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120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新冠”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蔡健鹏 郭薇 +6 位作者 孙钰涵 陈禹同 王红羽 王岩 刘洪艳 艾静文 王森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者长新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选取2023年8月以前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感染者1209例,随访收集人口学资料、长新冠症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者长新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选取2023年8月以前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感染者1209例,随访收集人口学资料、长新冠症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长新冠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显示,1209例感染者中有146例(12.08%)报告长新冠症状,主要以乏力、咳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为主,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非长新冠感染者相比无明显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新冠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aOR=1.69,P=0.007)、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aOR=4.07,P<0.001)以及再感染(aOR=1.94,P=0.002)。本研究发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为主的感染者长新冠的发生率较既往毒株低,女性、合并较多基础疾病(≥3)以及再感染是长新冠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长新冠 新冠后遗症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
2
作者 谢冬英 贾继东 +4 位作者 计焱焱 李莉 党双锁 谭德明 雷春亮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8-290,326,共4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第13~52周(开放治疗期)接受阿德福韦10mg/d。分别于治疗0、2、4、8、12、16、28、40及52周复查,除16周和28周外,均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及AL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双盲对照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分别较基线下降2.9和0.6log10 copy/mL(P〈0、01),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8.8%和3.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46.0%和27.0%(P〈0.01)。开放治疗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的平均对数值分别较基线下降3、9和3、8 log10copy/mL,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无发生明显肾损害的病例。结论:阿德福韦能明显抑制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复制,促进ALT复常,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 核苷类似物 阿德福韦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时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病毒核糖核酸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贾雯 计焱焱 张继明 《肝脏》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时期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HBV DNA以及HBsAg水平。方法入组86例慢性HBV感染者,抽提血清HBV RNA并以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mRNA为cDNA,Taqme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将慢性HBV感...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时期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HBV DNA以及HBsAg水平。方法入组86例慢性HBV感染者,抽提血清HBV RNA并以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mRNA为cDNA,Taqme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将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时期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HBV RNA定量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患者中依次降低,不同临床时期血清HBV RNA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呈正相关(HBeAg阳性,r=0.523,P=0.004;HBeAg阴性,r=0.340,P=0.034)。血清HBV RNA水平与HBsAg水平均呈正相关(HBeAg阳性,r=0.548,P<0.01;HBeAg阴性,r=0.317,P=0.049)。结论随着慢性HBV感染病程的进展,血清HBV RNA水平逐渐下降。且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HBsAg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 RNA定量 HBSAG定量 HBV DNA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疾病成分输血与相关检验指标主成分分析和预测研究
4
作者 吴春芳 杨森 +4 位作者 夏益兰 汪月娥 林勇 姚玉荣 楚青 《肝脏》 2024年第7期862-866,共5页
目的研究相关检验指标在肝脏疾病成分输血的主成分分析和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成分输血的肝脏疾病患者与非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成分输血的类型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输... 目的研究相关检验指标在肝脏疾病成分输血的主成分分析和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成分输血的肝脏疾病患者与非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成分输血的类型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输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组和输注单采血小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输血情况,通过t检验与方差检验比较肝脏疾病与非肝脏疾病不同成分输血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和碎石检验(Scree Test)验证多因子分析的适宜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各指标的方差贡献进行观察,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各检验指标对于不同成分输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96例肝脏疾病患者与216例非肝脏疾病患者,肝脏疾病中57.3%患者输注血浆(55/96例),非肝脏疾病中54.2%患者接受红细胞输血(117/216例)。输注红细胞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0.61 g/L和82.82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0.80%和24.4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值分别为45.94 U/L和25.43 U/L;总胆红素平均值为44.38μmol/L和19.31μmol/L,这四项指标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输注血浆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3.45 g/L和111.43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1.70%和31.06%;ALT平均值分别为59.33 U/L和28.3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44.35 U/L和22.52 U/L;INR平均值分别为1.43和1.07;以上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输血血小板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PLT平均值分别为36.70×10^(9)/L和50.76×10^(9)/L;AST平均值分别为54.20 U/L和31.19 U/L;PT平均值分别为15.95 s和12.98 s;APTT平均值分别为54.42 s和29.90 s;INR平均值分别为1.36和1.11;以上五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PCA分析肝病患者不同成分输血前检验指标显示,血液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分布为第一和第二主要成分,非肝病患者输血前检验指标中肝功能和凝血指标为第一和第二主要成分。通过ROC曲线分析肝病患者接受红细胞输血组,HCT曲线下面积为0.912;血浆输血组中,INR和PT曲线下面积为0.964和0.953;在输注单采血小板组中,IN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结论本研究对于不同成分输血前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尤其对于肝病患者选择不同成分输血可以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成分输血 检测指标 主成分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抑制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健 张继明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6期386-394,共9页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表型异常、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髓系来源细胞。在进展期肿瘤、败血症、慢性感染等病理环境中,MDSCs大量扩增并通过多种途径抑制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迁移,MD...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表型异常、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髓系来源细胞。在进展期肿瘤、败血症、慢性感染等病理环境中,MDSCs大量扩增并通过多种途径抑制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迁移,MDSCs的数量与疾病进程和患者转归密切相关。通过单细胞测序、质谱流式等新技术,研究人员发现MDSCs和正常髓系细胞在表型标记分子、基因表达、能量代谢和调控通路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肿瘤领域,MDSCs靶向治疗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MDSCs研究里程碑为起点,以MDSCs靶向治疗机制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为重点,对MDSCs新近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基因表达 代谢 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化标志综合模型评估肝纤维化的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月娥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567-570,共4页
