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部分脑电相关数据监测在儿科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超 常丽 +2 位作者 郭文卉 崔菲菲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2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数据在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睡眠室接受整夜PSG法监测的302例3~14岁患儿,根据监测数据中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数据在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睡眠室接受整夜PSG法监测的302例3~14岁患儿,根据监测数据中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为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组(195例,AHI>10)和非OSAHS组(107例,AHI<5),均完成整夜PSG,比较两组患儿PSG中的部分脑电相关监测数据(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N1期浅睡眠、N3期深睡眠、睡眠效率、夜间睡眠中醒来>10次的人数、微觉醒指数)所提示的患儿睡眠情况有无明显差异。结果中重度OSAHS组患儿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减少、Ⅰ期浅睡眠增加、夜间睡眠中醒来>10次的比例及微觉醒指数均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SG是诊断儿童睡眠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工具,其中部分脑电相关数据的监测评估是报告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医学 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 微觉醒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静 常丽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17-720,共4页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也是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未经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影响儿童的神经认知、生长发育,并造成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逐渐引起家长和社会...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也是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未经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影响儿童的神经认知、生长发育,并造成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逐渐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春梅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7期5-8,共4页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疾病诊治 呼吸系统 儿科 气管支气管 支气管造影 微小病变 直接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呼吸治疗的任务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1-3,共3页
呼吸治疗是一门专注于心肺功能支持和康复的新兴健康治疗学科。学科体系主要以心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工程学为基础,由呼吸、危重症医学、麻醉、物理治疗、康复、护理、预防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
关键词 呼吸治疗 心肺功能支持 病理生理学 儿科 医学工程学 危重症医学 学科体系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正莉 崔菲菲 +1 位作者 曹玲 朱春梅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维生素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4—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就诊的RRTIs患儿129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在... 目的探讨血清中维生素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4—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就诊的RRTIs患儿129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在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其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B_(9)、维生素B_(12)和维生素C等9种维生素的血清水平。结果病例组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和维生素C的血清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A(P=0.002)、维生素B_(1)(P=0.000)、维生素B_(2)(P=0.000)和维生素B_(12)(P=0.040)是儿童RRT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中的维生素水平在RRTIs和健康儿童中存在差异,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及维生素B_(12)血清水平降低可能是RRT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儿童RRTI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维生素水平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夜间睡眠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超 郭文卉 +2 位作者 常丽 曹玲 庞冲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1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研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儿的夜间睡眠质量,以了解患儿睡眠质量评估在临床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存在睡眠打鼾等睡眠相关问题至首... 目的研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儿的夜间睡眠质量,以了解患儿睡眠质量评估在临床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存在睡眠打鼾等睡眠相关问题至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睡眠呼吸监测室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3~14岁患儿364例,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为中重度OSAHS组(233例)和非OSAHS组(1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包括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比例、N1期浅睡眠比例、N3期深睡眠比例、睡眠效率、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MAI)、夜间睡眠清醒次数,以及问卷调查患儿平时夜间睡眠是否存在睡眠间断及睡眠轻、是否易醒、患儿在睡眠监测室上床后>30min入睡比例。结果中重度OSAHS组在REM期睡眠减少、N1期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降低、MAI、夜间睡眠清醒>10次及患儿夜间睡眠间断、睡眠轻、易醒等方面比例均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重度OSAHS患儿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OSAHS患儿,患儿伴随觉醒或清醒,造成睡眠间断,睡眠效率降低,睡眠质量下降,临床医师在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时不仅应考虑呼吸事件的多少、AHI的高低及氧减的严重程度,还应考虑睡眠质量下降对OSAHS患儿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儿 睡眠质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被引量:5
