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蔡玲 张玫 +2 位作者 赵丹丹 赵曲川 牛小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的病因构成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UGIB行急诊胃镜检查的2 056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出血病因、伴随疾病及服药史。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的病因构成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UGIB行急诊胃镜检查的2 056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出血病因、伴随疾病及服药史。结果 1)UGIB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2.87∶1.00,前后5年性别构成比无明显变化。2)中青年组患者比例降低,老年组比例明显增加(P<0.01)。3)前后5年UGIB病因构成比发生了变化,无论中青年组还是老年组,消化性溃疡始终居第1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均下降(P<0.004)。反流性食管炎和老年组急性胃黏膜病变比例上升(P<0.004)。4)中青年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胃溃疡和胃癌所致UGIB多见于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出血老年人更多些。5)中青年组患者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atory drugs,NSAIDs)及抗凝类药比率为2.67%,而老年组为24.55%,2组患者服用NSAIDs及抗凝类药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前后5年UGIB住院病死率下降,其中肝硬化、全身性疾病病死率明显下降,急性胃黏膜病变病死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0年来UGIB首要病因仍是消化性溃疡,但比例已呈下降趋势,反流性食管炎已成为UGIB的另一个重要病因,随着老年人数的增加,NSAIDs及抗凝类药相关性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增加,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双语教学在临床内科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水清 张玫 +2 位作者 樊洁 顾维萍 王荣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07,共2页
多媒体技术具有许多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特性和功能。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在各医学院校普遍采用,作者从2003年开始在七年制医学生消化内科的双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双语教学 临床内科学 应用 七年制医学生 多媒体教学 医学院校 消化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消化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注射治疗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丽凤 张泰昌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和内镜的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注射止血成功 78例 ,2例内镜止血失败后成功的进行了外科手术。老年组患者在出血量...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和内镜的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注射止血成功 78例 ,2例内镜止血失败后成功的进行了外科手术。老年组患者在出血量、2 4h内输血次数、慢性病史及病变部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采用镜下止血安全、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 内镜注射 临床特点 消化性溃疡出血 止血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军 张泰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为了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的经验 ,观察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 63例老年住院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溃疡部位、大小、合并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6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巨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高达 2 7.0... 为了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的经验 ,观察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 63例老年住院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溃疡部位、大小、合并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6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巨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高达 2 7.0 % ( 1 7/63 ) ,以出血 (呕血、黑便 )为首发症状者最多 ,为 46例 ( 73 .0 % ) ,晕厥者占 1 7.5 % ( 1 1 /63 ) ,溃疡穿孔占 1 7.5 % ( 1 1 /63 ) ,规律性上腹痛很少。提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因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史长而易被忽视 ,因多合并全身性疾病而增加病死率 ,内镜下明确诊断和及时止血治疗为首选治疗 ,掌握手术时机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抗幽门螺杆菌 (HP)治疗可明显减少溃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老年人 溃疡穿孔 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183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业斌 蔡玲 张泰昌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结24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1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明确诊断178例,诊断率97.3%;急诊内镜下治疗32例,成功29例,治疗成功率90.6%;按F...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结24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1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明确诊断178例,诊断率97.3%;急诊内镜下治疗32例,成功29例,治疗成功率90.6%;按Forrest分级,FⅠa、FⅠb和FⅡa共26例(FⅡa级以上)消化性溃疡病者给予注射治疗,Ⅱb+Ⅱc+Ⅲ级占76.4%,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上安全性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饮食习惯 凝血酶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类抗炎症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和芳 张泰昌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560-561,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抗炎症药 非甾类 INFLAMMATORY NSAIDS DRUGS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SARS患者41例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耕 张泰昌 杨惠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SARS患者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我院2003-05-06/2003-06-26住院SARS患者215 例,对患者的基础疾病构成、消化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的肝功能、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统计. 结果:老年SARS患... 目的:探讨老年SARS患者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我院2003-05-06/2003-06-26住院SARS患者215 例,对患者的基础疾病构成、消化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的肝功能、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统计. 结果:老年SARS患者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为腹泻(19.5%)、腹痛(7.3%),较中青年组腹泻(15.5%)、腹痛(5%)常见, 部分老年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和血便.在老年组ALT(764±730 nka+/L),AST(563±813 nka+/L),TBIL (7.3±14.8 umol/L),DBIL(6.9±6.9 umol/L)和TBA (3.9±3.2 umol/L)和中青年组ALT(959±813 nka+/L), AST(583±578 u/L),TBIL(12.6±7.2 umol/L)、DBIL (4.8±4.6 umol/L)和TBA(4.9±6.1 umol/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两组患者ALT均数水平高于正常.老年SARS 患者的并发症为MODS(17.1%)、感染(17.1%)高于中青年组患者MODS(1.72%)和感染(4.02%).老年组SARS患者的死亡率为26.8%,中青年患者的死亡率为4%(P<0.0005). 结论:老年SARS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的损害且有自身的特点,而老年患者较高的死亡率可能与SARS病毒的直接作用,其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消化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老年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便秘与功能性便秘直肠肛管功能特点分析
