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一行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考察调研
1
作者 邹林有 穆德智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8月8日下午,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与科技部农村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孙传范(援青干部)一行来我院考察调研。我院常务副院长、副书记金萍、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及办公室副主任陈... 8月8日下午,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与科技部农村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孙传范(援青干部)一行来我院考察调研。我院常务副院长、副书记金萍、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及办公室副主任陈海民陪同调研。周厅长与孙处长先后考察了我院试验基地、闫家作物种子复份库和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随后,与我院各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就我院的科研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科技厅 调研 卫星 科研工作 副院长 成果转化 试验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考察调研
2
作者 邹林有 穆德智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8月15日,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到我院蚕豆、马铃薯试验基地考察调研,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农林科学院常务副书记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作物所副所长刘玉皎研究员等陪同调研。张文华... 8月15日,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到我院蚕豆、马铃薯试验基地考察调研,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农林科学院常务副书记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作物所副所长刘玉皎研究员等陪同调研。张文华副秘书长一行首先来到位于湟中县海子沟乡总堡村的青海13号蚕豆及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试验基地 秘书长 调研 政府办公 示范基地 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广继 杨永智 +3 位作者 周云 孙海宏 李芳弟 王舰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采自青海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研究了致病疫霉交配型的分布及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主要为A1交配型;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中,敏感、中抗、高抗菌株频率分别为91.43%、2.85%、5.71%... 通过对采自青海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研究了致病疫霉交配型的分布及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主要为A1交配型;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中,敏感、中抗、高抗菌株频率分别为91.43%、2.85%、5.71%,其中中抗菌株分布在互助县境内,高抗菌株均分离自番茄,分布在循化县和西宁城北区。海东地区的菌株总体对甲霜灵表现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演替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芳 王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0,共2页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我省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3.085万hm2,总产量为7.445亿kg,2001年达到5.918万hm2,总产约13.3...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我省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3.085万hm2,总产量为7.445亿kg,2001年达到5.918万hm2,总产约13.3亿kg.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是一种粮菜兼用,高产、稳产的抗灾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马铃薯 品种演替 发展趋势 脱毒技术 产量 抗病性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植株NO_3^-诊断推荐施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江华 马韶华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研究分析了青海省大西洋氮水平与植株NO-3 诊断值的关系 ,以及相应的推荐施肥模型。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大西洋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植株NO-3 诊断推荐施肥模型 ,以及植株NO-3
关键词 大西洋马铃薯 氮肥 植株硝酸盐诊断 推荐施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生产与农业气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华 马绍华 王舰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青海 大通县 气候特点 光照资源 降水量 气温 气害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3
7
作者 蒲秀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以青薯2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等3个马铃薯品种的幼芽带节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的氯化汞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为试验条件,研究在6种培养基中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最佳处理方案。试验中观察到马铃薯的分化率在不同外植体间的差异... 以青薯2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等3个马铃薯品种的幼芽带节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的氯化汞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为试验条件,研究在6种培养基中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最佳处理方案。试验中观察到马铃薯的分化率在不同外植体间的差异较大,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6.89%~28.22%,其中青薯9号的分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外植体处理 组织培养 青海省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及其检测与防治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云 《青海科技》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马铃薯是青海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病毒病的为害引起了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等问题。本文结合青海实际,介绍了青海省马铃薯病毒病常见种类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病种类 症状与传播途径 检测与防治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芳 王舰 《青海科技》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对青海省马铃薯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和亲缘关系、审定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明确青海省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同时,对我省马铃薯育种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亲缘关系 种质资源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节能日光温室生姜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寒青 《青海农技推广》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生姜俗名黄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姜原产于我国及东南亚一带,长期的热带多雨地区的生长发育使之形成了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
关键词 节能日光温室 生姜 青海省 技术 栽培 宿根草本植物 生长发育 多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蒜的病毒病
11
作者 薛寒青 《青海农技推广》 2006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病毒病 大蒜 青海省 传染方式 世界性 发病率 花叶病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盐湖地区嗜盐菌的分离纯化及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初探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硕 王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88,共4页