7
作者 常丽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6-9,共4页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属于酸反流性疾病,发病率高,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患者中,4%-10%存在与反流相关的症状和体征。随着人们对呼吸消化道疾病的认识,发现LPR不仅与耳鼻咽喉科患者明显相关,而且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关...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属于酸反流性疾病,发病率高,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患者中,4%-10%存在与反流相关的症状和体征。随着人们对呼吸消化道疾病的认识,发现LPR不仅与耳鼻咽喉科患者明显相关,而且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甚至可能是其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咽喉反流 儿童 耳鼻咽喉科 反流性疾病 消化道疾病 发病率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碧玉 袁艺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14-18,共5页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主观感觉呼吸费力的症状,也是一种客观体征。呼吸困难指患者的某种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呼吸费力及窒息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伴或不伴呼吸费力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扇动、...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主观感觉呼吸费力的症状,也是一种客观体征。呼吸困难指患者的某种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呼吸费力及窒息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伴或不伴呼吸费力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扇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诊断 儿童 临床表现 主观感觉 呼吸不畅 主观体验 张口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1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儿童 阻塞性 周期性呼吸 脑发育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文卉 曹玲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71-574,共4页
儿童哮喘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宿主因素是指易感个体或保护机体防止哮喘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肥胖、性别、早产等;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易感个体、加速哮喘恶... 儿童哮喘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宿主因素是指易感个体或保护机体防止哮喘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肥胖、性别、早产等;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易感个体、加速哮喘恶化、导致症状持续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危险因素 儿童哮喘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环境因素 宿主因素 易感个体 遗传易感性 症状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的细胞免疫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康旭丽 崔菲菲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12期722-725,共4页
目的:揭示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后肝功能变化和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为儿童EBV感染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EBV感染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 目的:揭示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后肝功能变化和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为儿童EBV感染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EBV感染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对EBV感染肝功能异常组和肝功能正常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确诊疾病种类以及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调节/抑制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总淋巴细胞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75例EBV感染住院儿童,发生肝功能异常者34例,未发生肝功能异常组41例;肝功能异常组和肝功能正常组患儿性别比例(χ2=0. 077,P=0. 783)、年龄均值(t=1. 042,P=0. 3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细胞(t=1. 943,P=0. 058)、B细胞(t=1. 741,P=0. 088)、NK细胞(t=0. 523,P=0. 603)、总淋巴细胞(t=0. 915,P=0. 365)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辅助/诱导T细胞(t=5. 161,P=0. 000)、调节/抑制T细胞(t=5. 446,P=0. 000)、CD4+/CD8+比值(t=4. 031,P=0. 000)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节性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儿童EBV感染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肝功能 免疫学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12
作者 刘小会 徐保平 +35 位作者 尚云晓 张晗 张振坤 林广裕 殷菊 崔爱华 张国成 石曌玲 高立伟 蒋春明 边俊梅 黄永建 张蓉芳 刘小梅 杨晓庆 汤昱 钟礼立 乔红梅 郝创利 王宇清 李渠北 曹玲 杨运刚 路苓 林荣军 孙兴珍 周薇 陈强 邓继岿 郑跃杰 赵琳 艾涛 刘小红 陆小霞 姜宁 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6,共7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加载设计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加载设计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30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发病72 h内的2月龄至5岁的RSV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1∶1分层区组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止咳、平喘、祛痰、退热、氧疗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2.0μg/(kg·次),2次/d;对照组雾化吸入安慰剂,2次/d。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临床症状和体征中位消失时间及其95%CI,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123例和122例患儿,治疗后试验组5项临床症状、体征[气促、喘息、呼吸困难(三凹征)、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精神状况异常]均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7 d(95%CI:1.9~3.0 d)比2.9 d(95%CI:2.6~3.6 d),P=0.027]。试验组呼吸困难(三凹征)的改善尤其明显,给药第1天三凹征缓解率即达50.0%(0,100%),与对照组[0(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2,P=0.025);三凹征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近1 d[1.0 d(95%CI:0.7~1.7 d)比1.8 d(95%CI:1.0~2.5 d),P=0.046]。