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维生素A、E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银梅 沈丽 卞桂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维生素A、E水平变化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建卡当天(T_(1))和确诊时(T_(2))的维生素A、E水平,并依据T_(2)时患者有无子痫前期分为对照组(未合并...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维生素A、E水平变化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建卡当天(T_(1))和确诊时(T_(2))的维生素A、E水平,并依据T_(2)时患者有无子痫前期分为对照组(未合并子痫前期,76例)及研究组(合并子痫前期,86例)。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维生素A、E水平,分析孕期维生素A、E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T_(2)时,研究组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2)时,研究组中子痫前期者占比55.81%,重度子痫前期者占比44.19%。T_(1)及T_(2)时,重度子痫前期组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子痫前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维生素A、E会影响重度子痫前期的进展(P<0.05)。结论临床可考虑以孕期维生素A、E水平为依据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严重与否进行判断,以便积极采取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A 维生素E 重度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水囊联合静滴缩宫素引产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3
2
作者 吴惠平 田亦平 +1 位作者 卞桂萍 薛艳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123-123,共1页
目前,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已经成为临床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引产成功是进行阴道分娩的前提,而引产能否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宫颈成熟度。本院产科采用低位水囊联合静滴缩宫素引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低位水囊 静滴缩宫素 足月妊娠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3
作者 卞桂萍 沈丽 +1 位作者 薛艳春 曹素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0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分别采用低位水囊及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分娩方式。结果水囊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分别采用低位水囊及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分娩方式。结果水囊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P<0.01);水囊组阴道分娩率高于缩宫素组(P<0.01)。水囊组经阴道分娩者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全部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可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且方法简单,引产成功率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水囊 足月妊娠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孕妇血清游离雌三醇含量预测早产的发生 被引量:6
4
作者 薛艳春 朱伟 +1 位作者 沈丽 刘云艳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游离雌三醇(FE3)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检测不同孕周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对正常孕妇及先兆早产、早产孕妇血游离雌三醇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与足月组之间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有显著差异,早产组游离雌三醇较足月... 目的探讨孕妇血游离雌三醇(FE3)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检测不同孕周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对正常孕妇及先兆早产、早产孕妇血游离雌三醇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与足月组之间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有显著差异,早产组游离雌三醇较足月组明显升高。结论动态检测孕妇血游离雌三醇能有效预测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前3~4周血清游离雌三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雌三醇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产程体位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洪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7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体位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干预,采用自由体位,比...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体位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干预,采用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妇一般分娩情况、母体结局、产妇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耗时较对照组长,但产后2 h内出血量、会阴水肿及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羊水粪染率低于对照组(P <0. 05),Ⅰ度撕裂发生、胎心异常好转高于对照组(P <0. 05),胎心好转时长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但两组第二产程延长例数、产钳助产、肩难产及中转剖宫产、会阴正中切开、Ⅱ度撕裂、新生儿窒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符合阴道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第二产程给予体位干预可取得更佳母婴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产程 体位干预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复合维生素对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瑛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0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联合预防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收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观察分析,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联合预防治疗,对...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联合预防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收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观察分析,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联合预防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安慰剂,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记录患者不同时间并发子痫前期概率,监测各组患者预防治疗期间血压水平变化,观察并统计各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并发子痫前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15.96±3.02)mmHg、舒张压(80.92±1.03)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6、31.792,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等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经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预防发生子痫前期情况,改善新生儿及分娩结局,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复合维生素 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孕妇贫血与心功能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卞桂萍 冯欢 陆振钧 《交通医学》 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贫血围生期孕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全血脑钠肽(BNP)的变化,探索其心功能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29例孕期28周至不足42周的孕妇进行血常规、全血BNP检验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贫血围生期孕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全血脑钠肽(BNP)的变化,探索其心功能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29例孕期28周至不足42周的孕妇进行血常规、全血BNP检验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对照组(无贫血)、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结果:各组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贫血组BNP(258.60±187.62 pg/m L)高于对照组(35.39±7.90 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中度贫血组(74.31±3.95)%、轻度贫血组(69.39±3.10)%大于对照组(64.51±3.79)%,中度贫血组大于轻度贫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贫血组低于中度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VE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贫血组(49.58±5.01 mm)、重度贫血组(52.01±6.82 mm)大于对照组(44.79±3.41 mm),重度贫血组大于中度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全血BNP、LVEF、LVEDD、BNP均与血红蛋白相关(P均<0.01)。结论:贫血与围生期孕妇心功能指数、心脏结构大小相关,重度贫血孕妇全血BNP与LVEF提示有心功能失代偿表现,需要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心功能不全 全血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桂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9期78-78,143,共2页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康复护理组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产后住...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康复护理组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产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康复护理组满意水平、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产后住院时间、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9
