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眼科人力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现状分析
1
作者 李新章 索南措 +3 位作者 马学仁 张琼 陈媛婷 张韫洁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青海眼科人力资源配置与服务提供现状。方法于2019年4—10月调查青海省68所提供眼科服务的医疗机构,发放眼科人力资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由眼科科室负责人和眼科医生填写,分析眼科医生、护士、验光师、技师等人员配置情况与... 目的分析青海眼科人力资源配置与服务提供现状。方法于2019年4—10月调查青海省68所提供眼科服务的医疗机构,发放眼科人力资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由眼科科室负责人和眼科医生填写,分析眼科医生、护士、验光师、技师等人员配置情况与相关眼科服务提供情况。结果全省68所受调医疗机构中,47所有眼科专科医生,21所无眼科专科医生;16所有独立眼科手术室,17所有独立病区与床位,4所诊治眼科疾病但无独立病区;眼科专科床位447张,与其他科共用床位252张,合计699张,眼科专科护士134名,与其他科共用护士104名,合计238名,眼科专职医生204名,兼职医生14名,合计218名,床护比为1∶0.34,总医护比是1∶1.09,眼科专科医护比为1∶0.66。有27名验光师,20名专职眼科技师;全省眼科卫生人员无博士生导师,有2名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15名硕士,30名主任医师,43名副主任医师,53名主治医师,78名初级医师;2所医院可独立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0所可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8所能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无眼眶病、眼整形、神经眼科的诊疗团队。结论青海省眼科人力资源较为匮乏,且存在明显分布不均匀的状况,综合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人力资源配置 眼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角膜愈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解靖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刘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 分析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其角膜愈合、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5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 目的 分析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其角膜愈合、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5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角膜愈合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视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视功能、自理能力、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以及治疗期间眼睑肿胀、眼部充血、视力模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加快角膜缺损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并促进视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异物剔除术 贝复舒滴眼液 角膜愈合 角膜荧光素染色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米龙滴眼液辅助用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3
作者 解靖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刘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实施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基础上,加以氟米龙滴眼液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4年1月至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8例分为参照组(64例,给... 目的探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实施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基础上,加以氟米龙滴眼液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4年1月至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8例分为参照组(64例,给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和治疗组(64例,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泪膜与角膜状态、眼部症状及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均延长,且治疗组长于参照组,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与畏光、异物感、流泪及眼痒评分均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参照组;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组胺(HA)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应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比,联合应用氟米龙滴眼液的治疗方案可提高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成效,优化泪膜稳定性,缓解角膜受损状态,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氟米龙滴眼液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海高原地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解靖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陈媛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海高原地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治疗的10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玻... 目的 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海高原地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治疗的10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研究组(50例,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研究组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海高原地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滴眼液 氟米龙滴眼液 青海高原地区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宁地区居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调查研究
5
作者 解靖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刘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8-011,共4页
了解青海西宁地区居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病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青海西宁地区居民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睑板腺腺体分泌情况。结果 100例眼科体检患者中,检出左眼或右眼睑板腺功能障... 了解青海西宁地区居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病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青海西宁地区居民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睑板腺腺体分泌情况。结果 100例眼科体检患者中,检出左眼或右眼睑板腺功能障碍60例,占比60.00%;青海西宁地区农村居民患MGD的患病率高于城区居民(P<0.05);青海西宁地区农村居民MGD合并其他眼表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城区居民(P<0.05)。结论 青海西宁居民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城乡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因素。社区防治上眼睑腺功能障碍的重点是健康教育、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掌握眼睑腺功能障碍的自我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睑板腺功能障碍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韫洁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马学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炎症状态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DR患者80例作为DR组,将其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炎症状态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DR患者80例作为DR组,将其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组。