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心脏移植中供体急性脑死亡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科峰 徐东 臧旺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建立猪心脏移植供体的急性脑死亡模型,观察急性脑死亡前及后1、5、1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中儿茶酚胺释放的变化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30~40k的猪8只,急性脑死亡前为对照组,急性脑死亡后为实验组。测定脑死亡前基础水平... 目的建立猪心脏移植供体的急性脑死亡模型,观察急性脑死亡前及后1、5、1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中儿茶酚胺释放的变化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30~40k的猪8只,急性脑死亡前为对照组,急性脑死亡后为实验组。测定脑死亡前基础水平及脑死亡后1、5、10min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浆中儿茶酚胺释放的变化,并对二者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急性脑死亡后1min时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水平改变最明显,心率增加了88%,收缩压升高了132%,心排量增加了80%,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分别升高240%和241%,多巴胺(DA)没有明显增加。随后二者均持续下降,至10min时已降至基础水平以下。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及时间分布与儿茶酚胺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致。结论急性脑死亡可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剧烈改变,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升高是造成急性脑死亡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原因,其中E和NE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脑死亡 血流动力学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左心耳夹闭在心房颤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磊 李洪利 +5 位作者 李杨 刘燕晖 尚学斌 李超 丁瑞田 齐德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左心耳夹闭在心房颤动外科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为心房颤动治疗提供临床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单组心心房颤动动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86... 目的:探讨心外膜左心耳夹闭在心房颤动外科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性,为心房颤动治疗提供临床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单组心心房颤动动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3.7±9.5)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8例,其中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5例。入组患者中,孤立性心房颤动7例,合并冠心病18例,瓣膜病2例,房间隔缺损1例,同时合并冠心病和瓣膜病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外膜左心耳夹闭治疗及其他相应手术。患者出院前均行头颅磁共振及心脏CTA检查,以评估左心耳闭合效果、心耳夹移位情况以及有无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结果:所有患者行心外膜左心耳夹闭术,其中单纯行左心耳夹闭7例,同期联合单纯冠状动脉移植术18例,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1例,联合冠状动脉移植术、二尖瓣成形和射频消融术1例,联合房间隔缺损修补和三尖瓣成形1例,联合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各1例。16例患者采用传统胸骨正中切口,14例采用小切口技术,其中左侧肋间小切口12例,胸骨倒"L"型小切口2例。7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左侧肋间小切口技术,手术时间44~66 min,平均(56.0±7.9)min。围手术期死亡患者2例,死因均为心力衰竭继发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6.8±1.4)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长期营养不良、肺部和手术切口感染并发呼吸衰竭和败血症死亡;所有随访患者无心房颤动相关卒中症状及体征,头颅磁共振检查未见新发脑梗死病灶;心脏CTA显示左心耳血流沟通及左心房血栓形成,无心耳夹移位、变形表现。结论:心外膜左心耳夹闭是治疗心房颤动安全可行的外科方案,可作为临床外科医师治疗心房颤动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心耳夹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模拟教学方法在心脏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超 李洪利 +1 位作者 张子畅 李杨 《数字医学与健康》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评价多元化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22级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72名心脏外科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1—7月开展多元化模拟教学模式的教学,分析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和质量、出科考核... 目的评价多元化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22级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72名心脏外科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1—7月开展多元化模拟教学模式的教学,分析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和质量、出科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其中,出科考核成绩与2021级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68名心脏外科见习学生进行比较,2021级学生的理论与见习课均采用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结果采用多元化模拟教学方法的2022级学生出科考核总成绩[(83.7±4.2)分]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21级学生[(81.4±3.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01)。学生认为多元化模拟教学有助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95.8%)、有助于增强临床思维(91.7%)、有助于增强临床实践能力(90.3%)。结论多元化模拟教学方法提高了心脏外科见习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教学效果,并且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能够提高心脏外科见习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模拟教学 本科生见习 心脏外科
原文传递
“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及冠状动脉搭桥杂交手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6 位作者 焦力群 尚学斌 齐德林 刘燕晖 冯磊 李超 丁瑞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同期杂交手术方法并文献复习,提高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病例,检索中国...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同期杂交手术方法并文献复习,提高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病例,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经验。结果本例男,64岁,因"间断胸闷1月余"入院,经冠脉造影、颈动脉超声及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右侧脑半球缺血严重。局麻下先行右侧颈动脉CAS,再转为全麻行非体外循环辅助CABG,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无胸闷及头颈部不适。通过数据库检索,共纳入14篇文献,报道了590例患者,男427例(72.4%),女163例(27.6%);均经CAS及CABG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先行CAS,再行CABG,两个手术间隔时间不超过24 h;术后发生脑卒中21例(3.5%),围术期心肌梗死11例(1.8%),住院死亡26例(4.4%);术后随访结果满意。结论 "一站式"CAS及CABG杂交手术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但需要在杂交手术室进行,且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同期血运重建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洪利 焦力群 +3 位作者 王亚冰 冯磊 李杨 刘燕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与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与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均同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57~67岁,平均(62±4)岁;冠状动脉DSA示,4例为左主干+3支病变,2例为3支病变,1例为双支病变;颈动脉DSA示,1例为单侧颈动脉闭塞,6例存在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双侧狭窄率≥50%且靶血管狭窄率≥80%,包括对侧中度狭窄(50%~69%)4例、重度狭窄(≥70%)1例。