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预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伯琪 曹云太 +2 位作者 杨瑷如 侯昱胤 曹明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作为CRC分子分型的关键指标,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肿瘤预后的评估以及复发风险的预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病理活检作为诊断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金标准,虽具有确诊价值,但侵入性操作和可重复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治方案选择中的应用。鉴于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且精准检测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方法,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本文旨在对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在预测CRC相关基因突变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突变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不同影像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龙昌友 曹云太 鲍海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976,共6页
血肿周围水肿(PHE)是脑出血后主要的继发性脑损伤,与患者的功能预后紧密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PHE是一个可量化指标且越来越多地作为评估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放射学标记物,与脑出血患者的短期或长期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HE被认为是脑出... 血肿周围水肿(PHE)是脑出血后主要的继发性脑损伤,与患者的功能预后紧密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PHE是一个可量化指标且越来越多地作为评估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放射学标记物,与脑出血患者的短期或长期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HE被认为是脑出血后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然而不同研究对PHE的测量参数不同,从而导致其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PHE不同影像参数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本综述从影像学角度探讨PHE不同评估参数的优点和局限性及其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以减轻PHE并促进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影像学参数 脑继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3
作者 杨瑷如 曹云太 +5 位作者 周伯琪 郑小影 马团乐 范睿 刘心怡 曹明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83,共3页
本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P-SL-202219。患者女,19岁。2个月前自扪及右侧髂窝包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髂窝肿物处疼痛,遂来我院就诊。术前CT示:右侧... 本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P-SL-202219。患者女,19岁。2个月前自扪及右侧髂窝包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髂窝肿物处疼痛,遂来我院就诊。术前CT示:右侧髂窝见约83 mm×66 mm的混杂软组织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骨外尤文肉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艳秋 鲍海华 赵希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RE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继发于高血压2例,无明确诱因2例;3例有头痛及视物模糊,1例为视物模糊不伴有头痛;4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偏瘫表现。...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RE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继发于高血压2例,无明确诱因2例;3例有头痛及视物模糊,1例为视物模糊不伴有头痛;4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偏瘫表现。4例均行MR检查并行跟踪随访,发病急性期均显示双侧枕叶受累为主,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PRES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头痛,并呈间断性发作;影像学特征主要为MRI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迁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期34-36,共3页
脑膜瘤是颅内及脑外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3%~26%;脑膜瘤生长缓慢,多为良性,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这些特点,脑膜瘤的切除率很高,但由于有些脑膜瘤的血供丰富,导致术后复发率提高,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为了明确病灶的... 脑膜瘤是颅内及脑外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3%~26%;脑膜瘤生长缓慢,多为良性,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这些特点,脑膜瘤的切除率很高,但由于有些脑膜瘤的血供丰富,导致术后复发率提高,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本文为了明确病灶的供血及静脉回流情况及术后的观察,同时把脑膜瘤的基本情况及影像表现作一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影像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瑷如 曹云太 +1 位作者 侯昱胤 周伯琪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214,共7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策略。术后病理学检查是nCRT疗效评价的金标准...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策略。术后病理学检查是nCRT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但病理学检查不仅有创,而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于术前常规临床诊断。而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的nCRT疗效评估方法,可以实现LARC患者nCRT疗效的早期及动态评估。其中,MRI是评估LARC患者nCRT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因此,利用MRI相关技术在术前无创地预测LARC患者nCRT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常规MRI、功能MRI、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等MRI影像技术和方法在评估LARC患者nCRT疗效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退缩分级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
7
作者 赵希鹏 孙艳秋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肋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对2007年—2010年搜集的3例肋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进行分析,1例在X线平片明确诊断后行CT检查外,另两例直接行CT检查。结果:本组3例中,例1在X线平片明确诊断后... 目的:探讨肋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对2007年—2010年搜集的3例肋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进行分析,1例在X线平片明确诊断后行CT检查外,另两例直接行CT检查。结果:本组3例中,例1在X线平片明确诊断后行CT检查,另两例直接行CT检查以确诊(例3的不全骨折可能因位置较高且有肩胛骨掩盖而在X线平片上难以发现)。例2同时发现了肺部的其他疾病。结论: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法中,诊断应力性肋骨骨折,CT检查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影像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主肺动脉扩张的病理生理及影像诊断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静 鲍海华 周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11-715,共5页
