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神经内科课间见习中的尝试 被引量:8
1
作者 易立 张丽丽 +1 位作者 王佳伟 李继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806-807,共2页
目的推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神经内科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方法介绍PBL的定义、步骤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总结PBL在留学生神经内科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结果与结论 PBL的应用是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方法... 目的推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神经内科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方法介绍PBL的定义、步骤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总结PBL在留学生神经内科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结果与结论 PBL的应用是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教学 留学生 P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明霞 葛海霞 +1 位作者 张拥波 脱厚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691-693,共3页
目的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对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情况的影响。方法应用某综合医院临床医学大数据平台,回顾性收集某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与2019年1月20日至3月20日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数据,对比分析2个时期之间... 目的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对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情况的影响。方法应用某综合医院临床医学大数据平台,回顾性收集某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与2019年1月20日至3月20日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数据,对比分析2个时期之间的差异。结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某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就诊人次分别下降59.04%和48.58%。与2019年同期相比,疫情下院区1因睡眠障碍(25.07%vs. 28.85%)和焦虑状态/抑郁状态(23.76%vs. 28.49%)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8、67.73,P<0.01),与2019年同期相比,院区2因睡眠障碍(20.72%vs. 28.85%)和焦虑/抑郁状态(11.12%vs. 18.89%)就诊的患者比例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71.05,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神经内科患者的门诊就诊数量及就诊原因,因心理障碍及失眠而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神经内科 就诊人次 就诊原因 失眠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践行人文关怀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淑辉 张丽燕 +1 位作者 张拥波 李继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在临床实践中实行医学人文关怀是高质量医疗服务和医学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并且有助于正确决策,减少医疗纠纷。文章阐明临床实践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目前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及针对目前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人文关怀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佳伟 李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教学工作 神经内科 神经病学 创新能力 七年制教学 基础医学 实习时间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伍文清 陈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64-1565,共2页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BL)方法是以患者疾病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将PBL方法应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够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BL)方法是以患者疾病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将PBL方法应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够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PBL方法) 神经内科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美两国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脱厚珍 李继梅 +4 位作者 王佳伟 张拥波 陈葵 乐卫东 王得新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2011年笔者有幸获得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资助,到美国Baylor医学院神经内科和全美最大的私立医院Methodist医院的神经内科参观学习。期间主要在神经内科病房和运动障碍门诊学习,因此,有机会了解两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并... 2011年笔者有幸获得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资助,到美国Baylor医学院神经内科和全美最大的私立医院Methodist医院的神经内科参观学习。期间主要在神经内科病房和运动障碍门诊学习,因此,有机会了解两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并对中美两国住院医师培训进行了一点比较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师在神经内科专科培训时的带教体会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春伶 陈葵 李继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364-365,共2页
在医改的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和增强社区服务的能力,需要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包括神经内科的专科实习。下面就全科医师在神经内科专科培训时的带教体会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培训模式 临床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和肠道菌群特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燕飞 张成杰 许春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2期689-69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PAIN)患者与非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不伴周围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diabetes patients without periphera...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PAIN)患者与非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不伴周围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diabetes patients without peripheral nerve injury,NDPN)患者的临床和肠道菌群特点,探索DPNPAIN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按入排标准筛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分为3组:DPNPAIN组、DPN组和NDPN组。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对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112例,分别纳入NDPN组37例、DPN组41例、DPNPAIN组34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年龄、嗜碱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与DPNPAIN的发生相关。肠道菌群分析发现DPNPAIN组患者粪便中c_Negativicutes及其分支菌群为优势物种,可能是本病的生物学标志物。结论:本研究通过分组对比观察DPNPAIN的临床和肠道菌群特点,推测改善肠道菌群,减少c_Negativicutes及其分支菌种的含量,有可能成为治疗本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异质性分析
9
