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警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浴峰 闫玉仙 +3 位作者 陈佩惠 韩景田 邢杰 李鹏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官兵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情况 ,为开展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预调查的基础上 ,参照有关 KABP调查标准 ,多级整群抽取 2 ...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官兵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情况 ,为开展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预调查的基础上 ,参照有关 KABP调查标准 ,多级整群抽取 2 10 0名官兵为调查对象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 知识平均得分 35 .38(满分 10 0分 ) ;态度与信念平均得分 6 6 .0 4 (满分 90分 ) ;行为平均得分 6 5 .6 4 (满分 10 0分 )。知识知晓率 16项有 12项在 5 0 %以下 ;态度、信念形成率 9项有 5项在 6 0 %以下 ;行为形成率 10项有 6项在 6 0 %以下。 结论 武警部队官兵关于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 KABP水平较低 ,很有必要进行专题健康教育 ,以提高寄防知识水平 ,纠正不正确的态度与信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 寄生虫病 预防 知识 态度 信念 行为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浴峰 韩景田 +2 位作者 闫玉仙 李鹏 陈佩惠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评价对武警官兵开展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有关态度与信念以及预防行为。多级整群抽样。教育前现场编号无记名调查 ,随后进行... 目的 评价对武警官兵开展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有关态度与信念以及预防行为。多级整群抽样。教育前现场编号无记名调查 ,随后进行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 (讲座 +小册子 +板报强化 ) ,半年后在同一群体中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用SPSS10 .0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健康教育前官兵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 3 3 .2 5、65 .81、66.2 4;健康教育实施半年后平均得分分别为 72 .3 3、74.3 2、85 .49。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教育前后武警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态度与信念、行为形成率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结论 在武警部队官兵中进行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寄生虫病 健康教育 防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怿 姜洪杰 郭增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蠕形螨病原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松 杨雅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了解人体蠕形螨病原的检查方法。分别比较检查方法、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查次数、胶带因素、温度因素及其他各因素对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综合各文献资料发现,透明胶带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挤粘法、挤刮法和刮脂法适合门诊临床检查。
关键词 病原学检查 人体蠕形螨 流行病学调查 透明胶带法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胶带因素 文献资料 温度因素 临床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少华 诸欣平 +3 位作者 胡永秀 杨静 杨雅平 魏骏飞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2期248-250,共3页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从实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验室人员设置及设施建设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4个方面,阐述了首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从实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验室人员设置及设施建设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4个方面,阐述了首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改革与实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甲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的猪囊虫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佩惠 杨进 +2 位作者 王秀琴 刘绍杰 王风芸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原反应及2种酶活性均较甲苯达唑组弱。2个用药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略减弱,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甲苯达唑 猪囊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忠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40,共4页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何忠平综述陈佩惠审校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Owen1835(Rialliet,1895)]是英国人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由Owen(18... 旋毛虫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何忠平综述陈佩惠审校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Owen1835(Rialliet,1895)]是英国人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由Owen(1835)定名的,简称为旋毛虫。它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分子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张帆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引起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尤以脑囊虫病为甚。由于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的诊断复杂且困难,免疫学诊断在囊虫病的诊断上的应用...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张帆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引起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尤以脑囊虫病为甚。由于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的诊断复杂且困难,免疫学诊断在囊虫病的诊断上的应用,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国内外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免疫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在我国病原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少华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概述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在病原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主要阐述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成、其表达外源蛋白的优越性以及该系统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病原生物学 应用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承德株分子生物学研究
