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三稀”矿产资源现状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善平 薛万文 +6 位作者 任华 赵海霞 张志青 邱炜 陈秉芳 白建海 付军 《青海科技》 2018年第6期10-15,共6页
青海省内"三稀"矿产地高达105处,其中稀有金属矿产71处,稀土金属矿产20处,稀散元素矿产14处;达到矿床规模矿产45处,其中稀有金属具备优势矿产资源。柴北缘地区稀有稀土矿成矿时间具有分地区、分时段、较为集中的特征,其中伟... 青海省内"三稀"矿产地高达105处,其中稀有金属矿产71处,稀土金属矿产20处,稀散元素矿产14处;达到矿床规模矿产45处,其中稀有金属具备优势矿产资源。柴北缘地区稀有稀土矿成矿时间具有分地区、分时段、较为集中的特征,其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是一个多期次复合叠加成矿的过程,稀有金属成矿以加里东期、印支期最为重要;稀土矿主成矿期为印支期;稀有稀土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稀矿产 资源现状 柴北缘地区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开木棋河东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志中 孙宏亮 +3 位作者 罗瑛 李升阳 付军 常海安 《中国锰业》 2019年第5期91-94,共4页
研究区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之东昆仑北坡复合岩浆弧带,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 1 J),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断裂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导矿和容矿空间,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呈岩基状大面积产出。铜钼矿化体属斑岩... 研究区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之东昆仑北坡复合岩浆弧带,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 1 J),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断裂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导矿和容矿空间,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呈岩基状大面积产出。铜钼矿化体属斑岩型成矿系统,构造、脉体、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钪资源概况、瓶颈问题及应对策略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进寿 安永尉 +3 位作者 付彦文 黄青华 李善平 严兴鹏 《青海科技》 2021年第6期45-50,共6页
青海省拉脊山磷铁稀土矿床和铁镍矿床超基性岩中新发现伴生钪资源,其Sc_(2)O_(3)> 50×10^(-6),矿床地质特征、围岩含矿性及富钪矿物等与我国云南同成因矿床相似,其估算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目前对其勘查程度较低。同时,资源分布... 青海省拉脊山磷铁稀土矿床和铁镍矿床超基性岩中新发现伴生钪资源,其Sc_(2)O_(3)> 50×10^(-6),矿床地质特征、围岩含矿性及富钪矿物等与我国云南同成因矿床相似,其估算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目前对其勘查程度较低。同时,资源分布分析表明,青海省分布多条与其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的超基性岩带(柴北缘有矿化显示),钪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广阔。基于青海省钪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的深入研究,指出青海省钪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对伴生钪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小型矿山企业开发伴生矿种成本高昂、矿业活动与生态环保相矛盾等瓶颈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勘查部署进度,促进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及扶贫开发;加强对已发现伴生钪资源的"产、学、研"技术攻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完善绿色勘查及绿色矿山建设三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资源 资源分布 预测 勘查部署 拉脊山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山乌兰乌珠尔斑状正长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4
作者 郭通珍 刘荣 +2 位作者 陈发彬 白旭东 李红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03-1211,共9页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乌兰乌珠尔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AR为3.02~5.88,NK/A为1.04~1.17,A/CNK为0.96~1.07)、高TFeO/MgO和贫CaO、MgO的特征;∑REE较高,LREE略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十分明显,Eu负异常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稍右倾...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乌兰乌珠尔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AR为3.02~5.88,NK/A为1.04~1.17,A/CNK为0.96~1.07)、高TFeO/MgO和贫CaO、MgO的特征;∑REE较高,LREE略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十分明显,Eu负异常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稍右倾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P、Ti、Nb等。这些资料显示了A2型铝质花岗岩的特征,其来源可能与洋壳、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有关。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乌兰乌珠尔正长花岗岩体的206Pb/238U年龄为388.9Ma±3.7Ma(MSWD=3.1),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或造山作用演化晚期相对伸展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花岗岩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祁漫塔格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地区尕朵-扎朵早侏罗世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五福 刘金恒 +11 位作者 李善平 贾春兴 王成武 周金胜 王春涛 许传兵 谈生祥 胡继春 章荣清 龚林 王秉璋 王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4-950,共27页
