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章薇
张通
+2 位作者
赵军
张国军
邵春青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0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神经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NIHSS≤15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
目的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神经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NIHSS≤15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入院时、1周、2周、4周进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NEU)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检测,同时进行NIHSS评分;并在发病4周进行mRS评分。根据入组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卒中(NIHSS 0~4分)和中型卒中(NIHSS 5~15分)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病4周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WBC、NEU和Fib水平与同期NIHSS的相关性,入院时WBC、NEU和Fib水平与后续随访(1周、2周和4周)时NIHSS以及4周时mRS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入组61例患者,轻型卒中组50例、中型卒中组11例。入院时中型卒中组W B C[(8.87±2.99)×10^(9)/L vs(7.07±2.06)×10^(9)/L,P=0.019]、NEU[(6.38±2.77)×10^(9)/L vs(4.72±1.66)×10^(9)/L,P=0.010]和Fib[3.31(2.74~4.24)g/L vs 2.71(2.36~3.30)g/L,P=0.041]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1周时,中型卒中组WBC[(8.80±1.47)×10^(9)/L vs(6.99±2.32)×10^(9)/L,P=0.032]、NEU[(6.16±1.09)×10^(9)/L vs(4.72±2.14)×10^(9)/L,P=0.049]和Fib[3.73(2.92~4.39)vs 2.65(2.25~3.11),P=0.022]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2周时,中型卒中组WBC[(8.40±1.68)×10^(9)/L vs(6.89±1.28)×10^(9)/L,P=0.012]、NEU[(5.76±1.46)×10^(9)/L vs(4.59±1.12)×10^(9)/L,P=0.024]仍高于轻型卒中组,但两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4周时两组的WBC、NEU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个时间点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r=0.225,P=0.048)、发病1周时(r=0.413,P=0.005)和发病2周(r=0.382,P=0.034)时NIHSS与Fib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r=0.257,P=0.046)和发病2周时(r=0.396,P=0.027)NIHSS与NEU水平呈正相关;发病2周时(r=0.451,P=0.011)NIHSS与WBC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WBC水平与发病2周(r=0.442,P=0.007)和4周(r=0.518,P=0.011)时的NIHSS呈正相关;入院时NEU水平与发病1周(r=0.268,P=0.048)、2周(r=0.402,P=0.015)和4周(r=0.431,P=0.040)时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入院时Fib水平与发病1周(r=0.318,P=0.023)和2周(r=0.378,P=0.025)时NIHSS呈正相关。结论对于轻中度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周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和NEU水平呈正相关;中型缺血性卒中在发病2周内的WBC、NEU和Fib水平高于轻型缺血性卒中,该差异在发病4周时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炎症因子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纤维蛋白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章薇
张通
赵军
张国军
邵春青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神经康复中心
中国
康复
研究
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神经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0期1023-1028,共6页
文摘
目的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神经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NIHSS≤15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入院时、1周、2周、4周进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NEU)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检测,同时进行NIHSS评分;并在发病4周进行mRS评分。根据入组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卒中(NIHSS 0~4分)和中型卒中(NIHSS 5~15分)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病4周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WBC、NEU和Fib水平与同期NIHSS的相关性,入院时WBC、NEU和Fib水平与后续随访(1周、2周和4周)时NIHSS以及4周时mRS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入组61例患者,轻型卒中组50例、中型卒中组11例。入院时中型卒中组W B C[(8.87±2.99)×10^(9)/L vs(7.07±2.06)×10^(9)/L,P=0.019]、NEU[(6.38±2.77)×10^(9)/L vs(4.72±1.66)×10^(9)/L,P=0.010]和Fib[3.31(2.74~4.24)g/L vs 2.71(2.36~3.30)g/L,P=0.041]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1周时,中型卒中组WBC[(8.80±1.47)×10^(9)/L vs(6.99±2.32)×10^(9)/L,P=0.032]、NEU[(6.16±1.09)×10^(9)/L vs(4.72±2.14)×10^(9)/L,P=0.049]和Fib[3.73(2.92~4.39)vs 2.65(2.25~3.11),P=0.022]水平均高于轻型卒中组;发病2周时,中型卒中组WBC[(8.40±1.68)×10^(9)/L vs(6.89±1.28)×10^(9)/L,P=0.012]、NEU[(5.76±1.46)×10^(9)/L vs(4.59±1.12)×10^(9)/L,P=0.024]仍高于轻型卒中组,但两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4周时两组的WBC、NEU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个时间点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r=0.225,P=0.048)、发病1周时(r=0.413,P=0.005)和发病2周(r=0.382,P=0.034)时NIHSS与Fib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r=0.257,P=0.046)和发病2周时(r=0.396,P=0.027)NIHSS与NEU水平呈正相关;发病2周时(r=0.451,P=0.011)NIHSS与WBC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WBC水平与发病2周(r=0.442,P=0.007)和4周(r=0.518,P=0.011)时的NIHSS呈正相关;入院时NEU水平与发病1周(r=0.268,P=0.048)、2周(r=0.402,P=0.015)和4周(r=0.431,P=0.040)时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入院时Fib水平与发病1周(r=0.318,P=0.023)和2周(r=0.378,P=0.025)时NIHSS呈正相关。结论对于轻中度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周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和NEU水平呈正相关;中型缺血性卒中在发病2周内的WBC、NEU和Fib水平高于轻型缺血性卒中,该差异在发病4周时逐渐消失。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炎症因子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纤维蛋白原
预后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Inflammatory factor
White blood cell
Neutrophil
Fibrinogen
Prognosi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吴章薇
张通
赵军
张国军
邵春青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