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叶癫痫的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遇涛 王玉平 +1 位作者 张国君 李勇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视频脑电图对 9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 6例记录颅内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 ,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视频脑电图对 9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 6例记录颅内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 ,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结果 :额叶癫痫的发作特点为 :发作频繁而短暂 ,以睡眠期发作为主 ,常见过度运动 ,姿势性强直 ,发声等发作症状。发作期可见棘波节律 ,广泛低幅快活动 ,节律性慢波等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清晰显示异常脑电活动的发作起源及扩散情况 ,有助于定位致痫灶。手术切除病灶及致痫灶 ,效果满意。结论 :额叶癫痫是一组具有特征性的癫痫综合征 ,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颅内电极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额叶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附34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国君 李勇杰 +1 位作者 王玉平 遇涛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策略。方法 对 34例颞叶癫痫患者应用无创和有创方法进行术前综合评估 ,采用扩大额颞问号式手术切口 ,经外侧裂入路、皮层脑电监测引导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监测的意义和手术...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策略。方法 对 34例颞叶癫痫患者应用无创和有创方法进行术前综合评估 ,采用扩大额颞问号式手术切口 ,经外侧裂入路、皮层脑电监测引导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监测的意义和手术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根据长程蝶骨电极脑电图和MRI等无创检查定位了致痫灶 ,13例根据颅内埋置电极脑电图定位了致痫灶。术后随访 15 .6± 6 .0月。 2 9例 (85 .3% )癫痫发作消失 ,3例 (8.8% )发作减少 75 % ,2例 (5 .9% )发作减少 5 0 %以上。 8例曾出现短期并发症 ,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手术 6个月后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颅内埋置电极检查是术前准确定位致痫灶必要的手段。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对设计切除方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术前评估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电刺激在难治性癫病人语言区定位的应用
3
作者 乔梁 遇涛 +3 位作者 孙伟 倪端宇 张国君 李勇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电刺激在难治性癫病人语言区定位的作用。方法 10例癫病人经颅内电极行脑皮质电刺激,记录其语言行为学表现及相应电流强度,个体化定位语言区以指导剪裁式致灶切除术。术后评估病人语言功能。结果 5例病人应用皮质电... 目的探讨皮质电刺激在难治性癫病人语言区定位的作用。方法 10例癫病人经颅内电极行脑皮质电刺激,记录其语言行为学表现及相应电流强度,个体化定位语言区以指导剪裁式致灶切除术。术后评估病人语言功能。结果 5例病人应用皮质电刺激测得语言区,其分布变异大,但4例病人干扰语言功能的电流强度阈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结论应用特定参数的脑皮质电刺激行个体化语言区定位,有利于降低难治性癫病人致灶切除术后发生语言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难治性 皮质电刺激 语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皮质-皮质间诱发电位研究癫痫相关网络
4
作者 黄朝阳 张国君 +5 位作者 王玉平 倪端宇 遇涛 陈楠 杜薇 任志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83-986,共4页
目的评价皮质。皮质间诱发电位(CCEP)在体追踪癫痫相关网络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长程颅内电极埋置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例。根据患者发作起始区及(电刺激功能定位所确定的)功能区分布,给予目标电极对交替极性(频率1Hz)的电刺... 目的评价皮质。皮质间诱发电位(CCEP)在体追踪癫痫相关网络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长程颅内电极埋置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例。根据患者发作起始区及(电刺激功能定位所确定的)功能区分布,给予目标电极对交替极性(频率1Hz)的电刺激。记录到的诱发电位为锁定了刺激时刻的皮质脑电图。随后,将诱发电位分布区与功能区、发作起始区进行比较。结果2例患者均得到了较为典型的诱发电位波形,1例数据可用于在体追踪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1例数据可用于在体追踪癫痫的兴奋性网络。结论应用CCEP,可通过在体追踪癫痫患者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及癫痫的兴奋性网络,来实现对癫痫相关网络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功能定位 发作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