将精制饲料配成3个蛋白水平,每个蛋白水平包括4个能量级。实验结果表明:不... 实验对不同规格的中国对虾(0.368~0.699g;1.025~1.525g)投喂饲料的最佳可消化蛋白质与可消化能比值(DP/DE)进行了研究。将精制饲料配成3个蛋白水平,每个蛋白水平包括4个能量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中国对虾对蛋白利用率不同,较大规格的对虾对蛋白质利用率比较小规格高;对于以上2个不同规格的中国对虾,饲料最适DP/DE分别在145.2mg/kcal和136.4mg/kcal时,获得最大增重率、最佳蛋白质效率和最低饲料系数;存活率有随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幼虾 蛋白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对对虾池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鸿雁 李德尚 王岩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10-216,共7页
1996年5~9月在山东省海阳黄海水产集团公司养虾场,结合缢蛏和中国对虾混养实验,探讨了缢蛏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主要滤食2~5μm的无鞭毛藻类,从而使隐藻等鞭毛藻类成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缢蛏滤食原... 1996年5~9月在山东省海阳黄海水产集团公司养虾场,结合缢蛏和中国对虾混养实验,探讨了缢蛏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主要滤食2~5μm的无鞭毛藻类,从而使隐藻等鞭毛藻类成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缢蛏滤食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幼体,并且通过食物竞争来影响大型浮游动物,使浮游动物群落以捕食性和繁殖力强的剑水蚤及其无节幼体为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在围隔 缢蛏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对虾池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胞藻培养中一敌害纤毛虫———具沟急游虫的生态习性及形态学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类彦立 徐奎栋 宋微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47,共9页
对采自青岛一养鲍池中的单胞藻天敌—具沟急游虫(隶属纤毛门,寡毛目)的摄食和生态习性,对盐度、pH值的忍受限,与海生残沟虫、细菌及小球藻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同时还对其活体形态学及纤毛图式进行了观察和揭示,探讨了其分... 对采自青岛一养鲍池中的单胞藻天敌—具沟急游虫(隶属纤毛门,寡毛目)的摄食和生态习性,对盐度、pH值的忍受限,与海生残沟虫、细菌及小球藻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同时还对其活体形态学及纤毛图式进行了观察和揭示,探讨了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沟急游虫 海洋纤毛虫 单胞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现场测定的池塘底泥呼吸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德尚 卢敬让 +2 位作者 徐宁 刘国才 张鸿雁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在池塘中使用,可用以进行现场测定的底泥呼吸器。该呼吸器用镀锌薄铁制成,由呼吸室、导水管、手柄等部分组成。呼吸室容水量为25L,底面积为0.15m2。测定时将该呼吸器设置池底,通过导水管换入底层水,同时...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在池塘中使用,可用以进行现场测定的底泥呼吸器。该呼吸器用镀锌薄铁制成,由呼吸室、导水管、手柄等部分组成。呼吸室容水量为25L,底面积为0.15m2。测定时将该呼吸器设置池底,通过导水管换入底层水,同时在近水底处设置盛满底层水的密封水样瓶;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呼吸室及水样瓶的溶氧量,即可据以算出底泥呼吸率。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经测试和正式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呼吸器 池塘 现场测定 呼吸器 池塘养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近岸双壳类体内重金属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1 位作者 杨昕 栾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67-74,共8页
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山东沿海地区(长岛、烟台、蓬莱、威海、青岛、崂山、黄岛和胶南)采集了一些常见的底栖生物(蛤、扇贝、贻贝、毛蚶和牡蛎等),用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这些生物体中的重金属(Cu、... 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山东沿海地区(长岛、烟台、蓬莱、威海、青岛、崂山、黄岛和胶南)采集了一些常见的底栖生物(蛤、扇贝、贻贝、毛蚶和牡蛎等),用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这些生物体中的重金属(Cu、Pb、Zn、Cr、Fe、Mn、Co和Ni)。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浓度变化较大,取决于生物种类、元素本身和采样点。采用金属污染指数(MPI)比较了不同采样点生物体的金属总量,MPI的变化顺序为:威海、崂山<胶南、长岛<青岛<蓬莱<烟台<黄岛。将双壳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最大允许浓度进行比较,表明在本调查范围内山东沿海地区大多数双壳类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对人类健康还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双壳类 山东沿岸 扇贝 蛤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