作者 杨柳 陈瑞玲 +3 位作者 赵媛 赵莹莹 易立 脱厚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总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SRY⁃like high⁃mobility group superfamily of development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的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SRY⁃like high⁃mobility group superfamily of development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抗SOX1抗体相关PNS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2~76岁。6例患者中,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合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2例、边缘叶脑炎2例、副肿瘤小脑变性1例和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合并SCLC 1例。6例患者血清抗SOX1抗体均阳性,其中合并其他抗体阳性1例、合并脑脊液抗SOX1抗体阳性2例。6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早于肿瘤发现前,均于发现抗SOX1抗体后行肿瘤筛查,其中3例SCLC患者进行治疗后病情较稳定;截至随访时间,余3例患者经检查未发现肿瘤(其中病例5随访>2年,病例2和病例4随访<2年),进行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进展。结论抗SOX1抗体相关PNS患者存在高度临床异质性,部分患者伴发肿瘤。可增加副肿瘤抗体的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潜在肿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 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小细胞肺癌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 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七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陈瑞玲 韩春玉 +6 位作者 李金鑫 杨柳 刘贝贝 王淑辉 田瑛 李在村 脱厚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5-362,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复习既往文献。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35~94岁,平均65.1岁。7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发热,4例伴意识障碍,5例脑膜刺激征(+),4例伴肢体瘫痪、头痛、头晕,3例伴周围性面瘫,5例伴皮肤疱疹。脑脊液压力80~190 mmH2O(1 mmH2O=0.0098 kPa)、WBC 14~1039×106/L、蛋白40.38~444.43 mg/dl、葡萄糖2.34~6.01 mmol/L、氯化物108.90~125.00 mmol/L。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的VZV病毒DNA序列数7~8869。影像学结果示脑干及小脑受累3例,颈髓受累1例,硬脑膜或脊膜强化3例,伴硬膜下积液或出血1例、伴急性脑梗死2例。治疗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4个月),好转出院6例;死亡2例(发病后1.5~10个月),好转4例(发病后6~63个月)。既往文献报道,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有病情重、预后差,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合并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或脑血管受累等表现,但未见合并硬脑膜强化的病例报道。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较广、青年至高龄老年均可见,脑脊液蛋白和WBC可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结核杆菌感染。脑膜脑实质多同时受累时病情危重,高龄者预后差。怀疑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者应尽早完善腰穿、脑脊液mNGS等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规范应用抗病毒感染药物,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诊断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8例的特点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李海涛 孙金梅 +9 位作者 乔杉杉 杨毅 郭芳 易立 许春玲 杨伊姝 张伟 田园如画 王雷明 杨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患者的临床、影像、神经病理,并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家族性NIID病例的诊疗过程;并检索我院数据库,收集另外7例NIID临床病例,对... 目的:研究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患者的临床、影像、神经病理,并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家族性NIID病例的诊疗过程;并检索我院数据库,收集另外7例NIID临床病例,对所有病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神经病理、基因检测等进行总结。结果:本例以“亚急性脑炎”作为起病形式,头部磁共振显示左侧颞、顶、枕叶脑组织肿胀,临床诊断不明;完善脑脊液、免疫相关等检查,行脑组织活检病理分析,同时追踪患者的家族史、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动态基因突变检测。脑活检提示核内包涵体积聚,并且检测到Notch2NLC基因有异常GGC动态重复突变,结合对家系的跟踪随访及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家族性NIID。结论:NIID临床表现异质性大,要注意神经病理及动态突变基因检测相结合,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神经病理 亚急性脑炎 Notch2NL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周新 王淑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153-155,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2023年北京某高校940名女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心理评分分为研究组(有心理问题)和对照组(无心理问题)。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2023年北京某高校940名女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心理评分分为研究组(有心理问题)和对照组(无心理问题)。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940名女教职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480名,发生率为51.06%。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年限、睡眠质量、运动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收入水平、体检情况均是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年限、睡眠质量、运动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收入水平、体检情况均是高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高校应重视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职工 体检异常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杨伊姝 脱厚珍 +5 位作者 陈彬 郭王 赵莹莹 杨毅 陈志超 陈瑞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评估和探讨应用免疫吸附治疗常规一线免疫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例,均为常规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后续给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回... 目的:评估和探讨应用免疫吸附治疗常规一线免疫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例,均为常规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后续给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疗效、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包括肌力、自主呼吸功能、眼球运动和意识状态等不同方面;6例患者的IgG水平在首次免疫吸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IgM、IgA、补体C3和C4亦有不同程度下降;6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急性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应用常规一线免疫治疗未达满意疗效,继以免疫吸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重症/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4
作者 郭芳 边志杰 +1 位作者 张拥波 谢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6例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6例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进行tDCS干预。tDCS的治疗参数包括2 mA的刺激强度,每次持续20 min,每周5次治疗,连续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当天及治疗后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N200的潜伏期及波幅对患者进行睡眠和认知评估。记录治疗期间受试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13.20±2.39)分]相比,tDCS治疗后当天及tDCS治疗后4周的PSQI总分分别为(7.40±3.44)、(7.20±1.79)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治疗前[(2.80±0.45)、(2.40±0.55)分]相比,治疗后当天和治疗后4周PSQI总分中的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40±0.55)、(1.20±0.45)分,睡眠效率评分分别为(0.60±1.34)、(0.60±1.34)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经tDCS治疗后当天和治疗后4周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P300波幅、N200潜伏期、N200波幅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患者在首次接受治疗时,出现轻微的头皮刺痛症状。结论经tDCS治疗后,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失眠情况较治疗前好转,以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提高为著,且疗效可维持到治疗后4周;患者的认知功能在tDCS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tDCS治疗无明显副作用,患者耐受好,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认知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颤分析及其相关疾病的真实世界研究