三江北段青海草陇、川西扎乌龙(或卡亚吉)伟晶岩型锂铍矿床与西部的喀喇昆仑白龙山、大红柳滩、肖尔布隆锂铍矿床以及东部的川西甲基卡、可尔因、雪宝顶等锂铍矿床,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北缘一条近东西向的古特提斯巨型锂成矿带。但在草陇... 三江北段青海草陇、川西扎乌龙(或卡亚吉)伟晶岩型锂铍矿床与西部的喀喇昆仑白龙山、大红柳滩、肖尔布隆锂铍矿床以及东部的川西甲基卡、可尔因、雪宝顶等锂铍矿床,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北缘一条近东西向的古特提斯巨型锂成矿带。但在草陇(青海南部玉树)以西到喀喇昆仑白龙山(新疆南部)之间一直还没有其他锂铍矿的报道。本次研究在青海省玉树地区草陇锂铍矿床以西72 km的尕朵‒扎朵地区发现了92条花岗伟晶岩,其中22条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花岗伟晶岩脉含矿性较好,另有不含矿伟晶岩脉15条,含矿性不明伟晶岩55条。本文对尕朵‒扎朵地区新发现的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含矿)和白云母花岗伟晶岩(不含矿)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含矿伟晶岩具有高SiO_(2)(72.87%~75.01%)、Al2O3(14.81%~17.18%)含量,低MgO(0.02%~0.03%)、CaO(0.32%~0.48%)、TiO_(2)(0.001%~0.007%)、P_(2)O_(5)(0.30%~0.42%)含量,及富钠( Na_(2)O/K_(2)O=2.05~12.92)的地球化学特征;白云母花岗伟晶岩(不含矿)亦具有高SiO_(2)(69.97%~73.75%)、Al_(2)O_(3)(15.18%~16.18%)含量,低MgO(0.01%~0.02%)、CaO(0.22%~0.38%)、TiO_(2)(0.001%~0.003%)、P_(2)O_(5)(0.35%~0.46%)含量,及变化的 Na_(2)O/K_(2)O值(0.35~2.04,平均1.0)。含矿和不含矿花岗伟晶岩的微量元素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Nb、Ta、Hf,亏损Ba、Nd、Zr、Ti和稀土元素,且Zr/Hf值(7.85~18.44)低和Rb/Sr值(2.98~74.21)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负Ce异常,正‒负Eu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晚期高度分异特性。含矿伟晶岩Li_(2)O品位为0.18%~2.33%,平均品位0.76%;BeO品位为0.04%~0.05%,平均品位0.043%,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年代学研究显示,含矿和不含矿伟晶岩的铌钽铁矿和锡石U-Pb年龄分布在194~178 Ma区间内,代表岩浆结晶和成矿时代,是燕山早期早侏罗世晚期产物;其白云母Ar-Ar年龄为158~153 Ma,可能为后期热液改造或侵入体冷却年龄。尕朵‒扎朵地区成矿伟晶岩的形成最有可能与早侏罗世陆内背景下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地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物发生熔融和随后的岩浆与热演化以及锂铍等稀有金属富集有关。该区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成矿、找矿意义:①玉树地区锂铍多金属矿化带从草陇向西延伸70多公里到尕朵‒扎朵地区,构成一个具有重大潜力的矿集区(N:33°20′~33°50′;E:96°30′~97°30′),本研究将其定名为“草陇‒尕朵锂铍多金属矿集区”,该矿集区将是未来伟晶岩型锂铍多金属矿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②前人的研究显示,古特提斯巨型锂成矿带中的锂铍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218~194 Ma),本次研究发现了该巨型锂矿带中最年轻的成矿伟晶岩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194~178 Ma)。这表明该成矿带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伟晶岩外,早侏罗世晚期伟晶岩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时间和空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绿柱石-锂云母)锂辉石伟晶岩 锂铍成矿 成矿时代 尕朵-扎朵 草陇-尕朵矿集区 青海玉树 青藏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进寿 潘彤 +4 位作者 李鹏 田永革 安永蔚 余福承 雷晓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1-412,共22页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是仅次于东昆仑成矿带的国家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地。成矿带内金、铅、锌、煤、石棉、石灰岩、硼等重要矿种主要分布于滩间山岩浆弧(Ⅳ24-2锡铁山—布果特山Pb-Zn-Au-Cu-Mn-煤-盐类成矿亚带)、欧龙布鲁克地...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是仅次于东昆仑成矿带的国家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地。成矿带内金、铅、锌、煤、石棉、石灰岩、硼等重要矿种主要分布于滩间山岩浆弧(Ⅳ24-2锡铁山—布果特山Pb-Zn-Au-Cu-Mn-煤-盐类成矿亚带)、欧龙布鲁克地块(Ⅳ24-3大煤沟煤-U-黏土成矿亚带)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Ⅳ24-5绿梁山—阿尔茨托山Pb-Zn-Au-Mn-Cr-Fe-W-稀有金属-金红石-石灰岩-黏土成矿亚带)。