肝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为创伤性的,且有局限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有: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和肝脏弹性检测等。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包括:反映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指标、细胞因子、蛋白聚糖及反映肝生... 肝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为创伤性的,且有局限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有: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和肝脏弹性检测等。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包括:反映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指标、细胞因子、蛋白聚糖及反映肝生化功能的标志。肝纤维化非创伤性生化标志综合模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血清生化标志综合模型评估肝纤维化的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11-5p对胃癌细胞凋亡、增殖和干样特性以及裸鼠成瘤的影响
7
作者 谢军 马快 +1 位作者 贾雯 顾而立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 miR-411-5p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转染效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染色检测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样特性.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 miR-411-5p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转染效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染色检测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样特性.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半胱天冬酶-9(Caspase-9)及P2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411-5p过表达组BrdU阳性细胞减少,PC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降低,Caspase-3、Caspase-9及P21蛋白表达上调;干细胞数减少.与miR-NC组比较,肿瘤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减小,肿瘤组织中PCNA和Caspase-3表达下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R-411-5p过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干细胞样特性,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11-5p SGC-7901细胞 干细胞样特性 异种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17-1817,共1页
患者女,24岁,于2006年11月20日14:45因阵发性腹痛伴吐泻16h就诊。患者于就诊前晚因进食烤肉而出现阵发脐周腹痛伴吐泻和发热,大便7~8次,水样泻,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体温37.5℃。既往无慢性疾患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神... 患者女,24岁,于2006年11月20日14:45因阵发性腹痛伴吐泻16h就诊。患者于就诊前晚因进食烤肉而出现阵发脐周腹痛伴吐泻和发热,大便7~8次,水样泻,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体温37.5℃。既往无慢性疾患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神清,痛苦面容,体温36.9℃,BP105/65mmHg.HR92次/min,腹软,中上腹、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WBC 10.8×10^9/L,中性粒细胞0.897,淋巴细胞C0.059,大便常规:黄色,糊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过敏反应 左氧氟沙星 阵发性腹痛 青霉素过敏史 脐周腹痛 大便常规 肠鸣音亢进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Omicron变异株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艺飞 张继明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1期2-8,共7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1年11月26日将首次在南非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列为受关注变种(variant of concern,VOC),并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该变异株存在约50个突变,仅在刺突蛋白区域就...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1年11月26日将首次在南非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列为受关注变种(variant of concern,VOC),并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该变异株存在约50个突变,仅在刺突蛋白区域就有至少30个突变,远远超过其他流行株的突变位点数量。根据对突变位点的分析以及初步实验证实,该毒株可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以及免疫逃逸能力。Omicron变异株会怎样影响新冠疫情的走向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Omicron变异株的基本特征、检测、致病性、传染性、免疫逃逸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奥密克戎变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所致治疗失效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月娥 《肝脏》 2007年第S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耐药 病人 HBEAG 血清转换 替比夫定 慢乙肝 肝功能失代偿 耐药率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自然病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玫 《肝脏》 2007年第S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耐药 ALT HBEAG HBVDNA 自然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研究的现况及展望
12
作者 苏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2-0075,共4页
人兽共患病(zoonoses)即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犬、猫及啮齿类等各种宠物开始成为家庭中的成员,给人们的生... 人兽共患病(zoonoses)即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犬、猫及啮齿类等各种宠物开始成为家庭中的成员,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欢乐。人与宠物在进行互动的时候,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人兽共患病多种多样,根据病原体可以划分成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等。如今,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人兽共患病有沙门氏菌感染、结核病、皮肤真菌感染、狂犬病、弓形虫病、蛔虫病等。科学合理的防护手段对防止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具有极大意义。本文对当前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研究现况做一总结,并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病 现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汪月娥 张天嵩 +1 位作者 范清琪 王虹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621,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FMJS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有关TE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诊断方面的全文文献(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 目的 系统评价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FMJS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有关TE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诊断方面的全文文献(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全文通道有Pubmed、EBSCO、Elsevier Science、Ovid、Wiley等.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Stata统计软件拟合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评价TE诊断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5 937例受试者.拟合双变量结果显示,TE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数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75(95%CI:0.70~0.80)、0.84(95%CI:0.78~0.88)、4.70(95%CI:3.60~6.20)、0.29(95%CI:0.24~0.36)、16.00(95%CI:12.00~22.00)、0.86(95%CI:0.83~0.89);TE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数比、AUROC分别为0.86 (95% CI:0.82~0.89)、0.89(95%CI:0.86~0.92)、8.10(95%CI:6.30~10.40)、0.16(95%CI:0.12~0.20)、51.00(95%CI:35.00~76.00)、0.94(95%CI:0.91~0.96).结论 TE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较好,但对明显肝纤维化诊断价值不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肝硬化 肝炎 丙型 慢性 META分析 诊断
