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用于中医理论实验教学的探索
1
作者 贾富霞 赵婷 +2 位作者 马晗 龚慕辛 马赟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读经典,做临床”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亦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读经典,做临床”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亦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运用于中医“寒凝血瘀”理论的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在室温及寒、热刺激下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血液运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寒、热病机理论,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可视化、数字化呈现。据此可知,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加深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实验 教学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根茎HPLC定量与UPLC-LTQ-Orbitrap-MS定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俊摇 邹海艳 +2 位作者 李慢中 詹宇 赵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3-378,共6页
目的: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PLC-LTQ-Orbitrap-MS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应用HPLC同时测定11批市售延龄草根茎药材中重楼皂苷Ⅶ、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O-α... 目的: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PLC-LTQ-Orbitrap-MS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应用HPLC同时测定11批市售延龄草根茎药材中重楼皂苷Ⅶ、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O-α-L-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和重楼皂苷Ⅵ3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Poroshell C_(18)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指认了延龄草根茎中的27个化学成分;上述3个成分在考察的进样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在96%~103%之间,RSD为0.57%~3.61%,11批延龄草根茎药材中的3个成分含量总和在1.71~46.13 mg/g之间。结论:市售延龄草根茎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根茎 皂苷 含量测定 成分鉴别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衰老大鼠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紫童 唐秀凤 +3 位作者 高莹莹 于萍 王瀚 刘仁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50-325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血清氧化调节因子的增龄性改变及平补阴阳中药淫羊藿女贞子的影响作用。方法:8个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饲养至相应月龄,包括9个月龄组、12个月龄组、15个月龄组、17个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配... 目的:研究大鼠血清氧化调节因子的增龄性改变及平补阴阳中药淫羊藿女贞子的影响作用。方法:8个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饲养至相应月龄,包括9个月龄组、12个月龄组、15个月龄组、17个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配伍组),以3、6个月龄雄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各用药组饲养至15个月龄后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个月。取血清检测以下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与青年大鼠比较,17个月龄大鼠血清SOD、GSH、GSH-PX及T-AO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NO、tNOS、iNOS、MDA及8-OHDG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0.01),cN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7个月龄大鼠比较,配伍组SOD、GSH、GSH-PX及T-AO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NO、tNOS、iNOS、cNOS、MDA及8-OHD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基于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淫羊藿女贞子合用可使17个月龄自然衰老大鼠的上述指标的改变逆转至(10.45±0.87)个月,作用优于淫羊藿、女贞子单用。结论: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延缓衰老的作用与其改善衰老大鼠血清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淫羊藿/女贞子 自由基损伤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多糖的结构表征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董一鑫 陈洁 +4 位作者 于萍 孟祎凡 苏比努尔·亚森 李航 邹海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54-2759,共6页
目的:从竹节参中分离纯化均一多糖,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免疫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得到精制的竹节参多糖(PJPS),通过乙醇分步沉淀法、DEAE-52和Sephacryl S-400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PPS,... 目的:从竹节参中分离纯化均一多糖,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免疫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得到精制的竹节参多糖(PJPS),通过乙醇分步沉淀法、DEAE-52和Sephacryl S-400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PPS,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RID测定PPS的相对分子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单糖组成,GC-MS分析甲基化产物,IR、一维和二维核磁等方法对PPS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观察了PJPS和PPS对细胞活力、NO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结果:PPS是一种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3 kDa,PPS的主链为α-D-(1→4)-连接的葡聚糖,每5个Glcp糖基的6位与α-t-Glcp连接形成侧链。PPS能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PJPS和PPS能促进细胞分泌NO、TNF-α和IL-6。结论:PPS为从竹节参中分离得到的均一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对PPS结构和活性的研究可为竹节参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多糖 结构表征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娟 吴志奎 +3 位作者 张新华 方素萍 刘咏梅 尹晓林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方法:纳入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68例(α-地中海贫血42例、β-地中海贫血26例),采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Hb、RBC、Ret)、中医证候积分及疗...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方法:纳入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68例(α-地中海贫血42例、β-地中海贫血26例),采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Hb、RBC、Ret)、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α-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后Hb、RBC明显升高(P<0.01),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西医有效率为81.0%,中医有效率为67.6%;β-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后Hb、Ret明显升高(P<0.05),西医有效率为61.5%,中医有效率为31.6%。两组患者治疗后Hb升高幅度、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在西医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在中医疗效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差异;益髓生血颗粒能有效提升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的Hb水平,同时还能提升α-地中海贫血的RBC水平及β-地中海贫血的Ret水平,改善α-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说明益髓生血颗粒在改善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的血常规及中医证候方面存在不同的疗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中间型 益髓生血颗粒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药对顺铂损伤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巫蓉 赵汗青 王文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药对顺铂损伤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影响,探讨补肾生血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补肾生血药组,每组25只,分别制备补肾生血血清和空白血清,原代培养BALB/c小鼠BMSC,...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药对顺铂损伤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影响,探讨补肾生血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补肾生血药组,每组25只,分别制备补肾生血血清和空白血清,原代培养BALB/c小鼠BMSC,随机分组,CCK-8法确定顺铂和补肾生血血清干预浓度。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培养液中造血调控因子含量。结果:干预48 h后,骨髓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补肾生血血清组G_(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增殖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补肾生血血清组骨髓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G_(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增殖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IL-3含量明显升高(P<0.01),TNF-α、TGF-β、IFN-γ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药能减轻顺铂造成的BMSC凋亡,促进细胞进入增殖期,促进造血生长因子分泌,减少造血抑制因子分泌,提示该药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顺铂 凋亡 细胞周期 造血调控因子 化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