矿产资源在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滩间山岩浆弧产出以岩浆热液型青龙沟式金矿床和海相火山岩型锡铁山式铅锌(银)矿床为代表,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则赋存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为主的特点。伴随着前南华纪(2.50~0.78 Ga)结晶基底形成、南华纪—泥盆纪(780.0~359.6 Ma)大陆裂解-碰撞造山、石炭纪—三叠纪(359.6~199.6 Ma)古特提斯洋演化、侏罗纪—白垩纪(199.6~65.5 Ma)陆内演化和新生代(65.5~0 Ma)高原隆升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演化,形成以海相火山岩型铅、锌、锰,岩浆型铬,受变质型石英岩等为主的内生矿床,以生物化学沉积型煤、化学沉积型石灰岩、蒸发沉积型盐湖等为主的外生矿床。研究区53个矿种的成因类型主要属于岩浆作用矿床与沉积作用矿床,成矿期以早古生代和中生代为主,次为晚古生代和第四纪。以柴北缘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时空特点为基础,依据成矿系列理论,共厘定出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组15个、矿床成矿系列20个、矿床成矿亚系列16个、矿床式23个。在讨论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重大构造活动与关键成矿事件的关系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演化角度探讨了构造对成矿的约束,认为构造环境控制矿床类型、矿种和成矿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构造环境 矿床类型 成矿旋回 成矿作用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尖顶山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秉芳 林文山 +5 位作者 白建海 赵海霞 李建亮 任华 白宗海 付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4-193,共10页
尖顶山天青石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矿体主要产于上新统狮子沟组上段含碳钙质泥岩及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以原生天青石矿石为主,品位较高,连续性好。含矿砂岩ΣREE值较低,平均为42.73×10^(-6),LREE/HREE平均为6.... 尖顶山天青石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矿体主要产于上新统狮子沟组上段含碳钙质泥岩及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以原生天青石矿石为主,品位较高,连续性好。含矿砂岩ΣREE值较低,平均为42.73×10^(-6),LREE/HREE平均为6.48;δEu平均为0.94,δCe平均为0.98;La/Yb-REE图中含矿岩石投点于沉积岩区,显示成矿物源具有多来源性特征;天青石矿的形成可能与深层地下卤水及盆地周缘陆缘碎屑物质富矿流体的补给紧密相关,表明该矿床成因可能具有陆源碎屑化学沉积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顶山 天青石 稀土元素 成矿物源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CF-Logistic回归模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青海湟中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博 周萍 +3 位作者 张焜 张兴 刘宝山 邓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7,共11页
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方法,对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工程岩组7个评价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与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的... 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方法,对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工程岩组7个评价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与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利用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分类精度进行验证,最终得到AUC值为0.863,说明该方法对湟中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客观性。本文研究表明,高层、坡向、距河流距离和工程岩组4个因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来看,该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极高、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湟水河及其干流两侧低山丘陵地区,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地区。从评价因子的角度分析,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离河流500m的松散冲洪积岩层和软弱层状碎屑岩岩层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F-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能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GIS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 LOGISTIC回归模型 湟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杂多县陆日格地区铜钼矿矿体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升阳 董进生 +3 位作者 孙宏亮 罗志忠 刘长云 赵景 《中国锰业》 2018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开心岭—杂多中二叠世岛弧带,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对地质、1∶5万水系异常、矿(化)带、矿体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喜山期含矿岩体的侵入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已发现的矿(化)...