在住院时间[6.0(5.0,8.0)d比6.5(5.0,8.0)d,Z=0.675,P=0.500]、氧疗持续时间[32.0(14.0,96.3)h比39.0(24.0,83.2)h,Z=0.094,P=0.925]、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恢复率[(105/106,99.1%)比(96/101,95.0%)]及复发率[(0/106,0)比(2/101,2.0%)]等方面,虽然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均显示出临床获益的趋势。病毒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RSV病毒载量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治疗2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SV载量较基线下降速率分别为0.90 lg copies/(mL·d)和0.25 lg copies/(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尤其对于重症患儿有更加突出的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朱春梅 陈慧中 +4 位作者 刘传合 任红雁 李硕 宋欣 赵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2个月~3岁同期住院婴幼儿哮喘患儿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非心胸疾患外科择期手术术前患儿5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2个月~3岁同期住院婴幼儿哮喘患儿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非心胸疾患外科择期手术术前患儿5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然后予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1.25ml,雾化吸入15min后再次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观察各研究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①婴幼儿哮喘组、支气管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R增快,Ti、Te、TPTEF/Te及VPTEF/Ve明显降低;支气管肺炎组Vt/kg减少,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TPTEF/Te、VPTEF/Ve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均明显降低。②婴幼儿哮喘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Vt/kg增加,TPTEF/Te、VPTEF/V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RR减慢,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婴幼儿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毛细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以TPTEF/Te、VPT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灵敏度为31.3%,特异度为82.6%。结论①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适宜于婴幼儿肺功能检测,间接反映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特征;②TPTEF/Te、VPTEF/Ve可以显示气道阻塞;③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TPTEF/Te、VPTEF/Ve的改善率可以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呼吸 流速容量曲线 哮喘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8
14
作者 耿凌云 陈慧中 +3 位作者 黄荣妍 康小会 曹玲 吕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本院呼吸病房经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结合PCR方法确诊的161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本院呼吸病房经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结合PCR方法确诊的161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儿童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起病相对急,咳痰及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啰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学龄组儿童多表现为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发热时间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个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学龄前组及学龄组肺段实质浸润明显多于婴幼儿组。消化系统、心脏、肾脏、皮肤等是MP感染常累及的肺外部位,其中除消化系统损伤学龄儿童少于其他二组儿童外(P<0.01,0.05),其他方面各年龄组均无明显差异。胸膜受累在年长儿相对多见,多为胸膜增厚或少量积液,少数引起大量胸腔积液,是重症MPP的主要表现之一。各个年龄组均易并多种病原感染。结论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血清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奕 郑宝英 +2 位作者 崔菲菲 朱春梅 曹玲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术对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因反复喘息住院并应用支气管镜诊疗的7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局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术,通过镜下直视、支气管肺泡灌...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术对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因反复喘息住院并应用支气管镜诊疗的7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局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术,通过镜下直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药物治疗,并评判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43例反复喘息患儿镜下表现:支气管内膜炎437例(58.8%),气管支气管狭窄、软化171例(23.0%)、支气管异物81例(10.9%)、分泌物壅塞33例(4.4%)、气管食管瘘4例(0.5%)、喉软骨软化3例(0.4%)等。不同年龄段喘息患儿支气管镜下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各年龄段均以支气管内膜炎症为主要镜下表现,其次为气管、支气管狭窄、软化和支气管异物、分泌物壅塞,其中在1-3岁年龄组支气管异物所占比例明显增高,≥4岁患儿炎性改变所占比例明显升高。通过支气管镜灌洗、取异物及外科手术治疗原发病,患儿症状多可好转。结论小儿反复喘息的病因以炎症、先天性发育异常及呼吸道异物多见,婴幼儿反复喘息应警惕先天性心肺发育异常及呼吸道异物。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反复喘息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支气管镜检查安全、便捷、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喘息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例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春梅 钱婧 +4 位作者 曹玲 张奕 郑宝英 戴淑芝 姚海兰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成分变化与相关肺部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在肺部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12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所有病例分成3组,分别为肺炎组65...