所有患者优先处理颈动脉病变,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及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病变特征(颈动脉责任病变侧别、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围手术期及随访等情况。结果7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3例同期行CAS+不停跳CABG,3例同期行CEA+不停跳CABG,1例同期行CEA+CAS+不停跳CABG。术后住院期间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新发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者7例,随访时间6~19个月,1例再发间断头晕症状入院就诊,为双侧颈动脉病变,拒绝再次手术;1例因胸闷症状入院,冠状动脉CTA示桥血管及吻合口显影良好;其余患者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死亡发生。结论初步分析显示,同期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考虑作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与鉴别诊断PBL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6 位作者 冯磊 齐德林 丁瑞田 李超 刘燕晖 尚学斌 王悦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89-891,共3页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发病时间<14 d为急性期。本病虽少见,但死亡率甚高[1]。如不及时治疗,2周内死亡率达90%以上。急性主...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发病时间<14 d为急性期。本病虽少见,但死亡率甚高[1]。如不及时治疗,2周内死亡率达90%以上。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复杂,误诊率和漏诊率高,导致大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学过程常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 理论授课 主动脉腔 病情变化 漏诊率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年龄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力松 华琦 张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3 7例初诊的轻 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2 4hPP <4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3 7例初诊的轻 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2 4hPP <40mmHg ;B组 :40mmHg≤ 2 4hPP <5 0mmHg ;C组 :5 0mmHg≤ 2 4hPP <60mmHg ;D组 :2 4hPP≥ 60mmHg。②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③根据年龄分 3组 ,Ⅰ组 :40≤年龄 <5 0岁 ;Ⅱ组 :5 0≤年龄 <60岁 ;Ⅲ组 :年龄≥ 60岁。结果 动态脉压与年龄 (r =0 .42 3 ,P <0 .0 1)、动脉僵硬度指数 (r =0 .670 ,P <0 .0 1)、左室重量指数 (r=0 .2 77,P <0 .0 1)和 2 4h平均心率 (r =-0 .168,P <0 .0 1)均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 ,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脉压呈早期轻度升高 ,60岁以后加速上升趋势。动态脉压和 2 4hSBP在左室肥厚组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 (4 9.0±10 .2mmHgvs 44 .7± 8.9mmHg ,P <0 .0 0 1和 13 2 .1± 13 .1mmHgvs 12 6.5± 12 .7mmHg ,P <0 .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 ,特别是 60岁以后 ,脉压呈加速升高趋势 ,大动脉僵硬度的进展是导致脉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脉压 年龄 动脉僵硬度 左室肥厚 EH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的体外循环围术期管理: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5 位作者 齐德林 冯磊 李超 丁瑞田 刘燕晖 尚学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报道1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CFD)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不停跳心内直视缺损修补术的继发孔ASD合并CF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数据库... 目的报道1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CFD)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不停跳心内直视缺损修补术的继发孔ASD合并CF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数据库,综合文献结果,探讨合并纤维蛋白原(FIB)缺乏的患者行CPB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经验。结果本例患者女,30岁,因体检发现ASD 8个月入院。入院时心脏超声检查示: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约34 mm,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及收缩期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反流压差66 mmHg,估测肺动脉收缩压76 mmHg,射血分数(EF)64%。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20 s,凝血酶时间>24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80 s,FIB <0.6 g/L。术前连续静脉输注人FIB 4 g/d,维持血浆FIB>1.5 g。3 d后在CPB下行不停跳ASD修补术。术中输注人FIB 2 g,鱼精蛋白中和后再给予人FIB 2 g。手术时间3.5 h,CPB时间45 min。术后每天补充FIB 4 g,连续5 d。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7天出院,未发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3个月后门诊随访,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佳,复查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EF为67%。检索PubMed数据库并手动筛选后共获得英文文献8篇,共87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低FIB血症患者,男604例(69.0%),女271例(31.0%);其中6篇为个案报告,包括婴幼儿1例(出生后5 d,体重2.5 kg),成人5例,均为男性。FIB缺乏的患者行CPB心脏手术,围术期需要补充FIB、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术后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合并FIB缺乏的患者行CPB心脏手术,需根据血浆中FIB定量和凝血相关指标,做出个体化的围术期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纤维蛋白原缺乏 体外循环 围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4 位作者 齐德林 冯磊 丁瑞田 刘燕晖 尚学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80-82,8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因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安全性的影响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BG治疗冠状动脉(冠脉)病变70岁以上高龄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3例,发病年龄为(70~83)岁... 目的探讨高龄因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安全性的影响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BG治疗冠状动脉(冠脉)病变70岁以上高龄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3例,发病年龄为(70~83)岁,平均为(74.23±6.8)岁。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停跳和不停跳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围手术期以及住院死亡的情况。