检测各组的血清PGE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VEGF的水平。结果DR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IL-1β、TNF-α、VEGF、PGE2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PDR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NPDR组,空腹血糖、HbA1c、IL-1β、TNF-α、VEGF、PGE2水平均高于NPDR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PGE2水平与IL-1β、TNF-α、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血清IL-1β、TNF-α、VEGF、PGE2水平过高以及糖尿病病程过长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GE2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0.735~0.881)。结论PGE2在DR患者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对DR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炎症状态和VEGF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前列腺素E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张韫洁 李新章 +2 位作者 索南措 张琼 刘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322-3324,334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摘除(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联合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GS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分为A组(Phaco+IOL植入+...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摘除(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联合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GS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分为A组(Phaco+IOL植入+GSL)和B组[Phaco+IOL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E)],各41例(41眼)。评价并比较两组的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术眼视力、中央前方深度和前房角度明显增加,眼压显著降低(P<0.05),而A组增加/降低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视力改善率、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haco及IOL植入术联合GSL与TE均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而前者在控制眼压、改善视力、增大前房角度及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PHACO IOL GSL 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8
作者 党鸿 辛晓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0-683,共4页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致盲性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以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丧失、不可逆的视野损害等病理性改变为特征,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及视功能丧失的疾病。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中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有多种学说,包括...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致盲性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以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丧失、不可逆的视野损害等病理性改变为特征,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及视功能丧失的疾病。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中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有多种学说,包括眼压因素及非眼压因素,非眼压因素包括血管因素、免疫作用、远端轴突病变、氧化应激作用、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自噬等机制。本文综述了有关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 视神经损伤 免疫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脑脊液-视神经屏障中脑膜上皮细胞ATP水平和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辛晓蓉 巩天祥 +1 位作者 赵莉 李新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背景脑膜上皮细胞(MECs)是构成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损害可能会导致脑脊液组分的失衡,使视神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攻击。目前对于MECs在视神经疾病中的病理作用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缺... 背景脑膜上皮细胞(MECs)是构成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损害可能会导致脑脊液组分的失衡,使视神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攻击。目前对于MECs在视神经疾病中的病理作用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MECs的功能变化,为视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将培养的人MECs株分别制备成密度为2.5×10^3个/孔、5.0×10^3个/孔和1×10^4个/孔的细胞悬液,各取100μl分别接种于96孔板中,分别在常规培养基及体积分数21%O2(常氧组)和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2d,采用MTS法测定和比较不同氧环境下人MECs的吸光度(A490)值;采用CASY1法检测和比较不同氧环境下细胞体积及直径的变化;采用光度计测定MECs暴露不同氧环境下1d、2d后线粒体产生ATP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不同氧环境下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和定位。结果缺氧组2.5×10^3个/孔、5.0×10^3个/孔、1×10^4个/孔细胞密度组MECs的增生值(A490)分别为0.399±0.009、0.393±0.009和0.496±0.026,分别较相应的常氧组的0.424±0.131、0.413±0.111和0.537±0.02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7,P=0.004;t=3.251,P=0.009;t=3.037,P=0.013)。与常氧组细胞比较,缺氧组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均明显增加[(20.970±0.127)μm vs.(21.198±0.048)μm,t=-3.762,P=0.006;(5805±73)fl vs.(6026±106)fl,t=-4.124,P=0.002)]。缺氧组和缺氧+底物组细胞分别培养2d后,细胞中ATP产生量分别为(0.900±0.225)mmol/(L·g)、(0.952±0.075)mmol/(L·g),均明显低于常氧组的(1.389±0.145)mmol/(L·g)和常氧+底物组的(1.401±0.122)mmol/(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0.001)。常氧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绿色荧光主要分布于线粒体,而缺氧组MECs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弥散分布于细胞质。结论缺氧环境下MECs的生理功能明显减退,推测MECs的功能损害是脑脊液和视神经之间的屏障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膜上皮细胞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脑脊液-视神经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新章 张守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31-1631,共1页