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成分变化与相关肺部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在肺部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12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所有病例分成3组,分别为肺炎组65例,哮喘组45例,其他组17例(支气管异物13例,肺不张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弥漫性肺病1例,咯血待查1例),所有病例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收集BALF,进一步行细胞学分类检测,分析BALF细胞成分变化。结果哮喘组、肺炎组与其他组白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与其他组分叶核细胞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分叶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将所有标本进行二次分组,感染组为肺炎组,共65例,非感染组包括哮喘组及其他组病例,共62例,结果显示两组间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而巨噬细胞比例在非感染组明显高于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白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比例增高为其特征性改变。巨噬细胞比例升高可为哮喘、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巨噬细胞 哮喘 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伏瑾 袁艺 +2 位作者 陈燕 孙春荣 崔小岱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0期854-856,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探讨近年来MP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鼻咽深部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及咽拭子MP DNA含...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探讨近年来MP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鼻咽深部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及咽拭子MP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P IgM。结果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 DNA阳性206例(48.2%),MPDNA含量5.01×10^2~3.66×10^7copies/ml。≤3岁(211例)、〉3~6岁(73例)和〉6岁(143例)组MP感染阳性分别为55例(26.1%)、43例(58.9%)和108例(75.5%);MPDNA阳性患儿中肺炎患儿94.2%(194/206)。MP全年每月阳性率〉29.2%,秋冬季感染呈现高峰(阳性率〉60.0%)。实时定量PCR与ELISA检测法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98,P〈0.05)。结论MP是近年来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中感染率较高;随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感染与季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聚合酶链反应 呼吸道感染 儿童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哮喘患儿的睡眠监测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君 刘传合 +2 位作者 陆颖霞 陈超 谷庆隆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伴哮喘患儿睡眠监测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患儿,其中伴哮喘的OSAHS组和单纯OSAH...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伴哮喘患儿睡眠监测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患儿,其中伴哮喘的OSAHS组和单纯OSAHS组各48例,对两组的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SAHS伴哮喘组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eye movement,REM)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为(13.42±6.84)次/h,明显高于非哮喘组[(9.64±7.07)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两组的平均SpO2虽无明显变化,但伴哮喘的OSAHS组SpO2下降最大值[(13.96±4.36)%]明显高于单纯OSHAS组[(10.29±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EM期SpO2下降的最大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9±5.57)%比(10.63±4.47)%,P=0.000];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eye movement,NREM),两组的AHI、SpO2下降最大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SAHS伴哮喘组比中重度单纯OSAHS组在REM期有更高的AHI[(19.70±8.10)次/h比(12.50±7.12)次/h,P=0.016],轻度OSHAS两组的REM期、NREM期的AH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哮喘的OSAHS患儿睡眠事件多发生在REM期,REM期有更高的AHI以及更显著的SpO2下降,使得伴哮喘的OSAHS患儿微觉醒和睡眠片段化增加,REM期睡眠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有更大危害,应主张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哮喘 睡眠监测 快速眼动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儿童肺吸虫病伴胸腔积液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博 曹玲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总结城市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对已确诊的2例儿童肺吸虫病伴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吸虫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 目的总结城市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对已确诊的2例儿童肺吸虫病伴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吸虫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乏力、气促、盗汗、头痛、惊厥、胸痛、喘憋、咯血、腹痛、呕吐、皮下包块、膝关节疼痛等。多有明确进食生的或不熟的溪蟹、淡水虾史,常饮用生水。多有浆膜腔积液,以胸腔积液为主。实验室检查大多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加。确诊依据免疫学及病理检查,肺吸虫抗原皮试、血清抗体阳性及病变组织中查到肺吸虫虫体或虫卵均可确诊。结论肺吸虫病虽为城市儿童少见病,但仍于全世界广泛分布,且误诊率高,应得到充分认识。对有肺部游走病变伴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患儿应高度注意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吸虫病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周肺实质脂肪瘤1例
20
作者 朱春梅 常丽 +2 位作者 葛秀山 袁新宇 曹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16-317,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3个月。因"咳嗽10 d,咳嗽加重伴发热3d"于2010年12月30日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呼吸科。患儿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痰,无发热,于外院就诊,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5 d,
关键词 儿童医院 脂肪瘤 肺实质 阵发性咳嗽 首都儿科研究所 临床资料 静脉滴注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