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敬东 张磊 +2 位作者 崔茜 童学红 王文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1-13,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用于许多领域,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抓住机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尽早使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用于许多领域,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抓住机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尽早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多媒体教学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脑-肠-骨髓轴在高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泽俊 王田田 +3 位作者 尚宏伟 路欣 李利生 徐敬东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重要的代谢产物,可以作用于体内其他组织或细胞上的GPR41和Olfr78等G蛋白偶联受体,产生降低或升高血压的作用。同时,脑、肠、骨髓之间通过小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短链脂肪酸、造血干/祖细胞等相互联系,形成脑...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重要的代谢产物,可以作用于体内其他组织或细胞上的GPR41和Olfr78等G蛋白偶联受体,产生降低或升高血压的作用。同时,脑、肠、骨髓之间通过小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短链脂肪酸、造血干/祖细胞等相互联系,形成脑-肠-骨髓轴调节网络,共同对血压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高血压 短链脂肪酸 脑-肠-骨髓轴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相关性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菲菲 杨泽俊 +3 位作者 朱敏佳 狄治杉 尚宏伟 徐敬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1446-1453,共8页
消化道内生存有纷繁复杂的肠道菌群,尤其以结肠中的细菌尤为复杂.大量的实验表明,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相互平行关系.这对肠道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特... 消化道内生存有纷繁复杂的肠道菌群,尤其以结肠中的细菌尤为复杂.大量的实验表明,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相互平行关系.这对肠道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特征的比较以及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该研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途径开辟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免疫系统 发育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杯状细胞染色的结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琛琛 薛晓伟 +2 位作者 刘玥宏 李利生 徐敬东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结肠切片标本染色对比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标本的区别。方法将正常大鼠与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标本分别用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制成石蜡切片标本后,用HE染液和高碘酸希尔法阿尔新蓝染液分别进行染色,统计杯状细... 目的通过对大鼠结肠切片标本染色对比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标本的区别。方法将正常大鼠与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标本分别用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制成石蜡切片标本后,用HE染液和高碘酸希尔法阿尔新蓝染液分别进行染色,统计杯状细胞的数量和着色度对比两种固定液所固定标本的区别。结果与甲醛固定液相比,同组标本用卡诺液固定的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n=10),着色度显著增强(P<0.01,n=10),但结肠组织其他细胞着色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n=10)。结论在杯状细胞的形态学观察中,用卡诺液处理标本明显优于甲醛固定液。在不同实验的标本制备中,固定液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研究对象的特性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诺液 甲醛固定液 杯状细胞 便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巨噬细胞的功能与炎性肠病和肠道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田田 高琛琛 +1 位作者 李利生 徐敬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2-981,共10页
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s,Mo)分化而来,依据肠道环境的变化可分化为M1Mφ、M2Mφ和调节性Mφ(regulatory macrophages,Mregs),能够识别并杀死病原体,参与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常存在于免疫防御的部位... 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s,Mo)分化而来,依据肠道环境的变化可分化为M1Mφ、M2Mφ和调节性Mφ(regulatory macrophages,Mregs),能够识别并杀死病原体,参与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常存在于免疫防御的部位。在正常情况下,Mφ具有保护肠免受炎性反应损害的重要作用,可产生多种抗炎细胞因子。除此之外,Mφ在维持肠内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Mφ功能紊乱时多伴有肠道疾病的发生,如炎性肠病和胃肠肿瘤的发病。总之,Mφ对维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不容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免疫调节 胃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神经胶质细胞对肠上皮屏障的调节与功能紊乱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狄治杉 杨泽俊 +3 位作者 朱敏佳 王菲菲 李利生 徐敬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013-1021,共9页
肠神经胶质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胃肠道的黏膜中共同组成完整的神经调节体系.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EGCs)分布于肠壁的全层,并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到了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中.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胶质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胃肠道的黏膜中共同组成完整的神经调节体系.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EGCs)分布于肠壁的全层,并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到了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中.肠神经系统与肠道中的固有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参与上皮功能的调节.上皮细胞具有吸收和分泌的重要功能,同时参与到了肠道的屏障中.研究表明肠神经胶质不仅参与调控胃肠道的运动和上皮屏障功能,还参与形成肠神经元、肠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分子桥.本文主要对EGCs在肠道屏障和防御功能中的作用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胶质细胞 肠上皮屏障 肠上皮细胞 功能紊乱 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M细胞的功能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秋璇 郭玥盺 +3 位作者 华嵘暄 尚宏伟 李利生 徐敬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97-203,共7页
M细胞(microfold cell,M cell)来源于肠隐窝Lgr5+干细胞,成熟的M细胞基底膜向上突起,呈“囊袋状”.M细胞分布广泛,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鼻咽相关淋巴组织(nasopharyngeal lymphoid tissue,NALT)... M细胞(microfold cell,M cell)来源于肠隐窝Lgr5+干细胞,成熟的M细胞基底膜向上突起,呈“囊袋状”.M细胞分布广泛,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鼻咽相关淋巴组织(nasopharyngeal lymphoid tissue,NALT)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均有分布.M细胞分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调控,非经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和经典NF-κB通路.其中,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S100A4蛋白至关重要.M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摄取转运抗原,引发免疫应答;又是各种病原体侵袭机体的门户.结核病、朊蛋白病和克罗恩病的发生发展都与M细胞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细胞 信号通路 肠道免疫 分化 克罗恩病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