作者 薛艳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1期1304-1304,共1页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妊娠晚期 并发症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实施及价值探究
10
作者 陈桂芬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实施及价值。方法将靖江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4月~2019年2月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根据数表法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高危妊娠产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高危妊娠产妇开展优质化服务。比较两组满意...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实施及价值。方法将靖江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4月~2019年2月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根据数表法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高危妊娠产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高危妊娠产妇开展优质化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依从性、高危妊娠产妇的产程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危妊娠产妇的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实施优质化服务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缩短产程,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产妇 优质化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护理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155例,对照组71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第...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155例,对照组71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第一、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自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Orem自护理论可减轻自然分娩过程的中疼痛,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护理论 分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6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提高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研究组在吸吮乳头时使用乳旁加奶,...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提高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研究组在吸吮乳头时使用乳旁加奶,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喂哺情况,产妇奶胀、产后第3d纯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乳旁加奶器 乳头异常产妇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丽红 陈桂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4期79-79,8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的产妇开展双侧会...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的产妇开展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第二产程的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值、产妇分娩视觉模拟评分值;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组满意度、抑郁、焦虑情绪、第二产程的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值、产妇分娩视觉模拟评分值、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分娩产妇实施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助产护理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发性早产的发生风险研究
14
作者 刘银梅 沈丽 卞桂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2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G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自发性早产者纳入早产组,将100例未发生自发性早产者纳入无早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G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自发性早产者纳入早产组,将100例未发生自发性早产者纳入无早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GDM患者自发性早产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除妊娠期感染史、月经周期紊乱史外的其余因素,均能显著影响自发性早产的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妊娠年龄、孕前BMI、月经初潮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自然流产史等多个因素,均可显著影响自发性早产的发生(P<0.05)。结论自然流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年龄和孕前BMI等因素均是GDM患者自发性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自发性早产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
15
作者 陈红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7期2853-2854,共2页
关键词 胎盘早剥 护理技术 严重并发症 凝血功能障碍 围产儿病死率 孕产妇死亡 妊娠晚期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瑛 《中国校医》 2020年第4期284-285,288,共3页
目的比较双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2组孕妇的... 目的比较双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2组孕妇的总产程、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100%)、引产成功率(96%)均高于对照组(8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观察组(9.12±1.42)高于对照组(7.92±1.56),观察组总产程(8.23±2.54)h,对照组(13.45±3.7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用于妊娠引产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缩宫素 宫颈成熟 引产
原文传递
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17
作者 张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20-221,共2页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研究期间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住院护理研究,根据其就诊顺序分为甲组(29例,普通护理干预)与乙组(29例,优质护理干预),研究指...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研究期间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住院护理研究,根据其就诊顺序分为甲组(29例,普通护理干预)与乙组(29例,优质护理干预),研究指标为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情况、住院情况、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乙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高于甲组,P<0.05;护理后,乙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健康优于甲组,P<0.05;护理后,乙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护理后,乙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与急救次数低于甲组,P<0.05;护理后,乙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可以稳定其病情,优化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救次数,提升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满意度,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尽快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优质护理 冠心病心律失常 急救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