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晓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5期81-81,83,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实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86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以人为本,以疾病为中心"的整体人性化护理操作。同时与对照组708例进行比较。结果:1286例患者中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4.1%,平均住院日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实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86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以人为本,以疾病为中心"的整体人性化护理操作。同时与对照组708例进行比较。结果:1286例患者中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4.1%,平均住院日期6.2d,患者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一次手术治愈率86.2%,平均住院日期7.3d,患者满意度92.3%。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其使护患关系更为紧密,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治愈率及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外科 手术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龄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如珍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6期44-44,共1页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高龄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实施外科手术的 193例 70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有合并症 12 9例 (占 66.8%) ,术后并发症 63例 (占 3 2 .6%)。结...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高龄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实施外科手术的 193例 70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有合并症 12 9例 (占 66.8%) ,术后并发症 63例 (占 3 2 .6%)。结论 高原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症和并发症均高于平原 ,手术危险性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高原 老年人 外科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南高原地区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5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永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青南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机制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青南高原地区的胆囊结石患者50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50例采用小切口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 目的:探讨青南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机制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青南高原地区的胆囊结石患者50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50例采用小切口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小切口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胆结石对于来自青南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南高原地区 肝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AHHD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远 索晓东 +2 位作者 朱金磊 魏秀萍 袁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655-65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液体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后限制性输血对颅脑手术患者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颅脑手术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进行AHHD,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不同液体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后限制性输血对颅脑手术患者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颅脑手术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进行AHHD,对照组采用乳酸林格+乳酸林格液进行AHHD,随后两组均限制性输注2 U悬浮红细胞。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以及AHHD前(T1)、术中输血前(T2)和术毕时(T3)3个时间点的凝血指标和脑氧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均高于T1时间点,纤维蛋白原(FIB)低于T1时间点(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2和T3时间点的脑氧摄取率(CE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 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jv)O2]和乳酸(Lac)均优于T1时间点(P<0.05),但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进行AHHD,可有效降低颅脑手术患者的术中输血量,同时对脑组织代谢和凝血功能均无显著性影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 颅脑手术 输血量 限制性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结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勇 李德元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 探讨结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比较腹部平片和B超的术前诊断率。随访患者以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得失。结果 腹部平片术前诊断率为22%,辅以B超则上升为66%。4例Ⅰ期手术和3例Ⅱ期手术患者无死亡。无胆管炎发作。结论 仅靠... 目的 探讨结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比较腹部平片和B超的术前诊断率。随访患者以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得失。结果 腹部平片术前诊断率为22%,辅以B超则上升为66%。4例Ⅰ期手术和3例Ⅱ期手术患者无死亡。无胆管炎发作。结论 仅靠腹部平片易漏诊,辅以B超则能提高术前诊断率。争取回期手术切除胆囊、闭合胆肠瘘,如有困难,则动员患者6-8周后Ⅱ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卒中的特征及诊治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勇 李德元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腹部卒中是急腹外科罕见而严重的疾病。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 ,多数在手术或尸检时方能确诊。文献记载该病的死亡率高达 2 9%。本文对腹部卒中进行报道 ,并对其发病原因。
关键词 腹部卒中 死亡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介导的近红外光检测技术在胆囊癌手术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文博 张建业 +1 位作者 保积武 刘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介导的近红外光检测技术在胆囊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静脉注射吲哚菁绿(0.5mg·kg^-1),观察患...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介导的近红外光检测技术在胆囊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静脉注射吲哚菁绿(0.5mg·kg^-1),观察患者术前发现肿瘤荧光显像情况;在离体标本,在肿瘤解剖面观察荧光显像特点;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在45例患者,术前发现45个肿瘤,其中37个能在体表区域呈现荧光,显现荧光患者肿瘤深度和肿瘤直径分别为(0.4±0.2)cm和(6.3±2.1)cm,与未显现荧光的8例患者【分别为(1.5±0.4)cm和(4.5±0.3)cm,P<0.05】比,差异显著;将45例离体肿瘤组织标本从中央剖开,剖面均显示出较强的荧光,其中23例高分化胆囊癌均为肿瘤实质显像,14例中分化癌中有4个为肿瘤实质显像,其余8例低分化胆囊癌组织均与肿瘤周围组织显像一致;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死亡病例,其中7例(15.6%)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吲哚菁绿介导的近红外光显像技术能够显示肿瘤位置,可探测到常常影响检查而遗漏的病灶,有助于对病灶的完全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手术切除 吲哚菁绿 近红外光检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雯 胡薇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7期3133-3135,共3页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一种常见的自身抗体,Tg Ab值增高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易发展成甲状腺...