10
作者 陈小宁 卢思奇 +3 位作者 王昳星 王峰 李春荣 郝祥俊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大、小型包囊存在的原因。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 3株贾第虫 (CH2、CH3、CH4)进行 ti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 :经与 Gen Bank登记虫株比较和用 DNAstar软件处理的结果表明 ,此 3株贾第虫的基因型属 2型 ... 目的 :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大、小型包囊存在的原因。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 3株贾第虫 (CH2、CH3、CH4)进行 ti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 :经与 Gen Bank登记虫株比较和用 DNAstar软件处理的结果表明 ,此 3株贾第虫的基因型属 2型 (JH型 )。结论 :大、小型包囊在形态学上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差异 ,但与基因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tim基因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免疫筛选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雅平 诸欣平 +2 位作者 杨静 周蕾 黄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 为获得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 方法 应用免疫血清和人工感染血清对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查寻比较 ,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免疫筛选成虫cDNA文库 ,获得 9... 目的 为获得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 方法 应用免疫血清和人工感染血清对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查寻比较 ,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免疫筛选成虫cDNA文库 ,获得 9个阳性克隆。对其中的Ts87进行测序 ,又采用 5′ RACE ,获取全长为 1172bp的cDNA片段 ,该基因编码 3 4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Ts87是个尚未见报道的旋毛虫基因序列 ,存在预测的抗原表位。 结论 获得具有抗原性的旋毛虫抗原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虫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序列分析 抗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和海南两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诸欣平 周蕾 +2 位作者 张新梅 杨静 杨雅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型 ,其等位基因株存在高度的多态性 ,基因片段大小及分布频率具有地区差异。海南省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混合感染及多重感染现象比云南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2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 云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激活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杀伤疟原虫的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牛宇欣 李慧珠 +1 位作者 张海燕 王凤芸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 :观察 IFN- γ激活的巨噬细胞 ( MΦ)合成的一氧化氮 ( NO)及其在疟疾保护性免疫中杀伤疟原虫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与不同浓度的 γ干扰素 ( IFN- γ)共育 4 8h后 ,加入分离的寄生疟原虫的红细胞 ,观察激活的 M... 目的 :观察 IFN- γ激活的巨噬细胞 ( MΦ)合成的一氧化氮 ( NO)及其在疟疾保护性免疫中杀伤疟原虫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与不同浓度的 γ干扰素 ( IFN- γ)共育 4 8h后 ,加入分离的寄生疟原虫的红细胞 ,观察激活的 MΦ NO产生水平及其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结果 :IFN-γ能激活 MΦ产生 NO,其产生的量与 IFN-γ的浓度有关 ;MΦ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与 NO的释放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 r=0 .898,n=13,P<0 .0 1) ;N-硝基 - L -精氨酸 ( N- nitro-L- arginine,L- NNA)能抑制 NO合成 ,同时也降低 MΦ 的杀伤活性 ;感染约氏疟原虫的 BAL B/c小鼠注射 L- NNA,导致原虫血症上升 ,小鼠死亡率升高。结论 :IFN- γ激活 MΦ产生 NO可能是杀伤疟原虫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约氏疟原虫 原虫血症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中国旋毛虫3个分离株 被引量:22
14
作者 诸欣平 刘明远 +2 位作者 王凤云 周蕾 宋铭忻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株T.spiralis(Ts)、T.nativa(Tn)和T.nelsoni(Tne)作对照,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差异对分离自我国黑龙江省3株旋毛虫进行虫种归属鉴定。5种内切酶实验结...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株T.spiralis(Ts)、T.nativa(Tn)和T.nelsoni(Tne)作对照,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差异对分离自我国黑龙江省3株旋毛虫进行虫种归属鉴定。5种内切酶实验结果显示:黑龙江猪株(HL)与Ts酶切图谱相同;犬株(WC)与Tn酶谱相同;猫株(SW)与Tn的DraⅠ,PstⅠ,HaeⅢ酶谱相近,而与Tne酶谱差异显著。提示:黑龙江猪株系Ts;犬株系Tn;猫株在分类归属上似乎与Tn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虫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静 诸欣平 +5 位作者 张新梅 杨雅平 周蕾 高欣 刘明远 Boireau Pascal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获得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序列。方法 应用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探针对成虫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查寻比较 ,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利用消减杂交 (subtractedhybridizat... 目的 获得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序列。方法 应用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探针对成虫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查寻比较 ,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利用消减杂交 (subtractedhybridization)获得的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探针筛选成虫cDNA文库 ,获得一个长 16 2 9bp的基因。其开放阅读框架由 146 4个核苷酸组成 ,编码 48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是一个尚未见报道的旋毛虫基因序列 ,在 2 0 7~ 2 70位氨基酸间存在两个锌指结构 ,在 5 2~ 6 4,10 8~ 116 ,137~ 16 3,2 2 6~ 2 6 0位氨基酸处存在预测的抗原表位。结论 获得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虫 CDNA文库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消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分型及测序 被引量:8
