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尔木河生态基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玲 李润杰 +4 位作者 黄佳盛 连利叶 郭凯先 温军 张永熙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9期28-33,44,共7页
基于格尔木河上游纳赤台水文站1968年~2018年、中游格尔木水文站1959年~2018年逐日径流、降水资料,对原始实测水文数据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还原修正后,采用Tennant法、Q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法,结合格... 基于格尔木河上游纳赤台水文站1968年~2018年、中游格尔木水文站1959年~2018年逐日径流、降水资料,对原始实测水文数据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还原修正后,采用Tennant法、Q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法,结合格尔木河干旱区河流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格尔木站突变年为1965年、2009年,纳赤台站突变年为2002年;还原修正后,格尔木水文站的生态基流汛期(4月~9月)为7.26 m^(3)/s、非汛期(10月~翌年3月)为2.42 m^(3)/s,纳赤台水文站的生态基流汛期(4月~9月)为4.20 m^(3)/s、非汛期(10月~翌年3月)为1.4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日径流量 降水 格尔木河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尤李俊 李润杰 +2 位作者 王少丽 李广英 赵霞 《农业工程》 2019年第5期44-49,共6页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人口最集中的多民族聚集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地,在青海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和中心作用,所以其水土环境状况也备受瞩目。该文通过分析湟水流域水质现状、农药化肥情况和畜禽养殖情...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人口最集中的多民族聚集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地,在青海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和中心作用,所以其水土环境状况也备受瞩目。该文通过分析湟水流域水质现状、农药化肥情况和畜禽养殖情况,得出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一是由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二是由于畜禽非正规养殖规模大。提出了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计合理有效的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畜禽养殖的粪尿通过处理后再排放等措施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药化肥 畜禽养殖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典型植被蒸散及水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屈柳燕 贾绍凤 +3 位作者 李润杰 温军 周秉荣 权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采用蒸渗仪法对其实际蒸散进行测量,应用Angstrom太阳经验公式与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凝结水,研究了其蒸散量及时程分配规律,探讨了不同植被下垫面的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凝结水普遍存在且全年都在发生,各地年凝结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8.47~56.88 mm,凝结水日发生概率为75.68%~95.90%。(2)植被年蒸散量空间分布不均,年蒸散量的变化范围为396.20~707.69 mm,夏季(6—8月)蒸散量占全年蒸散量的41.69%~70.74%。(3)水量平衡特征空间异质性明显,金露梅与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与乌柳的水量平衡特征基本一致,不同牧草间水量平衡特征不一致。整体来看,植被蒸散量高于降水量与凝结水量之和,各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8.04~67.6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蒸散 凝结水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保水剂对祁连山典型乔灌木造林影响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玲 李润杰 +4 位作者 郭凯先 连利叶 温军 陈建宏 王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耕农抗旱宝”对干旱区造林的影响,在祁连县卓尔山林场进行野外实验。以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灌木(香茶藨Ribes odoratum和珍珠梅False spiraea)为实验树种,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为了研究“耕农抗旱宝”对干旱区造林的影响,在祁连县卓尔山林场进行野外实验。以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灌木(香茶藨Ribes odoratum和珍珠梅False spiraea)为实验树种,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木8 g/株、乔木25 g/株“耕农抗旱宝”;对照组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耕农抗旱宝”对香茶藨、珍珠梅、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土壤含水率、生长情况、叶绿素、八大离子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实验组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其中珍珠梅、香茶藨、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土壤含水率差分别为2.33%、3.62%、2.33%、2.94%。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对乔木灌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枝条、新发芽率、生长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中植物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香茶藨、珍珠梅、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极差为3.5、1.1、1.4、1.2。④“耕农抗旱宝”抑制了Cl^(-)、K^(+)+Na^(+)含量其对乔灌木的伤害,促进了乔灌木的生长。综上所述,“耕农抗旱宝”提高了植树造林的效果可以在林业中广泛推广,在植树造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农抗旱宝 保水剂 乔木 灌木 土壤含水率 生长特性 叶绿素 八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班玛县高寒草甸植物腾发量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陆鹏 李润杰 《青海农林科技》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测量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腾发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班玛县而言,必定有一种方法最为适用。本文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着手,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就班玛县草甸腾发量... 测量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腾发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班玛县而言,必定有一种方法最为适用。本文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着手,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就班玛县草甸腾发量测量而言,得出了:研究小尺度范围时,蒸渗仪法、径流计法、涡度相关法较为合适;研究大中尺度范围时,红外遥感法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甸 植物腾发量 直接测定法 间接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