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一种常见的自身抗体,Tg Ab值增高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易发展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近几年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认为Tg Ab可能成为PTC的相关预测因子,但这一观点仍存在争议。Tg Ab对PTC的筛查和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51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对SW5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措羊 张双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51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对SW57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获得的28例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51b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51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对SW57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获得的28例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51b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为对照组(不转染)、siRNA NC组(转染nonsense siRNA)、miR-551b siRNA组(转染miR-551b siRNA)、mimic 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miR-551b)和miR-551b mimic组(转染hsa-miR-551b mimic)。qRT-PCR法检测各组SW579细胞中miR-551b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SW57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SW579细胞凋亡情况及其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SW579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miR-551b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P<0.05)。与siRNA NC组相比,miR-551b siRNA组SW579细胞中miR-551b水平、细胞凋亡率、G 0/G 1期细胞比例及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OD值、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PCNA、Cyclin D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mic NC组相比,miR-551b mimic组SW579细胞中miR-551b水平、细胞凋亡率、G 0/G 1期细胞比例及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OD值、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PCNA、Cyclin D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551b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51b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食盐加碘近20年某院甲状腺癌住院构成比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雯 胡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调查全民食盐加碘前后近20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甲状腺癌住院构成比的变化,探讨碘摄入和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食盐碘化前后长海医院近20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年的甲状腺癌构成比。依据年份将... 目的调查全民食盐加碘前后近20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甲状腺癌住院构成比的变化,探讨碘摄入和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食盐碘化前后长海医院近20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年的甲状腺癌构成比。依据年份将患者分为4组:1993-1997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A组),1998-2002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B组),2003-2007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C组),2008-2012年间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D组),比较各组间甲状腺癌构成比。结果 1994年立法全民补碘后,甲状腺癌构成比自1993年的11.36%(25/220)降至7.59%(18/237),但其后又逐渐增高,2012年时已达20.76%(318/1 532)。A、B、C、D组甲状腺癌的构成比分别为8.01%(112/1 398)、9.61%(241/2 508)、11.65%(501/4 299)、16.57%(1 101/6 645)。其中A、B(食盐碘化初期)年度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而C、D(长期食盐碘化)年度段较A或B均有所增加(P<0.001)。结论短期补碘对甲状腺癌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补碘10年后甲状腺癌检出率明显增高,长期碘盐的摄入也许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食盐加碘 构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翠燕 郭雪琴 潘彩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SH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治疗,营...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SH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治疗,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营养组在营养组的基础上增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分别于治疗第1天(T1)、第7天(T2)和第14天(T3)采集患者血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患者T3时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T2,T3时总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营养组亦高于营养组(P<0.05)。与T1相比,对照组T2和T3时CD3^+和CD4^+水平明显下降,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T2时CD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T3相比,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营养组T3相比,免疫组的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T2和T3时Ig G的水平明显低于T1(P<0.05);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T3时Ig G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P<0.05)。结论早期的免疫营养干预对于改善老年SHI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VEGFA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伟 马英 +1 位作者 孔申嘉 张建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癌组织及癌旁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情况,... 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癌组织及癌旁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情况,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癌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FGF2、VEGFA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NSCLC患者癌组织FGF2、VEGF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临床分期及伴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FGF2、VEGFA阳性率高(P<0.01)。癌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水平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癌组织FGF2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43,95%CI为0.521~0.764;癌组织VEGFA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80,95%CI为0.563~0.797。结论FGF2、VEGFA均能辅助评估NSCLC发生、发展,且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NSCLC诊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淋巴结转移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文博 张建业 保积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57例,常规行ERCP检查,发现胆管内有结石后行EST。对结石直径<1.0 cm者,用取石网篮取... 目的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57例,常规行ERCP检查,发现胆管内有结石后行EST。