8
作者 李晓翠 刘子雨 翟惠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伴便秘(Parkinson's disease constipation,PDC)与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进一步了解PDC患者的便秘特点。方法将自2017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4例...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伴便秘(Parkinson's disease constipation,PDC)与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进一步了解PDC患者的便秘特点。方法将自2017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4例PDC患者作为PDC组,及消化内科就诊的39例FC患者作为对照组,用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检测两组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括约肌和盆底肌的动力、感觉、反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并根据测压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特点。结果PDC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直肠排便压均显著低于F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73±20.01)mmHg vs(85.02±19.74)mmHg,(22.30±21.12)mmHg vs(38.10±17.00)mmHg,1 mmHg=0.133 kPa,均P<0.05];PDC组患者高压带长度、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肛门松弛率低于F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C组患者最大耐受阈值明显高于PDC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及直肠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以排便推进力不足为主。PDC组与FC组排便推进力不足比例分别为88.2%(30/34)和59.0%(23/39),排便协同失调比例分别为11.8%(4/34)和30.8%(12/39),排便推进力正常且无排便不协调比例分别为0%和10.3%(4/39)。两组的排便障碍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5)。结论PDC患者与FC患者均存在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异常,测压分型主要表现为排便推进力不足。但相比FC患者,PDC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直肠排便压明显降低,深入研究PD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及便秘特点,可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PDC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便秘 功能性便秘 肛门直肠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秋冬防养有道
9
作者 张泰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4年第1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生活习惯 饮食调节 消炎止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选用消化性溃疡药
10
作者 张泰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2年第11期26-27,共2页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病因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伤作用的攻击因子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抗溃疡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水清 张玫 +2 位作者 樊洁 李文斌 张书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1444-1444,1456,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生教学 PBL教学模式 医疗服务环境 沟通能力 终身学习 环境等因素 医学教育 毕业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抑制结肠癌细胞环氧化酶-2/钙离子途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台卫平 田耕 +3 位作者 黄业斌 周俊 张泰昌 罗和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作用及环氧化酶2/钙离子途径的影响,为阐明盐酸小檗碱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方法0.1、0.3、3.0、30.0μmol·L-1的盐酸小檗碱加入到HT2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作用及环氧化酶2/钙离子途径的影响,为阐明盐酸小檗碱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方法0.1、0.3、3.0、30.0μmol·L-1的盐酸小檗碱加入到HT2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化酶2mRNA,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环氧化酶2蛋白质表达,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的含量,免疫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盐酸小檗碱在浓度大于0.3μmol·L-1时则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在浓度大于0.3μmol·L-1时对环氧化酶2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前列腺素E2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盐酸小檗碱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通过某些途径抑制COX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同时也抑制COX2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成,这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结肠癌 环氧化酶-2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对肝硬化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玫 胡水清 +3 位作者 鲁梅花 周美智 李永威 孙立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0,共2页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糖代谢的改变。对 30例肝硬化患者和 2 6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及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 (HB CI)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糖代谢的改变。对 30例肝硬化患者和 2 6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及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 (HB CI)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肝硬化组糖耐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 ,并呈现释放延迟 ,IR及HBCI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肝源性糖耐量异常及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释放延迟 ,与肝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胰岛素 血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校“双语教学”的调查报告及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水清 张玫 +1 位作者 王荣欣 顾维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14-2515,共2页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课堂讲授 第二语言 教学环节 外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4
15