结果高龄患者中,53例实施了停跳CABG治疗,18例实施了不停跳CABG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多见于停跳CABG治疗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合并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停跳CABG治疗比例高于不停跳CAB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ABG中,使用左侧乳内动脉和完全血管重建多见于停跳CABG治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积液多见于不停跳CABG治疗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住院时间为(19.1±7.3)d,住院死亡率为5.6%,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全面详尽检查,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高龄患者行CABG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式选择 围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狭窄功能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杨 冯磊 +5 位作者 齐德林 丁瑞田 刘燕晖 李超 张子畅 李洪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对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功能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史或临床疑似冠心病者,行冠脉CT成像(CCTA)检查,冠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对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功能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史或临床疑似冠心病者,行冠脉CT成像(CCTA)检查,冠脉直径狭窄40%~90%;行有创性冠脉造影(ICA)FFR准确评估狭窄程度,并以SPECT/MPI为心肌缺血评估标准,计算冠脉CT-FFR、CCTA及ICA三种评估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65例患者,共135支冠脉病变。冠脉CT-FFR评估冠脉功能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0.5%(57/63)、95.8%(69/72)、95.0%(57/60)、89.3(59/66)和93.3%(126/135);冠脉CT-FFR的AUC值为0.92(95%CI:0.84~0.99),显著高于CCTA的0.79(95%CI:0.65~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A-FFR的AUC值0.87(95%CI:0.67~0.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的冠脉CT-FFR对于评估冠脉功能性狭窄显著优于单纯的CCTA检查,可替代ICA-FFR,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流储备分数(FFR) 诊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6 位作者 冯磊 齐德林 丁瑞田 李超 刘燕晖 尚学斌 王悦华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大血管疾病,其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是住院医师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大血管疾病,其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是住院医师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案的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移动学习课程5个方面介绍了CBL教学法在AAD疾病教学工作中的初步探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案例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洪利 刘燕晖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置入和术中/术后被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置入和术中/术后被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应用IABP的53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治疗,分析并比较IABP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心肌纤维化标志物指标的水平。结果接受IABP治疗后,患者MAP、CI、尿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IMP-1、MMP-2、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等心肌纤维化标志物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合理使用IABP可有效改善行CABG治疗的重症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指标水平,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
13
作者 徐东 江龙 +3 位作者 李京宏 尚学斌 刘燕晖 万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栓3例、二尖瓣成形1例;内荷包环缩+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4例,包括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43~168 min,平均(97±39)min;呼吸机使用时间8~50 h,平均(21±14)h.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为43%(6/14);远端没搭桥1例;搭桥1根2例,搭桥2根5例,搭桥3根5例,搭桥4根1例.其中,乳内动脉桥3根,桡动脉桥2根,大隐静脉桥25根.术后1例因引流物较多而行2次开胸.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低温室颤的心肌保护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体外循环 心室颤动 成形术 左室 修复 瘤内 主动脉球囊反搏 体外循环时间 心肌保护效果 低温室颤 二尖瓣成形 穿孔修补术 乳内动脉桥 大隐静脉桥 临床效果 附壁血栓 桡动脉桥 安全可靠 成形手术 室壁瘤 搭桥 内荷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旁路移植、内膜剥脱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例
14
作者 李京宏 王凤林 +3 位作者 刘鹏 尚学斌 李建新 景肖玲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 同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造影 二维超声心动图 颅内血管多发性狭窄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波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脑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5
作者 李京宏 华扬 +3 位作者 王凤林 董宗俊 尚学斌 刘燕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为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患者术后脑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评价其危险因素。 方法 术前对连续施行 CABG的 6 5例患者常规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象 (CDFI)和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观察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 目的 为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患者术后脑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评价其危险因素。 方法 术前对连续施行 CABG的 6 5例患者常规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象 (CDFI)和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观察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包括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的发生、血管狭窄率等 )。 结果  CDFI检测异常 5 7例 (87.7% ) ;颈内动脉狭窄 >5 0 % 13例 ,其中单侧狭窄 5 0 %~ 6 9% 6例 ,双侧狭窄 5 0 %~ 6 9% 2例 ,双侧狭窄 70 %~ 99% 1例 ,一侧颈内动脉闭塞、一侧狭窄 >5 0 % 4例。 TCD发现颅内动脉单支狭窄 8例 ,多支狭窄 2 5例。术后死亡 2例 (3.1% ) ,围术期心肌梗死 2例。冠状动脉 3支病变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多发性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 2支病变患者 (χ2 =4 .37,8.5 6 ;P=0 .0 34,0 .0 13)。 结论 术前行 CDFI和 TCD检查对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硬化病变是一种可行的无创筛选方法 ,对减少 CABG患者脑缺血并发症 ,提高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水平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评价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缺血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分析
16