对结石直径<1.0 cm者,用取石网篮取石;对结石直径≥1.0 cm者,用碎石篮碎石取出;对巨大结石,于胆管内置入支架,再择期取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在357例患者,行ERCP插管成功349例(97.8%),行EST取石成功334例(93.6%),其中一次取石成功者297例(88.9%),两次取石成功者37例(11.1%);随访发现结石复发138例,未复发21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程、年龄和乳头切口分别为(10.9±2.5)年、(66.8±7.2)岁和(15.6±1.9) mm,显著长于或大于未复发组【分别为(7.6±1.7)年、(57.3±8.7)岁和(7.9±2.2) mm,P均<0.05】,复发组有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胆道狭窄、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结石数量≥2枚和结石直径≥10 mm比率分别为18.8%、29.7%、30.4%、78.9%、81.9%和40.6%,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1.8%、7.3%、11.4%、40.6%、64.8%和9.6%(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0 mm和乳头切口≥15mm为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乳头切口和胆总管直径较大的患者,临床应该警惕其术后结石复发,增加随访次数,以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结石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任勇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5期493-49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感染1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胰腺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4%;对照组术后发生胆漏2例,切口感染5例,胆道感染5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残余结石1例,胰腺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术区多发脓肿、脑出血并对侧硬膜下积液一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显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57,I0001,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主因高处坠落伤3h,于2013年1月20日人院。患者入院3h前从高处坠落,伤及头部并昏迷。无复合伤,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呈浅昏迷状,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积脓 硬膜下 大脑出血 创伤性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显清 王红军 苟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1-962,共2页
颅脑术后颅骨缺损超过3cm×3cm时。特别是位于额部时会引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小儿颅骨缺损可随着脑组织的的发育而变大。缺损边缘向外翻,凸出的脑组织也逐渐呈进行性萎缩与囊变,因而,小儿更需要完整的颅骨保证脑的正常... 颅脑术后颅骨缺损超过3cm×3cm时。特别是位于额部时会引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小儿颅骨缺损可随着脑组织的的发育而变大。缺损边缘向外翻,凸出的脑组织也逐渐呈进行性萎缩与囊变,因而,小儿更需要完整的颅骨保证脑的正常发育。修补颅骨通常使用的人工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易受年龄过小不宜早修补的限制。我院自2006年1月-2011年6月为40例颅脑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颅骨骨瓣冷藏后实施颅骨回植修补术。疗效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部损伤 穿透性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永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7-2278,共2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无院内死亡发生。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40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癌症患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黄疸 阻塞性 引流术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鼻胆管行引流治疗后经腹腔镜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再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得福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接受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后运用腹腔镜治疗的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计收治的62例于胆胰外科治疗的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接受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后运用腹腔镜治疗的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计收治的62例于胆胰外科治疗的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接受T管引流,观察组则是在腹腔镜下置入鼻胆管引流,实施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为(12.86±1.86)×109L-1,显著低于对照组(13.95±1.86)×109L-1,P<0.05;带管时间为(5.21±0.28)d,显著低于对照组(32.07±0.54)d,P<0.05;住院时长为(9.71±1.51)d,显著低于对照组(19.32±4.54)d,P<0.05;手术时长为(187.86±13.79)min,低于对照组(181.65±15.49)min,P>0.05;总胆红素为(37.04±13.72)μmo L/L,低于对照组(45.79±32.94)μmo L/L,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后运用腹腔镜治疗的存在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运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胆管引流 T管引流 胆道手术史 腹腔镜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文良 朱璞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31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围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31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肝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48%(P<0.05)。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率低,且对肝功能影响小,利于合并肝硬化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合并肝硬化 老年胆囊结石 并发症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D2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病人血清CA724、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新栋 李德元 曹贵章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2048-2051,共4页
目的腹腔镜D2根治术(LD2RS)对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LADGC)病人血清糖类抗原(CA)724、胃蛋白酶原(PG)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青海省交通医院的LADGC病人11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n=58)与... 目的腹腔镜D2根治术(LD2RS)对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LADGC)病人血清糖类抗原(CA)724、胃蛋白酶原(PG)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青海省交通医院的LADGC病人11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n=58)与开腹组(n=58)。开腹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OD2RS)治疗,腹腔镜组行LD2RS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术后7 d血清CA724、PG、G-17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生存情况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203.58±21.37)mL、切口长度(6.18±0.64)cm、术后排气时间(2.84±0.29)d、住院时间(10.95±1.14)d均短于开腹组(386.54±40.27)mL、(18.97±1.98)cm、(4.62±0.48)d、(16.84±1.73)d,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79.54±29.96)min长于开腹组(213.64±22.97)min(P<0.05)。术后7 d,开腹组CA724(25.92±2.75)U/mL、PGⅠ(78.83±7.92)ng/mL、PGⅡ(18.95±1.90)ng/mL及G-17(62.95±6.33)ng/mL水平与腹腔镜组CA724(26.75±2.82)U/mL、(76.64±7.81)ng/mL、(19.06±1.96)ng/mL、(64.84±6.59)ng/m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开腹组(22.41%),P<0.05。腹腔镜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31.03%(18/58)、总体生存率39.65%(23/58)与开腹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34.48%(20/58)、总体生存率43.10%(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2RS治疗LADGC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清除CA724、PGⅠ、PGⅡ及G-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达到与OD2RS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D2根治术 糖类抗原724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