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主肺动脉(main pulmonary artery,MPA)扩张发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慢性高原低压性缺氧,其次是寒冷。且两者的复合作用可增强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有效地诊断MPA扩张... 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主肺动脉(main pulmonary artery,MPA)扩张发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慢性高原低压性缺氧,其次是寒冷。且两者的复合作用可增强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有效地诊断MPA扩张,还能评价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以及评估其对心脏的影响。在诸多的检查中,MRI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作者主要针对CMS患者MPA扩张的发病机理、临床意义及影像诊断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高压 心脏 高海拔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脑部改变的病理生理及神经影像学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杨丛珊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慢性高原病(CMS)是红细胞增多引起的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而大脑是最活跃的氧耗者,也最早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常以头疼、头晕、记忆力差就诊。CT、MRI等影像学技术能了解CMS脑部形态及功能改变,对于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治疗后的评估... 慢性高原病(CMS)是红细胞增多引起的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而大脑是最活跃的氧耗者,也最早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常以头疼、头晕、记忆力差就诊。CT、MRI等影像学技术能了解CMS脑部形态及功能改变,对于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治疗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病理生理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宇 温生宝 +2 位作者 周泓钰 韩千程 赵亚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40,共5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其特点是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异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预后不良。随着高精度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其特点是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异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预后不良。随着高精度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MRI根据病变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对整个肿瘤信息进行全面评估,是最敏感的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组学是一种新兴的、高通量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定量分析方法,在肿瘤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概述影像组学工作流程的步骤,并根据已发表的文献研究MRI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关于影像组学的局限性和挑战展开综述,从而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思路,提高对女性人群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预后 影像组学 列线图 预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金宝 鲍海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于睡眠过程中咽部的阻塞、狭窄导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并引起睡眠紊乱和低氧血症,从而导致了白天嗜睡、工作效率低下、睡眠时间增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于睡眠过程中咽部的阻塞、狭窄导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并引起睡眠紊乱和低氧血症,从而导致了白天嗜睡、工作效率低下、睡眠时间增多、睡眠后不能解乏、睡眠时间歇性打鼾及憋气等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影像学 睡眠过程 低氧血症 睡眠紊乱 白天嗜睡 工作效率 睡眠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婷 鲍海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CT、MRI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同时用超声、CT、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50例81个病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以WHO分型为标椎,50例患者中,超声、CT分别检出CE1... 目的探讨超声、CT、MRI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同时用超声、CT、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50例81个病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以WHO分型为标椎,50例患者中,超声、CT分别检出CE1型21例、CE2型16例、CE3型19例、CE4型16例、CE5型9例,MRI检出CE1型15例、CE2型18例、CE3型27例、CE4型15例、CE5型6例。超声和CT的敏感度、特异度一致,CE1-CE5分别为:100%90%、88%100%、70%100%、100%100%、100%100%;MRI对CE1-CE4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100%,对CE5型敏感度、特异度为6.6%10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3141,P>005)。其中,9例病灶合并胆管扩张并胆瘘形成,8例病灶内含有点状类圆形的脂滴成分,3例患者合并内外囊直接性破裂。结论通过比较各型的敏感度、特异度,CT、MRI对肝囊型包虫各型病灶的特征性征象显示上更加清晰,以及MRI对分型诊断更加准确,对胆管扩张及胆瘘形成上,有其特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肝囊型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WI及对比增强T1WI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涛 刘显旺 +6 位作者 徐震东 龙昌友 张斌 邓靓娜 林晓强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观察T2WI及对比增强T1WI(T1C)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级别脑膜瘤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96)和验证集(n=127);提取训练集T2WI和T1C中病灶3376个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观察T2WI及对比增强T1WI(T1C)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级别脑膜瘤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96)和验证集(n=127);提取训练集T2WI和T1C中病灶3376个影像组学特征,以SelectPercentile单因素分析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分类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SVC(LinearSVC)、自适应增强(Adaboost)及决策树(DT)构建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影像组学模型,即模型_(LR)、模型_(SVM)、模型_(RF)、模型_(linearSVC)、模型_(Adaboost)及模型_(DT),以验证集验证其效能。结果基于T2WI和T1C共筛出13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的模型_(LR)、模型_(SVM)、模型_(RF)、模型_(linearSVC)、模型_(Adaboost)及模型_(DT)鉴别训练集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AUC分别为0.755、0.739、0.819、0.746、0.990及0.607;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698、0.636、0.752、0.670、0.591及0.609。模型_(Adaboost)鉴别训练集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AUC为0.990,在验证集为0.591,出现过拟合;模型_(RF)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AUC均高于模型_(SVM)、模型_(linearSVC)及模型_(DT)(Z=2.65~8.25,P均<0.05);模型_(RF)在训练集中的AUC高于模型_(LR)(Z=3.27,P<0.01),在验证集的AUC与模型_(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7.95,P=0.05)。模型_(RF)诊断效能最佳。结论术前T2WI及T1C RF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治疗脑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文君 鲍海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0-81,84,共3页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治疗脑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8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对13例患者实施了脑部病灶切除术,围手术期使用阿苯达唑治疗; 5例患者采用单纯阿苯达唑治疗,治疗3年。对比接受手...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治疗脑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8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对13例患者实施了脑部病灶切除术,围手术期使用阿苯达唑治疗; 5例患者采用单纯阿苯达唑治疗,治疗3年。对比接受手术与未接受手术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5年生存率。