关键词 暴露性角膜炎 全麻术后 临床观察 麻醉方式 麻醉过程 眼科医师 手术中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索南措 马学仁 +1 位作者 李新章 张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6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40例住院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描述研究对象的眼底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ROP组(n=384)和无ROP组(n=1956),比较两组儿童一...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40例住院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描述研究对象的眼底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ROP组(n=384)和无ROP组(n=1956),比较两组儿童一般情况、临床治疗、并发症、孕母情况的差异及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多因素指标.结果 2340例早产儿中,男1334例,女1006例,诊断ROP为131例(5.6%),无ROP为2209例(94.4%).其中男70例,女61例;1期83例,2期35例,3期9例,4期3例,5期1例.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头围、Apgar评分、窒息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单胎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吸氧、输血、咖啡因、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EPO、氨茶碱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母亲年龄、产前激素、硫酸镁、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分娩胎次、受孕方式、贫血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妊高征是早产儿患有RO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对早产儿应给予视网膜病变的普遍筛查,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积极干预并发症,进而降低ROP疾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影响因素 胎龄 吸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21眼治疗回顾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新章 赵莉 辛晓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手术特点及患儿术后视觉重建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收治11例21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双撕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配镜及弱...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手术特点及患儿术后视觉重建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收治11例21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双撕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配镜及弱势训练,重建患儿视觉,随访1a。结果:所有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经过治疗,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发生后发性白内障3眼(14.3%);术后1wk9眼(42.9%)出现纤维素性渗出;随诊6mo后失访率达45.5%。结论:采用双撕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IOL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可以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为患儿提供更大的视觉恢复空间。但术后复诊和视觉重建是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不容忽视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视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对视神经脑膜上皮细胞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及其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晓蓉 巩天祥 +1 位作者 洪缨 党鸿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2-437,共6页
背景作为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视神经脑膜上皮细胞(MECs)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脑脊液中的组分改变可影响MECs的功能,进而对视神经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对MECs功能的影响,为视... 背景作为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视神经脑膜上皮细胞(MECs)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脑脊液中的组分改变可影响MECs的功能,进而对视神经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对MECs功能的影响,为视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将培养的人MECs株制备成悬液并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密度为1×104/孔,分别在培养液中用添加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mol/L谷氨酸孵育12、24、36、48和72 h,未添加谷氨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TS法测定各组MECs的增生率(吸光度A490)值。采用600 μmol/L谷氨酸分别孵育MECs 24 h和48 h,未添加谷氨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通过荧光探针DCFH-DA观察细胞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结果培养MECs生长良好,培养后72 h约80%细胞达到融合。不同浓度谷氨酸培养组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生率逐渐下降,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52.501,P〈0.001;F时间=8.505,P〈0.001)。实验后24 h和48 h谷氨酸处理组细胞中SOD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78、t=16.724,均P〈0.001);谷氨酸作用MECs后24 h细胞中HSP90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P=0.002)。实验后24 h谷氨酸处理组细胞中T-AOC活性为(30.835±2.094)nmol/(min·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2.873±2.317)nmol/(min·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9,P=1.414);实验后48 h谷氨酸处理组细胞中T-AOC活性为(29.561±1.831)nmol/(min·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3.680±2.039)nmol/(min·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P=0.004)。谷氨酸处理组细胞中ROS荧光强于正常对照组,谷氨酸处理组处理后24 h及48 h细胞中ROS含量分别为48.110±1.712和40.982±1.853,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608±1.009和37.153±1.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78,P〈0.001;t=4.012,P=0.002)。结论谷氨酸可抑制体外培养MECs的增生,其对MECs的兴奋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刺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脑膜上皮细胞 视神经 氧化应激反应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 细胞增生/药物作用 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视神经炎37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有兰 李雪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0-63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早期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1例(93眼)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41眼,对照组44例52眼;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的全身用药的同时,于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mL,1个月后观察2组...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早期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1例(93眼)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41眼,对照组44例52眼;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的全身用药的同时,于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mL,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37眼,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33眼,有效率8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3.84,P<0.05)。2组间视力变化、视野改变、视觉诱发电位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早期视神经炎,可有效改善视神经及其附近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颞浅动脉旁注射 视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莉 李新章 韩有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30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学仁 张琼 +1 位作者 张道远 韩殊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远视力、眼底变化情况。结果显效26例(26眼),显效率86.67%;视网膜出血、水肿全部吸...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远视力、眼底变化情况。结果显效26例(26眼),显效率86.67%;视网膜出血、水肿全部吸收20例(66.67%),部分吸收8例(26.7%),未吸收2例(6.6%);对数视力、眼底新生血管发生率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早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对保存视功能,防止并发症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中药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索南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00-2501,共2页