以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菊芋菌核菌(Jerusalem artichoke Sclerotium)、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蚕豆根腐菌(Fusarium solani)及豌豆根腐菌(Aphanomyces euteic... 以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菊芋菌核菌(Jerusalem artichoke Sclerotium)、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蚕豆根腐菌(Fusarium solani)及豌豆根腐菌(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ehsler)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对植物病原菌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为了获得对这几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作用的嗜盐菌菌株,对供试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及发酵液的活性筛选。经滤纸片法测定,青海盐湖嗜盐菌菌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用最小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嗜盐菌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9~1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次级代谢产物 滤纸片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品种资源在青海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海宏 叶广继 +2 位作者 王芳 周云 王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青海省海拔2000~2500m和2500~3000m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设置抗性观测圃,调查评价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60份资源田间晚疫病抗性,资源D9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免疫症状,15个资源表现为高抗,18个资源表现抗病,同时还对晚疫病菌流行生... 在青海省海拔2000~2500m和2500~3000m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设置抗性观测圃,调查评价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60份资源田间晚疫病抗性,资源D9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免疫症状,15个资源表现为高抗,18个资源表现抗病,同时还对晚疫病菌流行生理小种的毒性基因进行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 田间鉴定 毒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脱毒马铃薯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舰 杨永智 +4 位作者 蒋福桢 周云 李瑛 张艳萍 马绍华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3期29-30,26,共3页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马铃薯 现状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大田移栽保存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云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6,共1页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所以,用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田间圃进行种植保存.以便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保存技术 马铃薯 大田移栽 青海高原 试管苗保存 遗传稳定性 生长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瑜 苏旺 +4 位作者 王舰 屈洋 高小丽 杨璞 冯佰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3-885,共13页
于2011—2013年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覆盖栽培方式为主因素,氮肥应用水平为副因素,调查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下糜子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覆盖和不施肥相比,覆盖和施氮均显著提高糜子开花... 于2011—2013年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覆盖栽培方式为主因素,氮肥应用水平为副因素,调查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下糜子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覆盖和不施肥相比,覆盖和施氮均显著提高糜子开花至成熟阶段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同时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光合改善效果以"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和180 kg hm^(–2)氮肥施用量最为显著。覆盖和氮肥均显著提高糜子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量,降低糜子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而提高了糜子花后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覆盖显著提高糜子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和穗长,其调控效应以"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较好;随施氮量的提高,糜子产量和千粒重先升后降,而穗粒数和穗长持续增加,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35~145 kg hm^(–2)。因此,建议黄土高原糜子最佳栽培措施为"W"垄覆地膜+垄间覆秸秆的二元覆盖集水保水系统结合135~145 kg hm^(–2)氮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覆盖 氮肥 光合特性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抗旱抗病毒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福祯 王舰 +4 位作者 张艳萍 贾豪 申海峰 周云 周淑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新品种 抗病毒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稳产 抗旱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项目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DNA甲基化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芳 石茹 王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7,共7页
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温保存前后DNA甲基化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四个品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 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温保存前后DNA甲基化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四个品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6.93%,/o、78.03%、71.57%和65.82%。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显著。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品种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品种基因组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温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本文运用MSAP技术对马铃薯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进行胞嘧啶甲基化分析表明,使用MSAP检测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DNA甲基化遗传变异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芳弟 王舰 +4 位作者 王芳 杨永智 周云 孙海宏 叶广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9-185,共7页
本试验主要对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用该体系筛选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引物。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A160ng,37℃酶切连接12h;预扩增体系中dNTP浓度为0.2... 本试验主要对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用该体系筛选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引物。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A160ng,37℃酶切连接12h;预扩增体系中dNTP浓度为0.2m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U;选择性扩增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引物终浓度为2.5ng/μL。利用优化后的AFLP反应体系,以5个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筛选选择性引物,可以从81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6对条带丰富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本研究为种质资源鉴定、马铃薯遗传多样性以及马铃薯抗病性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FLP 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离体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5
20
作者 石茹 王芳 王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7,共6页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试管苗为材料,利用玻璃化法保存其离体茎尖,研究影响马铃薯超低温保存的主要因素和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优化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体系。结果表明:2.1~3.0 mm(含有2个叶原基)的马铃薯茎尖预培养...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试管苗为材料,利用玻璃化法保存其离体茎尖,研究影响马铃薯超低温保存的主要因素和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优化马铃薯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体系。结果表明:2.1~3.0 mm(含有2个叶原基)的马铃薯茎尖预培养4 h,装载液(MS+2 mol/L甘油+0.4 mol/L蔗糖)装载40 min,0℃下PVS2脱水处理35 min,加少量新鲜的PVS2后迅速注入液氮保存至少24 h;室温下浸入含有1.2 mol/L蔗糖的MS恢复培养液中90 s进行解冻,并洗涤25 min,最后转至恢复培养基(MS+30 g/L蔗糖+0.05 g/L EDTA+0.50 mg/L IAA+0.04 mg/L KT+0.10 mg/L GA3)上,暗培养10 d后,转入弱光条件下培养,20 d后转入正常光照下培养,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6.93%和77.05%。通过形态学和SSR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SSR谱带未发生改变。且液氮冻存时间不同,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和再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茎尖玻璃法超低温保存对马铃薯的种质资源保存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玻璃化法 离体 茎尖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