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运动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肌无力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宝玲 吴美霞 王淑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ICU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CU...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ICU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训练干预。统计两组ICU转出率、脱机拔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评估两组干预3 d及干预7 d肌力[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和ICU-AW发生率,测定干预前、干预7 d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观察组MRC评分、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3 d但高于对照组干预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 d后ICU-AW发生率与干预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7 d后ICU-AW发生率高于本组干预3 d和观察组干预7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观察组FVC、FEV1/FVC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训练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患者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ICU-AW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训练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获得性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