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M管理在鞍钢的实践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程连贵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21期73-74,共2页
本文介绍了鞍钢推进TPM管理的主要做法,通过TPM活动的开展,不仅得到了设备综合效率不断提升、维修成本不断下降的直观体验,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无形的财富,企业在软实力方面得到了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员工精... 本文介绍了鞍钢推进TPM管理的主要做法,通过TPM活动的开展,不仅得到了设备综合效率不断提升、维修成本不断下降的直观体验,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无形的财富,企业在软实力方面得到了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员工精神面貌和工作环境焕然一新,说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对鞍钢的检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M管理 全员设备维护 预防性维护 鞍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陈伟 王洋 +1 位作者 李京泽 李蓓明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通过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焦炭在热反应炉内以不同试验方式下所带来不同的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焦炭CRI和CSR与摆放方式的关系、每层焦炭CRI和CSR的关系以及焦炭CR... 通过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焦炭在热反应炉内以不同试验方式下所带来不同的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焦炭CRI和CSR与摆放方式的关系、每层焦炭CRI和CSR的关系以及焦炭CRI和CSR与摆放高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高炉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B柱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洪英 林利 +2 位作者 朱玉莲 徐鑫 刘仁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9,共8页
通过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采用载荷谱重构手段得到汽车B柱的道路载荷谱。设计了台架疲劳试验,对试验后的汽车B柱进行了探伤分析,确定了汽车B柱的服役寿命。对比了不同循环周次下汽车B柱的疲劳寿命和材料疲劳极限,分析研究了材料疲... 通过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采用载荷谱重构手段得到汽车B柱的道路载荷谱。设计了台架疲劳试验,对试验后的汽车B柱进行了探伤分析,确定了汽车B柱的服役寿命。对比了不同循环周次下汽车B柱的疲劳寿命和材料疲劳极限,分析研究了材料疲劳极限和汽车B柱疲劳寿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汽车在经过300000 km的行驶后B柱未出现疲劳断裂现象,其寿命与材料疲劳极限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最大值均出现在材料106循环周次处,为汽车B柱的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B柱 疲劳寿命 载荷谱 台架试验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量对马氏体组织低温回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学诚 王施文 +3 位作者 尹航 宫震 孙茂林 王家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6-180,共5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结果表明:形变处理加快了马氏体组织的回火过程,并使回火马氏体的硬度提高;形变促进马氏体低温回火过程中过渡态的ε碳化物向稳定的θ碳化物转化;随形变的增大,回火马氏体中的晶粒细化程度越高,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越大,形变量达到30%时出现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保压状态晶粒有增大趋势,消除了加工硬化的影响,导致硬度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硬度 形变量 回火马氏体
原文传递
形变对45#钢低温回火组织的影响
5
作者 宫震 王施文 +3 位作者 叶童 张瑶瑶 许超 王宁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57-360,370,共5页
对45#钢进行淬火处理后,采用热模拟机进行保温形变处理,研究45#钢在200~350℃低温形变回火中碳组织的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维氏硬度计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促进低温回火... 对45#钢进行淬火处理后,采用热模拟机进行保温形变处理,研究45#钢在200~350℃低温形变回火中碳组织的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维氏硬度计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促进低温回火马氏体分解和碳化物的转变,提高形变温度可促进碳化物由ε-碳化物组织向θ-碳化物组织转变。塑性变形使位错增殖,导致二次加工硬化,增加低温回火组织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温度 碳化物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EO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程连贵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16期94-96,共3页
目前,我国经济正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QEO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在鞍钢重大体系认证、管理评审活动和指导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鞍钢如何将QEO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有效运行于企业目标与绩效管理中的具体情况加... 目前,我国经济正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QEO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在鞍钢重大体系认证、管理评审活动和指导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鞍钢如何将QEO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有效运行于企业目标与绩效管理中的具体情况加以论述,从质量、环保、安全、能源4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与运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和关键措施。QEO一体化管理体系促进了企业外部审核,走出了一条适合鞍钢发展的创新之路,期待能在大型国企贯标认证中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EO管理 体系建立 企业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在钢铁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程连贵 王志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17期116-118,122,共4页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评价体系,完善职工绩效工资能升能降机制,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通过推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体系。本文就绩效评价管理在钢铁企业实际应用加以论述,从单元绩效、...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评价体系,完善职工绩效工资能升能降机制,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通过推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体系。本文就绩效评价管理在钢铁企业实际应用加以论述,从单元绩效、岗位绩效两方面论述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原则、方法、步骤,有利于应对人力资源优化后人员减少、工作节奏加快的实际需要,对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待能为大型国企员工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评价 钢铁企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平直度控制关键环节的探讨
8
作者 侯爱华 李哲 《山西冶金》 CAS 2021年第6期237-239,共3页
结合钢轨生产工艺的特点,对钢轨生产过程中影响平直度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改进万能轧制成品孔型、制定内控制度、钢轨平直度二次检测、增加技术标准中高点控制内容和强化钢轨生产第三方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钢轨平直度的... 结合钢轨生产工艺的特点,对钢轨生产过程中影响平直度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改进万能轧制成品孔型、制定内控制度、钢轨平直度二次检测、增加技术标准中高点控制内容和强化钢轨生产第三方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钢轨平直度的建议,以保证钢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平直度 关键环节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煤气回收分析仪表预处理装置
9
作者 陈伟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3期41-43,46,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煤气回收分析仪表预处理装置的改进,在炼钢厂煤气回收分析仪表的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比较复杂,分析总结故障主要集中在分析仪表预处理装置这个环节上,通过对预处理装置的改进来大幅度的降低故障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煤气回收分析仪表预处理装置的改进,在炼钢厂煤气回收分析仪表的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比较复杂,分析总结故障主要集中在分析仪表预处理装置这个环节上,通过对预处理装置的改进来大幅度的降低故障的发生,提高分析仪表的响应速度,保证分析仪表连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回收 分析仪表 预处理装置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仪表的故障预防与维护措施
10
作者 武弘韬 郭琪 赵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0年第9期00311-00311,314,共2页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在工业领域中开始广泛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并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与之相关的自动化仪表已经成为常规装置,在工业领域日常生产和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钢铁企业仪表进行探讨仪表系统故障...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在工业领域中开始广泛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并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与之相关的自动化仪表已经成为常规装置,在工业领域日常生产和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钢铁企业仪表进行探讨仪表系统故障分析方法,自动化仪表常见故障,以及故障预防和维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仪表 故障预防 维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控In_(2)O_(3)薄膜的光电性能
11
作者 孙茂林 宫震 +5 位作者 王施文 尹航 李瑞武 张政 李雨彤 吴法宇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400,共7页
对比在控氧条件下制备态和退火态In_(2)O_(3)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分析两种状态中不同的氧作用机制。两种控氧行为都能够有效提高In_(2)O_(3)薄膜的晶格有序度和降低氧空位浓度,使其载流子浓度下降、迁移率提高和光学带隙变窄;等... 对比在控氧条件下制备态和退火态In_(2)O_(3)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分析两种状态中不同的氧作用机制。两种控氧行为都能够有效提高In_(2)O_(3)薄膜的晶格有序度和降低氧空位浓度,使其载流子浓度下降、迁移率提高和光学带隙变窄;等离子体制备过程中氧以高活性非平衡方式注入晶格,而退火时氧以低活性平衡态扩散的方式进入晶格;不同的氧作用机制使得退火态薄膜比制备态薄膜具有更少的结构缺陷、更高的氧空位浓度和更佳的透光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In_(2)O_(3)薄膜 控氧溅射 控氧退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