16
作者 诸欣平 周蕾 +1 位作者 刘强 高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确定云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M S P 1)基因分型和探讨 M S P 1 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及地理特征。方法:采用巢式 P C R法和引物标记周期反应测定法,对云南疫区恶性疟原虫群体 M S P1 基因分型,并对代... 目的:确定云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M S P 1)基因分型和探讨 M S P 1 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及地理特征。方法:采用巢式 P C R法和引物标记周期反应测定法,对云南疫区恶性疟原虫群体 M S P1 基因分型,并对代表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30 例云南恶性疟患者,检出38 个基因型虫株,其中 M A D20 型是优势虫株, K1 次之, R O33 最少,并存在不同基因株混合感染现象。扩增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云南疫区的 M A D20 型、 K1 型和 R O33型均分别与国际上典型的 M S P1、 M A D 20、 K1 和 R O 33 等位基因代表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以 M S P1 为基因标记物的基因分型法,有助于掌握流行区疟原虫种群的基因特点、分布及流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MSP1 基因分裂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增强巨噬细胞杀伤约氏疟原虫的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海燕 李慧珠 +1 位作者 牛宇欣 王凤芸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 TNF)对巨噬细胞 ( MΦ)表面受体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探讨 TNF体内杀伤疟原虫机制。方法 :以感染约氏疟原虫的 BAL B/ c小鼠为动物模型 ,将不同浓度的 TNF与小鼠腹腔 MΦ体外培养 5h后 ,加入感染红细胞 ,观...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 TNF)对巨噬细胞 ( MΦ)表面受体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探讨 TNF体内杀伤疟原虫机制。方法 :以感染约氏疟原虫的 BAL B/ c小鼠为动物模型 ,将不同浓度的 TNF与小鼠腹腔 MΦ体外培养 5h后 ,加入感染红细胞 ,观察 MΦ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率 ,将 TNF作用后的 MΦ用 m PAP超微半定量法测定 Fc受体 ,YC花环法测定 C3b受体。结果 :TNF能够增加 MΦ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率 ,其作用与 TNF剂量呈正相关。TNF可增加正常及感染鼠MΦ 表面 Fc受体和 C3b受体的表达。结论 :TNF在感染小鼠体内可能调节 MΦ 表面受体的表达并增加其吞噬疟原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 约氏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约氏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佩惠 屠呦呦 +2 位作者 王凤芸 李凤舞 杨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DQHS)对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受染疟原虫小鼠一次性经口灌喂不同浓度DQHS药液后,供蚊虫吸血,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疟原虫在...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DQHS)对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受染疟原虫小鼠一次性经口灌喂不同浓度DQHS药液后,供蚊虫吸血,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结果:DQHS对疟原虫配子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配子体成熟程度和用药剂量不同有关。未成熟配子体对药物较敏感;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卵囊和子孢子的阳性率和密度随之逐渐下降;但180mg或240mg/kg用药组对子孢子密度的影响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电镜观察60mg/kg作用16h后,用药组的蚊胃上卵囊(12d-13d解剖蚊),出现膜受损,甚至胞质空泡化。120mg/kg药量对蚊体内3日龄卵囊作用16h,卵囊仍继续发育,比较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卵囊和子孢子密度,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卵囊超微结构形态亦无明显差异。结论:DQHS影响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而减少蚊媒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氢青蒿素 药氏疟原虫 配子体感染性 斯氏按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小鼠低死亡率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帆 卢思奇 +2 位作者 冯宪敏 李自慧 王凤云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SD大鼠和ICR小鼠动物模型 ,本试验将雌性SD大鼠和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免疫抑制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 ,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 为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SD大鼠和ICR小鼠动物模型 ,本试验将雌性SD大鼠和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免疫抑制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 ,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制作肺印片 ,经瑞 姬氏复合染色后 ,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 ,经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用地塞米松诱导后 ,实验组SD大鼠和ICR小鼠死亡率均为 0 ,肺印片阳性率均为 76 7% (2 3 30和 2 3 30 )。肺组织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 ,并可观察到Pc包囊。实验组SD大鼠体重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ICR小鼠经诱导后 ,体重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ICR小鼠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式PCR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凤舞 牛春 +2 位作者 叶炳辉 诸欣平 陈佩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采用2对针对间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套式PCR技术,从蚊体DNA样本中,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DNA... 目的:分析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采用2对针对间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套式PCR技术,从蚊体DNA样本中,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进行间日疟原虫的检测。结果: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扩增出特异的约121bp大小的DNA片段,估测每份蚊虫DNA样本中含有3个以上子孢子或100只蚊中含有1只阳性蚊即可得此片段,而对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约氏疟原虫及正常蚊虫DNA不能扩增出此片段。结论:此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蚊虫 套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