作者 胡水清 张玫 +1 位作者 牛小羽 周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口咽部疾患的关系,明确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内科门诊患者的方法,并采用最近衍生的中文版反流疾病问卷(RDQ)对18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对调查中收...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口咽部疾患的关系,明确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内科门诊患者的方法,并采用最近衍生的中文版反流疾病问卷(RDQ)对18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对调查中收集到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人群进行伴发口咽部、呼吸道疾患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共1265例完成调查,其中GERD症状人群111例(RDQ评分>12分)。男性患病率略低于女性,分别为8.50%和8.9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组伴发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G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进食过饱(OR=2.78),油腻饮食(OR=4.36),便秘(OR=2.06)及精神紧张(OR=2.11)对GERD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关系密切,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应注意除外GERD。进食过饱、油腻饮食、便秘及精神紧张增加了GERD患病的风险性,是GER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危险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胡水清 汤哲 张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DM)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结直肠癌(n=364)与非肿瘤患者(n=733)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情况、... 目的:了解糖尿病(DM)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结直肠癌(n=364)与非肿瘤患者(n=733)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2倍,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也明显增加(OR=1.64);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度(OR=3.23)高于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OR=1.57);但通过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无论患者有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结直肠癌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脂对结直肠癌没有显著影响;糖尿病及结直肠癌家族史对结直肠癌患病具有显著影响(OR=2.99,P<0.01;OR=1.79,P<0.01).结论: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其是结直肠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门诊慢性便秘患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7
17
作者 刘巍 刘晓红 +12 位作者 方秀才 周礼鲲 杨希林 柯美云 赵洪川 张玫 谢鹏雁 郝建宇 徐欣萍 钱冬梅 徐宝宏 蓝宇 龙峻标 《胃肠病学》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背景:慢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全面评估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学、发病诱因、既往治疗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等可更好地指导治疗。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统计2007年3-5月北京地区1... 背景:慢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全面评估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学、发病诱因、既往治疗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等可更好地指导治疗。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统计2007年3-5月北京地区10家医院门诊患者中的慢性便秘患者,并对561例慢性便秘患者行问卷调查,包括治疗、症状谱、心理学等方面。结果:研究期间内10家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总人次73923人次,慢性便秘患者共3009例次(4.1%),其中重度便秘患者649例次(21.6%)。561例慢性便秘患者中,25.1%的患者发病有一定诱因。62.2%的患者不完全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通便药。排便费力为最常见(74.8%)和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61.2%)。27.5%的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症状,41.2%合并消化不良症状。52.7%的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结论:消化内科门诊中慢性便秘和重度便秘患者较多,排便费力是最常见、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合并胃食管反流和(或)消化不良症状常见,患者易有焦虑和(或)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流行病学研究 问卷调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双语教学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水清 张玫 +2 位作者 孙立东 和芳 牛小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七年制医学生消化内科双语教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及2008级七年制临床医学系及儿科系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七年制医学生消化内科双语教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及2008级七年制临床医学系及儿科系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及病例书写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并在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搜集资料、阅读文献能力;提高互相合作及团队精神方面PBL教学法均优于传统方法。结论:PBL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素质,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双语教学 见习 消化内科学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病的糖尿病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水清 汤哲 张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为做好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结直肠癌(n=364)与非肿瘤患者(n=733)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 目的了解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为做好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结直肠癌(n=364)与非肿瘤患者(n=733)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肿瘤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2倍,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也明显增加,OR值为1.64;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度(OR=3.23)高于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OR=1.57);但通过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无论患者有无结直肠癌家族史,肿瘤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肿瘤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5.61m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度是血糖水平正常者的2.22倍。肿瘤组平均甘油三酯水平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非肿瘤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脂未进入方程,对结直肠癌未见显著影响;糖尿病及结直肠癌家族史对结直肠癌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其是结直肠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糖尿病的防治将对预防结直肠癌患病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鸿明 张玫 +1 位作者 黄新恩 周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5月3家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3例,试验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5月3家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3例,试验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Wexner便秘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