原文传递
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月娥 王霞 +1 位作者 熊茜 张天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529-53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Fibro 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Fibro 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03年1月1日至2... 目的系统评价Fibro 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Fibro 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2 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 Fibro Scan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合并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S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5%CI(0.69,0.83)]、0.8[95%CI(0.70,0.87)]、3.8[95%CI(2.6,5.6)]、0.29[95%CI(0.22,0.38)]、13[95%CI(8,21)]、0.85[95%CI(0.82,0.88)];2 Fibro Scan诊断早期肝硬化的合并Sen、Spe、+LR、–LR、DOR、SROC–AUC分别为0.81[95%CI(0.73,0.87)]、0.89[95%CI(0.86,0.92)]、7.5[95%CI(5.3,10.3)]、0.21[95%CI(0.14,0.31)]、36[95%CI(20,65)]、0.93[95%CI(0.90,0.9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Fibro 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较好,但对明显肝纤维化诊断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 SCAN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金重华 姚光弼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干扰素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应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 (MOS)制定的肝炎特异性量表及 36题简化问卷 (SF 36 )对 6 7例无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中 38例...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干扰素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应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 (MOS)制定的肝炎特异性量表及 36题简化问卷 (SF 36 )对 6 7例无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中 38例进行干扰素 (IFN )治疗 ,31例给予IFN α2a(罗扰素 ) 30 0万单位 ,7例给予重组复合干扰素 (CIFN ,干复津 ) 15 μg治疗 ,均皮下注射 ,3次 /周 ,共 2 4周。 12例为持续显效 (治疗 2 4周后ALT恢复正常 ,HCVRNA转阴 ,持续半年以上 ) ,2 6例无效。治疗前 2 3例行肝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符合慢性肝炎。生活质量测定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 2 4周进行 ,均由患者自己填表评估。选择 40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在SF 36量表所有 8项领域中评分明显降低 (P <0 .0 1) ,尤以生理功能和躯体角色方面最为显著。生活质量下降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与丙型肝炎组织学病变程度无关。干扰素治疗持续显效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SF 36和MOS特异性量表所涉及的 14项领域中评分均高于无效组 ,其中 10项领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以躯体角色、总的健康状况、情绪角色、食欲和目前的健康感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生活质量 干扰素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血清学指标综合模型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进展性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月娥 计焱焱 王虹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是决定CHB及其他肝病疾病发展、预后和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金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是决定CHB及其他肝病疾病发展、预后和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穿刺活检是创伤性操作,且存在采样误差及标本穿刺偏移、病理科医师间的评估结果差异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一直不能成为临床常规检查。因此,寻求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方法以替代肝穿刺活检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进展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 无创性诊断 预测
原文传递
中草药和相关保健食品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汪月娥 姚光弼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分析因服用中草药或含草药成分的保健食品引起肝损害的情况。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5年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82例。诊断根据为病史、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最后回顾诊断,按药物性肝损伤评分进行评... 目的分析因服用中草药或含草药成分的保健食品引起肝损害的情况。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5年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82例。诊断根据为病史、药物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最后回顾诊断,按药物性肝损伤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4年中诊断的8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占同期因肝功能异常住院患者的2.2%。其中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16~81岁.平均(50.1±16.9)岁。服用的与肝损伤有关药物中,减肥保健品占30.5%、皮肤科用药占12.2%、抗风湿病用药占8.5%、心血管用药占8.5%、妇科疾病用药占7.3%、肝病药占6.1%、调节血脂药占6.1%、乳房小叶增生药占3.7%、甲状腺肿块用药占3.7%、其他用药占13.4%。用药疗程6 d~6个月不等,潜伏期6 d~3个月。临床表现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59%、胆汁淤积型占39.02%,其他为混合型,尚有10%的患者同时伴有变态反应表现。所有患者在停药后一般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结论中药和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应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引起肝损伤的认知及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中草药 保健食品
原文传递
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Evans综合征一例
18
作者 汪月娥 范清琪 张继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74-75,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反复乏力2年,活动后气促3d”于2012年7月17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入院前3d,患者外出购物时突感乏力、活动后气促,伴有纳差,恶心、进食后呕吐,不能久坐,休息后无明显好转,... 患者女,63岁。因“反复乏力2年,活动后气促3d”于2012年7月17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入院前3d,患者外出购物时突感乏力、活动后气促,伴有纳差,恶心、进食后呕吐,不能久坐,休息后无明显好转,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尿色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NS综合征 慢性丙型肝炎 长效干扰素 利巴韦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活动后气促 治疗 区中心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