作者 李洪利 李杨 +4 位作者 刘燕晖 尚学斌 齐德林 冯磊 李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危重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急诊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57例,根据术前心电图及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是否升高分为急...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危重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急诊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57例,根据术前心电图及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是否升高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组,n=116)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组,n=41),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分为大于12 h组(n=33例),小于12 h组(n=83例)。统计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2年的随访情况,行组间比较。结果入组患者男性120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8.51±10.4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A组死亡13例,死亡率11.2%,N组死亡1例,死亡率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监护室入住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上N组短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生存率优于A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A组亚组比较,大于12 h组在术后死亡率及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上显著升高(P≤0.05)。结论掌握好适应证,急诊CABG作为一种抢救性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越早手术,术后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围术期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巨大漂浮血栓1例
17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2 位作者 刘燕晖 冯磊 齐德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25-626,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发现心脏内占位病变1 d”入我院,患者于1周前左髋关节痛疼伴活动受限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1 d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内异常回声,以“心脏内异常占位”转入我科。体征: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 1病例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发现心脏内占位病变1 d”入我院,患者于1周前左髋关节痛疼伴活动受限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1 d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内异常回声,以“心脏内异常占位”转入我科。体征: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窦性心率78次/min,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右下肢萎缩,左侧肢体长于右侧约5 cm,左侧髋关节可见屈曲、外旋、外展受限,左腹股沟中点压痛明显,无骨擦感,纵行叩击痛阳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有小儿麻痹症病史49年,现遗留右下肢行动不便;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期杂音 占位病变 心脏超声检查 周前 外展受限 窦性心率 外旋 骨擦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齐德林 张毅 +2 位作者 李洪利 王若天 钱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3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得到根治,因此,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尤其重要。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发现及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知,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得到根治,因此,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尤其重要。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发现及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知,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该研究旨在探讨Galectin-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6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77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血清Galectin-3浓度,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alectin-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2淋巴结转移的患者Galectin-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1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III期+IV期患者Galectin-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临床I期+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呈现高表达,与肺癌转移相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磊 甘辉立 +2 位作者 李洪利 李杨 丁瑞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26-830,共5页
目的分析14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生存情况,以提高三尖瓣疾病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十病房接受三尖瓣位机械瓣置换外科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9例(64.3%),男性5... 目的分析14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生存情况,以提高三尖瓣疾病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十病房接受三尖瓣位机械瓣置换外科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9例(64.3%),男性5例(35.7%),平均年龄(51.2±8.3)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风湿性病变(8例),发育不全(3例),Ebstein畸形(2例),法洛四联症术后(1例)。患者均接受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并对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及远期情况进行随访总结。结果 14例患者住院期间2例死亡(住院死亡率14.2%),1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97 d出院。随访11例,随访率91.7%,平均随访时间(54.3±15.2)月;随访患者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例(9.1%),Ⅱ级8例(72.7%),Ⅲ级2例(18.2%);1例术后3个月发生三尖瓣瓣周漏,再次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心血管事件。结论尽管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适应症要求严格,手术风险高,但手术方式可行,术后效果理想;对于无法行三尖瓣修复或修复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机械瓣 瓣周漏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及颈动脉支架置入一站式复合手术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沛林 李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37-238,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57岁,因8个月前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及左侧肢体无力,于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三支病变(图1),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出于应急给予右冠药物球囊成形治疗。出院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口服硝酸酯类... 1病例患者男性,57岁,因8个月前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及左侧肢体无力,于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三支病变(图1),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出于应急给予右冠药物球囊成形治疗。出院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未系统治疗。发病1月后,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ICA)起始部接近完全闭塞、左侧ICA重度狭窄伴溃疡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前区疼痛 左侧肢体无力 脑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颈内动脉 三支病变 出院后 颈动脉内膜剥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