15
作者 韩燕飞 李伟敏 许春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年第4期207-210,24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震颤分析结果及最终诊断,以期明确震颤分析检查的意义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方法:按入排标准筛选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室进行震颤分析检查的患者,总结入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通过分析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震颤分析结果及最终诊断,以期明确震颤分析检查的意义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方法:按入排标准筛选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室进行震颤分析检查的患者,总结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震颤分析结果,对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震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其他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震颤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192例,其中原发性震颤103例(53.6%),帕金森病74例(38.5%),肌张力障碍4例(2.1%),周围神经病后震颤3例(1.6%),直立性震颤3例(1.6%),增强的生理性震颤4例(2.1%)和多系统萎缩1例(0.5%)。比较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患者,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是否存在家族史、起病部位、震颤方式、收缩形式以及是否存在谐波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静止、姿势、意向、持物1 kg情况下,震颤频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震颤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震颤分析检查进行真实世界的研究,发现表现为震颤的疾病复杂多样,震颤分析是有效的检查手段,特别是在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鉴别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分析 原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Wnt信号通路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薇 张海廷 +1 位作者 王淑辉 张拥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566-3572,共7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和机制,大量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之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Wnt信号...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和机制,大量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之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综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过程与Wnt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干细胞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lzheimer's disease、Wnt signaling pathway、NSCs、stem celldifferentiation、amyloid-βprotein、Protein Tau"。纳入与阿尔茨海默病和Wnt信号通路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5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来治疗以神经元的缺失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如何调控神经干细胞向特定神经元分化成为了研究的难点,信号转导在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Wnt信号通路是调节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细胞外的重要因素。Wnt信号通路的失活可以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相反激活Wnt信号通路可以保护海马神经元,同时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神经干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WNT信号通路 痴呆 干细胞移植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海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拥波 赵伟秦 +1 位作者 李继梅 王佳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667-3670,共4页
HIV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即使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也常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增加患者死亡率。本文将重点讨论艾滋病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以加强对其的识别及防治。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布氏杆菌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燕军 易立 +5 位作者 刘磊 毕鸿雁 张拥波 赵伟秦 李继梅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研究背景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罕见,本文报告3例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与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 研究背景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罕见,本文报告3例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与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有明确疫区、传染病接触史或生食牛奶感染布氏杆菌病病史,并在不明原因发热筛查过程中获得布氏杆菌感染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可伴脑膜炎症状与体征;或病程中出现脊柱炎症性改变;或伴尿潴留、便秘(可能与腰骶神经根病变有关);病程中也可出现听力减退和复视等听神经和外展神经病变表现。结论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全身系统性感染症状,在不明原因发热筛查中应进行布氏杆菌相关检查,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不同药理学机制的抗生素足量、长程联合治疗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拥波 董为伟 王得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caspase-3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aspase-3抑制剂组、尼莫地平组和caspase-3抑制剂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用药组)。... 目的探讨caspase-3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aspase-3抑制剂组、尼莫地平组和caspase-3抑制剂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用药组)。利用Bederson法评价神经功能缺失,采用TUNEL染色和梗死面积评价神经细胞损害。结果caspase-3抑制剂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对照组相比,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联合用药组、caspase-3抑制剂组和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相比,视交叉冠状面的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梗死面积亦明显减少。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情况下,联合caspase-3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大鼠 caspase-3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红 高晓玉 +1 位作者 王得新 张拥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表达变化,探讨Nogo-A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260~280g,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血2h再灌注1d、3d、7d、14d和28d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表达变化,探讨Nogo-A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260~280g,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血2h再灌注1d、3d、7d、14d和28d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侧纹状体在上述各时间点Nogo-A阳性细胞的染色情况(n=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ogo-A的蛋白表达(n=3)。结果缺血侧纹状体区域Nogo-A阳性表达细胞于再灌注后1d增加,7d回到正常水平,14d再次增加,28d降低。Nogo-A的蛋白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呈现一致的趋势。结论Nogo-A在脑梗死的早期(14d)表达增加,抑制了神经的再生;后期(28d)减少,提示可能参与了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可塑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 再生 少突胶质细胞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