结果 18例患者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见病灶形态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团块状,直径1.3~6 cm;磁共振成像(MRI)统计发现病灶最多25处,最少6处,未接受手术组患者平均病灶(11.49±4.59)处,接受手术组患者平均病灶(14.38±2.38)处; MRI可见14例患者T1WI图像显示内部高信号伴外周低信号,T2WI图像显示内部高信号伴外周低信号;增强扫描后12例出现环形强化,且周围存在水肿带; 5例患者出现脑室受压。接受手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未接受手术组为6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疹、转氨酶升高及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38.46%,未接受手术组为40.00%,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苯达唑治疗脑泡型包虫病联合手术治疗或单药治疗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控,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病情及影像学检查情况予以对症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脑泡型包虫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左晓娜 鲍海华 +1 位作者 赵希鹏 李文方 《青海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65-67,共3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为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特殊变异形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国内对其报道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 CT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婷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59-1062,共4页
肝囊型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发病,其中肝脏最为常见。它呈全球分布,我国主要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高发。该病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晚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 肝囊型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发病,其中肝脏最为常见。它呈全球分布,我国主要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高发。该病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晚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文就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肝囊型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鑫 张耐辉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8-202,共5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红细胞过度增生、低氧血症为特征。由于红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红细胞过度增生、低氧血症为特征。由于红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阻力增加,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于HAPC各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本文就多模态影像技术在HAP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多模态影像技术在研究HAPC的病理生理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病情进展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脑膜瘤分级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涛 刘显旺 +6 位作者 徐震东 龙昌友 张斌 邓靓娜 林晓强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29-233,266,共6页
目的:探讨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在脑膜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44例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以独立盲法分别使用ITK-SNAP软件在T_(2)WI和对... 目的:探讨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在脑膜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44例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以独立盲法分别使用ITK-SNAP软件在T_(2)WI和对比增强T_(1)WI上手动勾画肿瘤的感兴趣体积,由数坤科技平台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electpercentile、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强相关特征,并构建不同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随机以7∶3的比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不同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脑膜瘤分级的诊断效能不同。基于对比增强T_(1)WI和T_(2)WI的随机森林(RF)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最优,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933(95%CI 0.906~0.958)、0.854、0.839、0.842;验证集的分别为0.835(95%CI 0.742~0.913)、0.771、0.845、0.829。结论:基于对比增强T_(1)WI和T_(2)WI序列构建的RF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脑膜瘤分级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研究脑泡型包虫病影像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文君 鲍海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描述脑泡型包虫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在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1例CAE患者的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资料(16例3.0 T磁共振,18例25... 目的描述脑泡型包虫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在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1例CAE患者的3.0 T磁共振和256层螺旋CT资料(16例3.0 T磁共振,18例256层螺旋CT,包括平扫和增强扫),对病灶的数量、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和轮廓、周围水肿情况进行描述。结果 21例患者共45个病灶,病灶最大直径0.6~5.6 cm,其中12个位于顶叶,13个位于额叶,10个位于颞叶,5个位于枕叶,5个位于小脑半球。病灶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改变,病灶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病灶周围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结论 CT和MRI检查是诊断CAE的重要手段,但是CT检查在钙化方面影像表现优于MRI,而MRI可以更好地显示囊肿内部情况并确定其解剖位置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这对手术计划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泡型包虫病 棘球蚴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双鑫 鲍海华 +2 位作者 李伟霞 王晓平 赵国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诊断为CAE患者行头颅CT平扫、常规头颅MRI、DW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诊断为CAE患者行头颅CT平扫、常规头颅MRI、DW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对比分析常规CT、MRI平扫对病灶数量、大小、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囊泡及钙化检出率,以及MRI序列(DWI、DKI、3D-ASL)对病灶实质区、边缘区、水肿区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检查对CAE患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T2WI对囊泡的检出率优于CT(P<0.001)。MRI对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的显示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E病灶边缘区ADC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低于实质区、水肿区和正常区(P<0.01);CAE病灶边缘区的平均峰度(MK)、各向异性(FA)、脑血流量(CBF)值高于实质区、水肿区和正常区(P<0.001)。结论CT联合常规MRI、DWI、DKI、3D-ASL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以提高CAE病灶数量及钙化、囊泡的检出率,并在分子水平分析CAE病灶的边缘和水肿带的生物学特征、血脑屏障的破坏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为临床手术和切除病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