目的探讨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该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224眼)高原地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恶性:20例28眼)和未发生恶性青光眼(良性:160例196眼)的... 目的探讨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该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224眼)高原地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恶性:20例28眼)和未发生恶性青光眼(良性:160例19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者术前眼压和晶体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方深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青光眼类型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轻、术前眼压较高、晶体厚度较厚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脑脊液-视神经屏障中脑膜上皮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辛晓蓉 巩天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上皮细胞(meningothelial cells,MECs)参与视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缺氧对ME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ECs分别在体积分数21%O2(对照组)和体积分数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1 d和2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和比较M... 目的探讨脑膜上皮细胞(meningothelial cells,MECs)参与视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缺氧对ME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ECs分别在体积分数21%O2(对照组)和体积分数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1 d和2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和比较MECs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采用MitoTracker Red检测和比较MECs在正常氧和缺氧环境下作用2 d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测定钙联蛋白的荧光染色,以评价MECs暴露于氧化应激环境后对内质网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的氧化应激能力降低,结果显示T-AOC下降。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分别培养1 d后,细胞中T-AOC分别为(0.012 4+0.001 1)U·L-1和(0.011 9+0.009 0)U·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5、P=0.382)。分别培养2 d后,缺氧组细胞中T-AOC(0.010 7+0.008 3)U·L-1低于对照组(0.012 9+0.008 7)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01)。不同氧环境作用于细胞2 d后,采用共焦显微镜荧光探针方法分析作用于对照组和缺氧组的MEC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缺氧组细胞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同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缺氧组MECs钙联蛋白绿色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缺氧通过影响MECs内质网及线粒体功能而影响其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膜上皮细胞 内质网 线粒体膜电位 钙联蛋白 脑脊液-视神经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亚群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性: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媛清 赵志玺 陈媛婷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亚群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诊治的SLE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 目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亚群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诊治的SLE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CHD组(33例)和非CHD组(89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2组配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学指标、风湿免疫学指标以及中性粒细胞亚群分布,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分析SLE合并CH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分布与CHD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共29对匹配成功,CHD患者的ESR、CRP水平和SLEDAI评分显著高于非CHD组(均P<0.05)。SLE患者的低密度粒细胞(low-density granulocytes,LDG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CHD组患者的LDGs水平明显高于非CHD患者(均P<0.001);健康对照、CHD组和非CHD组患者的正常密度粒细胞(normal-density granulocytes,NDGs)水平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SLE合并CHD患者LDGs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95,P=0.006);SLE合并CHD患者NDGs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68,P=0.332)。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的LDGs水平显著升高,LDGs水平与CHD病情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冠状动脉 中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脑膜上皮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晓蓉 巩天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4-986,992,共4页
目前视神经疾病基础研究的热点大多侧重于神经胶质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而对于包绕视神经的脑膜以及覆盖视神经脑膜的主要细胞成分——脑膜上皮细胞在视神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甚少。脑膜上皮细胞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在脑脊液和视神... 目前视神经疾病基础研究的热点大多侧重于神经胶质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而对于包绕视神经的脑膜以及覆盖视神经脑膜的主要细胞成分——脑膜上皮细胞在视神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甚少。脑膜上皮细胞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在脑脊液和视神经之间参与屏障的形成,在保持屏障完整性上发挥重要作用。视神经脑膜上皮细胞在各种应激下可能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从而影响脑脊液和视神经之间屏障的正常生理作用,可能成为导致视神经疾病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脑膜上皮细胞在维持脑脊液和视神经屏障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视神经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脑膜上皮细胞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