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开心岭—杂多中二叠世岛弧带,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对地质、1∶5万水系异常、矿(化)带、矿体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喜山期含矿岩体的侵入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在斑岩体及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岩体中心多以钼矿化为主,岩体接触带在火山岩中多以铜为主,矿床为斑岩型矿床,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矿体特征 矿床成因 陆日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拉地贡玛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善平 李延京 +3 位作者 任华 林浩 金婷婷 窦永斌 《中国地质调查》 2016年第1期35-43,共9页
拉地贡玛地区花岗岩处于金沙江缝合带内,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物质组成部分,在研究区属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据出露岩石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单元:拉地贡玛花岗闪长岩(T_3γδ)、日阿日曲石英闪长岩(T_3δο)、缅切英云闪长... 拉地贡玛地区花岗岩处于金沙江缝合带内,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物质组成部分,在研究区属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据出露岩石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单元:拉地贡玛花岗闪长岩(T_3γδ)、日阿日曲石英闪长岩(T_3δο)、缅切英云闪长岩(T_3δi)。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侵入岩体是以高硅富铝、多碱质和挥发组分为特征的兼具I型和S型花岗岩,属过铝质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明显,轻稀土富集,Eu、Ce呈弱负异常,Rb、Th、Ba等元素富集,Y、Yb、Cr等元素亏损,具I型和S型花岗岩的特点,与火山弧钙碱性花岗岩特征相似。研究区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多彩—当江构造混杂带的俯冲作用有关,是与俯冲汇聚构造环境有关的大陆碰撞弧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三江北段 金沙江缝合带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法测量在青海省纳日贡玛地区找矿中的应用
11
作者 康继祖 李兄 《河南科技》 2012年第08X期53-53,65,共2页
纳日贡玛地区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为大型规模矿床。已有找矿经验表明,大比例尺地磁测量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前人工作多注重对纳日贡玛主矿区成矿规律、斑岩体建造特征、成矿模式等方面的分析,而对地... 纳日贡玛地区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为大型规模矿床。已有找矿经验表明,大比例尺地磁测量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前人工作多注重对纳日贡玛主矿区成矿规律、斑岩体建造特征、成矿模式等方面的分析,而对地磁测量在该区的应用、乃至矿区外围在大比例尺地磁测量中显示出的异常特征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笔者从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已有找矿经验如手,在系统分析磁法测量应用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该矿场的外围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法测量 地磁测量 斑岩体 大比例尺 铜钼矿 成矿规律 大型规模 磁异常 矿床规模 矿区外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
12
作者 张永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7期128-128,130,共2页
研究区内裂隙构造较发育,后期多被细小石英脉、碳酸盐脉充填。本文对研究区内地层特征、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对铜、铅、金等多金属矿(化)体特征,矿化蚀变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主要成矿类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研究,... 研究区内裂隙构造较发育,后期多被细小石英脉、碳酸盐脉充填。本文对研究区内地层特征、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对铜、铅、金等多金属矿(化)体特征,矿化蚀变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主要成矿类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研究,对研究区下一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格勒沟 构造蚀变型 石英脉型 铜多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乌兰县沙柳泉地区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兴鹏 付军 赵楠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3期285-286,共2页
针对青海省乌兰县沙柳泉地区开展地质研究工作,探讨分析该区地质特征,研究沙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其控矿因素,旨在对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沙柳地区 青海乌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秉璋 罗照华 +3 位作者 潘彤 宋泰忠 校培喜 张志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0-874,共15页
