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淀粉样变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李宏军 +2 位作者 张海英 王欣欣 李雪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观察肝淀粉样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确诊的肝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观察肝淀粉样变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患者接受CT扫描,平扫CT表现为肝脏体积弥漫性增大、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其中5例... 目的观察肝淀粉样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确诊的肝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观察肝淀粉样变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患者接受CT扫描,平扫CT表现为肝脏体积弥漫性增大、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其中5例接受增强CT扫描,动脉期肝实质见斑片状强化或未见异常强化,脾脏轻度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见肝实质内大片状“窗凌花”样强化减低区,脾脏强化程度稍减低;2例动脉期示双肾皮质强化程度减低,皮髓质分界不清。8例接受MR扫描,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边缘光滑,肝实质T1WI信号均匀、T2WI稍均匀增高,肝纹理明显减少;脾脏体积正常或稍大,信号正常或均匀减低;其中3例接受增强扫描,门脉期及延迟期见肝实质内弥漫斑片状“窗凌花”样强化减低区;2例门脉期及延迟期脾脏强化程度稍减低;1例动脉期见双肾皮质强化程度减低。5例接受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所测肝实质硬度值均≥75 kPa。结论肝淀粉样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淀粉样变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及影像特征的鉴别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李雪芹 +2 位作者 张海英 王欣欣 李宏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理发病部位同为肝窦周隙,影像学表现相似,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肝淀粉样变性及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目的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理发病部位同为肝窦周隙,影像学表现相似,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肝淀粉样变性及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北京佑安医院2009-2019年经病理诊断的11例肝淀粉样变性和20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其差异。结果(1)肝淀粉样变性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巨肝、肝功能损害轻微但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显著升高,国内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多有服用土三七病史,临床多以黄疸伴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增高为主要表现。(2)影像学检查:①超声肝弹性成像检查中肝淀粉样变性肝实质硬度极高(≥75 kPa),显著高于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硬度[(44.65±19.01)kPa];②MRI上肝淀粉样变性T2WI像肝实质信号均匀、细腻,肝“纹理”减少;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程度减低且强化峰值延迟,静脉期肝实质呈“窗凌花”样改变,可同时伴有脾脏或肾脏的低血流灌注征象。而肝窦阻塞综合征T2WI像肝实质信号不均匀增高,可见不规则片状或呈“云絮”状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门脉期肝实质可呈现地图样强化及环绕三支肝静脉的“三叶草”样强化,延迟期肝实质强化范围较门脉期进一步增大;③肝淀粉样变性肝动脉及门脉主干管径大于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P<0.05);两者病例影像的共同点是静脉期三支肝静脉不显影或显影纤细。结论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可利用这些差别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淀粉样变性 肝窦阻塞综合征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像学诊断标准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 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李宏军 廖美焱 刘士远 刘军 刘晋新 张寒菲 赵伟 林琳 胡天丽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0期1151-1158,1182,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目前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诊断需有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疫苗接种者和儿童COVID-19症状轻。影像评估是COVID-19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随访的主要和常用手段,资源有限时影像学检查适用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目前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诊断需有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疫苗接种者和儿童COVID-19症状轻。影像评估是COVID-19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随访的主要和常用手段,资源有限时影像学检查适用于中重度临床特征COVID-19疑似和高概率患者的医学分诊。推荐高分辨率CT评估COVID-19肺损伤及随访,重症患者使用便携式数字X线检查,孕妇和儿童可使用MRI检查评估疗效,COVID-19人工智能诊断可用于发热患者早期筛查。典型COVID-19影像学演变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早期为胸膜下局限分布的斑片状、亚段或节段性磨玻璃样影(GGO);进展期病灶范围增大、增多,累及多个肺叶;重症期双肺弥漫性实变或GGO,呈“白肺”表现;恢复期病变吸收。大部分非重患者病变可完全吸收。部分患者出现COVID-19后综合征,3个月后肺部见低密度区,GGO伴马赛克征、条索影、网状或蜂窝样改变、支气管扩张、肺气囊、肺纤维化等表现。临床中型以GGO病变为主,重型/危重型GGO范围增大、实变增多,双肺多叶受累多见。COVID-19肺炎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肺炎 呼吸道疾病 影像诊断 标准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与CT表现及其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蒋蕾 贾西中 +2 位作者 张玉 李宏军 王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表现、CT影像表现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30例确诊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表现、CT影像表现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30例确诊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及病程结果。通过高分辨率CT(HRCT)评估肺部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磨玻璃影、间质性病变、肺大疱及气胸的发生率。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计算其相对风险(OR)。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平均年龄36.5±8.2岁,男性占83.33%(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80.00%,24例)、干咳(86.66%,26例)和发热(76.66%,23例),其中66.66%(20例)患者伴有体重减轻超过10%。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92±28 cells/μL,56.66%(17例)患者CD4计数低于50cells/μL。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的患者占70.00%(21例),LDH均值为566.3±154.8U/L。C反应蛋白(CRP)均值为52.4±18.7mg/L,57%(17例)患者存在低氧血症(PaO2<70 mmHg),PaO2均值为65.4±10.2mmHg。其他实验室指标中,43.33%(13例)患者D-二聚体升高,66.66%(20例)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均值为98.7±15.2g/L。影像学表现显示,93.33%(28例)患者出现双侧磨玻璃影,46.66%(14例)伴有间质性纤维化,20.00%(6例)伴发气胸。磨玻璃影面积大于50%的患者中,80.95%(17/21例)发生低氧血症,而面积小于50%的患者中无低氧血症发生(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D4^(+)T细胞计数低于50 cells/μL(OR=4.98,95%CI:1.99-12.45,P=0.001)、乳酸脱氢酶(LDH)>500U/L(OR=3.85,95%CI:1.37-10.78,P=0.010)、PaO2<70mmHg(OR=6.14,95%CI:2.14-17.62,P=0.001)、气胸并发症(OR=4.76,95%CI:1.10-20.55,P=0.037)及磨玻璃影面积>50%(OR=5.21,95%CI:1.31-20.71,P=0.019)是PC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干咳和发热为主,CT表现以双侧弥漫性磨玻璃影为典型,部分患者伴随间质性纤维化和气胸。CD4^(+)T细胞计数低于50cells/μL、高乳酸脱氢酶水平、气胸并发症及磨玻璃影面积大于50%均是PC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