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发育,初步确定该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可划分出4个火山岩带,分别为公路沟-乱石沟带、宽沟-小狼牙山带、巴音郭勒-苏海图带和那陵格勒河带。公路沟-乱石沟带火山岩为富铌玄武岩... 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发育,初步确定该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可划分出4个火山岩带,分别为公路沟-乱石沟带、宽沟-小狼牙山带、巴音郭勒-苏海图带和那陵格勒河带。公路沟-乱石沟带火山岩为富铌玄武岩组合,具有相对高的Nb(7.4×10-6~10.1×10-6)、TiO2(1.56%~2.24%)和P2O5(0.24%~0.34%)含量。宽沟-小狼牙山带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SiO2质量分数集中分布于2个端元,可进一步分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和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玄武岩中获得了440.2Ma±2.4Ma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流纹岩中获得了450.3Ma±1.2Ma的年龄值。巴音郭勒-苏海图带为拉斑玄武岩组合,具低钛(1.1%)、富钠(2.17%,)、低钾(0.14%)的特点。那陵格勒河带火山岩也为拉斑玄武岩组合,特征与巴音郭勒-苏海图带相似,但具有更高的Ti含量(1.64%)。这3类岩石组合均代表了弧后裂陷环境中形成的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地区 早古生代 海相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金明 王钦元 +1 位作者 许海全 严玉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片麻岩、大理岩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眼球状黑云二长片麻岩,经同位素年龄测定时代为新元古代,侵入体具有过铝钙碱性系列的特征,是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 在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片麻岩、大理岩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眼球状黑云二长片麻岩,经同位素年龄测定时代为新元古代,侵入体具有过铝钙碱性系列的特征,是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段前震旦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更进一步恢复和确定喀雅克登塔格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侵入体 同碰撞环境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鄂拉山地区印支期陆相火山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善平 谢智勇 +3 位作者 黄青华 陈静 任华 白宗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49-52,共4页
鄂拉山地区具有内部结构复杂、多旋回发展演化的特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之一(孙延贵等,2001),也是青海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宋治杰等,1995;张培青,2007)。青海省较为著名的赛什塘铜矿、铜裕沟铜矿、什多龙铅锌矿均产... 鄂拉山地区具有内部结构复杂、多旋回发展演化的特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之一(孙延贵等,2001),也是青海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宋治杰等,1995;张培青,2007)。青海省较为著名的赛什塘铜矿、铜裕沟铜矿、什多龙铅锌矿均产自该区,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索拉沟铅锌矿、日龙沟铜矿等,使得该区成为地质勘查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陆相火山岩 找矿潜力 成矿作用 山地 印支期 内部结构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新远 王春涛 +1 位作者 欧阳光文 李瑞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62,共17页
通过对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研究,确定该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敖果吞乌兰侵入岩中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3.9±2.1)Ma... 通过对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研究,确定该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敖果吞乌兰侵入岩中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3.9±2.1)Ma,表明其形成于早志留世初期;敖果吞乌兰侵入岩的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5.72%~69.87%,全碱含量为5.13%~6.70%,Al_2O_3含量为12.69%~13.82%,Fe_2O_3含量为0.75%~1.24%,MgO含量为1.67%~2.38%,显示富硅、富碱、富铝和贫铁、贫镁的特征,铝饱和指数主体介于0.96~1.20之间,属于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w(La)N/w(Yb)N=6.84~11.36),Eu具明显负异常(0.47~0.6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Th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以上特征表明,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为Ⅰ型花岗岩。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敖果吞乌兰侵入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是早志留世初期南祁连洋闭合,两侧陆块发生碰撞,进入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同碰撞 早志留世 花岗岩 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发现及其Li-Be找矿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五福 李善平 +7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春涛 刘金恒 张新远 曹锦山 许传兵 刘建栋 金婷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5-913,共19页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伟晶岩Li2O和BeO品位分别为0.95%~3.8%和0.05%~1.48%,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伟晶岩具有高SiO_(2)含量(69.88%~79.77%)、低P2O5含量(0.05%~0.58%)、高分异指数(DI=93.7~97.5)以及低Fe、Mg、Ca、Ti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Ce、Eu和Ti,Zr含量低(7.49×10^(-6)~55.6×10^(-6)),且Zr/Hf值(13~28)低和Rb/Sr值(2.4~76)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Ce、Eu负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晚期高度分异特性。由于锆石发生了蜕晶化,其206Pb/238U年龄在70~225 Ma之间;独居石U-Pb年龄介于200~204 Ma之间,表明花岗伟晶岩是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13.6~-7.97,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0.98~1.58 Ga,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8~1.94 Ga,源区可能为古老地壳。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与西昆仑大红柳、白龙山和川西甲基卡、马尔康等晚三叠世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印支期Li-Be-Ta稀有金属成矿带。草陇(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成矿潜力巨大,同时也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Li-Be矿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绿柱石Li-Be-)锂辉石伟晶岩 Li-Be成矿 独居石年龄 HF同位素 草陇 三江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中绢云母40Ar-39Ar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通珍 谈生祥 +2 位作者 常革红 丁玉进 张志青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4-101,共8页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是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与北昆仑岩浆弧的区域主构造边界,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绢云母^(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271.1±2.2)Ma的坪年龄,相应的^(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270.5...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是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与北昆仑岩浆弧的区域主构造边界,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绢云母^(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271.1±2.2)Ma的坪年龄,相应的^(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270.5±3.7)Ma(MSWD=2.7),^(39)Ar/^(36)Ar-^(40)Ar/^(36)Ar正等时线年龄为(270.9±4.7)Ma(MSWD=0.22);坪年龄(271.1±2.2)Ma接近于绢云母矿物的形成年龄,也代表了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年龄。通过韧性剪切变形带内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剪切带具有右旋斜冲的性质。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山过程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 花岗质糜棱岩 绢云母 ~40Ar-~39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鄂拉山地区三叠系洪水川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善平 李永祥 +6 位作者 潘彤 白宗海 王瑾 舒树兰 李小雪 张志青 赵海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鄂拉山岩浆岩地处东昆仑、西秦岭、南祁连造山带交汇部位,内部结构复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和矿集区之一。海相火山岩出露广泛,岩石类型主要由杏仁状玄武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安山质角... 鄂拉山岩浆岩地处东昆仑、西秦岭、南祁连造山带交汇部位,内部结构复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和矿集区之一。海相火山岩出露广泛,岩石类型主要由杏仁状玄武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凝灰熔岩及英安岩、流纹岩等组成,以火山地层、夹层状、透镜状等形式赋存于洪水川组索拉曲砂岩、幸福村细浊积岩、河卡山粗浊积岩中,属海相喷发环境的产物。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与岛弧钙碱性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相似,δEu平均为0.75,显示为弱负异常,(La/Sm)N、(Gd/Yb)N值平均分别为5.09、1.76,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程度显著,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且富集。Ba、Rb、Th元素强烈富集,Ti、Cr等元素较亏损。Th×Ta/Hf2值在0.029~0.162,平均为0.079,具有陆缘火山弧的特性。由上所述,洪水川组火山岩产于碰撞后的拉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拉山岩浆岩带 构造结 火山岩 拉伸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